?

興業縣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現狀及措施

2023-06-07 04:57羅新蘭
南方農業·下旬 2023年1期
關鍵詞:生態養殖漁業

羅新蘭

摘 要 漁業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興業縣的支柱產業之一,是興業縣實現產業振興及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為提高興業縣漁業發展水平,促進興業縣漁業綠色化、智能化、清潔化、可持續化發展,闡述了廣西漁業發展的優勢與趨勢,分析了當前廣西現代漁業發展建設中存在的水污染嚴重、疫病防控不到位、漁業產業發展滯后3個困境,提出了應用新型養殖模式,實現綠色生態養殖;加強疫病防控,提高水產養殖科技利用率;大力發展品牌漁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等發展措施。

關鍵詞 漁業;生態養殖;增殖漁業;廣西玉林市興業縣

中圖分類號:F326.4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02.064

廣西壯族自治區(以下簡稱廣西)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全區漁業高質量發展,在“十四五”期間要圍繞廣西漁業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池塘標準化改造,通過整合資源力量優勢,實現特色漁業產業的發展壯大,為漁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诖?,本文以興業縣現代漁業建設為研究重點,探究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策略。

1 廣西漁業發展優勢與趨勢

1.1 優勢

廣西是我國唯一一個沿海自治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節變化不明顯,北回歸線橫貫全區中部;各地極端最高溫33.7~42.5 ℃,年平均氣溫16.5~23.0 ℃,熱量豐富、冬短夏長;干濕分明,各地年降水量均在1 100 mm左右;廣西河流眾多,水力資源豐富,內陸大江小河縱橫交錯,東南部海岸線曲折,全區海岸線長1 595 km,5 m等深線以外海域尚屬于“處女?!?,斜陽島以北40 m水深以內的淺海灘涂適宜養殖面積達106.67 hm2,沿海有大小島嶼624個,盛產海洋魚類500多種??梢姀V西具備漁業發展的資源優勢和地理位置優勢,在“十三五”期間和“十四五”規劃初期廣西漁業生產維持平穩,水產養殖標準化生產水平不斷提高;2021年廣西水產品產量352.94萬t,與2020年相比增長2.6%,為鞏固傳統魚、蝦優勢品種養殖打下了堅實基礎。

1.2 趨勢

廣西依托當地的資源與氣候優勢,在2022年著力發展高質量漁業,結合當地工作實際,不斷加快內陸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進一步提高內陸池塘養殖綜合生產力。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聯合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桂農廳發〔2022〕115號),旨在保證廣西水產養殖尾水生態處理設施更加綠色、高效,以此推動廣西漁業養殖產業轉型升級。

自進入“十四五”規劃以來,廣西漁業發展更趨于綠色化、現代化、可持續化、智能化、集約化、清潔化。且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等政策出臺以來,廣西各市(縣)級單位為滿足人們對優質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不斷構建發展新格局,立足發展新階段,開展集中連片式內陸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建設項目。例如,截至2022年10月,廣西欽州市欽南區已集中連片開展內陸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和尾水治理685 hm2。廣西始終堅持漁業養殖綠色化、清潔化發展方向,保證在2025年水產養殖尾水資源利用率在80%以上。

2 漁業發展困境

2.1 水污染嚴重

自20世紀80年代起,國家制定了“以養為主”的漁業發展方針,廣西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采用“以養為主”的漁業發展模式,使大水面漁業走上了“走水路、奔小康”的發展道路。截至2021年,大水面漁業養殖達到高峰,為養殖戶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由于缺乏整體規劃,湖泊養殖面積占比較高,極大地超出大水面生態環境的實際承載,自2017年以來,廣西大大小小的養殖水庫共4 000多個,平均每個縣30~40個。加之大部分養殖戶為追求自身利益,采用粗放的養殖方式,導致很多大水面、水庫生態系統崩潰,生態環境惡化,富營養化嚴重,周邊居民投訴不斷,大水面漁業養殖受到重創。例如,在2019年重點江河流域養殖業環境監管執法中,興業縣督察組發現大平山鎮車陂江支流段河水污染嚴重,甚至部分河段水體發黑、發臭,主要與該段禁養區養殖反彈頻發有關。由于這些不規范養殖超出了生態環境的極限承載量,導致地區漁業發展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矛盾突出。

2.2 疫病防控不到位

在養殖過程中,由于受到季風性氣候影響,水體溫度變化幅度大,全年易引發魚類疾病。例如,6月廣西各地區易發草魚爛鰓病、赤皮病、腸炎病,羅非魚鏈球菌病和鰱魚細菌性敗血癥。且廣西大部分小型養殖場戶難以實現疫病監測與前置預防,對傳感器和其他監測設備的引進量少,應用率和知曉率低,不利于及時發現及防控魚類疫病、落實漁業健康養殖策略,難以提高漁業養殖的經濟效益[1]。

2.3 漁業產業發展滯后

1)興業縣主要養殖的水產品包括青魚、草魚、鰱魚、鳙魚、塘角魚、黃顙魚、大口鯰及龜鱉類等品種。水產品銷售以外銷為主,25%供應興業縣本地市場,75%供應外地市場(廣西玉林市、廣東省、貴州省等地)。2)興業縣在漁業產業發展過程中未能構建綜合型種養示范基地,漁業養殖發展模式單一,尤其是稻漁綜合種養、魚+鰍+龜鱉混養養殖模式普及度較低,養殖戶應用不到位,難以在鄉村產業振興發展背景下實現一水兩用、一田多收;且循環漁業和品牌漁業發展動力不足,導致當地漁業產業經濟效益增長緩慢。

3 漁業增產措施

3.1 應用新型養殖模式,實現綠色生態養殖

對于養殖水體污染問題,廣西應以生態環境實際承載量為根本,以生態、健康、可持續養殖為最終目的,確定未來發展方向。興業縣可探究應用集裝箱受控式增殖循環水養殖模式、多營養層次養殖模式、多級人工濕地養殖模式。

本文以集裝箱受控式增殖循環水養殖模式為例,論述該模式的應用措施及應用效果。集裝箱受控式增殖循環水養殖模式通過人工放流增殖手段,可增加魚類生物量,統籌解決漁業生產管理重大問題。增殖投放的魚類品種以濾食性魚類(鰱魚、鳙魚、鱸魚等)為主??衫么笏婕b箱養魚+混養鰱鳙魚模式,實現“集中養殖+生物清潔+提高承載+擴大養殖效益”的目的。同時,在應用該模式時需嚴格落實《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指示要求,對大水面生態養殖技術進行推廣和應用。

3.1.1 應用措施

1)確定集裝箱結構。集裝箱規格約為10.0 m×

3.5 m×10.0 m(大)、6.0 m×3.0 m×6.0 m(?。?,根據放養魚種的大小,選擇合適的養殖箱體規格。成魚箱網目為4.0~6.0 cm,魚種網目為1.0~2.0 cm。以魚不逃出為原則,將集裝箱設置在水面開闊、有微流水(流速≤0.2 m·s-1)、水深超過5.0 m處,網箱布局與水體流向相適應,集裝箱之間排列成“對角串聯”設置。同一水域集裝箱數量不能過多,或利用“平行對接”雙列設置,箱體之間距離不低于20.0 m[2]。

2)投餌箱組配。按集裝箱面積1∶2(投餌箱∶不投餌箱)計算,投餌箱設置在水域上游,不投餌箱設置在投餌箱兩側,大集裝箱凈面積為小網箱的2倍;將雜食性魚類(鯉魚+羅非魚)和濾食性魚類(鰱魚+鳙魚)相結合,投放比例為(8∶1)~(10∶1)。

3)放養與管理。濾食性魚類放養密度為12~

16尾·m-3,雜食性魚類放養密度為18~20尾·m-3,待水溫穩定到18 ℃以上時方可進箱,入箱前必須利用0.2%高錳酸鉀、4%食鹽進行消毒。保持集裝箱養殖區周邊環境安靜。投喂飼料時以讓魚吃“八成飽”為原則,利用浮游生物的趨光性懸掛節能燈,誘其進入網箱,增加網箱內的餌料生物量,促進魚類生長[3]。

3.1.2 應用效果

集裝箱受控式增殖循環水養殖模式與傳統模式相比,可在保持集中養殖方案的基礎上,堅持適度開發與養殖,打造規模經濟捕撈群,實現大水面增殖。同時,在流水養魚槽中高密度“圈養”濾食性魚類可降低水體富營養化發生概率,激活排泄物收集系統,在提高養殖回報率的同時,凈化池塘水質,提升水產品養殖安全。結合廣東省羅非魚良種場集裝箱養魚模式的應用成效來看,按照每年養殖雙茬魚的標準計算,每箱的年均利潤值在4萬元,且養殖場占地面積小,污染排放量少,同時箱體養魚可保證魚體不受當地臺風、高溫、洪澇、凍害等災害影響,能為養殖戶帶來穩定的經濟收益。因此,興業縣可根據實際養殖情況,利用集裝箱受控式增殖循環水養殖模式,打造規模經濟捕撈群,在凈化池塘水質的同時,提高養殖回報率,最終促進漁業穩產增產。

3.2 加強疫病防控,提高水產養殖科技利用率

1)興業縣除堅持大水面生態漁業增殖技術外,還強化了科技支撐,支持推廣應用視頻監控、無人機等技術管理手段,在提高水產養殖科技利用率的同時,降低了魚類疫病發生率,促進漁業高質量、現代化發展,提高養殖效益。以興業縣“陸基高位圓形池+

傳感器”養殖技術為例,興業縣采取“政府引導+基層推廣+企業試點”模式,興業縣石南鎮鳳山村的廣西長德漁業有限公司引進荷蘭技術,推廣“跑道魚+”和“陸基圓形池+”養殖模式,結合大數據平臺檢測技術,在智能化、自動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下,建設了8 300 m2的養殖孵化基地,配備污水處理系統55套,建設養殖孵化水循環陸基圓池57套,配備增氧系統、進水管道、集排污管道設施、外圍池塘水質凈化系統等,實現了尾水循環利用“零排放”。尾水由沉淀曝氣池、過濾壩對殘餌糞便等固形物、懸浮物進行氧化分解;通過兩級過濾,促進氮磷等營養物質的轉化[4]。再加之利用電阻溫度傳感器(RTDs)、溫度傳感器(AMT-WD300)、水質pH傳感器(AMT-PH300)、溶解氧傳感器(AMT-PR300)等,及時監測水質狀況,每小時多次自動測量溶氧。以上措施的應用在實現養殖集約化、高密度化的同時,以科學的精養技術構建了適合魚類生長繁殖的良好水質環境。當前,該技術在興業縣已實現大規模推廣,截至2022年4月,興業縣設施漁業養殖面積超2.2萬m2,構建低碳循環水養魚水槽14條,工廠化養殖面積達2 500 m2,主要發展養殖加州鱸魚、草魚、對蝦、泰蛙等,預計在2022年年底可實現設施漁業養殖產量1 200 t,產值近2 000萬元,可進一步加快漁業增效、生態增綠進程。2)在漁業養殖過程中,如果已出現疫病問題,養殖技術人員應創新應用殼聚糖產品。殼聚糖對正常生理條件下的水產動物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基礎日糧中添加低劑量殼聚糖能使魚類自由基生成與清除始終處于動態平衡,進而達到提高魚體免疫力的作用,提高機體識別和吞噬致病菌的效果。

3.3 大力發展品牌漁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1)興業縣在“十四五”期間持續推動現代漁業發展,建設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鼓勵發展水產品加工業,充分發揮當地豐富獨特的水生物資源優勢。以種養業和傳統捕撈業為基礎,促進產業相互滲透和交叉重組,大力發展品牌漁業[5]。例如,在廣西興業縣駿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的帶動下,興業縣打造“跑道養魚”品牌,“跑道魚”水槽可一年養兩季,是一種循環、生態、低碳、環保的水產養殖新模式,以“循環水槽+益生菌+魚塘+濾糞槽+果林”為基本模式,利用超13.33 hm2的果林消納魚糞便及養殖污水,為當地漁業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2)興業縣可將“興業淡水魚”品牌作為未來發展方向,將水循環陸基圓池養殖技術和漁旅結合發展,延長漁業產業鏈。并在當地財政部門的支持下,構建美麗漁村、主題公園,將產業鏈、價值鏈融入現代漁業,打造特色漁業小鎮,實現漁業增效、漁民增收,促進涉漁主體間和不同生產方式間的互通共融,以此實現良好生態與向海經濟攀升“同頻共振”,最終實現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4 結語

廣西部分地區漁業養殖污染嚴重,漁業產業發展模式單一,疫病防控滯后,為此,相關部門應提高水產養殖的科技利用率,宣傳大水面生態漁業增殖技術的應用優勢,利用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和漁業品牌促進產業相互滲透和交叉重組,充分發揮當地豐富獨特的水生物資源優勢,培育新的漁業經濟增長點,統籌解決漁業生產管理中存在的重大問題,促進廣西漁業高質量綠色生態發展。

參考文獻:

[1] 彭樂威,閆周府,楊正勇.新發展理念視角下中國漁業現代化發展水平評價及障礙因素研究[J].海洋湖沼通報,2022,44(3):166-175.

[2] 唐廣隆,劉永,吳鵬,等.珠江口萬山群島海域春季漁業資源群落結構特征及其與環境因子的關系[J].中國水產科學,2022,29(8):1198-1209.

[3] 楊瓊,羅幫,黎建斌,等.鄉村振興背景下廣西水庫漁業高質量發展對策:以大化縣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22,50(11):255-260.

[4] 成圓,陳新軍,趙奇蕾.中國近海海洋漁業綠色發展探析:基于資源經濟學視角[J].海洋湖沼通報,2022,44(2):143-149.

[5] 張瑛,陳雨生,王勝鵬.海洋漁業經濟增長戰略實證研究:以山東為例[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152-160.

(責任編輯:張春雨)

猜你喜歡
生態養殖漁業
歡迎訂閱2020年度《河北漁業》
農村生豬集中養殖污染及其治理
非洲斑節對蝦高位池生態養殖試驗
推進“豬—沼—菜”生態養殖模式,突破養豬污染瓶頸
休閑垂釣 傳統漁業新引擎
中菲漁業合作重啟 菲漁業代表團來華培訓交流
茭筍水田套養泥鰍生態養殖技術
試論柴雞養殖中的注意事項
小水體名優水產品生態養殖效果顯著
湖南省漁業協會成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