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凝結芽孢桿菌對蛋雞源腸炎沙門氏菌致病性的影響

2023-06-08 15:08夏立業
家禽科學 2023年5期
關鍵詞:致病性雛雞

夏立業

摘 要:為了研究凝結芽孢桿菌對蛋雞源腸炎沙門氏菌致病性的影響,本試驗選取80只7日齡雛雞隨機分為4組,每組20只。A組(對照組)和C組飼喂基礎飼糧,試驗組(B組和D組)在基礎飼糧中添加2×108 cfu/kg凝結芽孢桿菌。連續飼喂7 d后,第 8天進行腸炎沙門氏菌攻毒,分別給C組和D組雛雞灌服0.5 mL 6.25×107 cfu/只的腸炎沙門氏菌,而A組和B組灌服0.5 mL無菌PBS,感染后觀察一周。試驗開始后記錄雛雞不同時間點的體重變化,同時在各時間點采集盲腸內容物,進行菌落計數。結果顯示,攻毒后C組和D組雛雞的體重均出現下降情況,但D組雛雞體重下降幅度較小,但同一時間點,四組雛雞之間體重無顯著差異(P>0.05)。在不同時間點,A組和B組雛雞盲腸內容物中均未分離到腸炎沙門氏菌,而C組和D組雛雞在感染后第1天開始即可分離出腸炎沙門氏菌,隨著感染天數增加菌落數呈減少趨勢,且D組的載菌量均顯著低于C組的載菌量(P<0.05)。綜上所述,凝結芽孢桿菌能夠緩解腸炎沙門氏菌感染引起的雛雞體重下降,并有效減少盲腸中腸炎沙門氏菌的載菌量。

關鍵詞:凝結芽孢桿菌;腸炎沙門氏菌;蛋雞源;雛雞;致病性

中圖分類號:S816.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1085(2023)05-0050-04

沙門氏菌感染是食物和水傳播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也是世界范圍內引起人類和動物公共衛生危害的主要原因。在20世紀早期,白痢沙門氏菌和傷寒沙門氏菌在美國和歐洲的家禽中流行,增加雛雞死亡率,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因此,人們開始廣泛開展防治這幾類沙門氏菌感染的研究。然而,隨著這些病原菌被控制或消滅,腸炎沙門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變得更加普遍。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腸炎沙門氏菌成為世界許多地區日益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1]。

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可以減少致病菌在宿主腸道的定植從而有效控制食源性感染。凝結芽孢桿菌是經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準的一種“普遍認為安全”的桿菌類乳酸菌。研究證實,飼糧添加凝結芽孢桿菌對肉雞生長性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2]。然而關于凝結芽孢桿菌對腸炎沙門氏菌對雛雞的致病性影響尚不清楚。本試驗分析飼喂凝結芽孢桿菌腸炎沙門氏菌感染后雛雞體重變化和盲腸內載菌量變化的影響,以期為腸炎沙門氏菌的防治提供數據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腸炎沙門氏菌標準菌株(No. 21482)購于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凝結芽孢桿菌(BC-3)分離自遼寧省某蛋雞養殖場采集的蛋雞糞便,并由本單位保存。雛雞通過購置種蛋利用孵蛋器孵化后分別籠飼至7或12日齡用于動物試驗。

1.2 腸炎沙門氏菌對雛雞毒力的測定

將腸炎沙門氏菌于營養肉湯中復蘇,連續傳代三次,用無菌PBS將菌液梯度稀釋后測定其濃度,然后稀釋成107~109 cfu/mL三個連續的稀釋度。雛雞飼喂至12日齡,隨機分為4組,每組20只,在禁食、禁水3 h后,按照1 mL/只口服接種不同濃度的腸炎沙門氏菌懸液,對照組接種相同劑量的無菌PBS,連續觀察7 d,進行半數致死量(LD50)的測定[3]。

1.3 試驗設計與飼養管理

選取7日齡雛雞80只,隨機分為4組,每組20只。A組(對照組)和C組飼喂基礎飼糧,試驗組(B組和D組)在基礎飼糧中添加2×108 cfu/kg凝結芽孢桿菌。連續飼喂7 d后,第 8天進行腸炎沙門氏菌攻毒,分別給C組和D組雛雞灌服0.5 mL腸炎沙門氏菌,劑量為LD50的四分之一,而A組和B組灌服0.5 mL無菌PBS,觀察一周。

1.4 雛雞體重變化

分別在飼喂試驗開始后的第0、5、10和14天稱量雛雞重量,統計每組雛雞的平均體重,繪制體重增長曲線。

1.5 雛雞盲腸內容物中腸炎沙門氏菌計數

在腸炎沙門氏菌感染后的第1、3、5、7天,分別從每組隨機選取3只雛雞屠宰,無菌取出一部分盲腸內容物稱重,置于1 mL滅菌PBS中,將樣品充分震蕩混勻后進行連續的10倍稀釋,分別取103~107 cfu/mL五個稀釋度的樣品涂布瓊脂培養基,37℃培養過夜,進行菌落計數,再統計每克內容物中的腸炎沙門氏菌數[4]。

1.6 統計分析

數據采用SPSS 22.0軟件中GLM模型進行方差分析,同時以Duncan氏法做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P≥0.05表示差異不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2.1 腸炎沙門氏菌對雛雞的毒力測定結果

將連續梯度稀釋后的腸炎沙門氏菌感染雛雞后,連續7 d觀察雛雞精神狀態、臨床變化以及發病和死亡情況(見表1)。LD50根據改良Karber法計算,logLD50 = Xk-i (∑P-0.5),其中,Xk為各組中最大攻毒劑量的對數;i為相鄰兩對數劑量的差值;∑P為攻毒各組死亡率之和,經計算腸炎沙門氏菌對雛雞的LD50為2.5×108 cfu/mL,按照LD50的四分之一劑量開展后續的雛雞感染試驗。

2.2 凝結芽孢桿菌對腸炎沙門氏菌感染雛雞體重的影響

飼喂試驗開始后第0、5、10 和14 天分別稱量每組雛雞的體重,計算平均體重后,繪制各組雛雞的體重變化曲線。結果如圖1所示,在試驗開始后的幾天時間,各組雛雞體重均呈上升趨勢。第8天開始感染試驗,從第10天的體重結果可知,對照組(A組)和凝結芽孢桿菌飼喂組(B組)雛雞體重仍呈上升趨勢,但不如感染前明顯,這可能是由于A組和B組雛雞灌服無菌PBS對雞產生一定的應激作用;感染后,腸炎沙門氏菌感染組(C組)和凝結芽孢桿菌保護組(D組)雛雞的體重均出現下降情況,其中D組雛雞體重下降幅度較小,但同一時間點,四組雛雞之間體重無顯著差異(P>0.05)。上述結果表明凝結芽孢桿菌可以減輕腸炎沙門氏菌對雛雞體重的影響,能夠對雛雞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

2.3 凝結芽孢桿菌對腸炎沙門氏菌感染雛雞盲腸中載菌量的影響

腸炎沙門氏菌感染第1、3、5、7天分別取雛雞盲腸內容物稱重后稀釋涂板,計算每克內容物中腸炎沙門氏菌數。如圖2所示,A組和B組雛雞盲腸內容物中未分離到腸炎沙門氏菌,而C組和D組雛雞在感染后第1天開始即可分離出腸炎沙門氏菌,隨著感染天數增加菌落數呈減少趨勢。而在試驗過程中的不同檢測時間點,D組的載菌量均顯著低于C組的載菌量(P<0.05),表明飼糧中添加凝結芽孢桿菌能有效減少腸炎沙門氏菌在雛雞盲腸中的定植。

3 討論

由于腸炎沙門氏菌可以在家禽的腸道中定植,家禽及其產品通常被認為是該致病菌感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凝結芽孢桿菌對酸和膽鹽有很高的耐受性,能適應并定植宿主胃腸道,并通過產生乳酸而抑制致病菌的增殖,從而維護腸道健康,提升畜禽生產效益[5]。因此,本試驗探究了在飼糧中添加凝結芽孢桿菌對腸炎沙門氏菌致病性的影響。從結果可知,凝結芽孢桿菌可以緩解雛雞由于腸炎沙門氏菌感染造成的體重損失。雞的盲腸是腸炎沙門氏菌的主要定植部位,雞可以成為無癥狀的病原菌攜帶者。因此,盲腸和腸道內容物被認為是肉雞生長期間和加工廠腸炎沙門氏菌污染的主要來源,盲腸的載菌量也是衡量機體抵抗腸炎沙門氏菌入侵能力最重要的器官。劉聰等[6]研究發現添加凝結芽孢桿菌可顯著降低感染沙門氏菌蛋雞的盲腸沙門氏菌拷貝數,并抑制沙門氏菌的定植,這與我們的試驗結果相似。

4 小結

在本試驗中,飼喂凝結芽孢桿菌能夠緩解腸炎沙門氏菌感染引起的雛雞體重下降并有效減少盲腸中腸炎沙門氏菌的載菌量,上述結果為凝結芽孢桿菌在腸炎沙門氏菌防控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王莎莎,劉麗英,吳桂賢,等.腸炎沙門氏菌接種對雛雞免疫器官指數的影響[J].家禽科學,2015(12):12-17.

[2] 朱凡,肖明霞,王乙茹,等.飼用凝結芽孢桿菌和丁酸梭菌對高溫養殖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云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22,07(06):957-962.

[3] 崔璐璐,鞠孜敬,楊溢,等.丁酸梭菌影響腸炎沙門氏菌對SPF小鼠致病性的作用[J].微生物學報,2020,60(04):769-779.

[4] 陳鋮. 腸炎沙門氏菌不同感染途徑對雛雞的致病性及其對藥物敏感性試驗[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6.

[5] 趙樹平,包維臣,高鵬飛,等.凝結芽孢桿菌的特性及研究進展[J]. 家畜生態學報,2014,35(2):6-11+20.

[6] 劉聰,黃世猛,趙麗紅,等. 凝結芽孢桿菌對感染腸炎沙門氏菌蛋雞腸道形態、抗氧化能力及沙門氏菌定植的影響[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9,24(01):69-75.

Effects of Bacillus coagulans on the Pathogenicity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from Laying Hens

XIA Liye

(People's Government of Aqi Town in the suburb of Jiamusi City, Jiamusi? 15401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acillus coagulans on the pathogenicity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from laying hens, 80 chicks aged 7 day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20 chicks per group. Chicks in group A (control group) and group C were fed a basal diet, while chicks in group B and group D were fed the basal diet supplemented with 2×108 cfu/kg Bacillus coagulans. After feeding One week, chicks in group C and group D were given 0.5 mL 6.25×107 cfu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while chicks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given 0.5 mL of sterile PBS on d 8. The experiment last for one week after infection. The weight changes of the chicks were record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he chicks were kill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infection, and the cecal contents were collected for colony coun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eight of chickens in group C and group D decreased after challenge, but the weight of chickens in group D decreased slightly.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four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P>0.05).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no Salmonella enteritidis was isolated from cecal contents of group A and group B, but Salmonella enteritidis was isolated from the first day after infection in group C and group D. The number of colonies in group 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0.05). In conclusion, Bacillus coagulans could alleviate the weight loss caused by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nfection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almonella enteritidis load in the cecum of chicks.

Keywords:? Bacillus coagulans; Salmonella enteritidis; Laying hens origin; Chicks; Pathogenicity

猜你喜歡
致病性雛雞
夏季嚴防雛雞中暑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細胞胞內尿道致病性大腸桿菌的作用
優選雛雞四法
一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的診治
高致病性藍耳病的診斷和治療
雛雞大腸桿菌病與綠膿桿菌病混合感染的診治
雛雞白痢的診斷與防治
雛雞初飲要注意什么
哺乳仔豬高、低致病性藍耳病的診治
雛雞磺胺類藥物中毒的診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