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微演講”為載體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2023-06-10 12:15何艷王艷麗
學語文 2023年2期
關鍵詞:語言運用初中語文

何艷 王艷麗

摘要:為了較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以指向語文核心素養為目標,以“微演講”為切入點進行話題設置,來引導學生發聲。教師在執教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時,以“微演講”為載體調動學生興趣,以“微演講”創設學習情境,以“微演講”促使學生深入文本,從而使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言之有法,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演講;語言運用

*本文系合肥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依托“微演講”提高初中生表達能力的實踐探索》(立項編號:HJG21050)階段性成果之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凝練了核心素養的內涵: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和審美創造。[1]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教學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而對于寶貴的課堂時間來說,“微演講”正是提升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語文教學中的“微演講”,是針對課堂實際,考慮到不同課型,綜合教學內容、結合學情所采用的一種旨在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選擇,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拔⒀葜v”為教學內容服務,是教學環節的一部分,有助于達成“語言運用”的教學目標。部編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選入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再塑生命的人》《〈論語〉十二章》三篇課文,教師嘗試著采用“微演講”這一教學策略,驅動學生深入文本,引導學生在默讀中提高篩選信息的能力,發展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促使學生在任務的落實過程中學習運用語言、發展提升思維、進行審美鑒賞、獲得情感上的體驗和精神上的啟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微演講”調動學生興趣,言之有理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他主張讓學生主動地去發現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2]“微演講”就是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學生提供表達自我的契機。學習者可以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去分析、探討新課題,并利用陳述、講解、答辯等多種形式,將自己的新發現講出來,進而在探究、解決的過程中建構新認識。

根據布魯納的結構主義理論,教師在借助“微演講”進行活動實施時,設置恰當的“微演講”話題,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敢于表達、善于表達,同時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為此,教師在執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備課中設置了兩個“微演講”話題如表1所示。

魯迅先生以文字的形式復現“美女蛇的故事”,這一部分有必要寫嗎?一石驚起千層浪,話題拋出后,學生經過短暫的討論,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

生1:我認為美女蛇的故事沒必要寫,文章前面寫的是百草園不同季節的景物及特點,美女蛇的故事和前后都不搭。

生2:我認為美女蛇的故事有必要寫,如果這里還寫景物,那也太單調了。反而寫長媽媽講故事,別出心裁,讓人耳目一新,發現百草園其他方面的樂趣,使文章更有吸引力了。

生3:我認為美女蛇的故事沒必要寫,這個故事有點迷信,有點恐怖,不該寫進文章。

生4:我認為美女蛇的故事有必要寫,作者印象深刻,這是對百草園的一份清晰的記憶,既然這部分是在寫百草園,這么重要的記憶完全可以寫進來。

生5:……

就這樣,于精彩而激烈的辯論中,學生對“美女蛇的故事”在文中的作用逐漸明晰,發現了百草園不僅有植物,有動物,還有有趣的民間傳說,而這些,對年幼的孩子來說,都是興致所在。辯論過后,讓學生以“模仿長媽媽講故事”的方式再次有聲演繹這部分文字,教師甘做聽眾,給予配合,課堂氣氛甚是融洽。

在本課收尾環節,又拋出預設的第二個“微演講”話題,意在讓學生注意到本文兒童視角的獨特性。但“微演講”的好處就在于,拋給學生一個話題后,學生于思考和爭鳴中所呈現出來的課堂生成往往會給予我們驚喜,讓原想擷取一枚紅葉的我們,意外地看到一棵楓樹,甚至整片楓林。

通過交流,學生不僅注意到了兒童視角,更是提出了“事情只有熱愛、投入、親身經歷,才會發現其中的樂趣,走馬觀花、道聽途說,都無法體會其中的樂趣?!薄昂猛?、善于觀察、對事物的好奇、對一切感到新奇、對未來未知的憧憬,是人長大以后就喪失了的?!薄按笕撕秃⒆诱J為好玩的事情是不一樣的,大人更多會從實用、新鮮等角度去認為一個地方或一個事物有趣,而孩子更能從熟悉的地方發現風景、找到樂趣?!钡泉毺氐目捶?。這個環節的設置,對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以“微演講”促使深入文本,言之有據

教師應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全面把握語文教學的育人價值,突出文以載道、以文化人。把立德樹人作為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清晰、明確地體現教學目標的育人立意。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為落實這一點,教師在對《再塑生命》一文進行備課時,心想是否能找出一個能夠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主問題呢?由于《再塑生命》是一篇自讀課文,教師不宜多講,更不能碎講、散講,那么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動起來,深入文本呢?教師又采用了“微演講”這一教學策略。預設一個“微演講”話題,讓話題促使學生深入文本去探究,讓話題促使學生去思考、表達。經深思熟慮,教師設計了一個模擬采訪活動,采訪的話題就是“微演講”的話題,圍繞文末的結束語進行,具體如表2所示。

學生若想采訪時言之有物,就必須回到課文中去,讓自己言之有據。果然,上課時,話題一經拋出,學生們便迅速瀏覽課文,去篩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能為自己發言佐證的語段。陸陸續續,有手舉起來了。他們從課文中圈劃出了海倫·凱勒遇到莎莉文老師前后的心理狀況,在對比中發現海倫·凱勒覺得幸福,是因為她理解了語言文字的意思。海倫·凱勒是盲聾啞人,還無法與世界很好地相處,而語言文字是與他人、與世界溝通的媒介,理解了語言文字,掌握了語言,就架起了與他人、與世界交流的橋梁,她就不再是孤孤單單的一個人了。

生1:海倫·凱勒之所以說“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是因為文中寫道“水喚醒了我的靈魂,并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井房的經歷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安妮·莎莉文老師讓海倫脫離了黑暗,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新奇。

生2:海倫·凱勒并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我們身體健康,一切來得比她容易得多。她的幸福,我們有;她沒有的,我們也有。我們很容易看到“水”和“杯子”的不同,很容易看到大娃娃和小娃娃都是娃娃,我們其實更幸福。

生3:幸福不是自己比別人少什么,而是珍惜自己已經擁有了什么。與海倫·凱勒相比,更幸福的我們應該更加努力。

生4:……

學生們依據課文內容,在課文前后的比對和信息篩選中,你一言我一語地補充著,最終達成了共識:海倫·凱勒是不幸的,因為生理的殘疾使她脆弱、無助。她又是幸福的,因為莎莉文老師的到來,用知識為她開啟了新生的大門。在幸與不幸之間,學生不僅感受到了海倫·凱勒對莎莉文老師的敬愛和感激之情,更從中汲取到了力量,想要學習海倫·凱勒身上那種好學上進、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由此,一個“微演講”環節的設計,推動了整個課堂,并取得了不錯的收效。

三、以“微演講”創設學習情境,言之有法

陶行知先生說過:“脫離生活的教育是鳥籠的教育?!盵3]那么,創設教學情境,是課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徑?!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表示:創設情境,應建立語文學習、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之間的關聯,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應整合關鍵的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體現運用語文解決典型問題的過程和方法?;诖?,教師在執教《〈論語〉十二章》時,也以“微演講”為切入點,有計劃地設計了兩個情境式“微演講”話題,如表3所示。

對于話題一,讓學生挑選一則關于修身做人的句子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能識別出來哪些語句是與修身做人有關,進而對句子所傳達出來的君子的品質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慕。在學生的回答展示中,互相補充,并提醒其他同學及時批注,從而完成對文中所有涉及修身做人語句的理解,同時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完善自我。

在前一個話題的梳理過程中,學生已經試著大致把《〈論語〉十二章》按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三方面進行了歸類。話題二的設置目的是刺激學生以解決問題為目的,帶著目的去主動投入學習,主動理解文言詞句的意思。

在此過程中,讀依然是最重要的途徑,讀準讀通讀順需要反復去朗讀,讀懂意思,并進一步談看法,則需要默讀注釋、工具書,以及交流合作才能實現。學生在突破了文言表面的障礙后,會發現文中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在今天依然適用。于是,“微演講”情境的創設,也就為學生“學以致用”開辟了一片天地。話題二的課堂生成如下(部分):

生1:學弟學妹們好!我想向大家介紹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方法——復習?!墩撜Z》里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都在向人們強調復習的重要性。大家按時把老師講過的知識有計劃地鞏固一下,會更自己掌握得更牢固,而且還會比初學時更有新的理解和體會。希望大家嘗試并堅持!

生2:學弟學妹們好!咱們學習過程中,要勇于向所有人學習??鬃诱f“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大家要勇于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取長補短。

生3:……

教師在本次嘗試之前,印制了課堂觀察記錄單,邀請同學科的老師進行聽評課活動?,F將課堂觀察記錄單呈現如表4所示。

課后,聽課教師們對“微演講”的內容設定及課堂生成效果進行了熱烈的點評和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微演講”是種不錯的形式,非常值得提倡和推廣。

“微演講”可以是學生就自己的觀點進行演講解說;可以以某個話題為中心,學生間展開個微型辯論會、知識競賽等;可以以學生為中心,對生活中的某些語文現象進行剖析,或以聊天形式,師生共對貼近生活的熱門文學、語言知識進行討論;也可以老師拋“磚”以引學生之“玉”……在不同課型上都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提供話題,關注過程,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勇于表達、敢于表達、善于表達,幫助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言之有法。

以上是教師對這一單元課文進行教學時的“微演講”策略融入嘗試,于嘗試后發現,“微演講”策略是可行的,對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素養是行之有效的。崔允漷教授說:我們的課堂特別需要強調真實情境下的問題解決活動。[4]而“微演講”創設真實情境的貼近性和實用性,能使學生的分析、比較、綜合、歸納等思維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得以全面鍛煉,知識素質、思想素質、能力素質、心理素質得以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布魯納:《布魯納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徐瑩暉、王文嶺:《陶行知生活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4]崔允?。骸度绾伍_展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J],北京教育(普教),2019(2).

(作者:何艷,合肥市五十中學新校望岳校區教師;王艷麗,合肥市五十中學新校望岳校區教師)

[責編尹達]

猜你喜歡
語言運用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以微型寫作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2016年高考語文“語言運用”四大特色題評析
淺析威廉?布萊克的《老虎》
淺談《警察與贊美詩》中的幽默藝術
關注句子教學 重視語言運用
讓 巧婦”不再難為“淘”米之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