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展隨想

2023-06-10 12:43陳翔
上海藝術評論 2023年1期
關鍵詞:海派策展板塊

陳翔

如何看待傳統和創新的問題也是每談每新的議題。斯人已成過往,但有趣之處也在于此—歷史永遠在那里,歡迎一代代人去翻閱、去思考。

它會告訴人們很多,也會不斷引發新的觀點和問題。這些不關乎時間,只關乎我們的認知。有道是:“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p>

策劃這個關于海派的畫展緣起于這些年來我對于海派繪畫與上海這座城市之間的關系的思考。

我不是一個理論家,不能嚴謹地條分縷析地推演事理,也沒有實力和耐心用實證主義的方式作歷史重塑,而是更多地憑直覺來判斷和決定。恰恰是因為這個無知者無畏的原因,讓我對于這個展覽有了比較大膽的想法。

策展團隊是至關重要的,我只有一個相對比較模糊的總體設想,真正為這個展覽畫像的,是策展團隊。我們嘗試了一種新型的策展模式,張立行、湯哲明、顧村言和我作為總策劃,三位都是既具有宏觀視野又能具體而微的學者,我在和他們共事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王欣、李玉、王彬、汪滌、張恒煙作為各個板塊的策展人和學術主持,功力扎實、各擅所長。最關鍵的是,大家興趣趨同、價值觀一致,埋首其中,樂此不疲。大家分工明確,同時又協同聯動,不斷充實內容、完善思路。尤為可貴的是,在相互交流探討中,思想的激蕩和相互的啟發,成就了展覽的同時,也讓每一位策展人在視野上有所開拓,在學術上有所成就,在事業上有所收獲。

經過一年多的籌劃,針對一千四百多位畫家的梳理,撰就十多萬字的研究成果,累積數百件作品和文獻,這些,成為支撐這個展覽的最重要的內容基礎。

從一開始,我就沒有打算做一個簡單的海派繪畫作品陳列展。我以為,海派繪畫之所以產生這么大的影響,固然是因為海派擁有一大批杰出的畫家、積累了一大批經典名作,海派名家的圖式、風格乃至技法有所創新并影響了同時及后世的畫家;但是如果僅僅如此,她也就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個比較重要的畫派而已。如果跳出繪畫的圈子,或者躍出美術的范疇,從更高的層面、更闊的視野來審視海派繪畫,我們會發現什么呢?

海派繪畫,作為一個約定俗成的名稱,大體上可以說是上海這座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個繪畫流派或者藝術現象。但是細究起來,海派繪畫其實也很難用通常的流派概念去理解,甚至對于它究竟算不算一個流派也有爭議,因為它不具備一個流派應有的特征。海派繪畫沒有一個可以統領全局的領袖,多是各擅勝場的大師;海派繪畫沒有一種大體趨同的風格,多是靈苗自探的個性;海派繪畫沒有一個相對固定的群體,多是川流不息的過客;海派繪畫沒有一種共同尊奉的理念,多是自成一家的觀點。程十發先生說“海派無派”,一語中的。海派繪畫,就是各種畫派在上海聚合創新的共同體。

這個展覽分為六個板塊,分別是:一、錯綜雜糅的海派源流,二、海納百川的畫家隊伍,三、多維探索的藝術實踐,四、和而不同的社團組織,五、繁盛多元的藝術市場,六、歷久不衰的深遠影響。

李玉主持的第一板塊“錯綜雜糅的海派源流”在板塊的主題闡述與整個展覽的主旨的契合度上把握得恰到好處。這是一個對海派繪畫進行追本溯源的板塊,這個板塊清晰地告訴觀眾什么是海派,什么是海派繪畫。

湯哲明和王彬主持第二板塊“海納百川的畫家隊伍”的策展工作,湯哲明對海派的研究頗深,而王彬是上海書畫出版社的資深編輯,編過很多海派書畫的書籍和畫冊,收集了迄今為止幾乎所有能夠查詢到的1949年前曾在上海居住和創作的書畫家的資料。在這個基礎上,梳理出海派畫家的籍貫構成、藝術師承和社會身份,勾勒出這個群體清晰的畫像。

汪滌主持第三板塊“多元探索的藝術實踐”,通過研究海派畫家的繪畫風格變遷以及城市發展歷史的背景,揭示上海這座城市的現代化進程對于審美標準的深刻影響,從而彰顯海派畫家對于傳統繪畫創新性繼承和創造性轉化的社會原因和歷史價值。

王欣主持的第四板塊“和而不同的社團組織”是對海派繪畫現代性研究的一次探索。和傳統的書畫家群體不同的是,海派畫家的社團組織所表現出的公共性是顯而易見的,從畫會、學校,到刊物、展覽,實現了中國繪畫由傳統的私人化、精英化向社會化、大眾化的轉向。

張恒煙主持的第五板塊“繁盛多元的藝術市場”從海派畫家不同時期的潤例入手,聯系到贊助人、收藏家對于藝術市場的引導,呈現出海派繪畫與上海經濟背景及城市生活之間的關系。

湯哲明、王彬主持的第六板塊“歷久不衰的深遠影響”通過海派繪畫對于江蘇、浙江、北京、西安、嶺南、臺灣以及北美、日本、東南亞等地的影響,進一步確立海派繪畫作為中國近現代美術開啟者的歷史地位。

這不是一個繪畫作品展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或許更接近于一個海派歷史文獻展。但值得注意的是,歷史的追溯和復原不是這個展覽的目的,它希望的是能給大家提供一個重新審視海派繪畫的新的角度,由此產生的新的價值認定必將會給今天的繪畫藝術的發展帶來新的靈感和啟迪。上海這座城市成就了海派繪畫,而異彩紛呈的海派繪畫也已經成為上海城市文脈、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鮮活的內在肌理,并造就了這座國際文化大都市別樣的藝術景觀。

海派繪畫的形成和崛起與上海這座城市的形成和崛起息息相關,上海這座城市的崛起又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息息相關?,F代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變化,在不斷的變化中打破傳統文化相對恒定的桎梏,探求現代文化的新秩序。在現代化浪潮的裹挾下,在工業化、都市化的演進中,在社會結構的解構與重構、社會階層的分化和重組的變革中,海派繪畫應運而生。從某種程度上說,海派繪畫是在移民社會心理和移民社會意識形式的基礎上形成的,它先天就帶有開拓進取、開放包容、敢為人先等精神基因;同時它也具有海洋文化的一些特點,崇尚自由、勇于冒險、重商逐利。上海這座城市的現代化促成了海派繪畫從傳統到現代的蛻變,從繪畫生態、繪畫觀念、繪畫功能,到繪畫工具、繪畫材料、繪畫技法,這一系列的變化背后,是社會審美標準的改變、是藝術話語權的再分配。由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海派繪畫是中國繪畫由傳統進入現代的分水嶺,或者說,海派繪畫開啟了中國繪畫現代化的進程。

海派繪畫的定義有兩種:狹義的和廣義的。狹義的海派繪畫是專指1843年到1949年期間活躍于上海地區的中國畫流派;廣義的海派繪畫則泛指上海地區的繪畫。我們這個展覽研究展示的是狹義的海派繪畫,也就是原本意義上的海派繪畫。

世界上任何事情要追根問底,無非就是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那么對于海派繪畫,這個展覽的第一個板塊解答了第二個問題,第二、三、四、五板塊解答了第一個問題,至于第三個問題,有兩種解法,第一種解法是針對狹義的海派繪畫,這個展覽的第六板塊已經做了解答;第二種解法是針對廣義海派繪畫,那一定是沒有答案的,因為廣義的海派繪畫還在發展中,未來仍然有無數種可能性。

猜你喜歡
海派策展板塊
融匯、重構、創新:論海派滑稽與海派藝術
關于策展
板塊無常 法有?!鍓K模型中的臨界問題
板塊拼拼樂
海派剪紙
2017 藝術策展人
關于將“curator”統一翻譯為“策展人”的建議
中西方博物館策展人(curator)制度淺析
海派賞石概述
海派繪畫中的金石重彩大寫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