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體育環境與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關系研究——基于自主體育鍛煉的中介效應

2023-06-11 12:44劉爽李志華蔡圣晗王富百慧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23年1期

劉爽 李志華 蔡圣晗 王富百慧

摘? ? 要?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高發說明身體姿態異??赡苁且粋€影響因素。使用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于2019年組織實施的青少年身體姿態與生活方式調查的數據,探究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家庭體育環境、自主體育鍛煉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一方面,被調查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受家庭體育環境的直接影響,相比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家庭體育心理環境和家庭體育行為環境對被調查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直接效應更為顯著;另一方面,家庭體育環境促進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自主體育鍛煉產生了中介效應,并且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自主體育鍛煉可以有效抑制身體姿態異常程度。此外,家庭體育環境、自主體育鍛煉對不同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兒童青少年的影響均有差異。體育鍛煉促進性的家庭物理環境對低程度身體姿態異常兒童青少年具有顯著影響,對中程度和高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兒童青少年則需要營造家庭體育心理環境和家庭體育行為環境,由此更有利于自主體育鍛煉發揮作用。因此,應積極倡導實現家庭體育的價值,父母要為其子女營造良好的家庭體育環境,促進其子女進行自主體育鍛煉,以此預防身體姿態異常。

關鍵詞? ?家庭體育環境;自主體育鍛煉;身體姿態異常;兒童青少年

中圖分類號:G 80-051? ? ? ? ? ?學科代碼:040301? ? ? ? ? ?文獻標志碼:A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23.01.001

Abstract? ?Myopia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 abnormal body posture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that leads to adverse effects on their physical health. Based on data of the Survey on the Body Postures and Lifestyl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rganize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of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 in 2019,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bnormal body posture, sports- and exercise-related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elf-initiated physical exercis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normal body postur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s directly affected by the family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the family, the direct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al environment on abnormal body posture are more significant. Self-initiated physical exercise promoted by the family environment has a mediating effect on abnormal body posture, and high levels of physical exercis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gressions of abnormal body posture. In addition, family environment and self-initiated physical exercise have significant and various effects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ifferent progressions of abnormal body postur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low levels of abnormality, a facilitative physical environment within the family has significant effect; however,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medium or high levels of abnormality, it is more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family sports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environments, which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role of self-initiated physical exercise.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ocial value of sports and exercise in the family, and parents should create a good family sports environment for their children and promote their children to exercise independently, so as to prevent abnormality of body postur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Keywords? ?family sports environment; self-initiated physical exercise; abnormal body postur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1]。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進一步強調“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2]。作為我國在新時代的重要發展目標和民生福祉,健康成為國家、社會、家庭及個人的共同追求與責任。中國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僅是未來中國人民健康的基石,而且肩負著一代更比一代強的歷史使命。促進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義。

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科技部、財政部于2019年共同部署開展的第8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的結果顯示:自2014年教育部頒布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來,我國兒童青少年的體質與健康水平總體不斷提升。體質健康達標優良率逐漸上升,身高、體重、胸圍等身體形態發育指標持續向好,中小學生柔韌、力量、速度、耐力等身體素質總體好轉,但是仍有一些健康問題影響著兒童青少年的茁壯成長[3]。據估計,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發生率為1%~3%,脊柱側彎人數已超過5 000 000人,且仍在以每年300 000人左右的幅度遞增[4]。國務院辦公廳在2022年4月印發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中提出,“加強對兒童青少年貧血、視力不良、肥胖、齲齒、心理行為發育異常、聽力障礙、脊柱側彎等風險因素和疾病的篩查、診斷和干預?!保?]身體姿態異常是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有罹患脊柱側彎等疾病的潛在可能。而兒童青少年加強體育鍛煉不僅能強身健體、塑造良好的身體姿態,更能提振精神風貌和自信。

1? ?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身體姿態是身體形態與精神狀態的綜合體現,異常身體姿態是指身體姿勢或身體形態發生非正常變化的狀態[6-7]。導致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原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因素。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非生理因素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影響日益突出,不健康的行為成為身體姿態異常的主因[8-9]。

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姿態異常在當前已成為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近年來,不同地區的調查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例如駝背等)的高發生率[10-13]。來自我國一項較大規模的調查顯示,中國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姿態異常發生率達65.3%[14]。這種身體姿態異常在性別、年齡、城鄉之間存在差異,而且個體還可能同時伴有多種身體姿態異常[15]。身體姿態異常的兒童青少年的日趨增多,一度成為社會輿論話題,同時也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

相關研究表明,影響身體姿態的因素是復雜的。對于兒童青少年來說,在學業期長時間的久坐行為是身體姿態不良的重要誘發因素。坐姿時間越長,身體姿態異常程度越嚴重,特別是坐姿娛樂視屏時間和作業時間過長[16-17]。兒童青少年時期是人類生長發育最快和軀體形態變化最多的時期,骨骼容易變形,肌肉力量較弱[18],不正確的坐姿、站姿、走姿極易使身體姿態發生偏畸。體育鍛煉是避免因久坐引發身體姿態異常的有效途徑,對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的預防與糾正有一定的作用。例如,通過挺胸、做操、游泳等一系列體育鍛煉可以預防脊柱側彎的發生,利用體育鍛煉和身體力量練習可以糾正身體姿態的異常[19]。周譽和馮強利用校內體育課上的體育鍛煉對青少年身體姿態進行的干預研究的結果顯示,體育鍛煉對頸部前伸、高低肩、胸椎后凸等異常身體姿態均有較好的糾正作用[20]。

體育鍛煉是運用各種身體練習方法,以發展身體素質、增強體質、調節精神狀態、豐富文化生活為目的的身體活動[21]。體育鍛煉水平包括鍛煉頻率、鍛煉強度等。而以往的調查研究顯示,青少年的體育鍛煉大多缺乏自主性,僅有少數人養成了體育鍛煉的習慣。即使是有體育鍛煉行為的,也存在鍛煉時間不足、鍛煉強度不夠、鍛煉形式單一等問題[22-25]。相較校內體育活動,兒童青少年的校外體育活動參與更不容樂觀。有研究者發現,如果青少年在校內體育課中的身體活動時間能夠得到基本保證且鍛煉強度相對適中,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但是很少有青少年在校外進行體育鍛煉,存在校內外體育鍛煉不平衡的現象[26]。

兒童青少年進行體育鍛煉是家庭、學校、社會力量聯動的結果。學校體育是兒童青少年進行體育鍛煉的主場,社會體育是學校體育的有益補充,而家庭體育則是連接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橋梁”,是幫助兒童青少年養成終身鍛煉習慣的重要途徑[27]。目前,中國人的家庭體育鍛煉存在鍛煉水平低、忽視體育鍛煉重要性、缺乏長期鍛煉計劃等問題[28-29]。家庭體育氛圍不足,特別是家長在體育觀念和行為上的消極狀態成為阻礙兒童青少年通過體育促進健康的重要因素 [30]。有國外學者認為,家庭體育環境包括家庭物理環境與家庭社會環境,前者指的是家庭體育活動資源的可用性與可及性,后者則指的是父母在體育活動中的策略與起的榜樣作用[31]。有國內學者則把對家庭成員進行身體活動產生影響的相關因素認定為家庭體育環境,并依據文化結構理論將家庭體育環境劃分為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家庭體育心理環境、家庭體育行為環境[32-33]。有相關研究顯示,兒童青少年的體育鍛煉與家庭體育環境密切相關,家庭居住環境、體育消費水平、體育態度、體育活動習慣均會對小學生的校外體育活動參加行為產生影響[34]。家庭體育環境影響兒童青少年鍛煉行為的機制是,父母期望值與信念作用于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和家庭體育行為環境而形成的體育鍛煉動機促使體育鍛煉行為發生,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和家庭體育行為環境也可能直接影響體育鍛煉行為[35]。

綜上可見,體育鍛煉是調節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有效途徑,同時其又與家庭體育環境存在關聯性。但是現有文獻主要是對體育鍛煉與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的關系、家庭體育環境與體育鍛煉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缺少對三者之間關系的探討。依據以往文獻,本文推斷,自主體育鍛煉在家庭體育環境與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之間可能存在中介效應(見圖1)。本研究將通過調查數據檢驗這一假設,從而為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整體改變提出建議。

2?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本研究使用的數據來自2019年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組織實施的《青少年身體姿態與生活方式調查》項目。該項目是針對6~19歲在校兒童青少年進行的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分為兒童青少年部分和家長部分,內容包括個人基本特征、身體活動、身體姿態、生活方式、家庭基本信息5個模塊。調查涉及北京、大連、上海、南通、武漢5個城市,在這5個城市的中小學中進行了隨機整群抽樣。依據研究目的對原始數據進行了篩選,因部分父母與其子女未在一起居住導致對其子女的情況不甚了解。因此,排除了該部分家庭,納入本研究的最終有效樣本為5 313人。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運用回歸模型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與自主體育鍛煉、家庭體育環境的關系進行驗證,借鑒溫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應檢驗方法先作出初步判斷,然后運用Bootstrap方法檢驗自主體育鍛煉在家庭體育環境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產生影響過程中的中介效應[36-37](見圖2)。為了保證結果的穩健性,同時考慮到回歸模型主要分析了被解釋變量(身體姿態異常程度)均值的變化,而無法估計解釋變量在被解釋變量不同條件下的變化[38],所以,本研究進一步運用分位數回歸模型,探析自主體育鍛煉在家庭體育環境與不同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兒童青少年之間的中介效應。

本研究中的因變量是兒童青少年對日常行為身體姿態的自評得分,以此作為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行為指征,分值越高表示身體姿態異常程度越嚴重。身體姿態主要包括讀寫姿勢、閱讀(視電子屏幕)姿勢、走姿,自評題項包括“在讀寫時,胸口離桌子邊沿是否超過一拳?”“在讀寫時,眼睛距書本是否超過一尺?(33 cm)” “在讀寫時,手指距筆尖是否一寸(3.3 cm)左右?”“你會躺著或趴著看書或看電子屏幕嗎?”“你在走路或乘車時看書或看電子屏幕嗎?”。前3個問題按照經常、偶爾、很少、從未依次分別以1~4分進行賦值,后2個問題按照從未、很少、偶爾、經常依次分別以1~4分進行賦值。

自變量包括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家庭體育心理環境、家庭體育行為環境3個維度。家庭體育物理環境考量的是家庭住址位置及家庭中是否允許使用電子媒介(在電腦、手機、ipad上玩游戲或瀏覽,不包括寫作業時使用電子產品)。家庭體育心理環境是通過學業壓力及在課外體育活動安排上的權力反映父母對其子女進行體育鍛煉的價值信念。其中學業壓力來自被調查者回答“你認為學業對你有多少壓力?”的主觀感受。兒童青少年在課外體育活動安排上的權力則通過“你在和你的父母商量如何安排你的校外體育活動時能起多大作用”進行評定,并且將4個選項—— “通常由我一個人決定”“通常由我父母決定”“我與父母一起決定,但是通常要按照父母希望的去做”“我與父母一起決定,但是通常父母會尊重我的意見”分別依次劃分為放縱型、控制型、權威型、民主型。家庭體育行為環境指的是父母作為體育鍛煉榜樣的作用和父母在其孩子的體育鍛煉計劃制定中的引導性。以“父母雙方是否參與體育鍛煉?”一題的填答結果構成父母體育鍛煉行為的4分類變量——“父母雙方均不參與”“只有父親參與”“只有母親參與”“父母雙方均參與”。對兒童青少年每周體育鍛煉計劃的測評,設有“對運動時間有明確計劃”“對每周運動次數有明確計劃”“對去哪里運動有明確計劃”3個題項,每題按照從未、比較少、一般、比較經常、經常依次分別以1~5分進行賦值并形成最終的評定值。

中介變量為兒童青少年課外體育鍛煉。課外體育鍛煉是包括上學日放學后、周末及節假日在家庭中的自發性的體育鍛煉,是一個二分類變量。

參考以往的文獻研究,本研究選取了兒童青少年的年齡、性別、戶籍、家庭資本作為控制變量。其中的家庭資本為父母各自受教育程度(1=小學及以下,2=初中,3=高中及中專,4=大學??萍氨究?,5=研究生)與家庭月收入(1=10 000元以下,2=10 000~20 000元,3=20 000~30 000元,4=30 000元以上)的綜合值。變量統計結果見表1。

3? ?實證分析

3.1? 家庭體育環境、自主體育鍛煉與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關系

根據研究目的,本文首先以3個回歸模型分析家庭體育環境、自主體育鍛煉與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關系,并初步判斷自主體育鍛煉是否在兩者之間存在中介作用(模型檢驗結果見表2)。模型一以家庭體育環境為自變量,身體姿態異常為因變量;模型二以家庭體育環境為自變量,自主體育鍛煉為因變量;模型三以家庭體育環境為自變量,自主體育鍛煉為中介變量,身體姿態異常為因變量。模型一與模型三進行OLS回歸分析,模型二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其中OLS回歸分析模型通過了共線性檢驗。

模型一結果顯示,家庭體育環境與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存在關聯性。1)相較居住在農村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居住在城市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姿態異常程度明顯改善。家庭住址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家庭住址周邊體育設施的可及性,由地理位置形成的體育資源優勢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有正面影響作用。2)限制在相關電子產品上玩游戲或瀏覽及由家庭施加的學業壓力的減小,有益于阻抑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風險的增大。3)在體育鍛煉的安排上,與放縱式家庭相比,控制型家庭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姿態異常程度略有加重,權威型家庭和民主型家庭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姿態異常程度有所改善,且民主型家庭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姿態異常改善幅度大于權威型家庭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4)兒童青少年的父母的體育鍛煉榜樣示范行為可以激發其子女的體育鍛煉熱情,從而可以改善其身體姿態異常程度,而父親的體育鍛煉行為相較母親來說更具有引導性。5)家庭體育鍛煉計劃對抑制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幫助其子女制定明確的體育鍛煉計劃也會減輕其子女身體姿態異常程度。

模型二檢驗了家庭體育環境與兒童青少年自主體育鍛煉的關系。結果顯示:1)居住在城區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相較居住在農村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自主體育鍛煉發生率有所提高。這一特征在居住在城中心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體育鍛煉上體現得最為明顯(p<0.05)。2)與可以在電子產品上玩游戲或上網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相比,不存在這一行為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自主體育鍛煉發生率提高11.4%。3)學業壓力每減少1個等級,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自主體育鍛煉發生率提高21.7%。4)與放縱型家庭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相比,控制型家庭與權威型家庭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自主體育鍛煉發生率明顯下降,只有民主型家庭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自主體育鍛煉發生率顯著提高。5)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的父母的體育鍛煉行為和家庭體育鍛煉計劃的有效實施對其子女的自主體育鍛煉存在顯著的正向影響。

模型三是在模型一的基礎上增加了變量——自主體育鍛煉。該變量在模型中呈現出十分顯著的負向作用。也就是說,被調查兒童青少年自主地進行體育鍛煉會使其身體姿態異常程度有所改善。

3.2? 自主體育鍛煉的中介效應分析

根據以上3個模型的檢驗結果,可以初步推斷自主體育鍛煉在家庭體育環境與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之間存在中介效應。為了進一步檢驗該推斷,本文運用Bootstrap法重復抽樣進行驗證。同時,為了反映自主體育鍛煉在家庭體育環境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產生影響過程中的中介效應,本文對自變量中的家庭住址位置(1=農村、2=鄉鎮中心、3=城郊、4=城中心),體育鍛煉安排(1=放縱型,2=控制型,3=權威型,4=民主型)、父母體育鍛煉行為(1=父母均不參與,2=父母中僅有一方參與,3=父母均參與)進行了順序編碼[39],檢驗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家庭體育環境中的各個變量與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的間接效應的置信區間均不包含0,且效應達到顯著水平(p<0.05),由此可以認為,自主體育鍛煉在家庭體育環境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產生影響的過程中存在中介效應的推斷成立。自主體育鍛煉在家庭體育環境各個變量與身體姿態異常的相關關系中的中介效應占比分別為5.291%、4.571%、16.126%、6.732%、12.375%和18.135%,說明自主體育鍛煉在學業壓力、父母體育鍛煉行為、體育鍛煉計劃與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之間產生的間接效應較大。

3.3? 穩健性檢驗

家庭體育環境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既存在直接效應,也存在由自主體育鍛煉作為重要中介因素作用于兩者的間接效應。為了驗證本研究分析結果的穩健性,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區分家庭體育環境、自主體育鍛煉與身體姿態異常程度不同的兒童青少年的關系,本研究進行了分位數回歸分析。將身體姿態異常程度不同的被調查兒童青少年設為3個分位點(0.1,0.5,0.9),分別表示低程度身體姿態異常群體、中程度身體姿態異常群體、高程度身體姿態異常群體。

分位數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見表4),自主體育鍛煉的中介效應在家庭體育環境對身體姿態異常程度不同群體產生影響時均存在,并且有一定的差異性。低程度身體姿態異常群體和高程度身體姿態異常群體的回歸模型三的分析結果表明,自主體育鍛煉對不同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群體產生的中介效應有差異。從低程度(0.1分位點)身體姿態異常群體到高程度(0.9分位點)身體姿態異常群體,其自主體育鍛煉的回歸系數由小增大,說明盡管自主體育鍛煉對不同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群體均存在中介效應,但是在抑制被調查兒童青少年發生較高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時能產生更為明顯的作用。

除了自主體育鍛煉對不同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群體產生的中介效應有差異,家庭體育環境對不同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群體的直接效應也有差異。比較不同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群體的分位數回歸模型一可知(見表4),家庭住址位置(城中心)對低程度身體姿態異常群體產生的影響顯著(p<0.05),其回歸系數由低程度(0.1分位點)身體姿態異常群體到高程度(0.9分位點)身體姿態異常群體形成了遞減;限制使用電子媒介對不同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群體產生影響的差異由低程度身體姿態異常群體到高程度身體姿態異常群體呈現出顯著性漸小的趨勢,回歸系數也出現相似趨勢的減??;學業壓力、體育鍛煉計劃的回歸系數由低程度身體姿態異常群體到高程度身體姿態異常群體呈現出增大的趨勢;體育鍛煉安排的民主型家庭、父母體育鍛煉行為中的“父母均參與體育鍛煉”對不同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群體產生的影響均有差異(p<0.05或p<0.01),2個變量的回歸系數的遞變規律與學業壓力、體育鍛煉計劃的回歸系數的變化趨勢相似。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體育鍛煉促進性的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對兒童青少年較低程度的身體姿態異??梢援a生一定的正向影響;營造家庭體育心理環境和家庭體育行為環境、加強自主體育鍛煉更有利于矯正兒童青少年相對高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

4? ?結論

本文的研究結果證實了研究假設成立。首先,家庭體育環境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具有直接效應。這一結果與以往研究推斷基本一致。家庭住址周邊體育設施的可及性、家庭中對用于游戲或瀏覽網頁等電子產品的使用的限制、家庭內部營造健康的體育環境氛圍與體育鍛煉行為導向,均會對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姿態產生積極影響,可有效抑制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程度。體育鍛煉促進性的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對兒童青少年低程度身體姿態異常有一定調節作用;對中程度、高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的兒童青少年則需要通過營造家庭體育心理環境和家庭體育行為環境來改善身體姿態異常程度。其次,家庭體育環境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存在間接效應。這一效應是通過自主體育鍛煉實現的,加強兒童青少年自主體育鍛煉可調節其身體姿態異常程度,特別是中程度和高程度的身體姿態異常的兒童青少年,本研究得出的這一結論是對以往研究的補充。此外,體育鍛煉還與家庭體育環境息息相關。居住在城市的兒童青少年的自主體育鍛煉發生率相對高于居住在農村的兒童青少年,但是這一情況仍需作更為深入的探究。家庭中抑制性的物理環境(限制使用電子產品)和心理環境(通過學業壓力、體育鍛煉安排權力控制)的向好會促進兒童青少年進行體育鍛煉,同時父母的體育鍛煉行為和家庭體育鍛煉計劃也會對其子女的體育鍛煉產生積極的引導作用。

本研究借鑒了國內外學者有關家庭體育環境的概念,通過對較大規模調查數據的分析,實證檢驗了家庭體育環境、自主體育鍛煉與身體姿態異常程度不同的兒童青少年之間的關系。其中特別闡釋了自主體育鍛煉的中介作用,并通過分位數回歸模型分析討論了家庭體育環境對身體姿態異常程度不同的兒童青少年產生影響的差異,并說明僅有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對矯正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是不夠的,需要家庭體育心理環境和家庭體育行為環境協同發揮作用,包括父母的言傳身教、家庭民主商議氛圍的營造、兒童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價值理念的樹立等。由此,本研究不僅填補了以往研究的某些空白,深化了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家庭體育環境、體育鍛煉重要性的認識,更體現出家庭體育環境、家庭體育活動具有的更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健康觀在改變,影響體質健康的問題也在變化。針對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F象的普遍性,應將身體姿態評估納入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系,加強對更寬泛意義上的兒童青少年身體健康程度評價的關注,回應我國社會發展對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要求。兒童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身體姿態不能僅依靠學校,更應推動家庭發揮積極作用。其中,不僅要提高兒童青少年的父母對其子女的健康狀況及身體姿態異常的關注和認知,由父母引導其子女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其子女營造一個張弛有度的學習與成長氛圍,而且還要鼓勵兒童青少年及其父母充分使用家庭住址周邊的體育設施,建立良好的家庭體育心理環境和家庭體育行為環境。家長要尊重子女在體育鍛煉安排上的意見,幫助其制定科學的體育鍛煉計劃,以身作則地發揮體育鍛煉榜樣的作用,激發其體育鍛煉熱情,促使其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真正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數據局限,對家庭體育環境的評估只是由幾個變量從側面體現了家庭體育環境的不同維度,并未完全涵蓋家庭體育環境的所有內容。今后可嘗試研制更科學的量表對家庭體育環境進行評估,并進一步比較家庭體育物理環境、家庭體育心理環境、家庭體育行為環境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產生的影響的差異,從而更全面而深入地反映家庭環境,特別是家庭體育環境對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及健康促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始終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EB/OL]. (2017-12-11)[2022-10-25]. http://sports.people.com.cn/GB/n1/2017/1211/c412458-29698058.html?ivk_sa=1024320u.

[2]?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 (2022-10-25)[2022-10-25]. 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 第八次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公布 學生身高、體重等發育指標持續向好[N/OL]. (2021-09-03) [2022-10-25]. http://edu.people.com.cn/n1/2021/0903/c1006-32216712.html.

[4]? 數據驚人!專家估計我國500萬中小學生脊柱側彎[N/OL]. (2022-02-18)[2022-10-2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0H4HCNH0514IV08.html.

[5]?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的通知[EB/OL]. (2022-05-20)[2022-10-2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5/20/content_5691424.htm.

[6]? DOLPHENS M, CAGNIE B, COOREVITS P,et al. Sagittal standing postur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pinal pain: A school-based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1196 flemish adolescents before age at peak height velocity[J]. Spine, 2012, 37(19):1657-1666.

[7]? 申宇靜,張鳳民. 關于身體姿態研究的文獻綜述[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7):68-69.

[8]? LATALSKI M, BYLINA J, FATYGA M, et al. Risk factors of postural defects in children at school age[J]. Annals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13,20(3):583-587.

[9]? 李旭龍,吳鍵,袁圣敏.導致不良身體姿態形成的原因及其對身體的危害分析[J]. 中國學校體育,2020(2):60-61.

[10]? 蔣玉梅. 青少年異常身體姿勢現狀的特征分析[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10):61-64.

[11]? 邢飛躍. 中小學生異常身體姿態現狀調查分析——以北京市為例[J]. 貴州體育科技,2018(4):52-55.

[12]? 張明凱. 上海市中小學體態現狀調查——以普陀區和松江區兩所學校為例[D].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20.

[13]? 王宇. 南京市初中生不良姿態調查與干預[D]. 南京:南京體育學院,2020.

[14]? YANG L, LU X H, YANG B, et al. Prevalence of incorrect postur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inding from a large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china[J]. Science, 2020,23(5):1-10.

[15]? 劉爽,李雯娟,李志華. 兒童青少年身體姿態異?,F狀與特點[J]. 中國體育科技,2022,58(4):1-7.

[16]? 王富百慧,李雅倩,郭曉丹,等. 久坐時間、身體活動與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J]. 中國青年研究,2021(6):5-12.

[17]? 趙修發,李超,劉洋,等. 小學生身體活動久坐行為與身體姿態健康的關系[J]. 中國學校衛生,2022,43(8):1215-1219.

[18]? 鐘燕. 兒童青少年的軀體發育特征與營養需求[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11):1124-1125.

[19]? 武俸羽,李麗,劉宇飛. 體育鍛煉對青少年脊柱側彎的預防與糾正思路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2,38(5):49-51.

[20]? 周譽,馮強.青少年身體姿態異常綜合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20,41(12):1882-1885.

[21]? 吳爽爽,李俊溫,高峰,等. 從青少年體育鍛煉現狀談對策[J]. 青少年體育,2019(3):118-119.

[22]? 劉干,劉丹松. 湖北省青少年學生校內外生活方式與體育鍛煉現狀及對策研究[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4):1-4.

[23]? 楊漾,吳艷強,王向軍,等. 上海市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現狀及態度[J]. 中國學校衛生,2018,39(3):357-360.

[24]? 丁小燕,洪平,張蘊琨. 南京市城市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現狀[J]. 中國學校衛生,2019,40(12):1812-1814.

[25]? 王國忠. 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研究[J]. 青少年體育,2022(8):31-32.

[26]? 劉鳳月. 從“1小時”到“2小時”:新時代青少年課外體育鍛煉的再審視[J]. 青少年體育,2021(12):116-118.

[27]? 發揮家庭體育的獨特育人功能[EB/OL].(2022-07-10)[2022-10-25]. http://www.jyb.cn/rmtzgjyb/202207/t20220710_700568.html.

[28]? 王富百慧,王梅,張彥峰,等. 中國家庭體育鍛煉行為特點及代際互動關系研究[J]. 體育科學,2016,36(11): 31-38.

[29]? 楊坤,高天野. 代際影響視角下家庭體育鍛煉行為的特征與機制研究[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1,20(3):21-26.

[30]? 張加林,唐炎,胡月英. 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育環境特征與存在問題研究[J]. 體育科學,2017,37(3):21-34.

[31]? MICHELLE L G, JO A S, JULIE A M,et al. Validation of a survey instrument to assess home environments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y eating in overweight childre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08,5(3):1-13.

[32]? 陽家鵬. 家庭體育環境、鍛煉動機與青少年身體活動的關系研究——以廣州市青少年為例[D]. 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17.

[33]? 史瑞苓,楊玉朦,王立宇,等. 影響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家庭體育環境因素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2019,9(35):200-203.

[34]? 李志豪. 家庭體育環境對小學生校外體育互動影響研究[D]. 南京:南京體育學院,2021.

[35]? 陽家鵬,向春玉,徐佶. 家庭體育環境影響青少年鍛煉行為的模型及執行路徑: 整合理論視角[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1(3):118-123.

[36]? 溫忠麟,張雷,侯杰泰,等.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J]. 心理學報,2004(5) :614-620.

[37]? 溫忠麟,葉寶娟.中介效應的分析:方法和模型發展[J]. 心理科學進展,2014,22(5):731-745.

[38]? 郝令昕,奈曼. 分位數回歸模型[M].? 肖東亮,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2-5.

[39]? ANDREW F H,KRISTOPHER J P. Statistical mediation analysis with a multicategorical independent variable[J]. British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Psychology, 2014,67(3):451-470.

收稿日期:2022-12-25

基金項目: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項目“青少年身體姿態測評系統開發與綜合干預體系研究”(基本19-21)階段性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簡介:劉爽(1957—),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人口與社會發展、公共政策和人口管理、婚姻與家庭。E-mail:liushuang@ruc.edu.cn。

通信作者簡介:王富百慧(1983—),女,博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青少年健康行為、健康老齡化、公共政策與人口管理。E-mail:wangfubaihui@ciss.cn。

作者單位:1.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100872;2.麥考瑞大學健康創新研究所,悉尼 NSW 2109;3.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北京 100061。

1.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Innovation, Macquarie University, Sydney, NSW 2109, Australia; 3.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 Beijing 100061, China.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