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鬧與輾轉的路邊擺攤四十年

2023-06-14 17:49
新傳奇 2023年22期
關鍵詞:炒面攤子楊浦區

從1979年算起,吳鵬高夫婦在上海擺攤40多年了。從人潮洶涌的黃浦鬧市到楊浦區安靜的街角,從挑擔子到小推車、大輪車,從賣餛飩發展到賣炒飯、炒面、炒年糕等,餛飩從2毛錢一碗漲到10元,擺夜攤成了夫妻倆一輩子的事業。

從1979年算起,吳鵬高在上海擺攤賣餛飩40多年了,袁桂花嫁給他以后成了掌勺人。從人潮洶涌的黃浦鬧市到楊浦區安靜的街角,從挑擔子到小推車、大輪車,從賣餛飩發展到賣炒飯、炒面、炒年糕等,餛飩從2毛錢一碗漲到10元,擺夜攤成了夫妻倆一輩子的事業。

“我們擺攤什么人都見過,天天都有新鮮面孔?!被貞浧瘘S金歲月,夫妻倆高興地說,“拿著大哥大的老板都來吃我們的餛飩,還有打出租車過來的。外國客人都和我們一起拍照,吃我們的餛飩……”

昔日輝煌

民國時期,吳鵬高的7個爺爺(爺爺及其兄弟)有6個在南京賣餛飩,父親也跟著做。后來,父親去部隊當兵,解放后在上海定居落戶,他就出生在楊浦。

20世紀60年代,9歲的吳鵬高和父母兄弟遷到安徽支農,房子抵押給了鄰居,一家人的戶口也從上海遷到安徽農村。

1979年,吳鵬高回到上海。當年的鄰居已過世,房屋抵押一事難以證實,沒有房子、無人可掛靠便無法落戶,也沒有工作。由于賣餛飩是家傳手藝,吳鵬高便開始挑擔子,從五角場到國權路、同濟大學,一晚上跑三個地方,維持著基本生活。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輪船是重要的交通方式,上海十六鋪碼頭每天的客流熙熙攘攘,餛飩攤也遷到了碼頭。

“當時是南市區,現在叫黃浦區。我就在碼頭擺攤,日夜都在那兒。那時候做得還有勁,早晚都有人?!眳蛆i高回憶,生意興隆時,夫妻倆一人推一個小車支攤子,只賣大小餛飩。

隨著交通發展,水路漸漸衰落,十六鋪碼頭的客流淡了。夫妻倆遷到金陵東路云南南路——當時的上海美食街,附近的上海大世界游客如織,淮海路熱熱鬧鬧,“在那兒一做就做了近30年,因為那個地方是市中心,非常繁華?!眳蛆i高說,“在那里接觸面很廣,國內外的游客都很多,一到國慶節,全國各地人都來游玩,通宵都熱鬧?!?/p>

隨著黃浦區舊改,附近的居民越來越少,但繁華依舊。夫妻倆見證了淮海路的高樓從無到有,更重要的是,許多農民工也來吃餛飩。攤子越做越大,增加了炒面、砂鍋等,再往后換了大輪推車,“那個年代的生意比現在好做多了”,兩人忙得不亦樂乎。

“一晚上做(掙)幾十塊錢開心得不得了。那時候(20世紀90年代)的錢值錢,租房子也便宜,在南市區租房60塊一個月,但也簡單,就一間房子?!痹鸹ㄕf。

另起爐灶

2016年,上海市容整頓力度加大,餛飩攤也被城管收去了。盡管后來城管把設備還了回來,吳鵬高的餛飩生意還是一度停擺。一家人又在黃浦住了一年,有時打打零工,觀望有沒有繼續擺攤的可能性。

2018年,他們回到楊浦區,找到現在的路口擺攤?!耙膊皇悄敲错樌?,經常歇。國家有重大的活動,或是管理緊一點兒,我們就自覺停幾天。這幾年管得很厲害,去年、前年都停了幾個月沒做?!眳蛆i高說。

不比以往的鬧市街口,現在的選址入夜后十分安靜,車少人少,亮著燈的只有幾家餐飲店和賓館。顧客大多是從網上了解到吳鵬高的攤點,遠的從幾十公里外的松江、崇明、青浦過來,更遠的還有外地的,“下了飛機就給我們打電話,行李都拖到攤子上”。

有過往的熟客在網上認出他們,特地來嘗嘗當年的味道。也有附近居民,有時看他們沒出攤,回家過半小時又跑來。袁桂花說,擺攤幾十年還是蠻喜歡看著一些顧客從小孩長到成年。

餛飩攤每晚要支四五個小桌子,一般周五、周六都是滿座。趕上生意好的時候,顧客們自發排起長隊,要等候一兩個小時。

凌晨4點左右,夫妻倆便收攤,清洗廚具、沖洗地面,電瓶車來回幾趟運東西,起碼要到5點半才能回家?;丶蚁聪蠢砝?,該放進冰箱的放進冰箱,不能用的丟掉,八九點鐘才能睡覺。

醒來已是下午一兩點。吳鵬高去菜場超市,袁桂花在家里收拾,需要網購的東西讓孩子幫忙買,餛飩每天現做,肉要每天買。袁桂花先在家里包了10碗餛飩,其余的在攤位現包。根據城管巡邏時間,他們通常晚上10點半以后出攤,一個攤子能賣十幾個品種,面條、炒河粉、粗細粉絲、炒飯、餛飩等,袁桂花掌勺烹飪,吳鵬高打雜搟皮兒。

對于夫妻倆的夜排檔,網絡上褒貶不一。袁桂花明白:“外面好吃的店那么多,為什么大老遠來我們這兒,有的人就是懷舊,就是喜歡這種氛圍。有客人說,打車100塊來吃30塊的東西,就是沖著我們來的。還有一個客人第一次帶朋友來,第二次老婆孩子都帶來了?!?/p>

搖擺半生

擺攤,離不了“打游擊”。

“城管知道哪里有攤子,我們看到他們來,就快點兒跑了??腿嗽谖覀兌紱]辦法照顧,推個車就跑,凳子桌子都不管了?!痹鸹ㄕf,這種事發生過很多次。

夫妻倆也想過安定下來。1996年,他們借錢租下黃浦區國貨路車站支路附近的門面,還是做餛飩生意。店鋪裝修好開張了,法院來封門,說房屋產權有問題。打官司折騰好幾年,沒落著啥,夫妻倆對租門店也沒了信心。

不能出攤,夫妻倆也睡不著。吳鵬高眉頭緊鎖,天天有人打電話問出攤情況,“每個顧客的電話我都認真接,我要保留顧客們對我的信任?!?/p>

“(我們)做點兒小生意就這么混混,也沒有自己的家,今天搬到東,明天搬到西,自己的生活用品搬著跑?!痹鸹ㄟ€能想起1995年冬天,女兒正月初五出生,她臘月二十九還在推攤子做生意,“我們什么都自食其力,靠墻墻要倒,靠樹樹要歪,啥都靠不到”。

鄉下的房子是泥巴磚墻,回上海后就沒管過,屋頂的瓦片常年漏雨,房子倒塌多年?!半y”好像幾十年沒變過,只有談到擺攤,夫妻倆笑逐顏開。

“剛開始做生意也覺得不好意思,從農村出來,突然到這大城市,一開始擺攤,自己覺得很別扭、很難為情,時間久了也習慣了。后來覺得白天擺攤也無所謂了,在大街上走也無所謂了,什么人我都見過,天天都有新鮮面孔,覺得這種生活也很好?!痹鸹ㄕf。

那些做生意的樂趣,他們也喜歡和子女聊。2022年,兒子幫他們在網上分享了一些故事,概括了這搖擺的三四十年,“從青澀姑娘到頭頂絲絲白發,一直在上海夜市里穿梭,做著餛飩、炒面給夜里上下班的人,也覺得是一種幸?!?。

(澎湃新聞網2023.5.25 陳悅/文)

猜你喜歡
炒面攤子楊浦區
炒出來的麥香味
蝴蝶觀察日記
逛菜市場,真是一大樂事
“峰會炒面”
楊浦區提前實現十三五水面積指標
逛菜市場,真是一大樂事
上海炒面
楊浦區老年大學舉辦2015
——2016學年期末匯報演出
餓就快點走
為了一碗炒面的奔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