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生活樣態的公共場域

2023-06-19 21:03江振嵐
江蘇教育·班主任 2023年5期

【摘 要】班級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公共生活場域。學生在共同的物理空間長期相處,個體互相影響、互相作用,人和人之間通過情感交流和價值激蕩,在公共交往中形成更為深厚的情感聯結,產生更為牢固的共同愿望和價值追求。班級蘊含著學生“學會共同生活”的價值,作為一種生活樣態的公共場域,其最大的價值就是讓學生體驗公共生活,學會共同生活。

【關鍵詞】班級生活;公共場域;生活樣態;本體性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1-0007-03

【作者簡介】江振嵐,上海市徐匯區教育學院(上海,200231)德育研究員,高級教師。

班級最早出現在16世紀法國的居耶納中學以及德國的斯特拉斯堡的文科中學,至今已經有5個多世紀了。17世紀,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提出“班級授課制”,奠基了班級組織的理論基礎。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初,由教師對應幾十名甚至數百名學生在同一空間實施同步教學在西方學校已經十分普遍。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京師同文館最先采用班級進行教學。1904年,清政府宣布廢科舉、興學堂,頒布《奏定學堂章程》,至此“班級授課”在全國推廣。新中國成立初期,受蘇聯影響在全國推行“班主任制”,規定班主任的主要職責是對學生行為的管理和指導,第一次明確了班主任與班級、班主任與班級學生的對應關系。至此,班級作為學校最基本的組織樣態發展至今。那么,對于班級,我們到底應如何界定?我們對班級的實然認知與班級的應然界定是否一致?

據調查,多數人認為班級就是學校管理系統的最小單位。班級是便于學校管理的組織單位,學校各項事務都以班級為單位上傳下達、落實執行,班級完全是行政管理的工具,“行政班”成為班級的另一個代名詞。于是,所有與管理相關的事務工作都由班主任承擔,班主任的工作范圍無限擴增,導致部分班主任困于事務性工作,無暇走近學生、深度了解學生……2010年,關于“行政班消失、取消班主任”的提法第一次對班級的存續進行了質疑,而高考改革之下高中“走班制”的施行,又引發了學界關于班級是否還有存續必要性的討論。筆者以為,這樣的定位和討論是因為大家對班級本體性價值理解不夠,沒有能夠從學生發展的角度考慮班級的價值和意義。班級的本體性價值不僅決定了班級的應然存續,而且揭示了班級對于人的發展乃至社會進步的巨大價值。那到底什么是班級?一言以蔽之,班級就是一種生活樣態的公共場域,讓學生在班級中“學會共同生活”是班級的本體性價值。

一、對班級及班級本體性價值的思考

“學會共同生活”是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學會共同生活”的提出正是應對了現代性帶來的人精神層面的問題。

1.班級蘊含學生“學會共同生活”的可能性

從物理可見角度出發,班級就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公共生活場域。學生集中在一個具備“共同”屬性的、穩定的物理空間中,體現了“公共生活”的“共”之屬性,這為學生“學會共同生活”提供了物理角度的可能性。

學生在共同的物理空間長期相處,客觀上給了每個學生價值觀、情感等精神層面充分交互的機會?;ハ嘤绊?、互相作用之后,人和人之間通過情感交流和價值激蕩,建立更為融洽的人際關系,產生更為深刻的情感,形成更為牢固的共同愿望和價值追求。這些為學生從關注“我”向關注“我們”的轉變,主動追求超越個體私利的公共利益提供可能。因此,班級能激發學生從單純追求私利,到滿足基于私利的公利追求和向往,直至追尋美德,實現精神層面的不斷進階,這一過程為“公共生活”的“公”提供了屬性依據??傊?,這一過程是復雜的,需要有充分的交互時空才能發生,同時也是內隱的,是悄然發生并發展的,是不斷演進的。

2.班級蘊含學生“學會共同生活”的必然性

首先,從教育者角度看。人類社會由人組成,人與人之間的共同生活是人類社會的客觀存在,因此要求人必須學會共同生活。學校是承擔教育職能的主要機構,班級作為存在于學校的基本單位,必然要承擔引導學生“學會共同生活”的教育職能。

其次,從被教育者角度看。個體的成長與發展必然發生在如班級般的公共生活場域中。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個體的向私性是客觀存在的,因此謀求個體發展是自發的、天然的。人又是社會性動物,只有在和他人交互過程中才能體現個體的價值,不可能完全拋開他人而獨自實現成長與發展。因此,存在于學校之中的班級提供了個體與他人交互,實現個體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場域。事實上,正因為人與人客觀上交互的強烈需求,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中才逐步形成了倫理的基本規范。于被教育的學生而言,在未真正踏入社會之前,班級就是他們體驗基本倫理規范的模擬小社會,他們在其中學習交往和合作,展示自我價值。

因為班級蘊含著學生“學會共同生活”的價值,所以我們理解的“班級”就是一種生活樣態的公共場域。這里的“場域”既有物理空間內物化的部分,還有更重要的精神價值,精神價值是班級得以存續并發展的關鍵依據。所以,引導學生“學會共同生活”是教育者對被教育者在班級這個公共生活場域進行認知、情感、行動的綜合性教育引導。

二、班級公共生活場域下班主任工作重構

班級公共生活以尊重個體為前提,通過班級成員間的平等交往形成。下面,筆者將以班級建設中的班規制訂、班干部選舉、班級活動組織、學生評語撰寫等常見的班主任工作為例,談談班主任如何發揮班級的本體性價值,引導學生“學會共同生活”。

1.重構基點:堅持教育立場

堅持教育立場是班級公共生活場域下班主任工作重構的基點。班主任在班級建設過程中要始終體現班級的教育性價值,以促進學生成長為目標開展工作,任何一項工作都應指向學生的道德發展、價值澄清和價值引領等。一是班規的制訂。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自覺,更需要規則約束,班級的規則是個體之間的共同約定,所以班規的制訂指向學生規則意識、民主意識的提升。二是班干部的選舉。公共生活中需要有組織者和服務者,班干部是促進班級公共生活有序推進的組織者,更是促進班級發展的服務者,所以班干部選舉要指向學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突出學生對民主參與以及權利與義務之間對應關系、公共理性內核的理解等。三是班級活動的組織。班級活動是學生公共參與的最佳途徑,指向學生民主意識、規則意識、責任意識等的培養。四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公共生活中的評價包括自評、互評和集體共評,指向學生的民主參與意識以及公正對待他人、友善交往等品質。

2.重構目標:學生“學會共同生活”

“學會共同生活”是班級公共生活場域下班主任工作重構的目標。班規制訂中,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學會與班級同伴共同商議班規,指導學生在與同伴意見相左的情況下合理闡述自己的觀點,充分表達自己的訴求;班干部選舉中,學生之間不可避免存在競爭,班主任要引導學生保持友善,理性公正地對待競爭;班級活動中,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學會和睦相處,共同商定活動的規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從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到班級審議,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學會恰當地表明個人觀點,正確對待他人的意見,從他人評價中正確認識自己,有接受不同意見的勇氣與氣度。

3.重構路徑:引導學生體驗公共生活

引導學生體驗公共生活是班級公共生活場域下班主任工作重構的路徑?!霸谟斡局袑W會游泳”,同樣的道理,學生只有在班級公共生活場域中充分參與和體驗公共生活才能學會共同生活。班主任應該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治理中學會治理、在交往中學會交往。例如:班規制訂,班主任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發現問題到動議修改,從民主討論到決議通過并執行,整個過程學生必須在生活樣態的班級公共場域中真實體驗、真切感悟;班干部選舉,前期準備時班主任最好先組織一場關于“什么是學生干部”“什么樣的學生干部最受大家歡迎”的大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對責任擔當有正確的認識,厘清權利與義務,清晰每個人在班級中的定位;班級活動,班級成員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從起初的活動方案制訂,到廣泛征求意見,最后組織參與,期間需要班級成員共同商議、共同參與;綜合素質評價,班主任通過多種評價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對學生提出的異議,班主任應該指導學生提出申訴,并提交班級進行復議。

總之,班主任應以教育立場帶班育人,充分發揮班級的本體性價值,利用班級生活進行教育引導。在班級公共生活場域下,讓學生主動參與班級事務,在積極互動中體驗公共生活的民主與公正,形成公共理性,真正學會共同生活。

【參考文獻】

[1]張魯川.相善其群:班級存續之教育性依據[J]. 江蘇教育,2022(79):34-36.

[2]馮建軍.在公共生活中培育公共精神[J].中國德育,2018(17):47-53.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中文科.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責任編輯:周小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