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打卡第3站:感受中國科技館的科學魅力

2023-06-23 19:20齊欣
父母必讀 2023年5期
關鍵詞:中國科技館科技館展品

我們打卡的第3站選擇了科技含量十足的中國科技館。一進到館內,孩子可能就走不動了,這可不是因為逛累了,而是因為這里好玩的東西太多了!觀看機器人表演、體驗太空漫步、感受活字印刷術、觀察日月食現象、觀摩古代的鋼鐵冶煉技術、見證冰花的形成過程……毫不夸張地說,科技館內的每個展品區幾乎都為孩子設計了可以操作體驗的互動區。本次我們邀請到中國科技館的齊欣主任陪大家一起解鎖中國科技館的打卡路線,邀請孩子進入“硬科技”世界。

打卡中國科技館的四大方式

太空探索主題路線

這個主題是孩子非常感興趣的太空主題,在這里孩子能看到震撼的火箭發射、體驗航天員日常的訓練和太空生活。參觀的重點是一層西大廳的天和核心艙和四層的問鼎太空征途展廳。

推薦體驗項目如下:

天和核心艙。一進館內,就能看到天和核心艙靜靜地矗立在大廳中央,它是天宮空間站的核心部件,全長16.6米,重量22.5噸,這可不是一件模型,而是結構驗證件實物,航天員在太空中日常所用的核心艙和它一模一樣。

三維滾環。作為一項航天員的訓練項目,孩子能體驗太空中失重和翻轉的感覺,但特別提醒孩子需要滿足1.4米以上的身高條件才能體驗。

神舟飛船與空間實驗室。小朋友可以進入到模擬的神舟飛船與空間實驗室內,體驗航天員的工作與生活環境。

火箭發射。模擬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火箭的場景,小朋友按下啟動按鈕后可以讓這架火箭發射升空,看到火箭發射的全過程。

太空行走。戴上VR眼鏡,仿佛真的來到了外太空,體驗在太空中行走的感覺。

神舟載人飛船返回艙。這件展品是“神舟一號”飛船的返回艙實物,簡單來說是航天員的駕駛艙?!吧裰垡惶枴憋w船是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載人飛船,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一艘飛船。

數字中國主題路線

科技發展迅速,中國科技館也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專門在三層的感觸智能魅力展廳,展現機器人琴棋書畫的本領,帶孩子領略機器人的風采,當孩子體驗了這些神奇的展品之后,定會在心中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

推薦體驗項目如下:

古韻琴聲。這款古箏機器人不僅能彈奏古箏,還能聽從孩子的指揮,彈出他指定的樂曲。

對戰“絕藝”。敢不敢與國內最先進的圍棋機器人來一場對弈,到底誰更技高一籌?

書法大師。在藝術創作領域,AI藝術家也有著不俗的能力表現,能即興作詩并用毛筆書寫出來。

馬賽克速寫。只要拍一張照片,機器人就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拼裝完成一幅馬賽克肖像畫。

投籃高手。機器人投籃,不僅精準命中、發揮穩定,還不知疲倦,是名副其實的投籃高手。

機器人大秀場??礄C器人進行劍術表演、無人機群空中舞蹈,領略機器人的神奇本領。

體感機器人。只要讓孩子站在體驗區,就能操控機器人,讓它做出和孩子一樣的動作。

文化自信主題路線

在很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能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認識和利用自然,在科學技術方面創造了卓越的成就。這個主題路線主要依托一層的華夏之光展廳,展現了中國傳統的科學文化,并結合現代的數字化和展示技術進行創新,讓孩子能領略古人的科學智慧。

在參觀前后,別忘了逛一逛一層東大廳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手模墻??萍拣^共采集和收集袁隆平、孫家棟、屠呦呦、黃旭華等23位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科學家以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的手模,這些都是孩子人生拼搏奮斗的標桿和偶像,激勵孩子們以科學家為偶像,以成為科學家為人生目標。

推薦體驗項目如下:

水轉翻車。這是古人發明的灌溉機器,能做到24小時不眠不休,省事又省力。

簡儀。由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制,在沒有望遠鏡的時代,簡儀就可以看星星、測量天體的坐標位置。

應縣木塔。這是全世界最高、最古老的木結構佛塔,采用無釘的榫卯結構,在經歷了900多年的歲月和數十次地震之后,依然毫發無損。

司南。一個近似勺子的指南針,當它處于靜止狀態時勺尾指向南方,古人用它來辨別方向。

暢玩專屬的兒童科學樂園

以上3條主題路線都是在主展廳,除此以外,中國科技館還專門為3~8歲的孩子開辟了一個專屬的兒童科學樂園。

推薦體驗項目如下:

飛船對接。迷你版的飛船對接,讓孩子切身實際地體驗一把航天員在太空中進行對接時的感覺。

小球大冒險。這是一個極度考驗孩子腦力的游樂設施,通過轉動散落在各處的機關,讓機器里的小球能夠順利通過每一道關卡。

我是建筑工程師。搬磚、運磚、蓋房子、吊車一應俱全,這就是一個迷你的建筑工地。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頭戴安全帽,仿佛自己就是一個小小的建筑工程師。

戲水港灣。水槍、水上隧道、噴射小球、蓄水……孩子們徜徉在與水互動的游戲中!

我是飛行員。如果孩子有一個飛行員夢,不妨帶他來體驗一下當機長的感覺。開飛機沒那么容易,首先要了解儀表盤上的那些按鈕是干什么的。

游覽路線如何選?—從興趣出發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愿意帶著孩子深度參觀,希望孩子在館內有更多的收獲。對于這4條路線,父母和孩子應該如何選擇呢?有的孩子可能對航空航天感興趣,百看不厭,有的孩子可能對機器人感興趣……父母還是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選擇孩子感興趣的主題,讓孩子愿意去接觸這些科學展品,了解展品展示出來的科學現象和原理,參與現場互動。

對于很多第一次來科技館的孩子,可能只是覺得很新鮮、好玩,但不管是科技類的還是文化類的內容,孩子接觸得多了,興趣自然而然地就激發出來了,而且隨著參與體驗次數的增多,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厚,所以推薦父母一定要多次帶孩子走進科技館。

離開科技館興趣就消失了?—持續激發很重要

在科技館特定的環境中,很容易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好奇心,但這種體驗往往比較短暫,離開科技館后興趣很容易減退或消失了。所以參觀結束之后,父母還是需要花點心思的,給孩子提供更多的資源,比如看相關的圖書、音視頻資料等。另外科技館也在持續關注著孩子的這些需求,提供了后續豐富多彩的活動和資源,建議父母也多關注中國科技館本身提供的各類資源,幫助孩子對科學保持持續的興趣。

參與科技館的教育活動

除了與展覽展品互動,科技館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在展廳的不同區域內專門設計了科學表演臺,在這里孩子能看到更多的科學實驗表演和科普劇,還有機會參與周末、節假日的主題研學活動,引導孩子進行深入的科學探索。

在每個周末,還能聽到紅領巾講解員會在手模墻前進行科學家精神的宣講,而這些紅領巾講解員是面向小學生進行公開招募并遴選的他們,不僅能獲得專業的志愿者培訓,還能接觸更多的科學家和科學資源,獲得專業的科學知識。

用好數字科技館的線上資源

中國數字科技館的網站上有很多補充和拓展性的資源,比如視頻、音頻、圖文等,還有中國科技館和全國其他科技館的虛擬漫游,用好這些線上資源也能幫助孩子重溫在科技館內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也有助于培養科學精神、創新能力。

猜你喜歡
中國科技館科技館展品
玉泉小學與中國科技館共育英才
科技館一日游
2022兩岸賞石文化交流線上展覽展品展示第2輯
展品被盜了
中外科學教育館數字化發展對策初探
深圳科技館新館
基于設計的研究在探究式學習單開發中的應用——以中國科技館電磁學學習單《奇妙的原電池》為例
災難來臨,我不怕——科技館一日游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預覽(一)
參觀誠毅科技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