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強適應性視角下的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評估指標構建

2023-06-25 21:26李黎煒劉紅艷
職業技術教育 2023年6期
關鍵詞:質量評估高等職業教育

李黎煒?劉紅艷

摘 要 國家高度重視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而提升高職教育適應性是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國內尚未建立高職院校教育適應性評價的指標體系,從教育質量評估視角考量是一種嘗試和探索。參考國內外職業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經驗,構建基于提升教育適應性的“BSEI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指標框架,從“基向度適應”“自向度適應”“外向度適應”“內向度適應”4個適應度進行評估,建立了25個維度114個一級指標。

關鍵詞 職業教育適應性;高等職業教育;質量評估;指標建構

中圖分類號 G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3)06-0056-05

一、問題提出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問題。2019年2月,國務院出臺《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和育人機制改革,以促進就業和適應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1],“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2],“各級政府要建立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等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3],“適應”成為該方案關注的主題。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委聯合下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明確要求職業教育課程要“主動適應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要求”[4],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要“主動適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5],“適應”成為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的現實要求。2021年3月,“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作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被納入我國“十四五規劃”中;同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同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強調“切實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6],國家將職業教育“增強適應性”問題視為構建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和關鍵環節。

教育體系具有“4A”標值,即“可獲得性(Availability)、可進入性(Accessibi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和可適應性(Adaptability)??蛇m應性是指教育能否主動適應每個學生個體的獨特需求、能否順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要”[7]。這些社會需要包括產業結構變化需求、市場人才變化需求、政策走勢變化需求以及高校教育質量體系建設需求等內容,看高職院校教育是否滿足這些需求,需要對高職院校教育適應性進行科學化評價,教育適應性評價的基礎則是高職院校教育質量評估。目前,我國職業教育質量評估起步較晚,各類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建立不健全,建立的質量評估指標體系以院校內部評價、第三方評價和聯合評價方式居多,難以客觀科學反映出職業教育適應性。以提升高職院校教育適應性為導向,建立高職院校職業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具有現實價值和重要意義。

二、國內外職業教育質量評估基本形態與基礎指標

教育質量評估事關教育發展方向,“作為一種評價主體需要與評價客體屬性間的對立與統一的效用關系活動,不僅關系到教育決策制訂、教育質量優劣,而且事關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職能的實現”[8]。從國內外職業教育質量評估實踐形態和基礎上看,“部分發達國家,尤其是英、美、德、澳等國的職業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已經非常成熟”[9],評估目標明確,各類指標清晰;我國職業教育質量評估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較快并具有特色。

(一)國外職業教育質量評估基本形態和主要指標

美國、德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在職業教育質量評估方面根據本國教育評價的現實需求設定不同維度的評價指標。美國評估體系突出“三個本位”:技能本位、學生本位和社會本位。英國以督導式評估為核心,實施Ofsted主導下的職業教育質量督導評估。德國融合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多維度的分析框架,教學質量評估框架居于核心地位,注重學校實踐的有效性。澳大利亞借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鍵指標,設定6個維度和53個指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盟在職業教育質量評估方面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致力于促進世界職業教育發展,積極發展國際通用的指標體系和框架,借鑒普通教育指標體系,設定8個維度和54個指標。歐盟更加重視就業能力、供給匹配和參與機會3個維度,設定5個維度和73個指標。主要指標見表1。

(二)國內職業教育質量評估基本形態和主要指標

國內對職業教育質量評估可以溯源到20世紀90年代,從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發布至1996年《職業教育法》出臺,國內開始關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評價工作。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高職高專教學工作合格學校評價體系》和《高職高專教學工作優秀學校評價體系》等系列文件[14]。2004年教育部開始對高職院校進行五年一輪的教育評估,2008年對評估方案做了修正,對指標體系進行了調整,加強了對高職教育內涵發展的評價,強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15]。2014年6月教育部等部門出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支持行業協會開展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估”[16]。國內學者也開展了對高職院校教育質量評估的理論摸索和實踐探索,理論方面,提出“學生學習質量為核心”教育質量評估指標要突出結果性指標和過程性指標,知識、技能、態度、價值觀、行為、入學率、中途退學率、畢業率、就業率等要納入到指標體系中;“企業參與教學質量評估”的指標中指出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方面的關鍵衡量指標;“第三方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突出事前評估、事中評估以及事后評估三個維度,見表2。實踐方面,“職業教育辦學摸索改革研究”課題組對上海市4所高職院校進行了同行評議,設定了多個維度指標,包含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畢業生就業工作創新基地、學生技能掌握程度、學生、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結合的設計模式、學生對教師以及課程的總體評價等內容。

三、基于教育適應性導向的BSEI教育質量評估指標建構

以教育質量評估為基礎,建構基于多維向度的“向度適應”評估指標,是評價高職院校教育適應性的一種探索。根據國內外職業教育質量評估理論和實踐探索,研究建構基于教育適應性的“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

(一)BSEI“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機制框架

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職業教育評估維度以及“第三方職業教育質量評估機制框架”[17],與上海市幾所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部門、教學評價單位和部分企業訪談,建構BSEI(basic-self-external-interior)“四維立體”職業教育質量評估機制框架。見圖1。

“四維立體”框架主要包括四個適應向度,分別為基向度適應、自向度適應、外向度適應和內向度適應,四個維度分別代表了教育質量評估的四個方向,以提升高職院校教育適應性為目標,建構教育質量評估主要維度和指標體系?!八木S立體”框架評估主體是聯合式主體,涵蓋5個方面。見圖2。

(二)BSEI“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主要維度

基向度適應(Basic)是指教育質量評估的基礎,是提升教育適應性的基石,該向度主要包括5個維度,分別為政策導向、政府主導、協會合作、行業輔助和高校聯盟。自向度適應(Self)是教育質量自我視角的適應角度,傾向于學生群體本身適應角度,主要包括7個維度,分別為學生技能、學生心理、學生認知、學生知識、學生體質、學生思想政治和學生自我成長。外向度適應(External)是對接“職業教育—產業區塊鏈”鏈條,突出產校合作和產業經濟態勢,主要包括6個維度,分別是產業需求、經濟活力、企業滿意度、區域效應、家庭感知和社會反映。內向度適應(Interior)主要是高職院校自身滿足教育適應性方面,主要包括7個維度,分別是專業設置、教學資源、師資隊伍、實踐場所、課程計劃和考核考試、教學方式。見表3。

(三)BSEI“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主要指標體系

根據高職院校教育適應性現實需求和各級政府層面對職業教育質量評估的需求,參考目前研究結果,從四個方面25個維度來建構指標體系。

基向度適應方面的一級指標(16個),含有政策導向、政府主導、協會合作、行業輔助和高校聯盟5個維度。政策導向主要評估政策使用的情況和政策延伸情況,建構4個一級指標;政府主導主要評估政府在高職院校建設和提升高職院校教育性的指導力度和幫助作用,在提升高職院校教育質量過程中的服務職能,建構5個一級指標;協會合作主要評估產業協會的融入情況以及與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溝通合作情況,建構2個一級指標;行業輔助主要從行業發展角度進行評估和評價,建構3個一級指標;高校聯盟主要評估高職院校間的協作與合作,特別是學分互通、證書認證、專業銜接等情況,建構2個一級指標。見表4。

自向度適應方面一級指標(29個),含7個主要維度。學生技能主要評估學生在高職院校中技術技能掌握情況、熟悉度、專業度等方面,建構6個一級指標;學生心理主要評估學生的心理素質,包括適應社會、適應工作和學習、抗壓力、自我調節等,建構5個一級指標;學生認知主要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評估學生邏輯思維和決策思維,建構4個一級指標;學生知識主要從知識學習和掌握角度評估學生知識結構、學習興趣、知識儲備等,建構4個一級指標;學生思想政治主要從德育角度出發,評估學生政治品質、道德修養、法治意識等,建構5個一級指標;學生體質主要評估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同學生年度體檢結合;學生自我成長主要評估以自我為視角的成長要素、自我覺察、自我發現等,建構4個一級指標。見表5。

外向度適應方面一級指標(34個),包括產業需求、經濟活力、企業滿意度、區域效應、家庭感知和社會反映6個維度。產業需求主要是從產業對高職教育質量的滿意度、兩者專業關聯度以及高職院校對產業發展方向跟進、調整等方面,建構7個一級指標;經濟活力主要反映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經濟水平狀況,從收入比、各類經濟指數、處于的水平指數等,建構6個一級指標;企業滿意度是引入企業參與高職院校教育質量評估的實現路徑和實踐模塊,主要是從企業對高職院校培養人才和企業使用人才情況等,建構8個一級指標;區域效應突出的是高職院校在某個區域內的影響力,主要包括排名、行業影響指數等,建構4個一級指標;家庭感知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對高職院校教育質量的滿意度、認可度,建構5個一級指標;社會反映主要是從社會影響度方面考察高職院校教育質量情況,建構4個一級指標。見表6。

內向度適應方面一級指標(35個),主要結合高職院校自身教學質量評估和課程質量評估同步開展,內向度適應方面的指標,主要體現高職院校自身滿足教育適應性方面,包括7個維度。專業設置主要評估高職院校專業設置是否適應產業、行業和企業的需求,是否滿足人才培養的現實需要,建構6個一級指標;教學資源主要評估高職院校服務教學、服務教育質量的資源、資料配置情況,建構8個一級指標;師資隊伍主要評估高職院校師資各類結構比、雙師比和兼職比,建構6個一級指標;實踐場所主要突出“實操、實訓、實用”的原則,建構3個一級指標;課程計劃和考核考試、教學方式依托高職院校自身教學評價具體工作聯合展開,三個主要維度分別建構5個、2個和5個一級指標。見表7。

(四)BSEI“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的作用

BSEI“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后,按照四個向度適應的指標體系進行綜合性評估,BSEI“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的五個評估主體可采取獨立評估或者聯合評估的方式進行評估,在評價高職院校教育適應性上主要發揮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幫助高職院校厘清自身狀態與教育對象狀態,為提升教育適應性摸清自身底數。BSEI“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中有些指標以“滿意度”“認可度”為基本指向,比如“企業滿意度”“教學滿意度”“家庭滿意度”“家庭認可度”,這些指標能反映出高職院校教育效果。同時“自向度適應”的7個評估內容凸顯以學生為中心,反映高職院校教育對象的狀態。這些能夠幫助高職院??茖W了解自我現狀和掌握學生情況,是提升教育適應性的基礎工作。

二是幫助高職院校掌握自身滿足各類需求的狀況,為提升教育適應性把準“脈”。BSEI“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中專門設定了與政府、行業企業、市場之間的各類需求指標,說明能否適應產業結構變化需求、市場人才變化需求、政策走勢變化需求是提升教育適應性的關鍵。

三是幫助高職院校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為提升教育適應性賦能增值。BSEI“四維立體”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設定了內、外兩維度的“適應”評估指標體系,通過外部政府、高職聯盟、行業和企業指標與內部師資隊伍、教學條件、學生情況等評估,幫助高職院校從雙重維度、多個視角來認識教育適應性,加深高職院校對職業教育適應性的認知,為提升高職院校教育適應性增加“認知籌碼”“能力籌碼”和“效能籌碼”。

參 考 文 獻

[1][2][3]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4)[2022-03-1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4][5]教育部.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EB/OL].(2014-06-23)[2022-03-1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2009/t20200929_492299.html

[6]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通知[EB/OL].(2014-06-23)[2022-03-10].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10/t20211012_571737.html.

[7]申素平.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更好保障公民受教育權[J].中國高教研究,2021(4):4-8.

[8][15]高海燕,魏峰.高職院校教育質量評估的路徑探析——基于“學生學習成果”評估的視角[J].教育發展研究,2018(7):35-38.

[9]胡曉娟.增強適應性:職業教育第三方評估政策優化突破[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34):30-37.

[10][11]李玉靜.國際職業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比較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76-81.

[12][13]李鵬,朱德全.職業教育質量監測評估:英美德澳的經驗與啟示[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6):51-58.

[14]趙利堂.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13.

[16]教育部,等.關于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6-23)[2022-03-0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406/t20140623_170737.html.

[17]徐蘭.以企業為主導的第三方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5(10):41-45.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Assessment Index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hancing Adaptability

Li Liwei, Liu Hongyan

Abstract? The enhancement of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highly valued by the state, whil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dapt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enhancing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ever, the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not been set up in China, so the taking of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as a perspective is a kind of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By learning from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i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s, it constructs the“BSEI four-dimensional”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framework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adaptability, which conducts the evaluation from“basic orientation adaptation”,“self-orientation adaptation”,“outward orientation adaptation”and“inward orientation adaptation”, and sets up 114 first level indicators in 25 dimension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adaptabil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index construction

Author? Li Liwe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02); Liu Hongy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

猜你喜歡
質量評估高等職業教育
基于組合分類算法的源代碼注釋質量評估方法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SPOC混合教學模式設計探討
高職院?!叭齻€空間”就業體系構建研究與實踐
紡織行業職業結構變遷對高職現代紡織專業人才培養的啟示
中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研究
澳大利亞研究生課程的外部質量評估
“學生學習結果評價”:美國高校教學質量評估的有效范式
植物生產類專業卓越農業人才培養質量評估體系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