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濤山水畫的藝術特征探析

2023-06-29 13:36王洪涵徐輝
美與時代·美術學刊 2023年1期
關鍵詞:繪畫語言石濤山水畫

王洪涵 徐輝

摘 要:自魏晉至今,山水畫發展了一千多年,其間,山水畫家多是以傳統為基礎的,不同流派對待傳統存在“摹古”與“創新”兩種分歧。清代畫家深受南北宗論的影響,摹古是當時畫壇的主流傾向,當時畫家們在山水畫中極力追求筆墨。對于傳統的繼承與創新,石濤是與他們不同的一位畫家,他不僅能把傳統化為己用,而且能夠別出心裁、另辟蹊徑,跳出南北宗論的約束。石濤注重個性的解放,運用自己的法度,展現自我的風格。石濤繪畫語言的獨創性集中體現在他的山水畫中,故介紹了石濤山水畫的三個歷程,對他的繪畫思想、技法特點進行分析,進一步探索其山水畫的藝術特征。

關鍵詞:山水畫;繪畫語言;石濤

一、石濤繪畫的三個時期

早年間,石濤在江南地區游歷,這段經歷對其創作有著很大的啟發。石濤早期的山水畫并沒有摒棄傳統,且新安畫派的梅清對石濤影響最甚,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石濤的藝術發展,也奠定了石濤藝術創作的基調。石濤在這個時期對黃山有著獨特的情感,其初次游歷黃山便被黃山的美景深深吸引。李驎《大滌子傳》中寫:“(石濤)既率其淄侶游歙之黃山,攀接引松,過獨木橋,觀始信峰。居逾月,始于茫茫云海中一見之。奇松怪石,千變萬殊,如鬼神不可端倪??裣泊蠼?,而畫以益進?!边@個時期,石濤的作品中多用渴筆,墨色濃淡兼具,山石樹木線條工整細膩,點苔錯落有致,變化豐富,畫面中充滿勃勃生機,體現了其對真山真水的真實情感。

中年時期是石濤繪畫求變之時,其繪畫功力相比早年更為精進,用筆用墨也不再拘泥于一種,畫面中充滿墨氣?!端驯M奇峰圖》是這個時期石濤的代表性作品,這幅作品不僅展現出石濤不懈的繪畫實踐,也是其繪畫思想的反映。這幅畫卷起首危崖層疊,奇峰起伏環抱,怪石錯落其間,畫中點綴屋舍茂樹,云煙繚繞,山間涓涓溪流徐徐流入江河,引人無限遐想。這幅作品中石濤用筆繁密,精細嚴謹卻又不失空靈,皴法厚重,點苔錯落有致,為畫面增加了律動感。在卷尾的一段題跋中石濤寫:“今之游于筆墨者,總是名山大川未覽,幽巖獨屋何居?……道眼未明,縱橫習氣安可辯焉?自之曰:此某家筆墨,此某家法派,猶盲人之示盲人、丑婦之評丑婦爾。賞鑒云乎哉!”石濤尖銳地批評了繪畫脫離實際的行為,強調主觀性的作用,也印證了其“搜盡奇峰打草稿”的藝術觀點。

晚年時期,石濤無論是在實踐還是在理論方面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繪畫理論和技巧相輔相成。這個時期他所畫的山水作品用筆隨心所欲亦不失章法,以濕筆為主,筆墨交融,筆勢多變。同時,其山水畫用色也十分講究?!队嗪伎瓷綀D》是石濤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運用了全景式構圖,展現了余杭的秀麗風景。整幅畫山勢起伏蜿蜒,山間叢林茂密隱于其中,虛實相生,極具超脫世俗之美,以赭石色為主,樸實渾厚,表達了畫家對自然山水的追求。石濤打破了傳統筆墨觀,達到了“無法之法”的藝術境界,作品完全展現了自己的藝術風格,繪畫進入了自由境界,藝術與思想結合在一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他獨特的繪畫風格。

二、石濤的繪畫思想

(一)搜盡奇峰打草稿

石濤在《畫語錄·山川章》中提到“搜盡奇峰打草稿”一句,反映了其對師造化的認同,這也是石濤山水畫的創作觀點之一,闡述了自然山川到藝術形象的轉化?!八驯M奇峰”首先明確了藝術創作需要有量的積累,包括畫家的廣泛閱歷、艱苦實踐和藝術眼界,這一過程中畫家要帶著藝術思想盡力捕捉山川的多樣性。不同的山川因地域環境不同,表現出來的意象也大不相同,山體表面或崎嶇或平坦,山勢或雄偉或秀麗,只有全面了解山的整體概況,親身感受自然山川的變化,才能發掘“奇峰”?!安莞濉币辉~在石濤看來是對山水素材的積累,但這里并不是說對山川進行簡單描摹,而是要求畫家對山川的本質加以體現,將自然山水提煉到“草稿”中,是一個物我交融的過程,把客觀景象變為胸中丘壑,使自然物象轉變為藝術形象,表達心中的意象。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草稿”,才能創作出高于生活的作品。

中國傳統山水畫是一種造型藝術,石濤提出的“搜盡奇峰打草稿”不僅擺脫了山水細枝末節的束縛,而且不違背真山真水的客觀真實性,是對自然山川進行大量的了解、提煉之后進行藝術創作的結果,能高度概括出自然山川的內在精神。石濤的理論和作品多來自其對繪畫的實踐,而實踐反過來又不斷檢驗著他的理論,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印證。在復古思潮盛行的時代,石濤提出的“搜盡奇峰打草稿”的觀點不僅沖擊了一味摹古的畫壇局面,為當時的畫壇注入了活力,而且在今天仍激勵著無數藝術家開展實踐活動,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二)我自用我法

石濤“我自用我法”的藝術思想主要是對當時一味摹古思想的批判?!胺ā边@一觀念是《畫語錄》中一個重要的概念,采用“我法”并不是排斥“他法”,其在石濤看來是透過畫家自身的審美和藝術修養對客觀物象觀察時所認識到的本質規律,在進行這一藝術活動時存在著個體個性的差異,于藝術家本身來說便是進行藝術創作的源泉。石濤在他游歷山川的過程中始終遵循著自己的內心情感,在前人技法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獨具自己個性的筆墨語言和藝術思想,在遵循自然規律的前提下創作出了反映主觀的作品,將“我自用我法”的繪畫思想融入其中,強調人的主觀性在創作中的影響,倡導師法真山水,認為對古人的學習是為了自身藝術的發展,將“他法”轉變為“我法”。石濤認為,山水畫不僅是畫家對自然山川的提煉和概括,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畫家主觀的審美情感,是畫家對物象的獨特感受與理解。只有真正理解山水畫中主觀性的獨特價值,才會不被“他法”束縛。石濤的“我自用我法”是其對繪畫實踐中個性化精神的最好體現,畫家暢游在自然山川之間,通過繪畫技巧,將自然萬物中最有感悟之處表現出來,在不脫離客觀的前提下真實反映內心的審美情感。這便是“我自用我法”的體現,亦是對自然的領悟。

三、石濤的繪畫風格

(一)點苔法

苔點是山水畫中經常出現的一類元素,使用范圍很廣,山石、遠樹、前后空間關系等都可以通過點苔法表現出來。歷來畫家都將苔點作為輔助表現山石樹木的元素,石濤卻強調其獨立作用,并在他的山水實踐中提升了苔點的地位。石濤作品中常出現大量的苔點,且疏密有序、濃淡不同、形狀各異,可表現天氣的變化及四季的更迭。石濤曾寫:“古人寫樹葉苔色,有淡墨濃墨,成分字、個字、一字、介字、品字、么字,以至攢三聚五桐葉、細葉、柏葉、楮葉、柳葉等,垂頭、斜頭諸葉,而形容樹木山色風神態度。吾則不然。點有雨雪風晴四時得宜點,有反正陰陽襯貼點,有夾水夾墨一氣混雜點,有含苞、藻絲、纓絡、連牽點,有空空闊闊干燥無味點,有有墨無墨飛白如煙點,有焦墨似漆邋遢透明點。更有兩點,未肯向學人道破:有沒天沒地當頭劈面點,有千巖萬壑明凈無一點。噫,法無定相,氣概成章耳?!眲撟髦?,石濤也大膽運用大苔點,且關于這一點,石濤非常自信,他曾在《丹崖巨壑圖》中題跋云:“朝來興發長至前,狂濤大點生云煙。煙云起處隨波瀾,樹頭樹底堆成團。崩空狂壑走天半,飛泉錯落高巖寒。攀之不可極,望之徒眼酸?!笔瘽P于點苔豐富的實踐及對點苔的詳細論述,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二)皴法

皴法在山水作品中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是畫家對山體特征紋理的概括。石濤在《畫語錄》中提到:“如山川自具之皴,則有峰名各異,體奇面生,具狀不等,故皴法自別。有卷云皴,劈斧皴,披麻皴,解索皴,鬼面皴,骷髏皴,亂柴皴,芝麻皴,金碧皴,玉屑皴,彈窩皴,礬頭皴,沒骨皴,皆是皴也。必因峰之體異,峰之面生,峰與皴合,皴自峰生?!瘪宸ㄊ且环N獨特的繪畫技法,能顯示創作者的藝術氣質和個性。石濤的皴法是在傳統繪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進行繪畫實踐時石濤經常將幾種不同的皴法結合在一起應用,真實反映了山勢林木的自然紋理,形成了鮮明的個性特征。

最具石濤特點的是一種“拖泥帶水”的皴法,這種皴法能很好地表現水墨淋漓的畫面效果。畫家黃賓虹的《虹廬畫談》中也提到:“至其晚年,凡署耕心草堂之作,多粗枝大葉,且用拖泥帶水皴,實乃師法古人積墨、破墨之秘?!边@一皴法是石濤在尊重客觀物象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真實感受的表達,這一表達方法既沒有脫離自然山川的勢態,又充分發揮了筆墨特點,作品中的景物與筆墨一氣呵成,渾然一體,氣韻生動,筆與景、筆與意達到高度的統一。

(三)墨法

李宗揚曾自題水墨花卉云:“八大山人長于用筆,而墨不及石濤。清湘大滌子用墨最佳,筆次之?!笔瘽瞄L破墨法,或以濃破淡,或以淡破濃,或以墨破水,或以水破墨,水與墨相互滲透,形成水墨淋漓的效果。對破墨,石濤也進行了創新,他以色破墨,展示了熟練的破墨技法,也打破了傳統的破墨單一局面。石濤對墨的熟練使用在其作品《橫塘曳履圖》中展露無遺,畫面遠景處濃淡墨色相互滲透,表現出煙雨朦朧的意境。圖中草木多用破墨,猶如在風雨中搖曳,下方坡石以重濕墨寫就,激蕩的水流和墨跡相融合,撲朔迷離中呈現出一片氤氳氣象。石濤這幅畫中使用了不同的水墨手法,有些用濃重的墨色來形容,有些用清淡的墨色來形容,墨與墨之間還留有一些空白,增強了通透感。畫面中的留白與水、墨的相互搭配,組成了一首水墨交織的抒情詩。

(四)章法布局

章法是對中國畫中構圖的稱呼,即謝赫“六法”中的“經營位置”。石濤在繪畫實踐中對章法進行了細致的考究,細品其章法布局便會發現畫面中處處是妙處,無論是山石樹木還是畫面留白,石濤都精心進行了布局陳設。不僅如此,他還創作出了獨具特色的構圖方法。具體來說,石濤山水畫中常用到的構圖有三種類型。

1.“三疊兩段”法

“三疊兩段”法是傳統山水畫中最為多見的一種布局章法?!叭B”是指畫家在創作中進行前中后三段布局,畫面中常用土坡或亂石作為前景,前景中一般生有高大樹木,中景為山石,遠景由中景推移,或畫溪流,或山痕一抹的模式?!皟啥巍?,是指把近處坡石樹木與中景山石合為一段,而遠山或溪流則作為另一段,是“三疊”的另一種表達方式。石濤的《山水清音圖》就使用了“三疊兩段”法。這幅作品構圖飽滿,前景為緩坡,高大的樹木從坡上生出,中景以山石為主,屋舍草木隱于山石周圍,畫面的遠景為遠山霧氣。在這幅作品中,也可以把前景土坡和山石看成一段,以此為基礎引出遠景的山巒,即為“兩段”?!叭B兩段”法通過這幅圖完美地展示在觀者面前。

2.截斷法

與“三疊兩段”不同,截斷法是石濤在繪畫實踐中獨創的一種構圖章法。截斷構圖是畫家在自然山川實踐過程中截取最打動人、最有代表性、最能表達意境的一段入畫。在《畫語錄》中石濤提及:“截斷,無塵俗之境,山水樹木剪頭去尾,筆筆處處,皆以截斷?!笨梢哉f,石濤十分大膽地運用此法進行創作,客觀物象中瑣碎的、無關緊要的都可以舍去,保留下來的是最理想入畫的那一段,可令人眼前一亮。例如石濤的《枯木竹石圖》采用的就是這種構圖方法,畫面中呈現的只是亂石叢中的一部分,石上草木枯黃,松竹屹立,透過樹石還可以看到遠山一角。雖然畫面內容可能并沒有對實景進行巨細無遺的還原,但給人一種真實感,令人體會到畫外之境,以一種獨具個性的方式傳達出了“枯木竹石”這一主題。

3.倒景式

“如樹木正,山石倒,山石正,樹木倒,皆倒景也?!边@句話是石濤在《畫語錄》中對倒景的闡述。倒景在石濤看來強調的是時空的錯位,試圖打破空間的束縛,在看似反常理的構圖中另辟蹊徑,表達獨特的意境。在傳統構圖中,畫家更注重畫面的合理性,講究疏密層次的變化。倒景式構圖則能打破這一束縛,樹木山石形成強烈對比,仿佛進入了一個錯位的時空,作品中的每一個物象都顯得特別突出,而物象與物象之間又相輔相成,相映成趣。石濤將在自然山川中觀察到的意象進行提煉,山石與樹木在夸張的對比中又和諧共生,畫面既保留了山水畫的神韻意境,又展示出石濤高超的藝術境界,他在繪畫的世界里隨心所欲地揮灑筆墨,深深震撼著每一位觀者。

綜上所述,石濤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眼光、充滿個性的畫家,他以成熟的繪畫理論和繪畫實踐深深刺激了摹古氣息空前盛行的清代畫壇,展示了傳統山水畫的新氣息。石濤將身心投入大自然當中,在山川萬物與本心進行物我交融的過程中體悟山水真趣帶來的自然之美,他不以古人的筆墨之法禁錮思想,而是另辟蹊徑,進而創造出獨具個人風格的山水畫。在石濤的山水畫中,無論是構圖還是筆墨,都進行了大膽創新,使中國山水畫創作體系更加完善。石濤對繪畫的獨到見解和他的繪畫理論,為清代以至現代的繪畫學習和理論研究都提供了寶貴借鑒。

參考文獻:

[1]賀志樸.石濤繪畫美學與藝術理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朱良志.石濤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石濤.石濤畫集[M].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王洪涵,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山水畫。

徐輝(通訊作者),碩士,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傳統山水畫。

猜你喜歡
繪畫語言石濤山水畫
中國山水畫的成熟
一幅山水畫怎么題字?
石濤山水畫藝術探微
論石濤之畫法與禪法
關于青少年科幻畫創作輔導的幾點思考
老年教育(2016年10期)2016-11-23
淺析中國油畫的繪畫特征
淺談王宏劍
《蒼松秋色》
洗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