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在易藝術歌曲《彩云與鮮花》之研究

2023-07-04 17:07趙昊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6期
關鍵詞:曲式分析演唱技巧藝術歌曲

【摘 要】陸在易先生是我國杰出的作曲家,其作品蘊涵濃厚的中國文化色彩,對我國音樂藝術的創作與發展影響深遠。本文以陸在易先生藝術歌曲《彩云與鮮花》為例,從作品的曲式結構和演唱技巧兩部分展開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陸在易;《彩云與鮮花》;藝術歌曲;曲式分析;演唱技巧

【中圖分類號】J616;J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6—098—03

引言

陸在易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藝術歌曲作曲家。他的作品不僅具有典型的歐洲藝術歌曲風格特征,同時也富有深厚的民族情感,鮮明的民族性和時代性形成了他獨樹一幟的創作風格。他創作的《彩云與鮮花》《祖國,慈祥的母親》至今廣為傳唱?!稑颉贰都摇贰杜巍贰段覑圻@土地》分別獲得第一、二屆中國音樂最高獎“金鐘獎”,在藝術歌曲創作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彩云與鮮花》是陸在易先生創作于1981年的一首中文藝術歌曲,歌曲風格大氣,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藝術歌曲《彩云與鮮花》以其短小精悍的篇幅涵蓋了深刻的思想內涵,同時在精簡的曲式結構中充分展現出鮮明的中國少數民族音樂風格,用彩云、山河、鮮花等具象的意象抒發其對祖國的贊美和對未來的希冀。

一、藝術歌曲《彩云與鮮花》的曲式結構分析

藝術歌曲《彩云與鮮花》的結構為帶有引子和尾聲的單二部曲式,共包含引子、A樂段、B樂段、尾聲四個部分,每個部分的調性、速度也有差異,分別承擔了不同的角色(參見表格1)。

在調性方面,陸在易先生的選擇與歌曲呈現的情緒相得益彰。作品中充分使用了一對平行大小調——bB大調與g自然小調,活潑、輕盈、明亮的bB大調色彩與充滿思念情愫的g自然小調形成鮮明對比。這對平行大小調不僅與歌詞意境十分契合,也在聽覺上具有更多的趣味性與自然流露出的美感。

第1至5小節的引子采用自由的(Rubato)節奏,調性為g自然小調(參見譜例1)。引子部分的三個樂句的和聲使用各有不同:第一樂句a為第1至2小節,其中的骨干音為G、bB、D、bE,是g自然小調附加六度音的主和弦,主和弦G、bB、D三個音得以明確調性,附加六度音bE則巧妙增加了民族音樂色彩。第二樂句b是第3至4小節,從橫向上來看是以C—D—C的逐漸過渡為中心音;從縱向上來看,則是g小調附加六度音的下屬和弦。第三樂句c是第5小節,在和聲上陸在易先生選用了帶有離調色彩的和弦,樂句從g小調的主和弦開頭,后以屬音D為核心音呈現出漸快后又收束的效果,下方則以級進下行作為輔助,最終停在VII7/ VI和弦上并加以自由延長,縱向密集排列更體現出不協和的音響效果,為緊接著出現的以疑問句為主的A段做好充分鋪墊。

樂段A是第6至19小節,柔板(Adagio),調性仍然是g自然小調。樂段開始G、bB、D的主和弦明確了調性,并且這三個音在后續的聲樂部分以及鋼琴部分都被大量使用。此段的g小調色彩恰到好處地貼合唱詞中“姑娘你在想什么?”的疑問句式,第一樂句a為第8至11小節,通過四小節的方整樂句以g自然小調主—下屬—屬—主的和弦進行,鋼琴部分僅演奏固定節奏型,在聲樂部分,歌詞中提出第一次“疑問”,對應其中主和弦出現的時間最長。第12至19小節是第二樂句b,該樂句與第一樂句d同頭異尾,句首以波音稍作變化增加新鮮感,句尾以“你想什么?”的多次重復進行4小節擴充,和聲變化也比第一句更為豐富:第一小節的固定節奏聲部和聲仍然以主和弦為主,而在上方出現了更多主和弦骨干音的二度附加音,音區也通過跳進不斷向上攀升,隨即在第二小節便出現附加六度音的屬和弦,共同推動這一樂段的高潮出現;之后的三個小節是高潮之后的回落,和聲趨于平穩、音區重新拉回、音符時值逐漸拉寬,之后的三小節擴充幾乎都為長時值音符,配合漸慢的要求加深“疑問”的語氣;而在結束時和聲緊張度達到最強,縱向音高較為密集的疊置在一起。整個樂句和聲色彩和音區都快速地發生變化,這樣的安排是音樂情感的遞進,也使得此處的“疑問”十分迫切地需要得到解答,更順理成章地引出B樂段的“回答”。這一樂段以附點節奏與倚音、波音等裝飾音為主要動機進行發展,附點節奏富有跳躍感,裝飾音使旋律更加流動,兩者的結合運用具有濃厚的少數民族音樂特征。

第20至36小節進入到B樂段,速度轉為快板(Allegro),音樂情緒更加輕快活潑,調性也轉入之前得到充分呈示與展開的g自然小調的平行調——bB大調,明亮熱烈地做出“我想變成彩云、鮮花……”的回答,抒發對祖國山河和幸福生活的贊美之情。但這一樂段并沒有一直停留在大調上,而是在bB大調與g自然小調這一對平行調上不斷轉換,既有不同調性色彩的對比,又有對前一調性的回顧。B樂段同樣包含兩個同頭異尾的平行樂句,均為8小節的方整樂句,每句的前4小節用亮色的大調以貼合唱詞中“壯麗的山河、勇敢的銀燕”等更具厚重感的意象,后4小節用暗色的小調以描繪“芬芳的生活、親人的心窩”等溫婉的意象。這一樂段將附點節奏充分發展,加之速度的改變,更具有少數民族音樂舞蹈和歡慶的氣氛。此段的鋼琴部分比前一段更加靈動,同樣也運用了附點節奏,以變化形式與聲樂聲部同步進行并在長時值處進行襯托和補充,在橫向上的音區跨度很大。在該樂段的bB大調部分中,以兩小節為單位的樂節都是以快速柱式和弦向上跳進后立即反向快速下行的形式出現,音區的兩次快速起伏變化很符合大調的色彩與激動的情緒;而在g自然小調的部分中,音區的起伏則縮減為一次,即快速向上跳進后緩慢下行回落,與前者形成對比的同時也更符合調性色彩。在第二樂句中,鋼琴聲部在附點節奏的基礎上加以變化,衍展成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型,同樣與第一樂句在統一中又包含著對比。在和聲選擇方面,作曲家對兩個調的主和弦使用得較多,能夠讓聽眾在快速變化中更加清晰的感受到明確的調性轉變。

尾聲部分是第37至47小節(參見譜例2),采用即興演奏(ad lib.)。尾聲部分是花腔女高音的華彩段,節奏變化豐富、演唱技巧多樣、速度靈活、音域寬廣,是演唱技巧的多樣展現,更是情緒進一步的升華。此處的鋼琴聲部使用了大片留白,僅在聲樂的長音時給予裝飾和支持,在和聲選擇上也與聲樂華彩部分稍有不同,這一方法同樣是作曲家對于聽覺色彩的精心設計:聲樂回歸到g自然小調,使用襯詞“啊”的7個小節中使用了較多的跳進和音階的音型,而鋼琴聲部則出現了g和聲小調的特征音#F,第一次出現為導七和弦的琶音形式,第二次出現則是在導七和弦后直接使用屬七和弦,進一步明確和聲小調的調性,兩者音響色彩形成鮮明對比;在作為擴充的最后四小節中,前兩小節的低音使用了G、D構成的五度音程,沒有出現主音的上方三度音從而模糊了調性,使在結束時運用g小調的同主音大調——G大調出現得更自然,重新將調性色彩變得明亮,也象征著對美好的未來充滿無限希望。尾聲的節奏使用了大量的三連音、九連音、十連音等,又不必嚴格按照節奏演唱,可表現得更加自由、自然,極富流動和跳躍感的旋律與靜止的長音相得益彰、張弛有度,也將這首歌曲推動到新的高潮。

二、藝術歌曲《彩云與鮮花》的演唱分析

《彩云與鮮花》是一首花腔藝術歌曲,歌曲演唱難度較高。歌詞描繪了祖國大好山河秀麗的美景,表達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深切熱愛。全曲一氣呵成,速度的變化為整首歌曲增加了靈動性,形成對比,活潑但又不失莊嚴。在演唱本首歌曲時要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注意通過歌曲意境的營造、咬字發音的準確度以及華彩段的花腔技巧跑動,表達憧憬和期盼之情。在藝術歌曲《彩云與鮮花》的演唱中,要注意裝飾音、倚音等的運用,以營造歌曲的意境。

樂段A的第6至19小節,用“山想清泉樹想春”當引子,敘述性的吟唱,用山間清泉、枝繁葉茂塑造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色?!吧健弊值膁2與“樹”字的d3,八度的音程,造就了句子語氣上的遞進?!按骸弊稚系难b飾音,體現了春的靈動、活力,三個裝飾音像鳥兒的鳴叫,婉轉動聽,與前半句句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交相呼應。

第20至36小節的樂段B采用快板速度。樂句d的人聲要配合鋼琴優雅的律動,彈性的歌唱,以別于吟唱式的樂段A,第20小節起節奏性的歌唱。附點節奏型和切分節奏型的運用,給樂曲增添跳躍活潑的感覺。第20至23小節,歌詞“想(xiǎng)”“壯(zhuàng)”“裝(zhuāng)”“芳(fāng)”要借助字尾的后鼻韻母[?],將歌聲上揚,以制造豁達輕松的氣氛。

該樂段要注意在整體力度上的把握,上句“我想變成彩云,飛遍壯麗的山河”運用f的力度記號,下句“我想變成鮮花,裝點芬芳的生活”運用mf的力度記號,旨在提示歌者在演唱時注意情緒的對比。上句的旋律的最高音g2出現在“彩云”“山河”等較大情境的詞語,bB大調配合強的力度記號,讓激動的情感得以全面抒發;下句最高音落在了比上句低的be音上,“鮮花”“裝點”等較細節的詞語,采用g自然小調柔和的色彩,表現出溫婉、幸福略帶害羞的情緒。在演唱過程中,可以嘗試在上句時聲音如大線條般彈性延伸,下句采用彈跳的點狀,與上句形成對比。

第37至47小節的尾聲是即興演奏,需要格外留意音準問題?;ㄇ徊糠忠欢ㄒ⒁庠谝幎ü澴嘈椭新宰杂?,不可隨意打破原有的節奏型形態。第37小節,開頭d1、g1兩音為同小節里的花腔跑動奠定了基礎,整小節圍繞Ⅵ級和弦的第二轉位主干行進,結尾的g2、d2兩音的連線記號,讓聲音輕盈的向上伸展至第38小節的g1音上。

第39小節連續出現的三連音起到了推動旋律流動的作用,在a1d2g1d2這四個快速在四度或五度轉動的音演唱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歌唱的位置和氣息的支持,以支撐音高的準確度。最后c2音上的三個裝飾音要迅速、流暢。

第40小節,運用了三連音、九連音等節奏型,小節最高音來到b2,在強調模進下行的同時要注意bb1、be1的下行五度音程。后半部分的級進上行要保持氣息的充足和腔體的完全打開,為下一小節的4小節high C做好準備。

第43小節,出現了增四度音程,需要注意音準。

第44小節,積極運用兩小節的空拍調整呼吸,在“開放在親人的心窩”句子中“親”“心”二字要在字腹i母音上盡量延展,并歸韻至前鼻韻母[n]。

三、結語

藝術歌曲《彩云與鮮花》是一首演唱難度較高的花腔作品,對比鮮明的節奏與花腔的華彩段不僅需要扎實的演唱功底支撐,同時要求對作品表達有深入的理解。在演唱中,既要注意技巧的運用,更要體現作曲家所表達的民族風格特征??彀宀糠忠缘谝蝗朔Q的視角演唱,要心懷喜悅,用個人的“小愛”映射出祖國的“大愛”。

筆者結合自身演唱經驗進行探索與研究,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對聲樂學習者們演唱此類作品有所幫助,同時希望各家不吝指教,幫助筆者在今后的藝術實踐和理論研究上有新的突破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田夙.論弱音技巧在聲樂演唱中的運用——以陸在易的藝術歌曲《彩云與鮮花》為例[J].藝術家,2018(8).

[2]白彥濤.“思鄉”題材藝術歌曲的創作特點和演唱分析[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7.

[3]王惠琴,李彥榮.談陸在易的藝術歌曲創作[J].中國音樂,2007(3).

作者簡介:趙昊(1994—),女,漢族,福建福州人,藝術碩士研究生,閩江師范高等??茖W校,助教,研究方向為聲樂演唱。

猜你喜歡
曲式分析演唱技巧藝術歌曲
“撥亂反正”時期的藝術歌曲創作
土家族民歌《馬桑樹兒搭燈臺》曲式分析
陸在易藝術歌曲《祖國,慈祥的母親》的演唱分析
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劇《圖蘭朵》的演唱技巧鑒賞
淺析詠嘆調《我懷著滿腔熱情》旋律特點及情感表達
談藝術歌曲《憶秦娥·婁山關》的鋼琴伴奏
柴可夫斯基鋼琴套曲《四季》之《十二月·圣誕節》曲式分析
淺談黃自藝術歌曲的民族性
法國藝術歌曲演唱的語言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