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分析

2023-07-05 12:39常虹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3年10期
關鍵詞:創新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傳播方式也面臨著挑戰與壓力,廣播電視媒體迫切需要向全媒體轉型,抓住時代發展機遇以適應新的媒介生態環境。若想在競爭激烈的媒體環境下脫穎而出,廣播電視臺記者必須要提升專業能力,創新采訪形式,以保持高度的獨立性和競爭力,助力廣播電視在融媒背景下實現高質量發展。本文主要對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媒介融合背景;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TN9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3.10.029

媒介生態是媒介生存的外部環境,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媒介也應當去主動適應,作出調整。廣播電視臺記者的采訪能力與采訪水平對廣播電視的發展至關重要,是推動廣播電視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突破廣播電視在融媒環境下發展瓶頸的關鍵一環。本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對融媒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作出分析,首先對媒介融合的相關概念與發展趨勢作出概述,其次對融媒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的現實境遇進行探討,最后從各個角度為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提供思路。

1. 媒介融合概述

1.1 媒介融合的概念

傳統媒體以信息形態為依據,例如報紙是傳播文字的媒介;廣播是傳播聲音的媒介;電視是傳播影像的媒介。數字化技術與網絡技術為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開拓了市場空間,因此,傳統媒體為了滿足市場需求逐步走向融合。學界對于媒介融合的界定和認識并無共識性的準確定義,但根據學者們的相關研究可以對媒介融合的定義作出如下概括:媒介融合是指在數字化、網絡化等技術因素以及政治、商業、文化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下,傳統媒介之間呈現出的多層次、多方面的相互交融的狀態。在多層次多方面的交融之下,傳統上以信息形態為依據的媒體必將遭受著挑戰。同時,傳統媒介環境下廣播電視臺記者的采訪形式也必將為新的形式所取代。

1.2 融媒生態下廣播電視臺的發展背景概述

1.2.1 數字化潮流

借助數字化技術,可以實現快速的、多種信息形態的傳播,相同的信息還可以通過數字化語言向多種媒介之間自由跨越,加速了媒介融合的過程。文字、聲音、影像等信息可以借助數字化語言轉化為代碼,這樣一來,信息的傳輸速度、復制速度會大大提高,而成本則會降低。媒介成本降低了,人們將有更多機會接觸到新聞信息,以至于出現信息爆炸、信息泛濫的問題。在傳統媒體時代,報紙刊載文字和圖片,廣播傳播聲音,電視傳播視頻,信息與其傳播的介質不可分離。但是在數字化時代下,所有形態的信息通過編碼為數字代碼,傳輸到數字化終端后,再通過解碼還原為信息,從而完成了數字化的傳輸轉換過程?;谶@一原理,任何數字化的智能終端,如PC、移動客戶端等,都可以接受任何形態的信息,從而受眾更容易接收信息。因此廣播電視臺記者在采訪的時候也應當借助數字化技術,實現采訪形式的數字化。

1.2.2 網絡化趨勢

廣播電視能夠提供十分全面的信息形態,實現了點對面的傳播,但是無法進行即時的互動傳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網絡的出現能夠彌補這一弊端,網絡的應用使得信息能夠提供即時性的、點對點的、易檢索的、個性化的以及全球性的信息傳播。從理論上來講,通過網絡,任意兩個人之間能夠實現即時的、互動的、全信息形態的交流。如果說數字化解決了媒介信息的轉換與呈現,為媒介融合提供了基礎,那么網絡化則解決了信息的傳輸,為媒介融合提供了現實的土壤。人們可以在網絡上看新聞、聽廣播、看視頻,可以說網絡為傳統媒介開辟了新的戰場,各種傳統媒體紛紛與網絡融合,借助網絡進行新聞的傳播。網絡日益成為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廣播電視臺記者在進行采訪的時候也應當依托網絡平臺對信息進行整合、傳輸和轉載。

1.2.3 三網融合趨勢

“三網”指的是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在網絡的發展與演進中,網絡之間互聯互通,共享網絡信息資源,技術功能與業務范圍也逐漸趨于一致,三網融合是媒介融合的發展趨勢。三網融合的本質是打破行業壟斷,推動開放式競爭。傳統媒體產業與電信產業之間的內容生產、服務開發等大都是封閉的,是典型的國有壟斷企業。然而在三網融合的趨勢下,電信、廣播電視與互聯網之間的界限不斷模糊,三者都可以進入對方的核心產業當中去。三網融合為廣播電視臺記者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應用空間和信息資源,也為其采訪形式的創新提供了重要素材。

1.2.4 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特點

在數字化、網絡化與三網融合的融媒環境下,廣播電視臺記者的采訪速率以及對信息的處理與轉換速度都會得到提升。融媒時代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的形式也更加多元,比如有時需要記者借助網絡工具進行視頻采訪或者直播采訪,這與傳統媒介環境下的采訪方式有很大不同。即使直播式的采訪也意味著采訪的透明度和開放度得到增強,這一方面對新聞的傳播效率有利好,但同時也對記者的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環境下普通群眾再僅僅是新聞信息的受眾,有時他們還承擔著傳播者的角色,這就需要廣播電視臺記者做出更接地氣,更體民情的采訪內容。

2. 融媒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困境

2.1 采訪觀念未能及時更新

隨著媒介融合的演進,作為媒體從業人員的記者也要對自身的觀念進行及時的更新,緊跟時代的步伐。然而許多記者似乎依然缺乏對融媒體時代的敏感度。隨著人們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新聞受眾者對新聞內容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這種高質量不僅僅是記者采訪的內容,還包括圖片質量、視頻質量等等。融媒體背景下的采訪渠道、采訪技術都有所進步,如果記者缺乏利用這些渠道、技術的意識,被傳統的采訪觀念束縛而未能抓住媒介融合的時代潮流,那么采訪的質量也難以提升,最終將會被時代所淘汰。

2.2 管理體制有待精簡

媒介融合對新聞的時效性和轉換率要求更高,雖然數字化技術能夠實現信息本身的快速轉化,但是在實際的層面當中還要經過一系列的人為把關。當記者完成采訪工作以后,相關部門報告還要對內容進行審查。對于廣播電視臺這種比較成熟的單位內大都有一套比較穩定的審查流程,采訪記者需要按照流程來完成工作任務。但是對于一些突發事件,那些固定的流程則會大大減緩新聞的時效性,不能滿足受眾對于即時新聞的獲取需求。這就需要對采訪流程進行精簡并給出應急預案。另外,這些固定的流程也限制了記者的發揮空間,不利于最終的采訪效果。

2.3 記者整體職業素養需要增強

記者的整體素養影響著其采訪形式,融媒體時代給記者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海量的信息資源,許多新聞記者有時難以及時且準確地挖掘有效新聞信息,缺乏對有效信息的辨別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在進行采訪的時候有時也沒有做好準備工作,未能深入調查新聞事件就去進行采訪,往往會得出脫離實際的采訪稿。有些記者則會因為缺乏采訪經驗,在采訪的過程當中不能抓住主要問題而盲目地提問,也將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另外,隨著廣播電視臺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對廣播電視臺記者的視頻采訪、圖文采訪的技術以及對多媒體平臺的應用能力要求更高,記者也要不斷學習相關理論和技能,提高自身能力。

3. 融媒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創新途徑

3.1 靈活應用新媒體工具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應當學會靈活利用新媒體工具,借助新媒體工具優化采訪過程,提高采訪效率,保證信息傳播的時效性。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媒體工具也在不斷地進步,記者應當緊跟時代潮流,在采訪的時候靈活加以使用。常見的新媒體工具有手機、微單、錄音筆等;經常使用的新媒體平臺有微博、微信、PC端,隨著短視頻的興起,一些短視頻平臺諸如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的使用頻率也非常高。比如遇到緊急情況時,記者有時候難以提前對事件進行調研,這時候為了避免采訪時信息遺漏,保障采訪能夠順利完成,就需要借助錄音筆等設備來輔助采訪,以便后續的內容整理工作。為了保障信息的時效性,記者還可以采取直播采訪的形式,在微信視頻號、抖音等平臺直播新聞內容。在新聞發布的時候,也應適度增加視頻類的內容,合理安排圖片、文字在新聞當中的占比,以此增加點擊量,滿足人們對于新聞需求。

3.2 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

高質量的采訪離不開記者認真地訪前準備工作。廣播電視臺記者的每一次的采訪對象、每一次采訪的事件都是全新的,為了高效完成采訪任務就更需要記者對相關人員、相關事件進行提前了解,為后續的采訪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記者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與本次采訪相關的新聞報道,借助已經發出的新聞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對事件作出大致的了解和判斷。同時記者也應當關注新聞受眾對該事件的態度與看法,了解大眾已經知道什么和想知道什么,以便于為后續采訪的問題設計提供參考。另外,記者還可以對受訪者的基本信息和特點偏好有所了解,這樣在采訪的時候才能比較順利地找到切入點。為了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可以制定一套前期準備方案,增強服務意識,從線上、線下、在播三個平臺制定新聞采訪方案。

3.3 充分利用網絡

在媒介融合的大環境下,任何媒體進行采訪時都離不開網絡的應用,網絡的時效性以及便捷性能夠滿足新聞的即時性要求。對于網絡的應用應當貫穿于采訪的整個流程。除了在采訪前期準備時利用網絡資源了解背景信息之外,廣播電視臺記者在采訪的過程當中以及采訪完成之后也要充分利用網絡。例如,在采訪現場,廣播電視臺記者可以借助通信設備進行語音連線或視頻連線,及時地向大眾展示新聞現場。另外,還應當借助網絡對采訪的資料進行及時地保存、傳遞和共享,方便后續進行整理新聞素材,這樣能夠大大節約時間,提升廣播電視臺的競爭力。

3.4 提升全媒體素養

媒介融合的背景使得廣播電視產業發生了巨大變革,這種變革對廣播電視臺相關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三網融合的趨勢要求廣播電視臺記者打破傳統的廣播電視行業的固化采訪模式,廣播電視臺記者應當全面提升全媒體素質,學習相關采訪技能,滿足融媒時代下廣播電視臺受眾對于新聞的需要。比如為了滿足新聞受眾的個性化需求,廣播電視臺記者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個性化定制,有針對性地制定采訪規劃。除此之外,隨著社會整體素質的提高,人們對于新聞的質量要求也更高。為此,廣播電視臺記者更需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在報道新聞的時候做到客觀公正,邏輯嚴謹,真實可靠。同時,在各種思想潮流匯雜的網絡空間,廣播電視臺更要宣揚正確的價值觀,弘揚正能量,這就需要廣播電視記者強化道德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3.5 關注廣播電視臺的差異性

媒介融合使得各個媒介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但是不同媒介之間的核心功能與運行特點依舊沒有發生重大改變。廣播記者與電視記者之間的采訪形式也有很大的差異:電視臺記者一般是利用攝影機來捕捉新聞畫面,采集新聞信息;廣播記者則需要根據受訪者的描述進行整合轉述。而廣播電視臺記者作為廣播與電視臺的結合,應當根據實際來切實安排采訪形式。另外,在融媒時代下,各種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資源進行共享。廣播電視臺記者可以利用錄音機、攝影機等設備對采訪資源進行整合和優化,將單一采訪轉化為全媒體采訪。

4. 結束語

我國媒介生態環境在以數字化、網絡化為代表的新媒體技術的沖擊下正發生著巨大變革,媒介融合已經成為媒介發展的時代趨勢。媒介融合打破了傳統廣播電視靜態保守的運作方式,融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受眾對新聞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廣播電視臺記者的采訪形式也要作出創新和調整。廣播電視臺記者應當學會靈活運用新媒體工具,充分運用網絡資源,做好采訪的前期準備工作,更新采訪觀念,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同時也應注意關注廣播電視臺的差異性,根據實際情況優化采訪形式。

參考文獻:

[1]尹振日.試論媒介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21,42(05):144-146.

[2]趙冰.探析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7,8(24):191,193.

[3]張亞楠.媒介融合下的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革新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8):128-129.

[4]王一帆.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要點及策略[J].傳播力研究,2020,4(04):103,105.

[5]王琳.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記者搖籃,2019(08):63-64.

[6]朱英.新形勢下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傳媒論壇,2018,1(24):78.

[7]陳艷.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戲劇之家,2018(27):126.

[8]吳宏志.媒介融合下的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革新探究[J].新聞傳播,2018(18):107-108.

作者簡介:常虹,遼寧省建昌縣,從事電視新聞采訪工作.

猜你喜歡
創新
號脈時代盯熱點 做足內涵多深意
職業能力視角下的高職語文教學策略探討
基于學生就業導向的中職物流管理教學研究
以人為本理念在幼兒園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觀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