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業大發展離不開農業元素的融入

2023-07-06 02:54馮春久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3年6期
關鍵詞:修武縣云臺山特色產業

馮春久

五一期間,云臺山以游客需求為中心,以竹林七賢文化內涵打造沉浸式國風藝術空間、文化市集等文旅新場景,推出《七賢游園》《醉花澗》等國風演藝、文化演出百余場,為廣大游客呈現了頂級東方美學。茱萸峰索道、叢林滑道、攀巖等熱門體驗項目人氣火爆,同時以定制游、圍爐煮茶、特色旅拍等為代表的新消費業態備受游客歡迎;特色民宿游、山水實景夜游等夜經濟展現活力,有效帶動周邊鄉村的消費熱潮,夜幕下的“岸上小鎮”成為熱門打卡地,7天接待30余萬游客。

搬不走的云臺山,是修武縣獨特的資源優勢;足夠大的云臺山,是修武縣鄉村振興的潛力所在。目前來看,修武縣鄉村振興的氣勢、趨勢、態勢顯著向好。修武縣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的態勢非常好,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新產業發展活躍,新業態發展迅速,新模式不斷涌現,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特色經濟和文旅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不斷提升發展,產業的競爭力持續凸顯。旅游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服務業的迅猛發展、文旅新興產業的良好發展、回歸工程的大力推進等,都反映出修武縣鄉村振興的潛力巨大,未來可期。

事無圓滿,修武縣也有“幸福的煩惱”,那就是如何把云臺山每年幾百萬甚至會上千萬的“人流量”轉化成更多的“留人量”,讓更多的游客能慢下來、留下來。

正所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以四大懷藥種植和加工為代表的修武特色產業融入文旅產業,未必不是一個好辦法。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人,極為缺失農業的人文體驗和情感聯結,人們對鄉愁的渴盼已然成為剛需,這種剛需深植于每個家庭的基因。因此,鄉村體驗成為都市人精神需求和現實生活的調節劑。云臺山每年上百萬甚至會上千萬的人流量,并非都是匆匆而來的過客,修武縣有理由也有資源稟賦把農業元素融入文旅產業,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不僅為游客帶來好的鄉愁體驗,更能進一步發展“旅游后備箱經濟”,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實現鄉村振興,首要的是產業振興,尤其是要發展好鄉村特色產業。產業振興不僅是發展經濟、促進增收,它的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是集聚的功能,可以集聚人才、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解決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問題。鄉村特色產業作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重要內容,由于其市場化程度較高、產業屬性更強,發展中一定要圍繞“土特產”,努力把產業做大做強。一是在“土”上下功夫,開發鄉土資源,創新產業業態。要充分順應消費結構升級背景下人們對綠色生態產品增加的需求,將生態作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要素,拓展“生態+”模式,做大做強生態產業,加強生態產品科學規劃設計,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二是在“特”上下功夫,突出地域特色,擦亮地域品牌。要以品牌引領倒過來重組產業要素,帶動生產的標準化、綠色化、質量提升及經營方式的轉變和供應鏈的集聚整合,最終實現全產業鏈條的升級。三是在“產”上下功夫,延長產業鏈,形成產業融合發展的態勢。推動產業鏈延伸,按照“一群多鏈、聚鏈成群”的思路,擴大產業規模。同時,注重發揮加工企業的帶動作用,在加工業的基礎上延伸生產性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促進特色產業價值鏈增值,加速與鄉村旅游、休閑觀光、農村電商的融合,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修武縣鄉村振興的實踐,也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那就是在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進程中,要高度重視新經濟形態的培育和發展。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加強,以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的不斷突破,特別是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催生了一大批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這些新經濟形態的孕育和發展壯大,正在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正成為下一輪區域經濟競爭的制高點。因此,農文旅融合發展過程中要高度重視新經濟形態的培育和發展。比如平臺經濟、品牌經濟、綠色經濟、網絡經濟、服務經濟等。

[責任編輯:李偉杰]

猜你喜歡
修武縣云臺山特色產業
黨建引領謀發展,特色產業促振興
登云臺山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產業“化蛹成蝶”
修武縣
多個特色產業在全國領先
修武縣岸上鄉東嶺后村
修武縣岸上鄉一斗水村
修武縣
地質素描
——江蘇云臺山地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