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施單元教學 提高語文素養

2023-07-06 22:27徐容芳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單元教學

徐容芳

摘 要 要高效實施初中語文單元教學,教師要立足單元整體備好課;要選擇恰當角度進行比較,找出知識的規律;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能舉一反三;要將所學技法運用于寫作實踐。

關鍵詞 單元教學? 整體意識? 比較總結? 精讀示范? 課后練筆

本文以統編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游記散文為例,談談單元閱讀教學的做法。

一、宏觀備課,樹立整體意識

整體意識是實施單元教學的前提。初中語文課本的編排很系統,把在某些方面有共性特點的課文集中組元。不同單元訓練側重點存在不同,整本教材由這些不同側重點構成。教師備課時,要有整體意識,要宏觀看待整個單元教學內容,明白本單元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確立好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要突出三維目標內容,三者缺一不可。本單元由《壺口瀑布》《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登勃朗峰》《一滴水經過麗江》四篇課文組成。備課時,可以制定單元教學總目標:①知識目標,練習朗讀,注意音量、語氣、語調、語速,能讀出作者傳遞的情感,了解游記散文的寫作特點,懂得移步換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②能力目標,用發現法找出散文的構思之妙,會用細節分析法,揣摩語言的表情達意功能,能仿照散文的寫法技巧寫出優美的段落和文章;③情感目標,感受祖國大自然的美好,為祖國悠久的文化而自豪,樹立關心自然和保護自然的環保意識。

總目標的設定基于單元內所有課文各呈異彩的個性和共性特點,因而教學每篇課文時高效落實總目標的要求,單元目標也就達成了。

二、多篇比較,總結知識規律

單元教學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運用比較法閱讀,比較可以多角度,如題材類型、結構形式、表現手法、語言特色、人物形象、文章主旨等。通過比較可以異中求同,或同中求異,這有利于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揭示和總結某類知識規律,鞏固所學知識,遷移讀寫能力,學生也會在比較中提高各種思維能力。

執教本單元,可這樣布置任務:請同學們閱讀這四篇文章,并從文章體裁、描寫手法、表現手法、結構方式、文章主旨等方面找出本單元文章的同異之處,然后小組交流。大家在閱讀交流中互相取長補短,形成了比較一致的意見,認為四篇文章的共同點是:從體裁看,都是游記散文,都交代了游記特有的三個要素(游蹤、風貌、觀感);從描寫手法看,都運用了細節描寫,有生動的動詞刻畫,有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從表現手法看,或將情感融入景物描寫中,或直接議論抒情,情景高度融合。有的還穿插了人文歷史,豐富了文章意蘊;從結構方式看,都以游蹤為線索,屬線條式結構,按旅游時空順序依次推動情節,結構清晰;從文章主旨看,都表現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熱愛。不同點是:《壺口瀑布》以描寫景物為主,用了側面描寫,在主題表達上較之另三篇更深一層,不僅僅是贊美黃河,更贊美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把描景、敘事和寫人有機融合在一起;《登勃朗峰》主要寫兩個板塊,即上山寫山景美,下山寫人愉快;《一滴水經過麗江》用擬人化手法,寫一滴水經過麗江的歷程,視角獨特,形式新穎。

在單元比較閱讀中,邊學邊總結寫作特點,學生明白了寫景可以運用不同方法。相同點可以起到互相印證和強化作用;不同點可見異樣風采,互相補充,使學生能全面認知游記散文的藝術特點。

三、單篇示范,傳授學習方法

單元教學信息量大,在閱讀中多方比較,具有概括性,學生閱讀不免會粗疏一些,容易出現囫圇吞棗的現象。不能深入地具體地學習課文,落實一課一得。這樣,就影響了教學效果。要克服這一弊端,可以將某一篇作為典型“例子”進行精讀,作示范指導。在精讀中傳授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再讓學生舉一反三地學習單元內其它課文。

執教本單元,可將《壺口瀑布》作為精讀課文,讓學生先看作者的游蹤。文章開頭交代了游覽地點和次數,之后依次寫了兩個游覽季節,即雨季和枯水季節。最后寫兩次游覽的感受。游記散文,游蹤交代明白了,文章思路就清晰了。再看寫風貌,先看作者寫景角度。兩個季節角度不同,雨季看壺口瀑布是從遠觀的角度;枯水季節,分別選取三個角度描寫黃河之水:從河床角度表現水的威勢,從水流角度表現人的情感,從石頭角度表現氣勢和精神。作者一路游覽所見景物很多,描寫風貌,取景角度很重要,本文精選了最能表現壺口瀑布特點的角度加以描寫。此外,還要看作者怎樣描寫景物的??刹捎谜Z言品析法,讓學生從感官、修辭、語言、寫作手法等角度,從文中挑選具體例子分析寫景特點和作用。比如有學生從雨季部分摘句作分析:從聽覺寫“濤聲隱隱如雷”,突出聲音大;從視覺寫“河谷霧氣彌漫”,突出其神秘;用“一鍋沸水”的形象比喻,突出河水湍急;“我”“慌慌”掃幾眼,就“急匆匆逃離”,這是從“我”的感受這一側面襯托瀑布之險。再看寫游覽觀感。觀感是風貌的自然引發,主要由抒情議論句來表現?;蛟诿杈爸写┎逡粌删涫闱樽h論句,表達作者的驚嘆、贊美之情,或描景中加以聯想,如由瀑布透視到黃河博大寬厚的雄壯美,或直接在文章結尾用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傾吐。這樣,以單篇作示范,教會學生游記散文的鑒賞路徑和方法,再讀其他文章就容易了。

四、課后練筆,提升寫作素養

讀要為寫作搭建支架。文章讀透了,得到了技法,就要扎扎實實練筆。教材每個單元后面都有習作要求,教師要統籌規劃,根據學生實際需要靈活安排,要注意讀與寫的結合點,引導學生堅持課后練筆,提高寫作能力。具體做法可以有以下幾種:

課課微型練筆。讀是輸入,寫是輸出。只讀不寫,光說不練,作文就寫不精彩??梢园褑卧恼录挤ǚ纸獬梢粋€個小塊,明確仿寫例段或例文。要求學生每周都要有小練筆,結合課文進行微格作文訓練。如學習《壺口瀑布》第三段,要求從顏色、聲響、形狀、態勢等多角度描寫水或其它景物;學習第四段要求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景;學習《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用“移步換景”的寫法寫景;學習《一滴水經過麗江》,要求運用童話體描寫一段景物。微型作文字數少,只需要用上一種技法,也很輕松,學生樂于為之。微型練筆能促使學生細致閱讀文章,消化課文,積累寫作經驗。

布置單元大作文。要求學生不脫離課文寫作特點,讀與寫高度銜接。本單元學完后,可要求學生寫一篇游記散文,以寫景為主,在記敘和描寫中融入自己情感,也可插入一些人文景觀的介紹或對其他人的描寫、評價等?;蛘咿D換視角,仿照《一滴水經過麗江》的文體形式寫一篇散文。

及時反饋寫作效果。無論大小作文,教師要及時作出反饋、評價,鼓勵學生互動評價。將優秀作文通過投影儀展示讓學生觀摩、學習;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作文要客觀指出問題,加以修正。

[作者通聯:廣東東莞市松山湖未來學校]

猜你喜歡
單元教學
淺析初中化學教學與生活的關系
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化學平衡的移動”單元教學創新設計
運用分析、比較策略設計單元語言實踐活動
單元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化學實施單元教學設計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