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具體情境的議論文寫作任務的確定

2023-07-06 22:27吳井清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限定性復雜性

吳井清

摘 要 作文檢測“以具體情境為載體”能考查學生在具體復雜的情境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發現,一些學生不懂得具體情境的復雜性和限定性,不能依據具體情境確定寫作任務,進行有效的立論和論證。為此應引導學生厘清材料限定、提升思維品質,有效確定并完成寫作任務。

關鍵詞 具體情境? 復雜性? 限定性? 任務確定

情境化試題的命制已成為教育測量與評價關注的焦點?;诰唧w情境命題的寫作任務確定則重在考查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寫作能力作為綜合能力,是對學生包括語言、文化、審美和思維在內的核心素養的綜合考查,也是課標“關鍵能力”的重要體現。高考語文命題要求“以情境任務作為試題主要載體,讓學生在個人體驗、社會生活和學科認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以呈現學生語文素養的多樣化表現?!闭腔谶@樣的目標設置,“無情境,不命題”已成為新高考命題的必然要求。對情境任務中所包含問題的認識、分析和解決正是寫作的任務。任務的確定和完成度考驗著學生的關鍵能力。高考寫作任務的完成不只是確定立論,更在于論證的展開。一個完整的寫作任務包括確立論點和展開論證。寫作任務是否合乎具體情境要求,任務完成度高不高,既是課標要求的“關鍵能力”的體現,也是評價一篇文章成敗的重要標準。

學生不能基于具體情境準確確定寫作任務,根源在于議論文寫作教學過程沒有正確的理念引領,缺乏行之有效的策略。通過對具體情境的審讀確定寫作任務是寫作能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學生思維認知能力的重要體現。情境是寫作任務的依據,情境是具體的,復雜的,具有限定性。因此,基于情境命題的議論文寫作應引導學生厘清材料限定、提升思維品質,有效確定并完成寫作任務。

一、引導學生厘清材料限定

確定寫作任務之前,要充分理解具體情境的復雜性和完整性。試題有開放性,有寫作空間,但不意味著沒有限定。材料的作用不是引子導入,不是提供結論,而是思維的起點,是立論和論證的依據。對材料所蘊含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并提出建設性的問題解決的方案,是考生應該努力達成的任務。下面以兩道高考作文題為例,呈現尊重材料限定、確定寫作任務的范例。

請看2019年全國一卷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眲趧邮秦敻坏脑慈?,也是幸福的源泉?!百砼d夜寐,灑掃庭內?!睙釔蹌趧邮侵腥A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墒乾F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愿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么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么快,勞動的事,以后可以交給人工智能??!”也有的說:“勞動這么苦,這么累,干嘛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題目第一段給出的對勞動的重要作用與一些同學的不同看法屬于寫作材料,第二段要求寫倡議勞動的演講稿是任務指令??忌绻豢床牧?,很容易只根據任務指令的部分把寫作任務確定為以“熱愛勞動,從我做起”為主題寫一篇演講稿。如果不能對勞動的概念內涵進行清晰的厘清和界定,并在此基礎上對這個“勞動”的價值進行思考,那么,這樣的文章不能說是完成了題目限定的寫作任務。分析材料可以發現,那些不尊重不理解勞動的人,他們并未否定腦力勞動、人工智能的勞動和花錢購買的勞動,他們所不尊重不理解的只是與這些勞動形式相對的“由人(相對人工智能)親自參與(相對花錢購買)的體力勞動(相對學習這樣的腦力勞動)”。所以“熱愛勞動,從我做起”中的“勞動”并不包括所有的勞動形式,而是專指人參與的體力勞動?!盁釔蹌趧?,從我做起”的倡議,乃是基于當下腦力勞動變成重要的勞動形式,勞動形式變得多元(人工智能與花錢購買)的新時代背景之下,重新審視人參與體力勞動的價值。至于這種勞動的價值除了財富和傳統價值的維度之外,是否還有文化、精神、審美的維度,是給了考生較大的思維空間。這樣的題目充分展示了思辨的空間。勞動的概念內涵及勞動的價值,是這個材料需要考生去思考和討論的,而思考和討論乃是以材料的限定為前提的,必須完整地理解材料的限定性與復雜性,才能準確地確定寫作任務。

再看2021年高考全國一卷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1917年4月,毛澤東在《新青年》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論及“體育之效”時指出:人的身體會天天變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聰可以聰。生而強者如果濫用其強,即使是至強者,最終也許會轉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鍛煉,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會變而為強。因此,“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誘我以至于強,未可知也?!?/p>

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與思考。

這個題目考生如果只基于“體育之效”立論和論證,則是片面地理解了材料的內容,或者只看到強弱轉化的結果來立論和論證,也不能算是完整地把握了材料的限定和復雜性。完整而準確的寫作任務應該不僅看到強弱轉化的結果,還要看到強弱轉化的原因及應對方式,而后者也是材料限定了的,即由強變弱乃是“濫用其強”的結果,而弱者若能“勤自鍛煉”,“久之”自能由弱變強。所以“生而強者不必自喜也”,強者要避免自大,保持戒慎恐懼;“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弱者要保持自信的心態??傊?,這個題目就是從體育之效導入強弱轉化的道理,強調生而弱者要具備勤自鍛煉、持之以恒和保持自信等條件,有助于實現由弱變強的轉化,而生而強者要保持戒慎恐懼,才能免于由強轉弱。這樣才算是完整地理解了題目的具體情境,確定了準確而完整的寫作任務。

二、基于具體情境確定寫作任務

杜威說“合乎邏輯的思維是指思慮周全、透徹和仔細的思考”,“智育的全部和唯一目的就是要養成細心、警覺和透徹的思維習慣”。學生不能在審讀情境時準確確定寫作任務正是其不良思維習慣的體現。 情境作為寫作任務確定的依據,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保有尊重情境限定性的意識,對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做到胸中有丘壑,在糾正學生立論和論證展開存在的問題時做到有的放矢,使學生能夠基于具體情境快速有效確定寫作任務。然而,因無視情境要求導致寫作任務出錯的作文時常出現。下面以一次習作訓練為例,示范如何在糾錯中確定具體命題情境的寫作任務。

訓練使用的是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題: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

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本作文題材料的核心在于圍繞個人定位與家庭、社會定位可能出現落差和錯位時該如何選擇的問題。是坦然接受落差,以自我定位為主,還是以家庭、社會的角色預期為主?或者是三者的平衡?寫作任務應是對此有所明確并闡明理由。命題材料中提供了具體的情境,情境應該是立論和論證展開的依據。無論哪一個角度,都要基于完整地理解自我定位與外界預期二者之間存在沖突的問題這個“具體情境”。梳理學生的習作,可以將存在的問題歸類整理并有針對性地糾正。

1.針對學生無視情境要求,自說自話,要其明確情境是依據,是確定寫作任務的起點。

學生題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文,開篇指出“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時代,這樣的時代我們應該找好自己的人生坐標,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崩^而明確“不忘初心”指的是確定一個目標為之奮斗,那么應如何做到不忘初心呢?答案是堅持不懈,以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為例展開分析論述。最后以“唯有堅持不懈,才能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不忘初心,朝目標奮進”收束全文。此文消弭了材料情境的具體要求,提煉出“不忘初心”的觀點后,論證不能緊扣情境,對情境中包含的問題未能有效回應,自說自話。這是學生離題作文中比較典型的一類。為此,要引導學生把握情境要求。要對“初心”明確界定,“初心”指在個人定位與外界的期待沖突中作了怎樣的選擇。論證展開部分,以“堅持不懈”來解決問題明顯是無視情境要求,堅持哪一種選擇更多的是要直面落差帶來的問題,需要做好怎樣的準備,而不僅僅是“堅持不懈”,袁隆平的例子強調的是他研究雜交水稻的初心,而不是他的理想與外界沖突的問題,所以問題的分析和例子的選擇都要緊扣材料情境才行。

2.針對學生孤立片面地理解材料,要教會學生完整理解材料,把握具體情境的復雜性。

題為《平衡》的學生作文中,先提出“我們不可能離群索居,要學會平衡個人、家庭與社會的關系”總論點,然后設置了“個人的品德修養與個人息息相關”“家庭的支持是個人夢想的一大助力”“社會的責任對于個人應成為行為準則”三個分論點展開論證。很明顯,學生回避了材料中強調的個人定位與家庭、社會期待三者之間矛盾沖突的關系,而把它們機械地看成了和諧共存的關系。這明顯是未能完整準確把握情境內容的結果,只抓住題中某些關鍵詞或者單一要素立論或論證導致,設置分論點進行論證的時候,三個分論點之間的關系是割裂的,完全沒有體現出審辨式思維。認識到合理解決問題的前提是正視個人、家庭、社會三者之間可能的沖突,在這種可能沖突的關系下如何選擇和安排的分析探討,才是切合具體情境的論證。

3.針對學生籠統泛化地理解材料,要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情境包含的任務要素。

題為《瀑布源自山的落差》的學生作文,引論部分提出“沒有山的落差,就沒有動人心魄的瀑布,落差,其實也是奇跡的締造者。那么何不去接受落差呢?”的觀點后,分別提出了“落差無處不在,上至名人下至普通人無人幸免”,“落差并不一定產生深淵,它所造就的瀑布依然壯觀又有力”,“接受落差并不意味著停止奮斗,否則將一生碌碌無為”三個分論點,最后以“沒有現實中的落差,生命也就失去了不少美感。當落差再次敲開生命的房門,請不要自怨自艾,你記得迎他進來。也許會收獲不一樣的精彩?!笔帐?。學生沒有把握情境中“落差”是限定于自我定位與外界期待之間的差距,而是把它泛化為人生中所有的落差,所以論證上就不能有的放矢,不能對問題展開有效的思考。引導學生準確把握任務要素,意識到基于情境的“落差”是有限定指向的,即個人的自我定位與外界期待之間的不平衡,這種“落差”可能也會造成自我與外界的沖突,給自己的成長帶來壓力,要去正視落差帶來的問題并探討切實解決的方法。

總之,引導學生把握寫作情境時要多向思維,辯證思考,形成綜合全面的理解,立論要能基于對情境要素的完整歸納,展開論證要能基于情境合理演繹?;诰唧w情境命題語境下高考議論文寫作任務的恰當確定與有效完成,既考驗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也檢驗著學生的思維水平與審題能力,對師生來說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然“路雖遠,行則至”,需要師生積極探索實踐,尋求破解之道。

〔本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學業質量標準下的議論文寫作核心能力培育策略》(立項號FJJKXB20-1064)研究成果〕

[作者通聯:福建漳州第一中學]

猜你喜歡
限定性復雜性
復雜性肛瘺治療的臨床思路探討
限定性范圍副詞“不過”的來源及其句法語義表現
PFNA與DHS治療股骨近端復雜性骨折的效果對比
簡單性與復雜性的統一
關于對限定性凈資產及相關的資產、費用會計核算的幾點建議
限定性定語從句與非限定性定語從句的區別——走出習以為常的關于定語從句理
應充分考慮醫院管理的復雜性
直腸腔內超聲和MRI在復雜性肛瘺診斷中的對比分析
維吾爾族大學生英語限定性關系從句習得研究
關于現代漢語關系分句限定性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