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導讀單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

2023-07-06 23:00楊靜路翠霞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3年5期

楊靜 路翠霞

摘 要 整本書閱讀有利于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閱讀水平。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導讀單,規范學生的閱讀行為,發散閱讀思維,有效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提高整本書閱讀效果。

關鍵詞 整本書閱讀? 導讀單? 閱讀效果

整本書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嘗試創新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儲備。然而,仍然有一些教師對整本書閱讀存在誤區,他們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閱讀過程的監督和閱讀成果的檢驗,導致學生閱讀水平難以提高。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導讀單成為開展整本書閱讀的重要工具,不僅能夠簡化閱讀流程,增強閱讀理解深度,還給學生提供了更多拔高的機會,促進思維升華。為此,語文教師應重視導讀單的設計和運用,激發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打造高效的閱讀課堂。

一、博觀約取,科學設計導讀單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的每一本書都是教師精挑細選出來的,不僅具有獨特的創作意蘊,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與內涵。然而從當前的教學實際來看,學生在閱讀整本書時大多是走馬觀花,沒有目的地閱讀,對整本書中的內容很難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為此,教師可以采用“以單引讀”的教學方式,根據整本書的內容及學生的閱讀能力,科學地設計導讀單,讓學生在導讀單的牽引下進入深度閱讀狀態。

導讀單在整本書閱讀中具有方向指引的作用,能有效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深入。為了更好地發揮導讀單的作用,教師在設計導讀單時要遵循趣味性的原則,除了傳統的文字表述外,還要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加入學生喜歡的元素,如與整本書相關的圖片、視頻、影視劇片段等,用新穎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由于不同的學生在閱讀習慣、閱讀理解能力、知識基礎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在設計導讀單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結合不同水平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具有層次性和挑戰性的導讀單,用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思維的漸進性發展,兼顧學生整體的閱讀體驗,提升學生的閱讀思維含量。

二、預測激趣,點燃閱讀期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于整本書閱讀不感興趣,往往是迫于教師的壓力,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而消極地閱讀。在這種心態下,學生很難融入到書中,甚至還會出現半途而廢的情況。為此,教師在設計導讀單時要將學生的閱讀興趣作為首要因素,不僅要在形式上進行創新,還要借助導讀單的引導,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使學生對整本書內容產生閱讀期待。

在導讀單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一些趣味性的導入,加入書中有趣的插圖,讓學生結合插圖展開聯想與想象,猜測書中的內容,形成良性互動。還可以引導學生借助書的封面、目錄、書名等進行推測,想象書中可能發生了什么故事、故事發生的環境、背景,故事有什么深意等,組織學生之間展開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在矛盾沖突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產生閱讀求證的迫切心理。教師還可以結合導讀單,用講故事的方式為學生講述書中的精彩片段,或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資料,在豐富的視聽刺激下,使學生產生探尋情節發展的沖動,開啟學生愉快的閱讀之旅,為提升核心素養奠定基礎。

三、圖導思維,把握情節脈絡

整本書篇幅較長,而且內容豐富,其中蘊含著大量的信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經常會顧此失彼,很難完整地把握書中內容。為此,教師可以在導讀中為學生提供各種圖示,將書中繁瑣的內容簡單化、系統化、概括化,使學生更加清晰地把握書中的情節脈絡,提高閱讀效率。學生可以借助圖示及時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并隨著閱讀的深入,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的閱讀理解,降低整本書閱讀的難度。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的情節脈絡,減輕學生的閱讀壓力。比如,在閱讀小說類的書籍時,由于很多前后章節連貫性不大,對于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閱讀難度。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導讀,按照書中不同事件發生的連貫順序繪制思維導圖,整理出清晰的發展脈絡,使學生能更好地把握故事情節之間的內在聯系,增強閱讀的層次感。分析書中的人物形象是整本書閱讀的重點與難點,只有對書中的各色人物形象把握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整本書的內涵。所以,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鑒賞人物形象出發,運用思維導圖分析書中的每一個人物形象,同時還要根據人物形象之間的關系,構建人物關系網,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把握書中內容,了解每個人物在書中的作用及特點,達到活學活用的目標。

四、問題驅動,培養高階思維

問題是開啟學生思維的一把鑰匙。在設計導讀單時,教師可以結合整本書的內容為學生羅列出具有探究價值和系列問題或重點話題,引導學生從角色命運、寫作方法、人文精神等方面展開交流和探討,也可以從學生的閱讀生成中篩選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和話題,讓學生在議題思考和思辨中進行深度閱讀,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

教師在選擇問題時,既要基于整本書的核心價值,又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情,選擇指向核心人物、指向故事情節或指向文本意蘊的問題,而且還要注重問題之間的連續性和階梯性,循序漸進地推動學生閱讀和思考。比如,在閱讀《水滸傳》時,教師在閱讀單中為學生設計這樣一系列的問題:梁山中的三位寨主,你最想投奔哪一位?為什么?如果換成王倫或晁蓋帶領梁山,會走得更遠嗎,為什么?有人說宋江他們是梁山好漢,是“俠之流”,也有人說他們是“奴才”,你怎樣看?用這樣一組驅動性的問題引發學生持續深入閱讀的興趣,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書中的核心價值。

五、實踐延伸,升華閱讀體驗

在整本書閱讀中,總有一些內容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會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這些都會成為學生讀后的“談資”。在整本書閱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成果展示式的導讀單,引導學生對全書內容進行回顧與總結,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升華學生的閱讀情感,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

可以為學生設計“讀后分享”導讀單,組織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在導讀單的引導下,對書中人物形象、語言特色、主旨思想等進行分析和點評,在思辨中深化學生的閱讀理解層次。還可以設計“日積月累”導讀單,組織學生開展比賽活動,比一比誰在閱讀中積累的好詞、好句最多,讓學生相互傳看,查缺補漏,不斷完善自己的導讀單,增加語言積累。教師還可以根據讀前的導讀單,組織講故事比賽活動,讓學生講述印象深刻或深有感觸的情節??梢蚤_展“百家講壇”活動,讓學生對書中人物、情節方面對整本書進行點評,既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促進學生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升華,深化閱讀體驗。

總之,導讀單在整本書閱讀中可以有效整合閱讀資源,提升學生閱讀的思維含量。教師要創新整本書閱讀教學方式,把握“以單引讀”的設計原則,激發學生持續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起到內化遷移的效果,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

[作者通聯:山東淄博市張店區第一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