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的可視化研究
——基于知識圖譜的分析

2023-07-09 12:43徐雪高趙培芳
江蘇農業科學 2023年11期
關鍵詞:龍頭企業數量報告

徐雪高, 張 昭, 趙培芳

(1.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江蘇南京 210014; 2.南京農業大學金融學院,江蘇南京 210095)

ESG是關于環境(environment,e)、社會(social,s)以及公司(govemance,g)治理在企業運營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種全新理念[1],代表更加綠色的發展方向、更加負責任的企業形象以及更加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2]。ESG理念自2004年由聯合國正式提出以來,就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企業的重視,近幾年更是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據相關數據統計,2021年全球ESG資產規模為37.8萬億美元,預計在2025年達到53萬億美元,占全球在管投資總量的1/3。同時,ESG相關配套政策也在不斷完善,形成了ESG信息披露原則及指引、ESG績效評級和ESG投資指引“三位一體”、互相聯系且有機結合的ESG體系。其中,信息披露是開展ESG評價和投資的基礎[3],也是外界評價企業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4]。定期披露完整的ESG信息能夠使投資者全面了解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情況,從而決定其投資意愿和投資行為。這也倒逼企業對自身ESG實踐不斷反思和完善,優化公司內部治理和風險管控,提升企業聲譽和品牌形象,從而增強外部利益相關投資方的信心。當前,ESG內涵特征高度契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尤其在我國致力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ESG是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抓手。農業龍頭企業作為內嵌于農業的生產組織形式,集資本、技術、人才等先進生產要素于一身。近年來,我國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迅速,為農業穩產保供、農民持續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我國已形成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 900多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萬多家、縣級以上龍頭企業9萬多家的農業龍頭企業隊伍,為城鄉居民提供了1/3以上的糧油產品、2/3 左右的“菜籃子”產品,吸納了70%的農民工就業。這些數據表明農業龍頭企業是引領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生力軍,是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的中堅力量,是帶動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主體。相較于一般行業企業,推進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更具重要性和緊迫性。農業龍頭企業根植發展于農村,與農村存在天然的“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利益關系,在食品安全、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改善農民收入等方面都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對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現狀進行分析,識別其在ESG信息披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會進一步倒逼企業加強ESG管理投入,這對于推進我國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農業上市公司是農業行業發展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5],也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6],其ESG信息披露水平和質量有望引領我國農業企業ESG發展的未來。因此,本研究以2006—2020年A股農業上市公司的ESG報告為研究對象,對我國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情況進行可視化分析,并加以系統性的概括總結和脈絡梳理,指出當前我國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以期為相關部門規范化管理和農業龍頭企業經營信息公開透明化提供理論依據和現實指導。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2006—2020年我國A股農業上市公司發布的ESG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簡稱ESG報告)。在數據處理過程中遇到報告內容存在亂碼、格式無法轉換等問題時,均采用文字識別等方式進行單獨處理,通過網絡查詢補充企業缺失信息,以保證企業ESG報告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最終得到527份報告。

1.2 研究方法

知識圖譜是將應用數學、圖形學、信息科學等多學科理論與信息可視化技術相結合,多層面多角度挖掘、分析、繪制和顯示科學知識的發展進程與結構關系,并以可視化的圖像直觀地展示出來。近年來,不少學者基于中國知網、Web of Science等期刊網站的文獻,采用知識圖譜方法分析某個學科或知識域的研究熱點和演進發展趨勢。但鮮有學者運用知識圖譜方法分析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情況,缺乏對中國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的整體研究和總體把握。本研究采用VOSviewer軟件對農業龍頭企業ESG報告的關鍵詞語、主題內容進行抓取,并對其進行共現、共引、耦合等方面的定量分析,以清晰展示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的動向、趨勢與熱點。

2 結果與分析

2.1 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的分布特征

2.1.1 時間分布的動態演化特征:ESG報告數量整體呈現不斷增長的態勢 企業ESG報告數量是衡量社會整體ESG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某一時期ESG報告的增加速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情境下政策和現實的需求。由圖1可知,近年來,我國農業龍頭企業ESG報告數量整體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2006年農業龍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數量僅為2篇。隨著企業ESG信息披露熱度的增加,到2020年報告數量已達到68篇。根據ESG報告數量的發展趨勢,可將發展歷程分為2個階段:(1)2006—2008年,該階段農業龍頭企業ESG報告數量較少,屬于ESG信息披露的自愿階段。2006年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發布《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確定當時國內最規范的社會責任披露格式,明確上市公司的社會責任范圍,并對履行情況采取自愿披露制度。國企作為保障社會穩定的排頭兵和先鋒隊,在履行社會責任中賦予了引領者地位。2007年12月,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倡導中央企業應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發揮表率作用,帶動后續一些非國有企業加入到履行社會責任的行列中。(2)2008年之后,此階段農業龍頭企業ESG報告數量增長迅速,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按照規定披露社會責任報告,此階段的迅速增長離不開當時社會環境的發展要求。2008年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承擔工作暨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鼓勵上市公司披露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對重視社會責任并積極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將優先考慮入選上證公司治理板塊。針對農業龍頭企業,國務院在2012年出臺《關于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意見》,提出逐步建立龍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制度,強化農業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2014年《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提出“企業從事經營活動須承擔社會責任”,這也將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提高到了法律層面。2015年,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GB/T 36000—2015《社會責任指南》、GB/T 36001—2015《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GB/T 36002—2015《社會責任績效分類指引》3項國家標準,為我國企業踐行社會責任指明了方向。2018年9月30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再次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確立了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2020年9月,深交所修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辦法》,指出內容充實、完整的ESR報告可為公司信息披露考核加分??梢?企業ESG報告發展進程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較大。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的高質量發展與ESG理念不謀而合,ESG已成為國內研究的一個熱點。

2.1.2 地區分布的演化特征:披露ESG信息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 不同地區市場化進程、政府監管水平、產權保護程度以及經濟政策的差異性,導致各地企業ESG信息披露程度也不盡相同。從地區分布來看,各地企業ESG報告數量呈現出一定的地域分布特征。本研究ESG報告數據集共包含25個省(市、區)的農業龍頭企業。根據上市地點,對各地農業龍頭企業數量、ESG披露報告數量以及平均報告數量進行統計,發現山東省、四川省、北京市、福建省、廣東省等的企業數量和報告數量均排在前列,這些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相對較高,企業對ESG等可持續發展議題較關注;青海省、江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河北省等中西部經濟薄弱地區的ESG報告數量相對較少(圖2)。

從不同地區農業龍頭企業ESG報告數量的時間演變來看,四川省和河北省的農業龍頭企業最早進行了ESG信息披露,但前者持續性較好,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北京市、福建省、廣東省等自2007—2008年開始有企業ESG報告披露,且一直持續至今,年度披露數量穩中有增,企業ESG意識持續增強;江西省、青海省、湖南省、云南省等近幾年才有企業ESG報告,企業ESG意識相對薄弱(表1)。

表1 各地ESG報告數量逐年變化

2.1.3 不同產業ESG報告的分布特征:食品行業ESG報告數量較少且發展緩慢 按照行業特性,將農業產業劃分為農林牧漁、酒、食品3個產業,對各產業企業數量、ESG報告數量、ESG平均報告數量進行統計,發現農林牧漁產業的企業數量和ESG報告數量最多,酒產業的ESG平均報告數量最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農林牧漁產業和酒產業的ESG意識相對較強;食品產業的ESG報告數量和平均報告數量都處于最低水平,企業ESG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近年來,我國多起惡性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如南昌雙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亂象、成都小龍坎餐飲有限公司后廚臟亂差等,不僅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嚴重威脅著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食品類企業ESG意識的提高將有利于滿足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消費需求(圖3)。

進一步按照年份統計不同產業的ESG報告數量,發現食品產業從2006年開始有企業ESG信息披露,在2012—2017年之間增長較平緩且低于其他產業,2017年之后ESG報告數量有明顯增長,并在2020年首次超過酒產業,這可能與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和社會輿情關注有很大關系。農林牧漁產業ESG信息披露報告數量增長速度明顯快于酒產業。整體來看,酒產業ESG報告披露數量較穩定,可能與其產業特殊性有關,近年來酒產業已逐步進入其成長期的中后期,產業格局相對穩定(圖4)。

2.2 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的熱點與趨勢

2.2.1 熱點主題分析:集中于員工福利、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社會公益和帶農增收五大主題 關鍵詞能夠反映某一領域內的發展方向與熱點[7]。本研究對農業龍頭企業ESG報告的關鍵詞進行主題聚類分析,發現農業龍頭企業ESG的主題聚類可劃分為5個方面,即員工福利(紅色)、環境保護(藍色)、食品安全(綠色)、社會公益(黃色)和帶農增收(紫色)。其中,員工福利主題的關鍵詞有“員工”“公司”“培訓”“工作”“提升”“發展”“組織”“活動”“權益”“保障”等,主要披露企業在職工權益保障、發展平臺搭建、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責任信息;環境保護主題的關鍵詞有“公司”“環?!薄吧a”“工作”“環境”“發展”“提升”“排放”“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等,主要披露企業在環保意識、綠色生產及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信息;食品安全主題的關鍵詞有“公司”“產品”“產品質量”“生產”“體系”“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消費者”“發展”等,主要披露企業在消費者權益保護、食品安全、產品創新等方面的責任信息;社會公益主題的關鍵詞有“公司”“社會”“發展”“活動”“社會責任”“公益事業”“員工”“捐贈”“愛心”“公益”等,主要披露企業在社會公益等方面的責任信息;帶農增收主題的關鍵詞有“公司”“發展”“扶貧”“工作”“當地”“產業”“精準”“農戶”“提升”“種植”等,主要披露企業在精準扶貧、造福百姓方面的責任信息(圖5)。

2.2.2 熱點主題具體分析

2.2.2.1 帶農增收主題信息披露 與其他企業相比,帶動增收是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的特殊表現[8]。通過關鍵詞提取,對帶農增收的關鍵詞進行主題聚類,發現“發展”“扶貧”“產業”“精準”“農戶”“種植”“基地”“幫扶”“脫貧”等關鍵詞處于核心地位。主題聚類形成3個方面,即藍色區域為帶動農業收入,企業通過幫農種植、基地建設、原料采購等方式直接帶動農民增收;紅色區域為帶動非農收入,企業通過提供崗位、吸納農民就業帶動農民增收;綠色區域為帶動轉移性收入,企業通過捐贈、獻愛心等方式對貧困地區及貧困戶進行精準幫扶。表明農業龍頭企業在履行帶農增收責任方面主要通過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建立示范基地以及發展社會公益來促進農民增收(圖6)。

2.2.2.2 食品安全主題信息披露 為社會公眾提供質量安全的合格產品是所有企業均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但農業龍頭企業與其他行業企業特別之處在于農業龍頭企業生產的產品直接供消費者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直接與消費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緊密相關。保證食品質量安全、保護人民群眾健康是農業龍頭企業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對該主題的關鍵詞進行提取分析,發現“產品質量”“體系”“食品安全”“消費者”“管理體系”“標準”“控制”等關鍵詞處于核心地位。主題聚類后形成3個方面,即紅色區域為食品安全管理,主要披露企業在質量控制、管理體系認證、檢驗檢測等方面的責任信息;藍色區域為供應鏈及消費者權益保護,主要披露企業在供應商管理、消費者保護等方面的責任信息;綠色區域為食品安全技術創新,主要披露企業在技術研發、品質保障等方面的責任信息。表明企業在履行食品安全責任時主要從原料采購、標準制定、管理體系等方面著手控制產品質量(圖7)。

2.2.2.3 員工福利主題信息披露 在員工福利責任方面,“員工”“培訓”“提升”“發展”“活動”“權益”“保障”“健康”“制度”“人才”等關鍵詞處于核心地位。主題聚類形成3個方面,藍色區域為職工勞動權益保護,主要披露企業在勞動合同簽訂、五險一金、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責任信息;紅色區域為平臺搭建及助力員工成長,主要披露企業在人才培養、平臺搭建等方面的責任信息;綠色區域為企業文化及員工福利,主要披露企業在困難職工幫扶、文化建設等方面的責任信息。表明企業在履行員工福利責任方面主要為員工培訓、權益保障、人身健康、人才發展等(圖8)。

2.2.2.4 環境保護主題信息披露 任何企業都應該承擔起節約資源、開發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相比于其他行業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原料生產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更強,這也要求農業龍頭企業應承擔更多的環境保護責任。一方面與其他企業一樣,農業龍頭企業應盡可能高效利用資源,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農業龍頭企業還肩負著指導農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減肥減藥,從源頭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的重任[9]。通過關鍵詞提取,發現“環?!薄碍h境”“排放”“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綠色”“廢水”“循環”等關鍵詞處于核心地位。主題聚類形成2個方面,紅色區域為節能,主要披露農業龍頭企業在綠色辦公、節能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等方面的責任信息;綠色區域為減排,主要披露企業在廢水廢氣排放、突發事件處理、環保制度等方面的責任信息(圖9)。

2.2.2.5 社會公益主題信息披露 農業企業一般從村集體企業或鄉鎮企業轉型而來,根植發展于農村,其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當地支持,與農村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利益關系。因此,農業龍頭企業應根據自身條件,積極參與和支持發展當地的文化教育事業、公益事業等,同當地政府和農民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發揮企業在社會公益方面的帶動作用。在社會公益責任方面,“社會責任”“公益事業”“捐贈”“愛心”“員工”“教育”“捐款”“慈善”“和諧”等關鍵詞處于核心地位。主題聚類形成3個方面,藍色區域為公益宣傳及促農就業,主要披露農業龍頭企業在文化宣傳、促進就業、保障民生等方面的責任信息;紅色區域為具體社會公益活動,主要披露農業龍頭企業在教育事業、無償獻血、抗擊疫情等方面的責任信息;綠色區域為反哺地方及責任擔當,主要披露農業龍頭企業在造福地方、抗震救災、積極納稅等方面的責任信息。表明企業在履行社會公益責任方面主要聚焦于公益宣傳、帶動就業、開展社會公益活動以及反哺地方等,通過動員員工參與慈善捐款等獻愛心活動促進社會和諧(圖10)。

3 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

3.1 從制度來看,國內企業ESG信息披露制度體系不健全

近年來,在全球倡導可持續發展和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戰略背景下,中國ESG發展迎來歷史機遇期,尤其是ESG主題基金受到市場投資的青睞,泛ESG主題基金和純ESG主題基金數量快速增加。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交所、上交所、北京證券交易所等有關部門也相繼出臺指導意見以規范國內ESG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ESG信息披露制度、披露標準以及評價監督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為3個方面。第一,ESG披露標準的發布分散、混亂,符合中國經濟社會特質的本土化ESG披露標準缺乏,使得企業在進行ESG信息披露時無章可循,無例可依。第二,ESG信息的披露評價體系不健全。我國目前存在多個ESG評價體系,評價標準的多元化使得評價結果的可比性有限。同時,監督體系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ESG的披露水平[10]。第三,強制披露的范圍有限且力度不足。目前,我國企業ESG信息披露以自愿披露為主,強制性披露為輔。

3.2 從披露質量來看,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參差不齊

從披露質量看,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呈現兩極分化的特征。一方面,一些企業的ESG披露水平不斷提升,信息量化程度較高,向外界展示了負責任且積極向上的企業形象。如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其ESG報告中詳細披露了企業產業基地精準扶貧、食品安全全流程管控、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社會公益等信息。另一方面,有少部分企業在披露ESG信息時會選擇性忽略負面信息,披露內容呈現固定化和模板化,沒有凸顯出企業社會責任的特色和關鍵信息,導致ESG報告傳遞出的信息不具真實性和完備性。

3.3 從行業披露情況來看,食品行業的ESG信息披露還處于相對薄弱階段

綜上分析可知,食品行業的ESG信息披露水平較低。近年來,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如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篡改食品日期、深圳市品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奈雪的茶分店內蟑螂亂爬、大潤發超市發臭隔夜肉洗了再賣等,這些行為也說明我國部分食品企業社會責任意識淡薄,忽視利益相關者權益,嚴重背離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同時也貶低了自身的企業形象,影響整個行業的生存發展??梢?食品行業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亟須提升。

3.4 從具體報告內容來看,披露帶農增收信息的企業相對較少

本研究ESG報告主題包含“帶農增收”“食品安全”“員工福利”“環境保護”和“社會公益”五大類。對5類主體的披露報告數量、平均報告數量進行統計,發現農業龍頭企業更傾向于披露“員工福利”“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社會公益”方面的信息,披露“帶農增收”信息的報告數量、企業數量和平均報告數量均處于最低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農業龍頭企業對帶農增收信息披露的不重視。事實上,帶農增收是農業龍頭企業區別于其他行業企業的一項特殊責任,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中應重點關注這一部分內容(圖11)。

4 對策建議

企業ESG信息的有效披露是新發展階段對企業經營的要求。進一步推動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需要政府部門、企業自身和社會多方面舉措協同聯動。

4.1 加快建立分行業ESG報告的披露標準

當前,企業ESG的理論和實踐成果主要來自于國外發達國家,我國企業ESG的履行和評價標準也一直參照國外經驗。但與國外國情不同的是,我國農業龍頭企業肩負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以及鄉村振興的責任,單純照抄照搬西方企業ESG理論和實踐經驗,不符合我國的國情農情。因此,應從我國國情出發,針對我國農業龍頭企業特點,構建廣泛適用、全面可量化的企業ESG指標、評測標準體系以及監管機制[11]。在管理和標準化上盡量與國際接軌。對于一些重要內容要有明確的定量指標,減少主觀性的定性描述,增加客觀的數據披露,便于開展企業間和行業間的橫縱向比較,形成有價值、高質量的ESG報告,為市場投資提供有力保障。同時,我國政府需要重新調整企業ESG戰略導向與推進思路,將推進ESG發展理念融入到企業戰略管理、運營管理與業務實踐體系中,激勵和規范企業將自身的價值創造理念同新時代發展理念相契合。

4.2 優化和明確農業龍頭企業ESG信息披露的內容

農業龍頭企業雖然是一個營利性經濟組織,但其與農業、農村、農民有著天然的歷史聯系,是解決三農問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因此,農業龍頭企業ESG報告的內容可以在一般性企業ESG披露內容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特殊性內容:第一,增加帶農增收內容。包括農業龍頭企業在帶動農戶農業經營性收入和務工收入以及帶動季節性用工等內容。第二,增加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內容。農業龍頭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與自然環境緊密相連。在ESG報告中應增加企業自身節能減排方面的內容,還應增加企業帶動農戶采用新技術,減少農業化肥農藥投入、實現綠色生產等內容。第三,增加鄉村振興方面的內容。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業、農村、農民有著天然的聯系,是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力軍。結合龍頭企業特點,應重點增加龍頭企業在建設原料基地、穩定市場流通秩序、開展科技自主創新、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等內容。

4.3 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的主體作用

企業ESG信息披露是一種有效的營銷手段,也是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戰略工具。近年來,企業單一的財務績效指標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全面多元化的ESG信息披露才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賦能增效,吸引市場投資者的關注。因此,農業龍頭企業應進一步強化ESG意識和責任體系建設,將企業ESG理念融于企業核心價值觀,主動將ESG行為轉化為內部選擇,積極履行ESG信息披露責任并及時披露ESG信息。提高員工對企業ESG行為的認知,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同時加強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聯系與溝通,提高企業經營發展的透明度,以獲得利益相關者的認可與支持。

4.4 引導社會加強監督,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企業社會責任的實施離不開外部力量的支持[12],社會力量通過傳遞信息,督促企業踐行ESG。因此,一方面應培育壯大社會組織[13]。在構建我國農業企業ESG體系過程中,明確社會組織的定位,積極發揮社會組織的各項功能,為企業ESG的實現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另一方面應加強媒體對農業龍頭企業ESG行為的宣傳,客觀公允報道企業ESG履行情況,引導整個社會正確認識企業ESG表現,彌補我國現有法律制度體系所不能覆蓋的方面,使企業合法合規、有序健康生產經營。

猜你喜歡
龍頭企業數量報告
山西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和扶貧農民專業合作社名單出爐
統一數量再比較
2018年全球農化產品銷售前20名的龍頭企業
一圖看懂十九大報告
2016年湖南省新認定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名單
再生資源行業持續整合 龍頭企業強者恒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