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引領教師隊伍建設的“126”模式探索

2023-07-10 05:37曾思娜
廣西教育·A版 2023年5期
關鍵詞: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管理黨建工作

【摘要】本文以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教育集團為例,分析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現狀及問題,探索構建黨建引領教師隊伍建設的“126”模式,即建立1套師資隊伍管理制度,以黨建引領促師德建設、促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為2個抓手,通過師德講堂、青藍工程、大教研、跨校區結對幫扶、支教、名師引領等6種途徑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推進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學校管理 黨建工作 教師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3-0014-03

中共中央、國務院2018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強調“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充分發揮黨委(黨組)的領導和把關作用,確保黨牢牢掌握教師隊伍建設的領導權,保證教師隊伍建設正確的政治方向”,并就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為學校開展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在辦學過程中不斷強化黨建在辦學治校、教書育人方面的政治引領作用。集團黨委高度重視學校黨建工作,在中共南寧市委教育工委的直接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黨建統領學校工作全局,在強化黨建引領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點帶面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發展,形成了具有“天桃”特色的黨建引領教師隊伍建設的“126”模式,實現了集團化辦學的全面、和諧、卓越發展。

一、教師隊伍建設現狀及問題分析

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創辦于1956年,是一所擁有中小學五個校區的南寧市教育局直屬的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公辦學校,2021年2月掛牌成立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教育集團(以下簡稱集團),是南寧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第一個教育集團。集團現為一校五址,分別為天桃校區、東葛校區、銀杉校區、嘉和城校區、翠竹校區,集團現有教職工1 100多人、在校學生17 000多人、教學班級345個。集團黨委下設在職黨支部13個、退休黨支部1個,截至2021年12月,集團共有在職黨員467人、退休黨員80人,合計黨員人數547人。圖1為2019—2021年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黨員教師人數變化。從圖1可以看出,學校每年發展新黨員教師的數量在不斷增加。目前集團有入黨積極分子11人、預備黨員11人,還有26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從圖2所示2021年集團黨員教師隊伍年齡分布情況來看,35歲及以下的青年教師占比較大,集團每年新招聘的教師大部分是黨員或預備黨員,這也是集團黨員教師隊伍不斷壯大的主要原因。

集團各校區近幾年教職工人數五年間翻了三倍,學生人數更是直線上升。集團辦學規模急劇擴大,由此帶來的生源狀況復雜、教師隊伍年輕化等問題給集團發展和管理帶來了挑戰。目前集團教師的平均年齡為36歲,其中年齡在35歲及以下的教師有782人、占比69.5%,年齡在36—45歲的教師有240人、占比21.3%,年齡在46歲及以上的教師有103人、占比9.2%。集團青年教師人數最多,部分青年教師存在思想不穩定、嫌棄待遇低、嫌棄校區離市區遠等問題。青年教師不安心,就不能靜下心來鉆研教育教學,教學水平就不能得到提高,長此以往必定會影響整個集團的教育質量,不利于集團更快更好地發展。此外,集團各校區分處城市不同區域,地理空間上的距離也給集團的管理帶來了較大的挑戰,比如集團領導不能及時深入各校區了解情況、傾聽教師的心聲,各校區教師之間聯系溝通較少等。為此,集團黨委決定以黨建引領教師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優秀黨員教師的示范和引領作用,為集團化辦學提供安心從教的師資保障。

二、教師隊伍建設的“126”模式探索

開展集團化辦學后,集團黨委為進一步完善和加強黨建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構建了黨建引領教師隊伍建設的“126”模式,即建立1套師資隊伍管理制度,以黨建引領促師德建設、促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為2個抓手,通過師德講堂、青藍工程、大教研、跨校區結對幫扶、支教、名師引領6種途徑,著力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隊伍。

(一)建立1套師資隊伍管理制度

集團不斷完善教師隊伍各項管理制度,由書記、校長引領,分管行政、教學、德育、人事、財務的集團副校長分別制定集團管理乃至學區管理的相關制度,與集團現行制度優化組合,形成順應時代發展背景和集團發展趨勢的新章程體系《南寧市天桃實驗教育集團(暫名)制度匯編》,包括序言、辦學理念與教育集團文化、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教職工、教育教學管理、德育工作管理、人事工作制度、資產及財務管理、群團組織制度等九章內容,共三萬兩千多字。這套章程是全體天桃管理干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集團化辦學提綱挈領的指導性文件,為師資隊伍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以黨建引領促師德建設、促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為2個抓手

1.黨建引領促師德建設。黨的建設歸根結底是隊伍建設、人心建設。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因此,集團把師德建設作為黨建促教的首要工作來抓,不斷強化政治理論學習,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教師頭腦。集團充分利用黨員大會、全體教職工大會、教研組集中學習時間開展政治理論學習,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組織紀律意識,提高職業道德水平,樹立依法治教意識,規范教育教學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例如,集團每年開展“我最喜愛的老師”評選表彰活動、“520愛在天桃”班主任節活動等,樹立教師中的模范典型。集團黨委實施師德年度考核制度,把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實行師德考核“一票否決”。

2.提升教師專業素養。集團高度重視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先鋒模范作用。各校區領導干部和黨員教師主動帶頭上精品課、示范課,引領全體教師刻苦鉆研業務,提高教學水平。集團大力開展各層級各類型的培訓活動,如舉辦中層以上領導干部能力提升班、新教師入職培訓班、班主任技能提高班、學科教師專業培訓班等。在各類培訓學習中,集團黨委加強了教職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發了教師工作的熱情和活力。由集團黨委牽頭,集團分管副校長統籌,各校區科研處設計研發了一系列教師培訓課程,包括如何評課議課、如何進行課題研究、如何進行班級管理等,由一批優秀黨員骨干教師供課,以提高全體教師的專業素養。

(三)黨建引領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的6種途徑

1.通過“師德漂流講堂”活動,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集團黨委高度重視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把師德師風建設列入黨建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幫助教師筑牢信仰之基。集團黨委以“師德漂流講堂”活動為載體,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關于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活動的要求,在廣大教師中廣泛、深入地開展了厚植教育報國情懷、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挖掘優秀黨員教師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等主題宣講活動,不斷豐富師德教育內容,創新活動形式。例如,集團黨委在每年11月開展師德教育巡回大講堂宣講活動,定期組織各校區師德高尚和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優秀黨員教師到各校區進行巡回宣講,講述他們的教育故事,向青年教師傳授為師之道。通過“師德漂流講堂”活動,廣大教師清醒地認識到做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和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是時代的呼喚。此外,集團黨委還將“師德漂流講堂”延伸到天桃大學區的南寧市五象新區第一實驗小學,促進了校區間的交流與學習,進一步營造了濃厚的尊師重教氛圍,加強了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教師堅定了“四個自信”,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當“四有”好老師,提高職業道德修養。

2.通過“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促進年輕教師的全面成長。針對集團青年教師多、年輕教師從業時間短、教師專業素養亟待提高等問題,集團黨委開展了“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集團為每一名年輕教師安排一名學科師傅、為每一名年輕班主任安排一名有經驗的班主任師傅,充分發揮學校優秀黨員教師的引領作用,以老帶新,雙向培養,同時把優秀教師發展成黨員、把優秀黨員教師培養成骨干教師,促進年輕教師的專業成長。通過優秀黨員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提高學校師資的整體水平。如每年秋季學期開學初,學校舉行“青藍工程”師徒結對活動,為5年內教齡的年輕教師分別安排優秀黨員教師作為導師,引導導師們利用聽課、評課、交流座談等方式,對年輕教師進行思想政治引導和業務上的傳幫帶,促進了年輕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了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的雙融雙促。

3.通過大教研活動,促進教學高質量發展。東葛校區和天桃校區屬于老校區,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和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為了給集團教師提供一個互相學習交流的平臺,集團黨委充分整合各校區的資源,組織開展不同學科跨校區聯動的大教研活動,把開展教研活動作為落實黨建引領教育教學、教研助力教師成長的一個重要抓手,最大化發揮優質資源的效能,做到校區之間在教研活動、備課活動上的資源共享。集團充分發揮優秀黨員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作用,明確要求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定主題、定發言人、定時間和地點,會發現、會交流、會總結,在交流中知問題、明重點、明方向。同時,集團利用網絡平臺聯合各校區黨支部圍繞教育教學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使教師的教研能力在黨建的引領下更上新高。大教研活動的開展,縮小了校區間的差距,促進了集團內部的優質均衡發展。

4.通過跨校區結對幫扶活動,促進集團教師專業成長。為了打造“嚴謹篤學,與時俱進”的教師人才梯隊,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和示范引領作用,切實推進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的融合,集團開展了跨校區的結對幫扶活動。集團從各校區篩選出優秀的黨員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作為師傅,采取指定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師傅們跨校區結對,以團隊協作、“一師多徒”的形式對徒弟們進行教育教學幫扶活動,徒弟定期跨校區向師傅請教、參與師傅的磨課研討,師傅也會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余,傾囊相授教學技能??缧^的結對幫扶活動,不僅活躍了集團的教育科研氛圍、加強了校區之間的交流,而且有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5.通過支教活動傳播教育正能量。學校自2008年起組建支教團隊,每年對接一所鄉村學校,每個月選派優秀黨員教師到對接的鄉村學校開展支教活動,活動形式多樣,包括“同課異構”、專題講座等,形成了集團“城鄉教研一體化暨支教”品牌。這一長達十幾年的支教活動,有效緩解了鄉村學校師資不足等問題。支教黨員教師還與所支教的鄉村學校黨支部聯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主題黨日活動,進行微黨課等專題講座。黨員教師在支教活動中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有效促進了學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潛移默化地影響了集團全體教師。集團越來越多的教師參與到教育扶貧的支教活動中來,所支教的鄉村學校如今已遍及區內多個鄉鎮學校,并延伸至區外貴州畢節的薄弱學校。

6.通過發揮名師引領作用,開啟“互聯網+名師工作室”培養新模式。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集團成立了教師發展中心和名師工作室,統籌組建“天桃名師團隊”,該團隊由各校區各學科教學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高級教師、南寧市教壇明星、南寧市學科帶頭人等優秀黨員教師組成。由優秀黨員名師牽頭,充分發揮名師引領作用,通過開設示范課、送培到基層、專題講座、網絡輔導、在線答疑等活動,展現優秀黨員名師的教學特色和育人風格,傳播教育教學經驗,全面提高集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黨建引領教師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教育集團黨建引領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近三年共有教師260多人次在國家級、自治區級、南寧市級教學技能比賽中獲獎,其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生物學等學科多名教師獲自治區和南寧市級教學競賽一等獎。目前,集團擁有正高級教師7人、高級教師83人,特級教師4人,教壇明星5人、學科帶頭人66人、教學骨干215人,獲得全國、自治區、南寧市優秀教師(班主任)等榮譽的教師29人,其中黨員教師占比超過了70%,涌現了一批黨員先鋒。2021年,集團有4名教師獲評南寧市首批“三名”工作室主持人,有8名教師榮獲南寧市“十三五”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總之,集團堅持黨建引領,把建設有“先進教育理念、厚實學科功底、高效教學技能、鮮明教學風格”的教師隊伍作為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人,打造天桃優質教育品牌。集團通過黨建鑄魂、政治導向、師德護航、師能提升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形成了黨建引領教師隊伍建設“126”模式,全面提高了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集團打造出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助力集團實現了高質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柏良.黨建引領下的教師隊伍建設[J].中小學校長,2020(7):29-30.

[2]霍蘇健.黨建引領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J].新課程研究,2021(22):12-15.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基于集團化辦學的學校新時期黨建工作創新的實踐研究”(2019A077)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曾思娜(1990— ),廣西南寧人,碩士研究生,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師發展、學校黨建與教育管理。

(責編 韋榕峰)

猜你喜歡
教師隊伍建設學校管理黨建工作
高校校內創業實訓基地建設
應用型高?!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分析
教師文化建設是實現學校內涵式發展的根本保障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新時期供電企業黨建工作發展策略分析
淺析新形勢下加強高速公路企業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淺論企業文化建設中加強黨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創新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