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2023-07-11 15:34冉旭華聞曉波
科技風 2023年17期
關鍵詞:課程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冉旭華 聞曉波

摘?要:課程教學是研究生培養的核心環節之一,是決定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為培養出符合當代社會需求的高素質研究生,近些年來研究生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一直在進行著不斷的調整和完善。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面臨著新的挑戰。本文深入探討了目前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及弊端。并從課程內容選擇、常見教學模式、考核方式、課程管理等方面總結比較,探討研究生課程改革的模式,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供研究生教學和管理人員參考。

關鍵詞:課程教學改革;教學模式;研究生課程教學

近年來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環節課程教學也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無論采用何種培養模式,課堂教學仍然是研究生培養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1]。那么如何進行課程教學改革才能使教學目標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教學內容與世界領先水平接軌,教學方式體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出符合當代社會需要的綜合素質高的研究生呢?本文對當前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并對課程教學改革提出建議,供廣大研究生教學的一線教師參考。

1?研究生課程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目前大多數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的第一個階段都是先進行課程教學,課程包括公共課程、學位必修課程及選修課程。這些課程要在第一學年全部完成,課程學習的目的是幫助研究生建立良好的知識體系、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培養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為后續課題的順利完成奠定基礎。在一年的理論課學習中研究生期望獲得足夠多的知識儲備,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在教學中不斷進行課程改革,高效率地完成教學任務。經調研發現,研究生的課程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1?對研究生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

研究生的培養更加重視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與課程教學相比學生更重視課題研究。無論是各級管理者、研究生導師、任課教師,甚至研究生自身對課程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而研究生在入學之后多數馬上就開始參加科研,當課程時間與實驗、組會、學術報告發生沖突時,無論是導師還是學生都希望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題研究。這導致了通過課程教學提高研究生的知識儲備,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與干擾。原本是互助互促的課程教學和課題研究反而出現了矛盾[23]。此種現象在研究生選課時尤為突出,研究生入學之初對科研方向并不確定,選課時往往是憑借個人興趣進行選課,尤其是個別學生主要挑選學分高容易通過的課程,導致后續的學習效果欠佳。

1.2?教學內容本科生化

研究生的教學與本科生教學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更注重前沿性、實踐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大多數高校,研究生教學的執行者與本科生教學的老師有較高的重疊率,對學生本科期間的基礎較為熟悉,這有利于課程的開展,但也正因如此,授課時很容易跳過基礎內容,因為老師認為學生已經掌握,但是部分學生的基礎并不扎實,直接切入前沿內容導致接受能力不強。而如果帶領學生復習以往內容,則極易出現研究生教學內容的本科生化,且某些課程的教材更新較慢,導致教學內容多年變化不大,教學內容和本科課程重復率較高,最新的學術科研成果引入不足,缺乏深度與廣度,缺乏學科間交叉,同樣影響教學效果[4]。所以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鞏固基礎又要提升拓展,過難過易都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減。

1.3?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研究生教學中最常使用的仍然是傳統的講授式教學,任課教師通過PPT的方式對重要知識點進行課堂講授,而后安排討論或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拓展,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本科教學相似,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但是研究生的培養更注重創新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和開拓性思維,對學科內新進展、新方法的要求較高,這就暴露了傳統教學方法的短板。教學方法的改革也就成為研究生教學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1.4?課程考核方式單一

考核成績是學生關注的重點,也是調控學習效果的關鍵。經過調研發現,目前研究生的專業課程考核方式最常用的就是課程論文,且這種考核方式已被學生普遍接受,導致學生對考核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過程考核,且所提交的論文經常出現引用不足、觀點陳舊等現象,考核的簡單化導致了學生對課程重視程度不夠。

1.5?“德育”要素引入不足

2020年9月教育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文件中強調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標準[5],德育教育成為了研究生課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6]。研究生具有較高的學歷及聰明的才智,大多數精力都是用于學習與學術研究,接觸社會較少,某些學生并未形成穩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研究生課程“德育”要素的引入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各高校也積極開展了相關建設和實踐,但是相比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德育”研究與實踐開展較晚,多數是借鑒本科課程的模式開展的,缺乏針對研究生課程的特色。

2?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方向

2.1?修訂教學內容

研究生培養中課程設置及課程內容的選擇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教學內容必須與時俱進,既兼顧基礎理論知識又結合專業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技術方法。經過多年與研究生的交流探討,我們發現學生最感興趣的教學內容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基礎理論知識,第二個是課題研究相關的內容。對基礎理論知識方面,多數學生的需求是廣而非深,學生希望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尤其是接觸新的知識。對課題研究相關內容,學生希望深而精的學習,尤其是新的方法和技術,而每個學生因為課題內容的差別,所專注的內容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學內容的選擇就要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的需求,既廣又深,集基礎性、實用性、寬廣性為一體。拓展基礎知識緊跟前沿,關注學生課題需求增加實用性,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2?改革教學模式

隨著新時代研究生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完善,傳統的教學模式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不可否認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具有不可替代的一些優勢,但已經逐漸體現了不足之處,多年以來無論是本科生教學還是研究生教學,教師們一直在不懈努力完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F將目前研究生教學中常引入的教學模式總結如下。

PBL教學模式: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此種教學模式在目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中廣泛引入[7]。其特點在于以問題為導向、教學的中心從教師轉為學生。首先提出專業理論或實踐相關的問題,針對問題學生組建小組,查找資料,開展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而后進行總結,形成小組報告,共同討論。PBL教學模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考、查找文獻、團隊合作、語言表達、歸納總結等能力。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更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的主要作用是組織、指導,學生才是主體。PBL教學模式往往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使用,對于專業基礎較好,綜合素質強的學生可適當提高PBL教學模式所占的比例。而對于基礎略差的學生挑選難度適當的內容開展,能有效提高學習效果[89]。

Seminar教學模式:Seminar教學模式起源于德國大學,以素質教育為主,是目前我國高校經常應用于研究生教學的一種方式,但尚未形成規范化的教學體系。Seminar是一種針對某一問題,與教師、專家共同討論的一種交互式的教學路徑,討論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教學,而且還為了科學研究[10]。此種教學模式一般需經過選題、自主研究、討論、總結、提交研究報告等過程,其中的討論環節尤為突出,側重素質教育。除了應用于課程教學外,Seminar教學模式尤其適合課題小組內開展,在小組匯報總結的過程中,各抒己見,專家、導師、同學對同一問題進行反復地質疑討論,發現并及時解決課題中遇到的難題,形成一種有效的團隊互動,有助于提升科研能力[1112]。Seminar教學模式還經常與PBL教學模式、TBL教學模式(基于團隊的教學模式)等結合使用。但要注意某些學生具有一定的惰性,這種惰性不僅體現在對自己的Seminar內容上,還會表現出對其他同學的主題缺乏興趣,參與度不夠的現象,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與督促。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各種優秀的教學網絡平臺,線上教學模式成為了教學主要模式之一,逐漸被學生接受。而其特有的一些優勢也被學生喜愛,例如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回放或反復觀看,可進行線上預習、復習、每個學生平等參加課內答題、互動,引入優質視頻微課等。目前各高等院校常用的平臺包括雨課堂、智慧樹、超星等,還可結合騰訊會議開展線上教學活動[13]。整體而言,線上教學為教學提供了很大便利,其最大的優勢在于靈活,但單一的線上教學也存在某些弊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是影響線上教學效果的最大因素。對于習慣被動學習,自主性較差的學生,線上教學效果欠佳。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相比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可以將學習擴展到課前、課中、課后,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利用平臺增加課程過程考核,提高教學效果。因此,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很有可能成為特殊時期的常態化教學模式,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無論是哪一種教學模式都存在優缺點,教學模式的選擇要考慮到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多方面的因素,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模式是適合所有學生所有課程的。因此,在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都是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的。有經驗的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模式,對于研究生來講基礎知識采用傳統教學,研究性內容采用PBL模式,課題研究相關知識采用Seminar方式,線上教學模式平時授課皆可與其他方式聯合使用??傮w而言,研究生課程教學中的探討式教學所占比例明顯多余本科教學,無論是PBL模式還是Seminar模式都具有探討性,都能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這些教學模式想要取得好的效果,不但對教師要求高,對研究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完善考核方式加強過程考核

修訂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是教師所能做出的努力,但最后教學效果的體現還要通過考核來獲取。課程考核同時也是學生最關注的教學環節,以往的研究生課程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試或課程論文??荚嚤容^適合公共課程和必修課程,特點是便于考核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但無法體現學生的創新和科研能力。課程論文具有更大的自主性,能充分展示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最大的弊端就是論點論據無新意等現象,評分上受到教師主觀因素的影響。因此,研究生的課程考核除最后考試或論文以外,應重視平時的過程考核,使考核更合理更公正。

結語

課程教學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環節之一,其改革方式近些年來備受各高校重視,對于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挖掘分析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從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模式改革,完善考核方式,加強課程管理等方面探討其解決方法,以供研究生教學工作者參考。研究生教學改革還面臨著諸多挑戰,只有不斷地探索實踐,總結經驗才能摸索出研究生教學改革的最佳模式。

參考文獻:

[1]許鋒華,吳璇.“學研用”三位一體研究生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和實施分析[J].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8,3(3):2125.

[2]關碩,齊超,劉洪臣,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研究生教學改革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8(31):7879.

[3]朱力影.新時代研究生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J].長江叢刊,2020(16):160161.

[4]韓鶴友,侯順,鄭學剛.新時期研究生課程教學改革與建設探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1):2529.

[5]逄紅梅,陶啟坤,康潔.新時代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難點與突破路徑[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3):6167.

[6]王茜.“課程思政”融入研究生課程體系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4):6468,75.

[7]劉超,宋歡.基于PBL問題體系建構及情景創設研究[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6,38(6):7073.

[8]鄭姣琳.PBL教學法支撐下的醫學研究生教學改革[J].高教學刊,2021,7(20):143146,151.

[9]田勇,常艷,李建華.探討PBL教學模式在醫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析[J].科技風,2021(6):4142.

[10]隋玉武,李小蘭.德國本源模式下我國本科Seminar教學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8(32):103104.

[11]劉旭琳,陳俊良,賈恒基,等.Seminar教學模式在口腔醫學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20(21):315316.

[12]底煜.Seminar聯合CBL教學模式在眼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8,32(8):2224.

[13]王建,段紀淼,谷科城,等.“互聯網+”時代下研究生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科技風,2021(2):4344.

作者簡介:冉旭華(1978—?),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博士,教授,主要從事獸醫免疫學教學和研究工作。

*通訊作者:聞曉波(1977—?),男,漢族,黑龍江嫩江人,博士,教授,主要從事動物傳染病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猜你喜歡
課程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基于學生能力培養的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基于PBL模式的醫學免疫學課程教學改革經驗
淺談中職《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機床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