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教”改革背景下“BIM應用技術”與“1+X”BIM證書課證融合的探索與實踐

2023-07-11 16:40孫益星張麗珍李子彬
科技風 2023年17期
關鍵詞:證書融合改革

孫益星 張麗珍 李子彬

摘?要:目前,高職院校多以專業選修課形式開設BIM相關課程,在課程教學實施中存在教學內容偏向BIM軟件操作技能培養、教師隊伍專業能力不足、缺少實踐經驗的老師和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通過“三教”改革的研究,重構課程內容,編制工作手冊式教材,引入企業專家,推動BIM師資隊伍建設,革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創新考評方式,探索與實踐“1+X”BIM證書與“BIM應用技術”課證融合,構建完善基于“1+X”BIM證書技能點的“BIM應用技術”課程,強化崗位職業技術技能訓練。

關鍵詞:三教改革;“1+X”BIM證書制度;考評方式

1?課證融合的實施背景

1.1?建筑行業對“1+X”BIM證書的人才需求

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文件提出要有效地將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建筑信息模型BIM證書成為首批等級證書,住建部明確提出到2020年末,甲級勘察、設計單位以及特一級施工企業應將BIM技術進行應用,在重慶市發布開展2020年度BIM技術應用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重慶市范圍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在勘察、設計、施工、運維等階段應用BIM技術[1]。

目前,國內有建筑類企業專設BIM管理部門。建設項目在招標及施工過程中,有相當一批明確要求將BIM技術應用到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建筑類企業對BIM崗位需求最多的是BIM專業應用型人才。目前高職院校在BIM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BIM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不足、缺少實踐經驗的老師、BIM教學的教師能力不滿足“1+X”BIM證書的考評工作、課程教學方法和考評手段陳舊等,培養的學生不滿足企業對BIM人才的需求[2]。

1.2?“三教”改革背景下“BIM應用技術”與“1+X”BIM證書課證融合擬解決的問題

國內建筑類企業對BIM人才的需求缺口是非常大的,其中主要的同時也是就業崗位最多的就是BIM專業應用型人才。在整個BIM人才結構中,BIM專業應用型人才基數最大、覆蓋面最廣,最終體現BIM工程建設價值的需求也最大,也將是高校BIM人才培養的重點。但目前很多課程缺乏政策、資金的保障,沒有建立長期有效的企業教師上課、教師和學生在企業學習的機制,缺乏相應的監督管理部門和學生培養程度的評價反饋機制,所以實踐性教學改革需要深化。

1.2.1?課程內容和“1+X”BIM證書考核大綱不對應,實踐教學內容不足

“BIM應用技術”課程定位為專業課,課程缺少企業優質案例資源,課程局限于建模,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不足,課程內容難以全面覆蓋“1+X”BIM證書考試知識點。

1.2.2?BIM教學的教師能力不滿足“1+X”BIM證書的考評工作

一般學校BIM課程的教師都沒有BIM工程實踐經驗,通過有限時間的培訓或自學,BIM教學的教師能力不滿足“1+X”BIM證書的考評工作,“1+X”BIM證書的考評工作既要掌握BIM知識和技能,還要有一定的答題和得分技巧,兼具兩個方面才能做好考評工作,這個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梳理歷年真題[3]。

1.2.3?課程教學方法陳舊,學生學習效果不佳

“BIM應用技術”課程只要培養學生BIM建模的能力,教學內容實踐性較強,涉及的技能點較多,課程連續性強,使用常規教學方法,剛開始的學習難度較大,會造成學生產生煩躁不安等負面情緒,學生容易產生為難情緒,容易失去學習動力,學生學習效果差[4]。

1.2.4?考評方式未體現新的職業技能要求

新的職業技能要求是綜合體現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等方面,目前BIM課程的考評方式比較傳統,考核的時間和內容比較局限,學生為了學分而進行學習備考,考評方式未體現新的職業技能要求。

1.3?“三教”改革背景下“BIM應用技術”與“1+X”BIM證書課證融合的意義

通過行業、企業、院校和畢業生的調查研究,明確就業崗位需要知識和技能關鍵點,對接“1+X”BIM證書,找到崗位、證書技能點和課程內容間的融合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編制符合崗位和“1+X”BIM證書的課程標準,通過“三教”改革,重構教學內容,編制工作手冊式教材,引入企業專家,推動BIM師資隊伍建設,改革教學方法,探索與實踐“1+X”BIM證書與“BIM應用技術”課程融合。深化“三教改革”,結合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促進課證融通,突出課程建設,對接企業的項目實際案例,持續加深學生學習的意義[3]。

2?做法成效

2.1?“三教”改革背景下“BIM應用技術”與“1+X”BIM證書課證融合的探索

2.1.1?重構課程內容,編制工作手冊式教材

基于典型工作過程重構課程,制定“基礎課程+專業課程+項目課程+團隊建設活動”的課程,邀請企業專家、行業專家、用人單位和畢業生聯合開發優質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對接企業項目案例,每章節對接企業的1~2項目實際案例,以實際工作流程為教材內容,將知識點與項目案例交叉結合,通過項目導向的方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熟練掌握BIM相關工作崗位所需的知識與技能[4]。

2.1.2?引入企業專家,推動BIM師資隊伍建設

課程改革建設的關鍵在于師資隊伍的建設,結合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教師以學徒身份帶著課程改革任務參與企業職工培訓、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等實踐活動,融合企業真實案例,同時鼓勵教師指導學生技能競賽,與企業專家共同承擔或參與科研課題項目,并考取相關認證證書,全面系統增強專業教師的BIM教學應用能力、BIM項目實操能力和實踐經驗。邀請企業顧問開設講座并開展培訓,從而激發教師在教學方式、方法、內容等方面的創新能力培養,校企共建一支數量適中、結構合理的專業BIM師資隊伍。

2.1.3?革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校企共同設計實施方案,培養質量監控標準,實踐教師標準,聘請企業行業優秀人才授課,學生定期到企業學習培訓,在企業實踐應實施企業班組化管理模式,企業教師最好帶2~5個學生,確保學生熟練掌握每個輪訓崗位所需的技能,提升校企合作的企業檔次,增加校企合作深度,邀請企業參與實訓基地建設,給學生提供實踐學習,提高實訓基地使用率。革新教學理念,配合推動教學方法改革,實施“工學交替+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建立學習小組,引入合作學習教學法,教學期間,教師不僅要指導教學,還要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2.1.4?創新考評方式

組建由校企雙導師組成的考核評價團隊,構建多元化、多方參與的教學評價體系,設計實施面向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評價方案,突出職業核心能力養成的考核,創新考評手段,積極構建第三方評價機制,由行業、企業和第三方機構對每學年對學生的培養情況進行評價,建立學校與企業共同認可的星級建筑BIM員崗位認證制度,便于核心能力的考核,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57]。

2.2?“三教”改革背景下“BIM應用技術”與“1+X”BIM證書課證融合的工作成效

2.2.1?成功建設建筑信息模型技術(BIM)實訓中心

學院大力支持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發展,2021年學院投入240萬元用來建設建筑信息模型技術(BIM)實訓中心,中心占地面積接近180平方米,實訓中心安裝Revit、中望制圖、BIM土建安裝算量、BIM場布、廣聯達BIM5D等BIM相關軟件,具備設備和管理方向的BIM中級證書考試所需的軟硬件條件?;趰徫荒芰﹂_發出了相應的實訓項目,能夠進行建筑結構建模、BIM的算量及計價、設備和建筑的碰撞檢查、施工過程可視化模擬、BIM綜合應用與管理、BIM的施工現場管理BIM的竣工交付等多個實訓項目。

2.2.2?成功舉辦了建筑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試

建筑信息模型技術(BIM)實訓中心建設完成后,實訓中心成功舉辦了BIM中級證書考試,50名學生參加了考試,證書通過率高達90%。

2.2.3?師資隊伍建設有成效

聘請廣聯達公司導師團隊進行師資團隊的針對性培訓,增強專業教師對BIM技術的了解、BIM教學應用能力及BIM項目實操能力,并考取“1+X”BIM相關證書,提升BIM證書培訓師資力量,助力學生“1+X”BIM證書的過關率。

依托課程改革和BIM實訓中心平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成功申請了1項重慶市級教改課題、1項橫向課題、1項校級課題,發表論文2篇,申報的2022年度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通過學校的評選,學校教學能力比賽、微課比賽獲獎多次。

2.2.4?構建完善基于“1+X”BIM證書技能點的“BIM應用技術”課程

依據企業行業用人需求,以融合“1+X”證書生成的課程內容編制專業課程標準,將BIM證書各個知識點和技能點具體分解落實到各章節模塊中,將分解到的知識和技能融入課程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及素質目標,順應“1+X”BIM教學改革的需要,根據修訂后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對課程內容進行重構。聯合行業企業合作開發優質應用案例資源,將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納入課程內容,不斷豐富更新課程內容。收集“1+X”BIM中級考證方向的真題,包括理論試題和實操試題,借助相關教學平臺,創建BIM線上學習資源庫。收集“1+X”BIM中級考證方向的真題,包括理論試題和實操試題,借助相關教學平臺,創建BIM線上學習資源庫。

結語

“三教”改革要體現專業自身特色,最好結合現代學徒制試點建設,校企雙主體育人,全程參與,提升教學質量,推進了校企深度融合,深化產教融合,培養的學生更適宜企業和社會需求,具有較好推廣價值。對學生進行正面疏導和思想教育,引入“五育并舉”模式,全面培養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將他們的個人成才與自我價值的實現納入為社會多做貢獻的軌道上,增加學生的危機意識教育,增強學生學習的緊迫感。

建立健全“三教”改革方面的支持政策,設立“三教”改革試點項目,構建政府引導、多發參與的雙主體育人的政策。學校和企業要共同設立專項經費,用于“三教改革”的課程開發、教師培養、技術研發、專業建設和評價模式構建等。學校主管部門要制定“三教”改革的扶持政策和建立監督部門,通過專項資金、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導企業和學校積極開展“三教”改革,形成企業與職業院校聯合開展“三教”改革的長效機制。

參考文獻:

[1]陳劍波.“1+X”證書制度背景下BIM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職業技術,2021,20(07):6266.

[2]尹曉霞,石紀龍,焦麗君.基于“1+X”證書的BIM課程建設研究[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04):1821.

[3]侯獻語.“1+X”BIM證書制度下的建設項目信息化管理專業課證融通研究[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8(02):2427.

[4]張賽威.“1+X”BIM證書與課程融合的研究——以《BIM建模應用技術》課程為例[J].磚瓦,2021(05):199200.

[5]龔琳玲.1+X證書制度下職業院?!叭獭备母锿七M策略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18):2122.

[6]梁克東,王亞南.基于“三教改革”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評價改革創新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8):2834+41.

[7]撖韶峰,羅林,毛興燕,等.“1+X”試點工作與“三教”改革融合機制創新實踐與分析——以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4(06):3335+57.

基金項目:重慶市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X”證書背景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證融通機制的探索與實踐》(Z213222);重慶安全技術職業學院校級課題《“1+X”BIM證書與〈BIM建模應用技術〉課程融合的探索與實踐》(AQJK2107)

*通訊作者:孫益星(1988—?),男,漢族,江蘇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BIM技術。

猜你喜歡
證書融合改革
WJCI 收錄證書
CSCD收錄證書
收錄證書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收錄證書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