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再融資內部風險控制問題及完善建議

2023-07-12 12:47趙淑霞
審計與理財 2023年6期
關鍵詞:再融資建議國有企業

趙淑霞

【摘要】隨著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我國的工業、農業、國防、教育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近年來,在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的雙重壓力下,國有企業也普遍存在融資難的問題。融資過程中如何規避再融資風險,并更好的發展與壯大國有企業體系是未來國有企業經營中所需要考慮的重要課題。本文將從國有企業再融資現狀分析入手,并對于國有企業再融資內部風險控制問題進行研究,最終有針對性地提出國有企業再融資內部風險控制及完善的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再融資;內部風險;問題;建議

前言

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下, 國有企業在其日常經營發展中, 為解決經營所需資金不足問題而開展再融資成為其重要的戰略布局之一?,F代市場經濟管理體系下,經濟市場的發展不再是單一化的進程, 國有企業在面對國際、國內市場雙重壓力的前提下,如何規避再融資的風險問題,提升其再融資的內部風險控制水平,成為國有企業未來發展中管理層、決策層所要考慮的問題。再融資指的是企業通過證券市場媒介, 對已上市企業通過配股、增發、可轉債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目前,由于國內證券市場中具有再融資的功能開始逐步顯現,受到多方重視, 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國有企業再融資過程中仍舊存在一定的風險, 只有不斷提升國有企業再融資內部風險的控制水平, 才能夠進一步的促進國有企業利用再融資工具獲得發展所需要資金, 并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國有企業再融資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國內經濟體制改革的向前推進, 國有企業再融資活動的開展隨著也發生了新的改變。國企現有情況存在再融資活動方式變化的同時,對國內有效實施國企改革、經濟體制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國有企業作為共和國的長子,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支撐與基礎, 再融資活動的開展主要是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基礎, 通過融資方式與有實力的資本方合作,為搞活國有企業、促進國企改革發揮作用。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再融資活動的開展落腳點在于確保國家管控,即國有性質不可動搖,如混合所有制改革。因而,國有企業再融資活動需要更為科學合理的融資方式,不斷調整企業內部經濟結構進行。我們對于國企再融資活動的開展一定要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對其加強管理的同時,充分提升自身能力應對再融資風險的出現。

二、國有企業再融資內部風險控制問題研究

1 .國有企業再融資方式較為單一

融資一般分為股權融資、債權融資兩種方式,兩種方式有優劣。企業融資過程中應結合現有的股權結構、負債規模、經濟活動乃至于擬投資項目的整體情況來選擇適當的方式?,F階段,我國國有企業實施再融資的方式是以發行股票及證券的方式進行??陀^地講,通過證券市場進行股權融資能夠減少未來還本付息的債務風險, 對于國有企業的整體經營存在一定的優勢。但是,若一味的開展此種方式進行融資顯得過于單一。這一現狀問題的出現與國企內控方面問題有關, 缺乏對于融資風險的管控意識,將影響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

2 .國有企業存在資產負債率過高問題

部分國有企業為了解決再融資渠道過于單一問題,選擇通過負債方式進行融資。國有企業負債融資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取得(如商業銀行);另一方面,通過民間借貸完成。分析上述兩種債權融資渠道的優劣性可知, 雖然國企從正規金融機構取得的資金融資風險較低、資金成本也較低,但因國有商業銀行整體上對于金融管理方式的體系不夠健全, 導致國企發展中再融資內部融資比重不高問題的出現,使得國有企業需不斷提升貸款申請,則有可能出現資金出口無法及時彌補問題, 同時若國企對外的應收賬款無法及時收回,則可能出現無法按期、及時還本付息問題出現。另外,從民間借貸角度來看,民間融資機構也在逐步壯大, 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將目光轉向民__間融資,但是由于國內資本市場管理尚未成熟,仍舊存在一定的償付風險。

3 .國有企業存在過度融資問題

國企再融資除了解決資金不足的風險之外,更進一步深層次意義在于提升國有企業內部管理水平,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來促進企業更好發展。國有企業再融資過程中,再融資內部風險管理體系是其融資決策中所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若國有企業過于貪圖融資的規模,或是為了完成上級國資主管部門的融資任務而盲目融資,最終將導致其再融資風險提升。目前,部分國有企業仍舊沒有完全擺脫計劃經濟體制理念,從而導致其再融資過程中忽視了內部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并因此而產生了融資過程問題。結合一些較大規模國企再融資內部風險管理體系的現狀而言,再融資過程中沒有進行完全的市場調查,盲目融資造成融資過度事實也非常多。國有企業管理層、國資主管部門應該對此問題給予高度重視,避免過度融資問題出現。

4 .國有企業再融資政策及法律層面風險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部分企業出現過度負債問題,也能夠從一些國有企業的財報中發現過度負債現象,究其原因除了部分管理層自身缺乏足夠的風險管控意識之外, 更為重要的是與目前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對于國有企業現融資約束力有限有關。雖然,我國對于有嚴重債務風險甚至是資不抵債的企業出臺了破產法、公司法,但該兩部法律對于國企的約束力不高,這也是造成國有企業出現再融資風險的原因之一?,F階段,國有企業內部缺乏明確的管理者資金管理制度, 部分投資者缺乏對于融資風險的預見性, 若一旦發生再融資風險則難以有效把握, 使得國有企業再融資成為阻礙其健康發展的羈絆。

三、國有企業再融資內部風險控制及完善建議

1 .國有企業再融資可嘗試多元化發展方式進行

融資也好、投資也罷都應該遵循“ 不應把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原則進行。國有企業再融資本應對其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而不能因為此舉而給國企發展帶來不利。因而,國有企業再融資過程中應該扭轉目前過于單一的方式,可以采取多元化融資方式進行。如,企業可以引入戰略投資者、引入PPP 建設模式、借助于供應商給予的商業信用等方式。從而有效規避單一性再融資為國有企業增加融資風險、財務風險。

2 .積極加強金融創新,提升國企償債能力

創新包括兩個內容:金融體系及金融監管體系。一方面,國企應該學習其他兄弟單位或是同行業企業進行的經營理念與管理思想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運營管理將二者充分結合提升企業的管理標準,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再融資水平,以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腳步;另一方面,其可成為國有企業再融資內部風險管理者的制度遵循。國有企業通過金融創新,使得原來專門針對的融資風險管理系統可以轉變為再融資管理者及運營部門的監管,若企業再融資過程中出現相應問題,可以相關專業人士對其進行詳盡分析,從而提升對于融資風險的評估、判斷力,不斷提高國有企業債務償還能力。

3 .完善管理體系,規避過度融資風險出現

國有企業若想在金融市場占有相應位置, 并不斷提升其再融資能力, 則須從建立與完善相關活動的內部風險控制管理入手展開工作, 并將風險評估工作貫穿于再融資活動的始終。國有企業代表著人民的利益,掌握著國家的資產,其實施再融資過程中,應盡可能管控風險,從而減少國有資產流失的機率。另外,從外部投資者或是金融機構來看, 須完善與規范相關投資部門及社會資本投資機構的系統化管理, 完善貸款申請體系、改進貸款批準條件,靈活運用相關信貸政策,在避免出現不良貸款的基礎上, 保障國有企業的再融資需求,從而實現政府提出的“ 金融服務于實體、服務經濟發展”的整體要求。

4 .健全法律體系,提升對于法律認知程度

法制社會的今天, 企業與公民在開展相應的社會活動、經濟活動過程中應該遵循法律的認知度,以避免落入違法行為的陷阱。國有企業再融資過程中應該充分了解相關法律的規定, 就需要立法部門出臺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規, 讓國有企業進行再融資操作過程中,明確相關的權利與義務,本著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實現國有企業再融資運營。與此同時,要求國有企業管理者提升再融資活動的謹慎意識, 增強其風險憂患意識,確保將再融資風險降至最低。

四、結論

再融資活動的開展本身對于國有企業而言相對有利,能夠有效擴充國有企業經營規模,并為其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然而,凡事都是利弊共存的,針對國有企業再融資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風險存在。鑒于此,國有企業可從自身經營情況入手,通過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來完善再融資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在實現再融資目標的前提下, 促進國有企業持續、健康、高效發展做出其貢獻。

參考文獻

[1]李莉. 上市公司債券融資內部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全國流通經濟,2022,(27):84-87 .

[2]許紅. 論上市公司再融資內部風險控制及完善[J].財經界,2019 ,(10):76-77 .

[3]季潔. 論國有企業再融資內部風險控制問題及完善建議[J].當代會計,2019 ,(3):84-85 .

[4]靳彥斌. 國有企業集團融資風險識別與防控[J]. 財會研究,2023 ,(3):53-58 .

(作者單位:阜新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再融資建議國有企業
新時期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
國有企業加強預算管理探討
接受建議,同時也堅持自己
如何做好國有企業意識形態引領工作
好建議是用腳走出來的
證監會整治再融資亂象
完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思考
上市公司再融資風險管控機制的完善
建議答復應該
幾點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