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商務隱約出現新的主導方向

2023-07-17 04:57姜奇平
互聯網周刊 2023年13期
關鍵詞:岔路張勇經理人

姜奇平

6月20日,阿里巴巴官宣,張勇卸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由蔡崇信接任。張勇將專職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專注阿里云的發展。這一變化顯示阿里巴巴有向強調中小商家“初心”回歸的跡象。我們樂觀其成,因為一旦成功,可能引領中國互聯網的主導邏輯向范圍經濟方向曲折演進。

范圍經濟,可以簡單理解為“小的就是好的”。為中小企業服務,本來就是阿里巴巴起家時創始團隊的初衷,一直到美國上市時還在堅持。但不知從何時起,這個初心被不斷淡化?;叵肫饋?,似乎與職業經理人地位上升有某種相關性。

職業經理人帶來的一個明顯變化,就是“大的就是好的”,至少從業績上看是這樣。

業內已經注意到,阿里巴巴近期的調整與變化,有某種共性,越來越多馬云的老戰友、阿里創始團隊成員移向舞臺中心,而職業經理人紛紛歸位樂池、燈光等支持性崗位。以張勇來說,他是職業經理人的代表,業績類型往往都是跟“大的就是好的”有關的,大手筆、大業績,如“雙十一”。這一特點是非常順應傳統中國制造時代的現實的,在經濟學上可以歸類為規模經濟(打價格戰)。

這一方向,幾乎已經形成阿里“亞文化”,以至于人們甚至覺得馬云已經認了、從了。

但馬云最近的創始團隊回歸大戲,令人又一次驚嘆馬云的英雄本色。他到底還是不舍“服務中小企業”這個初心。馬云最近在淘天集團內部會上指出了三個方向:回歸淘寶、回歸用戶、回歸互聯網。他認為,接下來是淘寶而不是天貓的機會,阿里電商應該“回歸淘寶”。他還稱,阿里過去那些賴以成功的方法論可能都不適用了,應該迅速改掉。

怎么理解“回歸互聯網”?以《互聯網周刊》的立場來看,回歸互聯網,就是要回歸其主導邏輯。謝伏瞻說得更明確:“進入互聯網時代,范圍經濟取代規模經濟成為產業組織的主導邏輯”。

這盡管是一條非常艱難的路,但這是符合全球經濟、中國經濟和數字經濟大勢的路。馬云向創始期的思路與人員回擺,已不是為了重溫夢想,而有非?,F實的考慮。

以大規模殺價競爭為代表的“雙十一”“雙十二”之類的節慶電商,最近一年已經出現頹勢,而中國又處在人均一萬美元收入這一全球通行的“降價競爭—提價競爭”轉折點上。在為中小商家服務中建立比較優勢,在差異化、多樣性和高附加值方面走出新路,將決定是“牽著命運走”,還是“被命運拖著走”。

一個企業在大方向既定的情況下,要靠職業經理人“管具體業務”,從這個岔路口承平地走到下一個岔路口,這時要看誰走得快、走得穩;但在走到風向不定的岔路口時,要靠領導者類型的人(包括創始團隊成員、企業家),看誰把握方向準,或更符合、默契于領導人的判斷,蔡崇信肩負的使命就是“管未來創新”。如今,阿里與中國電子商務都到了一個需要重新定向的岔路口。

中國大市場正在從人均收入1萬美元之前的大市場,向人均收入1萬美元之后的大市場進行著深刻轉變。對所有人來說,這都是新課題。阿里的選擇是順天時、有魄力的,至少比京東眼下救急式的戰術性調整更有戰略眼光,更有長遠眼光。

客觀地說,為中小商家服務這條路是不好走的。十年前,阿里沒有走通范圍經濟的路,主要是低成本差異化的規律本身,還在試驗、探索中。但有一些規律,現在可以隱約看出來,以流量變現為主軸來說,要從專注流量規模(包括線上線下、公域私域的規模),轉向專注流量質量。

范圍經濟中的報酬遞增分兩個層次,一是在多樣性效率層面(不考慮固定成本均攤),要取得智能、情境等技術的領先;二是在多樣化效能層面(主要考慮固定成本均攤),平臺要提供差異化、多樣化、異質性的應用支持能力(包括面向以銷定產的數據、工具)。

張勇負責的阿里云很可能成為決勝的關鍵。而阿里云如果能做到以數據資產有償分享替代銀行貸款,幫中小企業幫到根子上,將來還可以重掌阿里巴巴董事會。

猜你喜歡
岔路張勇經理人
Photon blockade in a cavity–atom optomechanical system
那一次,我站在岔路口
跟曾國藩學修身
傅山的“四寧四毋”
進出口經理人
《進出口經理人》征訂
張勇
岔路與選擇
岔路失羊
觀察:戶用光伏岔路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