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2023-07-22 10:59顧素梅王鑫李雨桐
設計 2023年11期
關鍵詞:人機交互情感體驗產品設計

顧素梅 王鑫 李雨桐

摘要:為給盲人產品注入新的設計思路,探究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途徑,解決盲人在產品使用時的認知障礙與操作困難問題,進而愉悅用戶心理體驗?;谑袌稣{研和盲人群體特征及需求的分析,總結出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途徑、應用原則與應用策略,并對感官代償的應用價值展開探討,驗證盲人產品設計中應用感官代償的可能性與可行性。感官代償可作為一種科學有效的設計手段,指導今后的盲人產品設計,即通過提高盲人感知信息的能力,讓其在產品交互中獲得愉悅的互動體驗,實現了對盲人的情感關懷。

關鍵詞:感官代償 盲人群體 產品設計 人機交互 情感體驗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3)11-0076-04

引言

根據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我國殘疾人數量高達8500萬,其中盲人群體占據相當一部分,并且每年還在以一定的速度持續增長。但是縱觀國內外現有產品市場,專門為盲人用戶設計并被開發出來的產品卻很少,種類和功能方面也有著較大局限性。而感官代償作為專門為感官障礙群體服務的設計方法,可為用戶提供準確高效的信息感知通道和獲取外界信息的能力,有望解決盲人產品市場中這一現存問題。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和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盲人用戶對產品的需求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他們在追求產品功能實用性的同時,更加注重產品所帶來的情感體驗,希望產品能實現精神滿足。這一轉變受到設計界的廣泛關注,設計者正致力于將感官代償這一理論應用在盲人產品設計中[1],利用觸覺、聽覺等其他感知通道來代償視覺,以期設計出更具智能化、人性化和情感化的產品,使盲人群體感受到心理關懷和情感滿足,幫助他們實現自身價值,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顯出社會對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所以,感官代償如何應用于盲人產品設計中是研究需要關注的關鍵問題。

一、盲人產品設計發展現狀

(一)盲人產品的概況

盲人產品市場的調研結果顯示,國內外現已設計并開發出不少針對盲人用戶的產品,這體現出設計界在不斷加大對盲人群體的關心與關懷,期望通過產品設計輔助盲人的日常生活。國內外市場中盲人產品主要分為生活安全類、健康醫療類、閱讀通訊類、娛樂教育類和其他類五種類型,見表1。如健康醫療類產品中的盲人智能藥盒通過觸覺和語音的交互方式,解決了盲人取藥不便、吃藥困難的問題;閱讀通訊類產品中的指環閱讀器以簡潔的交互流程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盲人的社交需求。從設計的角度來看,現有的盲人產品均體現出感官代償的應用。

(二)盲人產品存在的問題

1. 盲人產品及服務體系的發展尚未成熟。雖然世界各國都已經關注到盲人這一特殊群體,并采取積極措施為他們提供市場性服務,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盲人用戶的有關產品和服務體系的發展并不成熟,難以滿足這一群體平常的實際生活需求,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更是無法滿足。

2. 盲人產品在信息交互方面還存在障礙。首先,盲人產品與其他產品、環境間的信息聯通性不高,有待進一步提升;其次,產品信息的傳達方式較為機械,傳達內容不夠準確;最后,就盲人用戶獲取信息的途徑來看,產品的感官交互方式單一[2],主要以觸覺交互為主,這通常會限制其他感官的發展,不利于其他感官充分發揮代償作用。

二、盲人群體特征及需求分析

(一)盲人群體的特征

1. 生理特征:根據視力的標準等級,盲人群體的視力低于0.05且幾乎無光感,見表2。由于視覺通道受阻,盲人不得不轉向并依賴于其他感官,包括觸覺、聽覺、嗅覺與味覺,以至于更好地獲取周圍環境信息[3]。經過長期的鍛煉和強化,盲人其他感官的感知能力就會顯著提升,往往高于正常人。聽覺方面,盲人的聽覺注意力穩定性較高且更敏銳,在聽覺記憶、語音感知、細節捕捉等方面也表現出更大優勢[4]。觸覺方面,盲人表現出比常人更靈敏的特點,觸覺敏感部位的分布也更廣泛,并且有自己專門的觸覺感知范式,用來理解事物的形狀、大小以及材質等。

2. 心理特征:盲人群體由于視覺方面的缺陷,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其社交的主動性,難以融入社會,導致多種負面心理問題的產生:接觸新產品時產生的無助感;使用操作繁瑣、功能復雜產品時出現的自卑感;向他人尋求幫助的矛盾敏感心理;面對周邊陌生的環境和未知的產品時常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但是仍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與期待。

3. 認知特征:盲人在認知途徑方面與視力正常者相反。視力正常者一般采取從整體到局部的途徑觀察物體,而盲人則是先觸摸物體,再通過不斷擴大范圍逐漸感知事物全貌,可看作是從局部到整體的認知過程。盲人還普遍展現出較強的機械記憶能力,聽覺功能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很出色;但是在理解抽象事物方面難度較大,需要不斷強化其他感官的功能來認知世界[5]。

(二)盲人群體的需求層次

新時代針對盲人群體而展開的產品設計,不僅要滿足他們基本的生活需求,更要關注他們對娛樂社交、情感體驗以及精神滿足等更高層次的追求。切實了解盲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真正需求,并對其展開針對性設計,使產品更好地服務于用戶。依據盲人群體的特征,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基礎上總結出盲人用戶對產品的需求層次:生理與安全需求、認知與行為需求、情感與社會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見圖1。

1. 生理與安全需求:由于視覺機能的缺陷,盲人群體在獲取外界信息時會受到諸多限制,導致平衡感、安全感及距離感等相關感知能力的衰退,而且盲人大多對產品特征的理解力偏低,使用行為上常有小心謹慎、焦躁不安的表現。因此,盲人產品設計在充分考慮產品外觀和功能的同時,要保障盲人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比如不宜采用復雜的結構、尖銳的造型以及冰冷生硬的材質,避免用戶出現大幅度動作等。

2. 認知與行為需求:盲人用戶對產品的認知需求是基于盲人認知特征之上的,與用戶操作層面的交互行為需求密切相關。要想滿足盲人的認知與行為需求,盲人產品必須采取適用且易用的交互方式[6],建立合適精準的人機工程尺寸、選擇熟悉易理解的人機交互語言、形成簡潔清晰的使用操作流程。設計界正在探索用觸覺、聽覺體驗替代視覺體驗的方法,在盲人產品中尤其注意觸覺與聽覺設計要素的應用,以提高產品交互方式的可用性與易用性。

3. 情感與社會需求:盲人群體因自身特征缺乏與社會的交流,在社會活動方面的參與度極低;然而他們內心渴望社交,渴望如同正常人一樣融入社會,擁有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當上述兩個層次需求被滿足后,盲人對產品的需求就會向情感滿足轉變,期望在產品使用中獲得更多情感體驗。

4. 自我實現需求:盲人樂意向身邊人展示自身的文化品位與生活品質,也有著彰顯自我個性、實現自我價值的精神需求。這種需求對盲人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設計要求,盲人產品在保障功能性完備的基礎之上,不僅要讓盲人在使用過程中體驗到關懷與尊重,更要鼓勵他們積極探尋新鮮事物和生活方式,以追求自我價值。

三、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途徑

感官代償是指人在某個感覺器官受損或缺失時,為了從外界獲取更多的事物信息,會更依賴和頻繁使用其他感官,這樣其他感覺器官的功能將得以相應加強,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對受損感官的補償。運用感官代償進行盲人產品設計時,一般是通過觸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多感官綜合代償視覺,其中觸覺和聽覺最為常用,從而讓產品實現“可視化”,方便盲人用戶對產品的使用。

(一)觸覺代償途徑觸覺通過身體的感知部位接觸產品獲得最真實直觀的感受,是盲人感知并認知周圍事物的重要方式,也是視覺代償的有效途徑之一。觸覺能夠準確地辨識出事物的材質、紋理、質感、形態、大小等,經過大腦的加工整合后,可較為清晰地重現事物的視覺形象,從而形成對事物的整體認知[7]。而且盲人通過直接觸摸產品獲得了互動體驗,實現了功能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愉悅?,F有產品市場中,已有不少案例運用了觸覺代償視覺的方式,比如盲人魔方(見圖2)、盲人手表(見圖3)、盲人溫度計(見圖4)等。

(二)聽覺代償途徑聽覺在獲得外界信息方面僅次于視覺,具有最直接迅速的特點,是視覺代償的另一主要途徑。在盲人產品設計中,可將聲音作為傳達信息的媒介:一方面利用語音信息或語言描述來提示和引導用戶下一步如何正確操作;另一方面運用樂音和自然音的非語音形式對產品的使用進行輔助和反饋,比如運用緩和悅耳的聲音反饋用戶操作正確,運用強烈急促的聲音反饋用戶操作錯誤。聽覺體驗在用戶感知產品中具有重要作用[8],盲人產品中若能恰當利用聲音的設計,能幫助用戶樹立心理上的信任感,創造良好的情感體驗。聽覺代償視覺的產品案例并不少見,比如最常見的有公交車刷卡機(見圖5)、手機的不同來電鈴聲(見圖6)以及鳴叫水壺(見圖7)等。

(三)嗅味覺代償途徑嗅覺往往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征,而不是視覺所感知的形態、色彩與大小等外在屬性。盲人產品設計中運用嗅覺代償途徑將會為用戶帶來有趣的感官體驗,這是其他感官無法取代的。比如嗅覺在位置判斷和距離識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過物體散發氣味的強弱程度來判斷距離的遠近。味覺通常與嗅覺相互整合,共同發揮作用。當味覺代償視覺時,一般出現在用戶進食、品嘗味道或者分辨食物種類的情況中,應用范圍很小。在盲人產品設計中,味覺代償視覺的途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偶爾作為輔助的代償途徑,相關產品案例也極少。

(五)多感官聯合代償途徑盲人產品設計可嘗試將觸覺、聽覺、嗅覺等多個感官綜合代償視覺,積極探索多感官聯合代償途徑的無限可能性,例如觸聽嗅覺聯合、觸聽覺聯合等,以給用戶帶來特殊的多感官聯合體驗。根據使用情景的特征選用合適的多感官聯合代償途徑,使產品變得可用、易用,從而提升盲人使用體驗的愉悅性。

四、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原則與策略

(一)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1. 安全性與容錯性原則:盲人視覺機能的缺陷導致其生活自理能力偏低,自我保護能力有所欠缺,難以保障自身的生理安全,心理上也常常表現出缺乏安全感[9]。針對盲人的產品設計需要在考慮其身心特征和操作習慣的基礎上,優化和完善產品的物理安全性原則與操作容錯性原則。安全性原則要求產品避免出現有可能對用戶造成傷害或引起誤操作的設計;容錯性原則要求產品包容用戶的錯誤操作,并能及時給予提示和反饋,避免給用戶帶來危險,最大程度保障盲人用戶的生理和心理安全。

2. 可用性與易用性原則:產品的可用性是易用性的前提和基礎,共同決定了產品是否能用、好用,是否方便用戶操作。尤其盲人多在性格上表現出缺乏耐心、容易焦躁的特點,所以為其設計的產品必須易于理解和操作,通過簡單學習甚至不用學習就能熟練使用。盲人產品的易用性可通過簡約外觀造型、優化內在功能以及簡化操作流程來實現,例如造型上清除不必要的裝飾、功能上降低復雜度、操作流程上精簡步驟等。另外,盲人產品的易用性還應體現在其反饋機制上,設計時可加入聲音元素來反饋相關信息[10],確保產品使用流程的完整性與順暢性。

3. 多感官參與原則:多感官參與是指聯合觸覺、聽覺、嗅覺等多種感覺共同作用來感知外界信息,而不是只依賴于一種感覺,大幅提升信息傳達的準確性與高效性??紤]到盲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認知的特殊性,獲取信息方面也存在較大困難,所以盲人產品的設計應當遵循多感官參與的原則,充分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對視覺進行補償,豐富盲人感官體驗的同時,還能提升其感官代償的能力。

4. 通用性與無差異性原則:盲人之間生理上存在著較大差異,其觸覺、聽覺等感官的代償能力也大不相同,因此在為其設計時要充分考慮通用性原則,從產品形態、觸摸質感、聲音提示等方面對產品的使用功能進行優化,使之能為大多數盲人用戶服務[11]。在盲人產品設計中,還應當注意產品本身的無差異性,也就是考慮到普通用戶使用產品的可能性,從而使他們有機會同正常人交往互動,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二)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1. 以功能認知為基礎:產品的實質是功能系統,用戶對產品的需求其實就是對產品功能的需求,所以產品設計本質上是針對功能要素而展開的。盲人由于視覺方面存在缺陷,感知外界信息的渠道受到很大阻礙,所以對產品功能的認知能力較差。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必須以功能認知為基礎,充分挖掘其他感官補償的潛能,提升用戶對產品功能的認知水平,最終通過設計體現產品的價值所在。

2. 以交互效用為導向:產品的使用實際上是人機交互行為的發生,即在用戶與產品、服務或整個系統之間建立對話。盲人在缺失視覺的情況下,往往通過觸覺、聽覺等其他感覺通道與產品發生交互行為,以滿足自己對產品的使用需求[12]。因此將感官代償應用于盲人產品設計時,應以交互效用為導向,選用適合盲人的交互語言和交互方式,盡可能實現交互行為的最優化,降低產品使用的復雜程度和盲人用戶的操作難度,從而愉悅用戶的使用體驗,以實現對盲人的設計關懷。

3. 以情感體驗為目標:產品設計的最高境界當屬情感設計,即在設計的過程中融入情感要素,賦予產品深層次內涵,使得用戶在交互行為中獲得情感體驗[13]。隨著體驗經濟的發展,大眾對產品的需求已逐漸上升到情感層面;而盲人作為特殊群體,對產品的情感需求更為強烈。因此,應用感官代償的盲人產品設計,不僅需要滿足盲人對產品功能、交互方式的要求,更要關注產品使用過程中所能提供的情感互動,引起盲人用戶在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激發盲人群體對積極生活方式的追求。

五、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在盲人產品的設計中應用感官代償,有利于將盲人的感官系統融入到產品信息體系中,通過合適可行的代償途徑能有效提升盲人獲取信息的能力,方便其工作和生活,進而實現自我價值。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價值不僅體現在用戶方面,在產品和社會層面也有體現,見圖9。

(一)產品層面:優化產品功能,實現使用價值。感官代償作為一種多維認知的設計方法,應用在盲人產品設計中有助于凝練、優化和實現產品功能,滿足用戶多層次需求,進而體現產品的使用價值。感官代償通過挖掘多種感官補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彌補了盲人的視覺缺陷;并運用不同的感官聯合方式減輕了盲人的認知負擔與操作難度,增強交互效率,從而提高產品的用戶滿意度。

(二)用戶層面:滿足盲人需求,激發情感認同。以感官代償為指導的盲人產品設計,充分考慮盲人用戶生理、心理以及認知層面的特殊性[14],針對具體問題作出具體分析,真正滿足了盲人對產品的需求。盲人產品中通過增強觸覺、聽覺等其他感覺的設計,不僅能夠提升用戶感知外界信息的能力,從而更好地認知和操作產品,實現盲人對產品的使用需求;而且很大程度上優化了交互行為,讓用戶能夠輕松愉悅地與產品進行互動,喚起盲人的情感共鳴。

(三)社會層面:彰顯人文關懷,促進社會文明。隨著社會文明水平的提高,設計界正致力于通過設計改善盲人甚至全體弱勢人群的生活狀況,進而提升整個社會的發展水平。感官代償正是基于此背景應用在盲人產品設計中,在“以人為本”設計指導下,通過產品功能實現來提升盲人用戶的認知與行為能力,使其能夠擁有公平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共享社會物質文明的發展成果,對于營造社會和諧以及促進社會文明有著深遠意義。

結語

基于對現有盲人產品進行的市場調研,分析和歸納了盲人群體的特征和需求,總結出感官代償在盲人產品設計中的應用原則,構建了以功能認知為基礎、交互效用為導向、情感體驗為目標的多維度、深層次應用策略,并進一步對應用價值做了合理探討,從而激發社會各界對盲人群體的關注。但總的來說,感官代償設計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如何更科學系統地將感官代償應用在盲人產品設計中,需要在今后針對設計方法、適配技術、人文創新和前沿趨勢展開更深入的研究。

未來,盲人產品的感官代償設計將會滲透到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聯網、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嵌入將會提供有力保障,讓盲人產品的智能化與人性化的雙重趨勢得到充分體現。同時,盲人感官代償產品需要更加關注交互的人性化,以更好地服務于用戶,滿足盲人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美好生活需求。將感官代償應用在盲人產品設計中一定不能脫離目標用戶本體,從多種視角對盲人的生活需求及行為習慣進行針對性審視與分析,同時兼顧盲人需求的個性化與多元化,實現盲人產品與科技、人文的融合。

參考文獻

[1]熊興福,李姝瑤.感官代償設計在產品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09,30(10):131-132+139.

[2]馮豫韜,楊澤輝,宋錦然,等.通用視域下多感官通道的視障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06):110-114+122.

[3]李冉,劉正一.人文關懷理念下的盲人助行產品設計研究[J].工業設計,2021(11):70-71.

[4]馮杰,徐娟,伍新春.視覺經驗缺失對盲人聽覺詞匯識別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21,29(12):2131-2146.

[5]張鈺曌,陳洋.基于感官代償的特殊教育學校公共空間無障礙設計策略研究[J].建筑學報,2017(S2):56-62.

[6]汪海波,胡雪茜,郭會娟,等.針對全盲用戶的導航軟件信息無障礙設計[J].包裝工程,2019,40(16):123-127+133.

[7]孫新可,董佳麗.基于聯覺理論的盲童玩具設計研究[J].設計,2021,34(11):77-79.

[8]徐麗麗,趙小云.盲人的聽覺優勢、神經機制及教育啟示[J].綏化學院學報,2018,38(01):84-89.

[9]殷曉晗,郜紅合.基于盲人認知特征的觸覺圖形設計[J].工業設計,2021(09):86-87.

[10]徐進波,陳晨.基于語音交互的盲人出行輔具設計[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2(05):100-102.

[11]胡鴻,李正安.基于服務流程和KANO模型的盲人購物體驗設計研究[J].設計,2020,33(11):74-77.

[12]蔡勻.“可見”的溫情——視障者產品設計中的觸覺體驗[J].設計,2021,34(03):48-50.

[13]唐向飛,趙馮馮.基于情感化的視障群體感官代償設計研究[J].設計,2020,33(19):10-12.

[14]吳新林.基于視障者家居特征的無障礙設計原則與方法[J].包裝工程,2020,41(22):83-88+94.

猜你喜歡
人機交互情感體驗產品設計
智能產品設計
《冷·暖》
《教堂之夜》
某型柴油機虛擬維修系統研究
人機交互課程創新實驗
淺談交互設計在工業設計中的運用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課升華的金鑰匙
注重體驗,促進成長
LESS IS MORE:極簡主義的產品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