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2023-07-24 13:10鄭娟楊丁丁張華文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3年8期
關鍵詞:安全評價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鄭娟 楊丁丁 張華文

摘 ? ?要:為適應新時代高校本科人才培養需求,文章分析了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一方面要建立課程思政指標體系,培養安全工程專業學生的安全價值觀和家國情懷,另一方面要構建雙向循環反饋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實踐認知能力,以期達到思政育人的目標,最后以“安全評價”課程為例,闡述了融入思政育人目標的教學設計與實踐。

關鍵詞: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安全價值觀;“安全評價”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8-0081-05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抓住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圍繞立德樹人的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勢下應當遵循的指導方針與教育理念,是增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影響力與實效性的根本保證[2]。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是實現中國共產黨培養具備綜合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徑。

二、新時代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

必要性

當前,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時期,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各個領域相互依存的局面不斷加強,帶來的社會及生產安全問題日益復雜化、多元化。近年

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全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經濟社會發展的每一個項目、每一個環節都要以安全為前提,不能絲毫疏漏”“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確保安全生產、維護社會安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經濟社會要穩定發展,需要認識安全的一般規律,需要依賴安全科學技術和安全管理手段保障可持續發展。我國安全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本科教育始于20世紀50年代,經過多次目錄調整,專業不斷整合,安全工程成為綜合性專業,開始為各行各業培養安全人才[3]。最新版《工程教育認證標準》明確對畢業生的要求,包括:工程知識、問題分析、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研究、使用現代工具、工程與社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職業規范、個人和團隊、溝通、項目管理、終身學習12項內容,加大了對從業人員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要求[4]。

因此,新時代新工科背景下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肩負著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的社會重任。人才培養不但要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對學生安全意識文化、安全價值觀的培育,不但要學習理論知識,更要加強實踐技能的培育。高校期望通過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培養出有能力、有擔當,有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實事求是探索創新科學發展理念,誠實守信、愛崗敬業,以及具有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安全工程專業人才。

三、建立課程思政指標體系,培養安全工程專業學生安全價值觀和家國情懷

2016年,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的理念以來,全國各高校迅速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從培養方案制定到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學大綱編寫,從思政示范課程建設到優秀思政案例挖掘,已經有不少教師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進行了教學改革的研究。如李國娟、于穎等人探討了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的著力點和關鍵環節[5- 6];

柳逸青等人梳理了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并提出解決思路[7];張天航、馬艷艷等人針對某類專業或某門課程進行課程思政實踐的研究,對在專業課授課過程中如何落實課程思政進行了探索,為在不同專業、不同課程中推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鑒的藍本[8- 9];郭抗抗等人從挖掘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內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和元素,尋找有效的融合手段,設計實施路線,改革教學方式及評價方式角度探討了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路徑[10]。

經過探索與實踐,作者認為需要重點從課程教師團隊建設、思政融入點課程體系建設,以及優化教學設計和評價過程3個方面推進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教學改革。

(一)課程教師團隊建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盵11]面對新時代課程教學改革,安全工程專業課程任課教師應首先從提高自身人文道德修養水平、加強自身安全意識文化水平、關注社會安全熱點事件等方面進行個人思政能力的建設。其次,安全工程專業學科理論知識最終要服務于安全生產各個環節。根據《工程教育認證標準》,學生應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因此,對任課教師的社會實踐能力提出了新的高要求。教師必須更多地投身到社會生產過程中去,及時了解生產動態、生產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企業安全技術咨詢需求,同企業積極開展科研項目合作,全面提升解決復雜社會安全問題的能力。最后,課程的建設應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專業課程總體分為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課程之間具有前后相連、層次遞進的關系,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忽略課程間的相互影響,致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寬度、深度不夠,思維定勢且固化。打造課程教學團隊,有利于串聯課程間的知識點,推動課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點的能力,有利于促進相關課程任課教師參與到課程教學設計中來,爭取做到每名任課教師都可以作為主要任課教師主抓1門課程,與其余2或3名教師共同組成團隊,參與課程建設,形成以課程為中心、以主任課教師為核心的課程教師團隊建設模式。

(二)思政融入點課程體系建設

為落實“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教育任務,達到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育人目標,安全工程專業各類主干課程必須充分挖掘思政融入點,明確課程思政指標,建立專業課程思政指標體

系,在課程教學大綱中體現課程思政育人目標?;诎踩こ虒I特色,課程思政指標點應包括安全法律法規意識,安全科學文化素養,安全職業文化素養,團結合作、和諧發展,實事求是、探索創新,誠實守信、愛崗敬業,政治認同、社會責任,科技強國、國泰民安,以及國際視野等。表1列出了安全工程專業部分主干課程對應的思政指標點。

(三)優化教學設計和評價過程

改革后的教學設計應圍繞思政指標點的融入和加強實踐教育2個方面進行設計,應明確課程要融入的思政元素、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目標、知識點與思政點融合的電子教案設計、構建雙向循環反饋式的項目化案例設計等。

改革后的培養目標發生了改變,就不能再沿用傳統的評價方式檢驗學習效果,應借助網絡教學平臺,細化評價項目,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教學評價。評價項目應包括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方面。

四、加強實踐教育培養新時代安全工程專業人才

(一)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存在“兩張皮”現象

當前通過開設的專業實驗、課程設計、各類實習從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行了訓練,但是還達不到《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要求培養“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對復雜問題進行合理分析”的能力的標準[4]。

各高校安全工程專業教學實驗室結合各自依托的行業背景開設的專業實驗類實踐課程,具有一定的特色,但是在具體實驗內容設置上又存在諸多實際問題。如石油化工安全類實習類實踐課程,因裝置設備結構復雜,危險性大,通常以企業實地參觀為主,但是這種參觀往往不能深入到裝置設備內部,易流于走馬觀花的形式。因此,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存在“兩張皮”現象。

(二)構建雙向循環反饋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將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引入課程教學,聯合企業和應急救援基地等部門,建立企業現場需求與實際課程內容雙向循環反饋式課程教學體系(圖1)。

安全工程專業課程從知識層次可以分為概念型知識、技能型知識和拓展型知識。概念型知識為課程基礎知識,要求學生掌握并深入理解專業術語、概念、定義;技能型知識通常為專業課中的重、難點知識,要求學生能夠學會并運用到案例分析中,能夠解決常見的工程問題;拓展型知識一般要求學生對習得的所有知識能有效應用到實踐過程中。運用現代化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教學設計中明確不同知識類型要達到的培養目標,設計學習階段、課程形式、教師任務、學生任務、學習效果的檢驗和課程考核評價方式等全過程、師生全員參與的教學模式。針對重、難點內容進行項目化案例訓

練,設計項目化案例卡,采用教師逐步引導、學生討論的方式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的線下課堂案例訓練任務,設計項目化實習環節,以企業導師課的形式開展現場實習活動,將概念型知識和技能型知識同現場操作過程進行對比結合,引導學生思考理論如何與實踐相結合,最終達到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目標。

五、以“安全評價”課程為例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一)挖掘課程知識要點中的思政元素

“安全評價”是安全工程專業的核心必修課,共48學時,另設置有2個學分的課程設計。這門課既是一門考研課,又是風險分級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組織實施過程中重要的方法工具,是一門理論性、應用性、綜合性均較強的課程。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持續發

展,在高危行業產業布局和結構重組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各類生產要素流動加快、安全風險更加集聚,事故的隱蔽

性、突發性和耦合性明顯增加,這就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對單元的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要從科學性、系統性、全面

性、整體性的角度出發,培育厚基礎、重能力,具有社會責任感、安全價值觀,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態度,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的風險識別與管控能力的復合型專業人才。

(二)課程思政目標

新時代本科育人過程中應教育學生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從思想認識上出發、在日常生活中歷練、在學習實踐中提升,練就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真本領,重視安全發展理念、崇尚安全文化素養;培育學生珍惜學習時光,求知問學,豐富學識,增長見識,追求真理、探索創造、甘于奉獻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發展跨學科能力的安全責任領導者與管理者,按照新時代的發展思想和要求更好地造福世界。

知識目標:了解安全評價的概念、發展和現狀,掌握危險有害因素識別的理論基礎和辨識方法,掌握安全評價方法的定義、原則、步驟、程序,能夠合理選用相應的評價方法對單元進行系統評價。

能力目標:深植“紅線意識”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理念,建立安全評價依據和基本流程,樹立終身學習信念,扎實學習安全評價方法與技能。

素質目標:培養學生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文化素養、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埋下成為優秀安全評價師的種子,提升學生職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三)知識點與思政點的融合

圖2為“安全評價”課程章節對應思政指標點。

1.安全評價概論

以學生熟知的人文典故、成語故事典籍等作為思政元素切入點,讓學生了解我國先賢在生產生活過程中總結出的大量關于危險源辨識和評價、防范化解危險的知識技能和措施手段,引導學生將“紅線意識”等現代安全理念融入其中。提升對安全評價重要性的認知,是生產經營單位工作的需要,是政府監管的需要和人類進步的需要。

以職業資格認證的相關要求為思政元素切入點,根植職業資格認證理念,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獲得感、認同感和工程榮譽感,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和對工程教育背景的認可。

通過知識點的講解,學生理解安全評價的核心本質是對系統的狀態認知。從認知角度進行解釋分析,便于理解系統安全評價的作用、相關方法和程序過程,同時增加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

2.危險有害因素辨別

以社會熱點事件為思政元素切入點,聯系社會實際,從專業行業發展角度引發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以國家總體方針、法律法規及發展方向等背景作為思政元素切入點,從行業發展層面介紹行業安全形勢及現狀等。如國家要求生產企業組織建立并落實風險分級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那么雙重預防機制組織實施中的核心任務即做好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工作,準確合理劃分辨識單元,全面系統識別危險有害因素,確定危險點。

3.安全評價理論基礎

以各種安全評價方法的創立與發展歷史作為思政元素切入點,情景代入式引入素材,讓學生了解評價方法創

立、發展及使用的背景沿革,從社會生產需求的角度正確認識評價方法的本質特征及適用范圍。

通過介紹每種安全評價方法特點、適用范圍、評價程序、評價步驟,培養學生科學系統的思維方法,引領學生面對生產經營過程,選用合理的評價方法展開科學嚴謹的評價過程,得出準確的評價結果,為安全管理過程中本質安全設計、安全操作規程的制定、人員培訓教育、安全監督檢查及事故隱患排查等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引導學生在評價過程中以法律法規和客觀事實為依據,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務實的態度。

(四)雙向循環反饋式教學過程

1.項目化案例教學

拓展真實案例分析和事故情景模擬內容。課前,任課教師準備項目化案例分析題卡,此類項目化案例題卡是將帶有工程背景、真實情境的案例結合到理論知識中,達到“基于工程相關背景知識對復雜問題進行合理分析”的要求。課中,任課教師在講授完重點內容及示例之后,發布項目化案例題卡,讓學生以4或5人為一組進行分組討論,為避免個別學生渾水摸魚,可分解項目案例題的任務,并不斷更換組長。小組討論過程中不同小組學生會提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問題,教師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小組講解,此環節能更加有效地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如遇共性問題則有重點地進行針對性講解,最后通過比較各組的案例答題結果,分析解題誤區、解決思路,以及標準答案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達到加深印象的目的,使有能力的學生跳一跳、夠一夠就能提高學習能力、創新思

維,能力較弱的學生跟隨其他學生討論時能夠更好地掌握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項目化案例教學對任課教師個人能力要求較高,其不但要熟悉掌握理論知識,也要對具有工程背景的問題及在生產活動中負責的工程問題有一定的經歷和了解,應鼓勵任課教師加強與安全生產企業的對接。

以“安全評價”課程中某個知識點為例,如重大危險源辨識的項目化案例,題卡中材料為某石化環己酮制氫裝置利用烯烴廠催化裂化干氣為原料,通過干氣壓縮、脫硫、轉化變換、變壓吸附脫碳、甲烷化生產出合格的氫氣。在干氣不足時,裝置采用石腦油、液態烴作為補充原料。裝置設計能力為年產氫氣3 200 t,主要崗位設置有壓縮崗位、脫硫崗位、轉化崗位、變壓吸附崗位等。裝置共有各類設備111臺,其中包括石腦油儲槽、液態烴儲槽、干氣球罐、氫氣球罐等重要設備設施。要求學生根據給出的分布示意圖和物料特性的信息對該裝置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和分析,并根據情況提出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和監控措施。在以小組為單位的頭腦風暴中,學生首先需要完成危險化學品的數量計算,根據公式P1V1=P2V2和q =pV計算出標準狀態下干氣球罐、氫氣球罐、液態烴和石腦油儲量,再對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18)》找出臨界值,再計算是否構成重大危險源,以及等級大

小。評價結果:該企業曾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統計匯總,將干氣球罐和氫氣球罐列為裝置重大危險源,企業原先做出的重大危險源統計缺乏科學依據,忽視了對真正重大危險源的監控與管理,使企業安全生產重點工作發生偏移。應重新調整監控和管理重心,使各項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最后通過討論的形式,提出該裝置的安全管理及監控建議:為預防重大、特大事故的發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必須建立有效的重大危險源控制系統,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依據《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

50160—2018)》,對石腦油儲槽防火間距、圍堰、消防系統進行整改;建立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對預案的有效性、符合性進行評審、演練;結合企業HSE管理體系(健康、安全、環境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的建立,完善重大危險源作業指導書;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安全意識與處理突發事件能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引導學生明白理論最終要用實踐來檢驗。只有通過案例由淺入深地訓練,才能在面對真實系統時,專業、科學地做好危險有害因素的識別工作。

2.項目化實地學習

項目化實地學習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應充分發揮校外導師的作用,在校企合作發展產學研辦學過程中聘請一部分校外專家作為專業的企業導師,發揮他們對本科教育的價值。一般由各崗位專業技術人員、現場安全管理人員等組成。項目化學習以實習基地學習和企業導師進課堂的形式開展。

任課教師根據重難點課程內容確定項目化學習的時間和地點,如對廠區、裝置、設備、工藝、人員等進行針對性地去特定崗位、工段進行項目化學習。下面是針對典型單元危險有害因素辨識而專門制定的項目化實習環節,典型單元中設備、裝置的危險有害因素辨識具有一定的難度,是第3章的知識重難點。選取特種設備這種危險性大的設備類型進行現場實習,結合“特種設備安全”課程中學習到的設備基本結構、附件、安全裝置、安全技術、安全管理及維修保養等各方面的基礎知識,通過現場信息的采集及企業導師現場教學, 進行危險有害因素的辨識。

以學生進入石油化工企業對鍋爐設備及主要安全附件裝置等進行項目化實習為例。學生進入設備現場認識特種設備的結構、附件、安全裝置,觀察在鍋爐運行系統中的作用,如根據課堂學習到的危險辨識要點現場判斷分析具有一定溫度帶壓介質、承壓元件失效,以及安全防護裝置失效可能產生的部位、原因,可能導致的后果及如何對該類設備進行安全管理。

項目化實地實習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職業文化素養。

六、結束語

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通過修訂培養計劃,建立課程思政指標體系,修訂課程育人目標,建設課程教學團隊,以及構建雙向循環反饋式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等途徑,以課程思政建設提升安全工程專業學生安全價值觀、安全文化素養等內涵建設,從而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職業責任感,能夠在日益復雜的安全形勢下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決復雜工程安全問題能力的新一代安全工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

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

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 ?鄭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的若干思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思想理論教育,2017(1):4.

[3]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

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8:559-566.

[4]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關于發布《工程教育認

證標準》團體標準的通告[EB/OL].(2022-07-15)

[2022-09-08]. https://www.ceeaa.org.cn/gcjyzyrzxh/

xwdt/tzgg56/630626/index.html.

[5] ?李國娟.課程思政建設必須牢牢把握五個關鍵環

節[J].中國高等教育,2017(15/16):28.

[6] ?于穎,李明澤,楊曦光.專業教師實踐思政育人的著

力點[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73

(12):4-5.

[7] ?柳逸青,王鑫,劉曉,等.高校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想政

治教育的難點剖析與路徑探索[J].高教學刊,2018

(6):143.

[8] ?張天航,張鵬,鄭元勛,等.高校土木工程類專業課程

思政的實踐與探索[J].高教學刊,2020(19):172.

[9] ?馬艷艷,任曙明.“經濟學原理”課程思政教育實現路

徑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73

(8):1-2.

[10] ?郭抗抗,蔣永清,秦勇.安全工程專業課程思政教學

改革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

估),2021,75(7):89.

[11] ?陶行知.行知書信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1:109.

編輯∕李夢迪

猜你喜歡
安全評價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基于生態足跡法的土地生態安全評價分析
信息系統安全評價系統設計及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