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思政育人元素及路徑探析

2023-07-24 15:59楊正宇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3年8期

楊正宇

摘 ? ?要:“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思政建設要充分發揮“價值塑造”在引領課程育人目標中的核心作用,要以課程思政教育為動力之源,將價值和動力塑造、專業理論素養、專業勝任能力和專業操守4個課程育人目標融合貫通,形成四位一體的課程思政建設體系,改革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體系,真正在專業課教學中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

關鍵詞:課程思政;價值塑造;專業育人;專業操守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8-0090-03

一、引言

人力資源管理是組織中選人、用人、育人的關鍵崗

位,從業者的“德”與“行”對他人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只有思想品德和職業操守過硬,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從職業要求來看,課程思政教學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重要性尤為突出。

“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

程,在以往的教學中,從教學角度看,授課教師更加注重專業知識和工作技能的傳授,而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為修養、專業操守等方面的引導比較少[1];從學生角度看,大學生在專業認知、學習目標、職業規劃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認識不清、目標模糊等問題。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更重視理論知識和專業能力的培養,忽視了理想信念、價值態度等價值導向的引導[2],使專業學習失去了靈魂和溫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

一,寓價值觀引導于知識傳授之中”?!叭肆Y源管理”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需要從根本上重視和遵循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要求,以課程思政建設為引領,促使專業育人產生脫胎換骨的變化[3]。文章基于“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對育人元素和教學實踐路徑進行了分析探討。

二、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以價值塑造引領專業育人

“專業素養是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作風、專業精神的統一,而不僅僅是專業對口那么簡單?!盵4]勝任力理論認為,一個人在崗位上做出杰出的業績和貢獻,并不只在于智力因素,更重要的是諸如個性、價值觀、動機等個體的深層次特征[5]。如袁隆平等杰出的科學家,信念堅定、矢志不渝、勇于創新、樸實無華等優秀品質,才是他們杰出的鑒別性特征。

課程思政是專業教育的靈魂與指引。教師必須深刻地認識到,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不能僅僅是知識、理論和能力的學習,而更應該是對與專業相關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價值態度的塑造。同時,課程思政也能使專業教育更加鮮活生動,有利于拓展專業教育的深度與廣度,提升專業教育的溫度[6]。

課程思政教學的實施是教育藝術的體現。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薄陡叩葘W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3者融為一體,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根據“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總結,其核心素養體系可以分為“價值和動力塑造”“專業理論素養”“專業勝任能

力”和“專業操守”4個方面(圖1)。由于人力資源管理崗位處于選人用人、考核激勵的關鍵環節,尤其需要重視對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的“專業操守”的培育,因此,需要將“專業操守”從“價值和動力塑造”中獨立出來,作為專業育人的一個重要目標。從課程思政教學的實施路徑看,課程思政元素要以“融鹽入水”的方式,真正融入到專業課教學內容中。

根據課程教學實踐經驗,“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中的

思政元素及教學內容具體如下。

(一)“專業理論素養”育人中的思政元素

從“專業理論素養”的教學內容來看,“人力資源管

理”課程要求學生系統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知識和

基礎理論,了解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理論前沿與國內外發展動態,能夠洞察人力資源管理現象背后的本質,把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規律。

從課程思政教學的角度來看,教師首先要明確人力資源管理自身的價值意蘊,使其在知識傳授中發揮積極的方向指引作用?!皩I理論素養”育人中的思政元素包括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文精神、家國情懷和“四個自信”等。通過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思政元素的學習,學生能夠明確人力資源管理的目的是為了“人”的幸福和發展,樹立“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管理核心理念;通過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學習,學生能夠樹立人力資源管理的大局觀和戰略伙伴意識。

(二)“專業勝任能力”育人中的思政元素

從“專業勝任能力”培養的教學內容來看,“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要求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運用人力資源管理

的基本工具與方法;掌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工作技能,如識人選人、激勵他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系統思考、戰略管理和創新應對變革的能力基礎;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具備面向未來崗位的職業勝任能力。

從課程思政教學的角度來看,要使學生能深入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假設及其對各類專業工具方法的指導意義,理解在實踐工作場景中對人的各項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基本要求?!皩I勝任能力”育人中的思政元素包括價值理性、以人為本、戰略意識、職業素養和終身學習等。例如,在對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等的案例剖析中,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人性假設對績效管理實踐的影響;在學習勝任能力建模的過程中,通過對勞模、先進的訪談調查,了解敬業精神、責任擔當在崗位工作中的作用,樹立立足崗位終身學習的理念。

(三)“專業操守”育人中的思政元素

從“專業操守”價值塑造的教學內容來看,“人力資源管理”課程要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把握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的職業要求,深刻理解并自覺實踐人力資源管理的職業精神、專業規范和專業操守,增強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職業責任感。

從課程思政教學的角度來看,要使學生從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的角度理解和看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把握其專業操守對人力資源工作的意義?!皩I操守”中的思政元素包括公道正派、利他精神、公平公正、誠信自律和謹言慎行等。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學生感受到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價值所在,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利他精神。

(四)“價值和動力塑造”中的思政元素

只有把理想信念的教育轉化為學生的具體行動,才能證明課程思政教育取得了效果。將理想信念轉化成積極行動,既需要有動力、有目標,也需要久久為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 “理想信念”的塑造到“行為促發”,一方面,要注重在專業課程學習中教育引導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提高個人的理想信念水平,自覺把小我融入大我,增強學習動力;另一方面,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提升學習意志,養成優秀的學習品質和終身學習的自覺行動?!皟r值和動力塑造”中的思政元素包括使命責任、專業認同、身心健康和學習意志等。學生在工作分析、職業規劃、招聘測評等內容的學習中,學習核心勝任要素中理想信念要素的重要性,將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國家目標結合起來,樹立學習目標,激發學習動力。

三、教學設計:立足實踐挖掘價值塑造深度

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教學目標和專業教學內容中,通過隱性教育實施課程思政,并不意味著學生一定能夠真心接納和認同課程教學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某種道德品質的形成,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經過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多個發展階段。教學設計要從學生視角出發,遵循道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努力實現價值塑造的目標。

(一)堅持教學設計的“崗位視角,職業導向”

從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ation,簡稱CBE)的視角出發,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未來職業、崗位的結合越緊密,課程思政、專業教學就越能體現未來崗位的職業勝任能力要求。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融入思政元素,才能使課程思政有更好的效果。例如,可以請學生進行與專業相關崗位的調研,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認知與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二)堅持價值塑造的“實踐場景,親身體驗”

針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注重實操技能培養的特

點,在繼承原有理論體系學習的基礎上,將以上思政元素融入專業情境教學中,將典型、真實的崗位工作項目化與任務化,使學生將自己置身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模擬場景中,增強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參與度,增加課堂討論、小組匯報、小組模擬等活動的頻次,更深刻地體會和理解思政元素在專業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在“績效主義毀了索尼”“網約工算法管理”等案例中體會“以人為本”的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在小組作業中體會“團隊合作”和“利他”的職業精神。

(三)堅持教學形式的“混合教學,深度加工”

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還需要在學生心中扎根。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設計,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加工頻次和加工深度。課前,學生通過在線上對富含思政元素的案例、工具方法、故事、場景的預習,能帶著較好的知識基礎和疑問走進教室。課中,教師組織開展理論探討、案例分析和實踐演練,實現感悟升華,加強記憶深度,轉化學習成果,使課程思政真正在學生心中扎下信念之根。

四、教學評價:行為、能力和結果考核并重

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估并不僅僅是對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而是需要評估立德樹人的效果,在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引下,將對專業育人成效的考查,貫穿到課程思政評價的全過程和各方面[7]。

(一)學生學習成效評價

課程思政教學的效果,首先體現在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成效上。要將課程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評價緊密結合,將形成性學習和形成性評價緊密結合,兼顧行為考

核、能力考核和結果考核,在學習過程中逐項檢驗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

一是在行為考核方面,注重課堂互動、小組作業、個人作業、模擬演練等的評價。二是在能力考核方面,加強在小組互動、情境模擬、案例討論、調查報告的過程中,對學生本人的參與度、主動度、合作精神、創新能力、責任擔當等方面做出評價。三是在結果考核方面,包括單元測

驗、課堂測驗、期末考試等形式,通過及時跟蹤、督促和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認識學習差距、發揮學習能動性。四是在考核過程中,還要注意學生在課程學習中體現的價值導向,如是否在案例分析和小組討論中表現出與教學要求相符的“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

(二)課程思政教學評價

從課程思政教學評價看,一要看教學內容是否有效融入了思政元素,二要看教學設計是否符合潤物無聲的隱性教育要求,三要看學生在具體的實踐場景、管理任務和解決方案的設計中,是否能夠體會價值理性在實踐場景中的引領作用,體會到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差異。

五、結束語

“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授課教師通過深入研究專業育人目標,深度挖掘和提煉與專業素養高度吻合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在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有效地提升課程的引領

性、價值性、人文性、時代性和開放性。通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的系統優化,以課程中思政元素引領專業育人目標,使學生進一步增進了職業認知,明確了學習目標,增強了學習動力,堅定了理想信念,從而在專業知識、理論、技能和勝任能力的學習中,打下更加堅實的專業基礎,樹立堅定專業操守的信念,提升對未來崗位的勝任能力,為服務國家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何宏蓮,魏名萱.“課程思政”推行中的若干問題及建

設路徑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74

(10):1-3.

[2] ?賀武華,張云霞,楊小芳.“課程思政”育人方式轉變

應處理好三對關系[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18,14(6):60.

[3] ?梁滿艷,曾平,陽信生.新時代高校專業課程育人“五

位一體”實現路徑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

踐),2022,76(1):54-57.

[4] ?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

的講話(節選)[J].前進,2017(1):4-9.

[5] ?M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

(28):1-14.

[6] ?王秋.課程思政的思與行[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

踐),2019,73(6):9-10.

[7] ?柳建安,閔淑輝,廖凱.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評價體

系構建的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

2022,76(1):26-27.

編輯∕李夢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