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中國古代封泥全集》有感

2023-07-25 09:42劉瑞
中國書法 2023年6期
關鍵詞:富者封泥職官

劉瑞

自一八二二年封泥在蜀地發現以來,雖然對其名為『泥封』還是『封泥』的分歧一直延續,但無論如何,學者們對其在歷史研究、學術探討中的意義和價值,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從二百年來的封泥研究看,已發現的絕大多數封泥都是官印或與官員有關的印章遺蛻。從一枚枚封泥中所體現出的、構建起的,是古代的百官公卿、郡國經野。

對于復原與建構出不見或少見于文獻記載的古代社會,特別是秦統一之后,如何對空前疆域進行治理,對中央集權的職官與郡縣而言,除正史中零散的記載外,封泥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發現的,最能夠深刻而直接體現出職官、郡縣的重要證據。封泥在學術研究中的地位,無論是在職官研究,還是在歷史地理研究方面,短時間內都無法被印章、陶文等形式的文字材料所替代。因此,二百年來無論是陳介祺、吳式芬,還是羅振玉、王國維、馬衡、孫慰祖等先生們,都不斷強調封泥對政治、職官、地理研究的重要性。故而孫慰祖等先生數十年如一日,持續開展對古代封泥的集中收集和整理,當然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性研究工作。

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八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國先民在培育農作物、馴化野生動物、尋醫問藥、觀天文察地理、制造工具、創立文字、發現和發明科技、建設村落、營造都市、建構和治理國家、創造和發展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贊嘆的成就。而在『考古發現展示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中指出:『中國古代農業技術、「四大發明」以及漆器、絲綢、瓷器、生鐵和制鋼技術、郡縣制、科舉制等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鮮明的獨創性?!环饽嚯m然是作為權力象征的印章的遺蛻,長期以來,無論是發現的種類還是數量,都遠多于印章??梢哉f,一直為學界珍視的封泥研究,正是由于其可以通過內容體現古人的『建構和治理國家』之理念。

封泥體現出的職官、地理名稱,是二百年來學人研究古代國家治理的最重要資料。封泥中有關職官地理方面的內容,體現和闡釋的正是『郡縣制』這一『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鮮明的獨創性』的『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建構和治理國家』及『郡縣制』等對世界文明史的獨創性貢獻時,除文獻記載外,封泥當然就成為古代社會給我們留下的最能深刻體現古人設立職官、郡縣,『建構和治理國家』的最重要實證。

現在,隨著《中國古代封泥全集》的出版,我們就可以通過收錄在其中的一枚枚古代封泥,不斷研究中國兩千多年前和之后如何『建構和治理國家』,不斷深刻揭示『郡縣制』對世界文明史的獨創性貢獻。

深入揭示『建構和治理國家』的過程和細節,是古代封泥的價值所在,也正是上海博物館孫慰祖先生累積一生之力主持整理出版《中國古代封泥全集》的核心價值?!吨袊糯饽嗳穼χ袊糯窝芯康膬r值,當不斷的、愈來愈深刻的得到重視和闡揚。

我想,《中國古代封泥全集》不僅給篆刻愛好者提供了一套『印宗秦漢』的『規??涨啊坏膶W習樣本,最重要的是給學界呈現出一套可不斷闡述古人如何『建構和治理國家』的實證大書。學人可通過這套大書,不斷開展古人『建構和治理國家』以及『郡縣制』發展的具體研究??梢哉f,《中國古代封泥全集》出版的價值與意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考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一般『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

我們在中學的時候,都學過一篇寓言: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桓徽咴唬骸何釘的陙碛I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封泥跟大多數文物一樣,都有一個出土、流散、收集和出版的過程,封泥的收集和整理,是一個非??菰锏氖虑?,經過一代一代的學者的努力,讓零散的、各地出土的封泥重新集結,意義重大。

從封泥出土、收集、收藏、發表情況看,我們往往無奈的發現,藏于私人或博物館中的封泥能得到較快發表,為學界所知,為學界所用。但藏于一些發掘機構中的封泥,卻因各種原因,要讓學人等待很久很久才能部分發表,久而為憾。

孫慰祖等先生幾十年如一日所做的,正是寓言中的『貧僧』,默默無聞地完成心中執念,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我們不難發現,二百年前封泥是在長江之頭的蜀地被發現,但巧合的是,幾次最為重要的封泥集結卻都發生在上海。如陳介祺、吳式芬的《封泥考略》在上海出版,孫慰祖先生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整理的《古封泥集成》,這次整理出版的《中國古代封泥全集》都完成于上海,這是封泥與上海的緣分。

可以說,二百年來最重要的封泥集結,從長江頭來,在長江尾完成。這就如同上海不產原料但卻是全國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經濟中心一樣,封泥在上海的一次次集結,體現著上海的包容和發展?!汉<{百川,有容乃大』,讀到這套書的讀者,應在欽佩孫慰祖先生的同時,也會感謝上海。

最近幾年,各地不斷有新的封泥出土和發表,如遠在云南的河泊所遺址就出土了大量封泥,為之前所不知。因此,對《中國古代封泥全集》出版后所新發表的封泥,多年后自然需要再進行一次整理。

上海博物館有著封泥研究的優良傳統以及孫慰祖先生帶領、培養出的全國最好的研究團隊,更有孔品屏老師等年輕學人的成熟、發展,上海與封泥的二百年緣分,自會不斷延續。

《中國古代封泥全集》所收封泥時代下限是宋。而既名『中國古代』,那自可對宋之后乃至明清的零散封泥加以收集,以更為完整地展示古封泥全景。

我們現在可以見到發表的封泥,大多品相完好。對于封泥殘塊,報道的往往相當有限。從孫慰祖先生的一系列讓人『拍案叫絕』的研究成果看,從孫慰祖先生獨具慧眼的將一枚枚極殘損封泥復原出其原有文字讓其『起死回生』的情況看,在殘碎封泥中一定蘊藏著巨大信息有待『開發』。

因此,雖殘碎封泥的整理難度更大,但價值亦然不小,建議今后封泥出版和整理時,殘損封泥最好也都能全部發表,以提供給學界。相信隨著這些殘碎封泥的發表與收集,應該會有更加重要的發現。

我們都知道,封泥的發現到一定階段后,就如同甲骨文、簡牘等不斷開展的綴合一樣,有必要開展整理拼綴,因此同樣也就需要加強對殘碎封泥的收集、發表與整理。所以,在《中國古代封泥全集》的現有基礎上,加強古代殘碎封泥的發表、收集和綴合,應引起學界的足夠重視。

《中國古代封泥全集》收錄封泥一萬余枚,卷軼已很龐大,蔚為大觀。但如果今后能把那些同文同印的不同封泥,都加以收集、整理、出版,我們從中不僅可得知中國古代封泥總量多少,且還能知道某類封泥的具體數字?;蛟S這些數字可能不具有太多統計學價值,但從中也不難看出一些規律。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從上海博物館『芥子須彌』封泥展的成功舉辦看,建議在《中國古代封泥全集》的框架下,在得到國家文物局、上海市政府和全國公私藏家的支持下,舉辦一個宏大的中國古代封泥展,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加以巡展。通過一枚枚古代職官和地理的『實證』,講述兩千多年統一多民族國家建構和治理的過程。在宣傳《中國古代封泥全集》成果的同時,讓世人了解蘊藏在封泥內的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猜你喜歡
富者封泥職官
待富者
走馬樓西漢簡所見長沙國職官建置論考
金馬駒
紫砂壺與知己
隋朝軍事機構與職官設置
北魏軍事機構與職官
兩晉的軍事機構和職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