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2022 年水土保持工作總結和2023 年工作謀劃

2023-07-28 11:27山西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3年1期
關鍵詞:淤地壩水利部水土保持

山西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

2022 年,在山西省水利廳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堅持科學謀劃、系統治理、強化監管、確保安全,一手抓治理,一手強監督,全省共完成3 880 平方公里治理面積,相比3 670 平方公里的年度任務,超額完成210 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在全國處于中上位次。

一、2022 年工作成效

工作亮點:一是經省政府同意,印發《山西省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 年)》;二是在人為水土流失監管方面,與省檢察院聯合開展“打擊水土保持違法行為、保護黃河中游生態環境”專項行動,建立行政執法與司法聯動機制,這一做法被水利部《水土保持信息》專題刊發,同時納入了省紀委牽頭開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三是淤地壩安全平穩度汛,得到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和黃河水利委員會的肯定;四是右玉縣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鄉寧馱澗小流域評為國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五是水土保持處等5 個集體和11 名個人受到水利部表彰。

(一)科學配置水土保持重點工程。根據水利部下達的年度任務和相關規劃,結合我省實際及各市需求,全年共安排水保重點項目投資9.54 億元,其中,中央投資8.06 億元、省級投資1.14 億元、市縣自籌0.34 萬元。分項目看,小流域綜合治理投資2.82億元,治理小流域45 條,其中,生態清潔小流域11 條;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投資3.57 億元,在23 個縣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17.87 萬畝;新建淤地壩投資2.56 億元,在黃河多沙粗沙區19 個縣新建淤地壩78 座;淤地壩除險加固投資3 580 萬元,包括27 座大型和23 座中型淤地壩;特別是利用水利部獎勵我省的績效資金2 297 萬元,對2021 年秋汛水毀的379 座淤地壩全部進行修復,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二)全面加強人為水土流失監管。從3 月份開始,與省檢察院聯合部署開展“打擊水土保持違法行為保護黃河中游生態環境”專項行動,建立行政執法與司法聯動機制,聚焦2019-2021 年遙感監管發現尚未整改問題,消除存量、遏制增量,采用遙感監管、無人機監管等科技手段,結合“百日監管”,完成了2 092 個問題的整改和水利部下發的1 380 個遙感監管圖斑復核工作。同時,選取150 個水土保持方案開展質量抽查,對8 家編制質量較差的服務單位集中約談,限期整改;督促幫助中部引黃、小浪底引黃等重點水利工程在建設中形成的棄渣場進行水土流失治理,對市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履職情況進行督導,杜絕“燈下黑”;省市縣聯動,對全省500 余個在建大中型生產建設項目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加強源頭管控,從行業嚴起,全過程監管。

(三)不斷夯實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基礎。凝聚部門合力,經報請省政府同意,出臺《山西省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 年)》,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具體任務和分工。壓實主體責任,按照水利部安排部署,完成全省及各市縣2025、2030、2035、2050 各階段水土保持率目標值確定和分解工作,為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考核的目標任務。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出臺《水土保持區域評估管理辦法》,推進全省93 個省級以上開發區開展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堅持示范引領,推進右玉縣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右玉縣、鄉寧馱澗小流域分別獲評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和示范工程。完善標準體系,編制《山西省城市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技術標準》《山西省生態清潔小流域技術規范》,提升水土保持標準化水平,目前已通過省市場管理局立項審查。

(四)強力推進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建設。制定《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推進機制》,用好13710 督辦系統,緊盯年度目標任務,堅持調度、督導與幫扶相結合,建立周統計、半月調度、月通報的全周期管理機制,先后7 次召開全省水土保持重點項目推進調度會,定期向各市政府通報工程進度,成立5 個工作專班深入各市縣開展重點督辦和技術指導,對進度慢的縣提級督辦,向三個任務相對較重的市人民政府發出督辦商請函,組織開展“攻堅四季度、大干60 天,全面完成水土保持重點項目建設任務”活動,確保了省市縣上下聯動、環環相扣、同向發力,項目推進較以往明顯加快,確保了年度重點工程建設進度達標。同時,狠抓前期工作,與省發展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十四五”期間坡耕地綜合治理和淤地壩建設的通知》,督促項目縣加快項目選址、用地用林審批、財政評審等要件辦理,為2023 年項目順利實施奠定堅實基礎。

(五)全力確保淤地壩安全度汛。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始終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嚴格落實中型以上淤地壩防汛行政、技術、管護“三個責任人”責任,真正把淤地壩安全度汛責任和壓力層層傳導給地方各級政府和部門,上下聯動、各負其責、齊抓共管。汛前派出5 個工作組,對2014 座大中型淤地壩進行了汛前檢查并督促問題整改。汛期先后派出7 個強降雨防范工作組,深入降雨大、淤地壩多的地市,現場督促指導,特別是呂梁市中陽縣工作組協助市縣成功處置了淤地壩重大險情,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加強日常管理,制定《山西省淤地壩工程管理細則(試行)》,提升淤地壩建設管理規范化水平;提前著手開展淤地壩降等銷號工作,組織制定有關實施意見,協助水保司做好試點工作,為下一步全面展開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程序方法。因淤地壩管理成效明顯,黃河水利委員會推薦我省為水利部“年度基層監管亮點”。

(六)逐步提升水土保持軟實力。推進智慧水保建設,進一步充實全省淤地壩臺賬,完善淤地壩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應用智能巡檢小程序,研究探索淤地壩實時監控預警。開展黃土丘陵溝壑區土壤侵蝕模數調查,研究區域土壤侵蝕機理。扎實做好水土保持監測評價,按期完成年度省級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工作任務,將工作成果上報水利部;優化水土保持監測點布局,對全省25 個監測點進行了全面摸排,提出優化方案,并對2 個監測點采集設備進行自動化提升改造;整編分析水土保持監測點數據,探索水土流失變化規律;完成7 個提升改造(新建)監測點的土地預審、環評、能評、社會風險評價等前期工作。

(七)大力營造水土保持濃厚氛圍。從凝聚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入手,圍繞提升水土保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助力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在中國水利報、山西日報、山西農民報等報刊開辟專版,聯合山西廣播電視臺制作六期水土保持專題報道在《晚間新聞》欄目播放,在《中國水土保持》《山西水土保持科技》等雜志刊發文章,營造了全社會了解水保、關注水保、參與水保的良好氛圍。同時,利用“百日監管”等時機,深入生產建設單位和施工一線開展普法宣傳和政策宣講,生產建設單位履行防治責任的主動性不斷提高。

二、2023 年工作謀劃

以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為契機,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水利工作會議、全省兩會等工作部署,在廳黨組堅強正確領導下,準確把握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指導思想、工作要求和主要目標,提升優化水土流失治理體制機制,強力推動新時代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突出抓好水土流失源頭防控和重點區域預防保護,依法嚴格人為水土流失監管,創新和完善監管方式,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圓滿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建設。認真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根據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制定我省貫徹落實的具體舉措。以高位推動、完善機制為總抓手,推動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充分發揮水利部門牽頭組織和統籌協調的作用。按照意見提出的“四方面”十五項工作任務,結合我省實際進一步細化實化,明確各有關部門工作任務,強化對市縣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壓實各級政府主體責任,為今后一個時期全省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二)緊盯目標任務,全力推進項目建設。錨定完成小流域治理40 條以上、淤地壩除險加固34 座、坡耕地治理17 萬畝、新建淤地壩約70 座的目標任務,繼續抓好全周期項目調度,壓實責任,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同時,加強淤地壩建設和坡耕地治理等工程的質量監管,突出抓好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建設民心工程、放心工程。繼續加大項目儲備力度,在抓好2023 年重點工程建設的同時,統籌做好2024 年和2025 年水保重點工程項目儲備。

(三)抓實抓細抓全,強力抓好綜合監管。不斷夯實行政與司法常態化聯動機制,加大遙感監管、全覆蓋監督檢查、履職督查等工作力度,選擇水利、交通、新能源、礦山開采等重點行業生產建設項目,開展重點監管和專項行動,應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提升監管效能,壓實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督促市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日常監管,確保存量問題全部清零、增量問題得到有效遏制。

(四)示范創建引領,助力高質量發展。推進右玉縣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總結拓展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經驗;繼續抓好水土保持示范創建工作,再向水利部申報3-5 個示范縣和示范工程;編制完成省級動態監測規劃,完成年度水土流失動態監測任務;制定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防治標準,探索數字小流域和淤地壩防汛推演模型建設;持續加強技術培訓,增強基層水土保持工作能力。

(五)守牢安全防線,確保淤地壩安全度汛。圍繞淤地壩安全運用和日常管理,推進淤地壩登記銷號工作,進一步優化巡查員智能巡檢APP,對2021 年和2022 年建成的淤地壩開展質量檢查,突出抓好新建成淤地壩安全度汛。及時組織開展汛前檢查,特別是緊盯問題整改,強化汛期督查和技術指導,做好強降雨防范應對和險情處置工作。

三、推進水土保持工作的具體措施

一是系統謀劃,制定出臺我省貫徹落實中辦國辦意見的實施方案,對今后一個時期全省水土保持工作進行全面安排部署;二是高位推動,以貫徹落實中辦國辦意見為契機,適時組織召開一次全省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三是通力合作,建立部門日常協調議事機制,加強與財政、發展改革、自然資源、林草等部門對接溝通;四是加強調度,細化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責任狀,采取定期調度推動、正反兩方面案例推動、督導與幫扶相結合推動等方式,強力推動年度目標又好又快、保質保量完成;五是突出重點,區域上突出抓好忻州、呂梁、臨汾、運城等水保工程重點市工作推動,建設內容上突出抓好淤地壩的建設;六是嚴明紀律,在執法監督上堅持依法行政,在資金使用上堅持公開透明,在項目監管上堅持從嚴從細,打造過硬隊伍,鍛造過硬作風。

猜你喜歡
淤地壩水利部水土保持
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壩系工程除險加固防洪標準與洪水組合探討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寫春秋
《水土保持通報》征稿簡則
水土保持
壩系工程除險加固時防洪標準和洪水組合問題探討
水利部2017年1月批準發布的第一批水利行業標準
水利部2017年1月批準發布的第二批水利行業標準
水土保持
清水河縣淤地壩管理體制改革做法和經驗
從投資和安全角度設計與優化淤地壩空間布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