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馬面裙研究
——兼論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馬面裙

2023-07-30 06:08賈璽增
關鍵詞:馬面魚鱗博物館

賈璽增

清華大學 美術學院,北京 100084

馬面裙是明清時期流行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服裝之一,是由1條腰帶、2片長方形裙身組成的,每片裙身的左右兩側各有1個裙門(2片裙身共計4個裙門),穿著時2片裙身的裙門在前身和后中部位兩兩重合,形成里、外裙門相互搭疊的形制。其式樣與宋代二片式旋裙類同。明代馬面裙裙身中間打活褶,清代馬面裙裙身無褶或打1厘米寬的細褶裥,抑或在細褶間絎縫固定,形成魚鱗狀褶裥;明代馬面裙裙身有裝飾性裙襕,清代馬面裙在外露裙門和裙身上刺繡花卉、禽鳥等裝飾圖案,內裙門則無裝飾。其衣身開合方式、裙門疊壓、褶裥結構、圖案裝飾、文化內涵等要素綜合形成了馬面裙的運動性、遮蔽性、裝飾性和禮儀性共存的特色,體現了中國古人獨特的制衣智慧與美學特色。通過對相關文獻和實物資料的對比分析,本研究探討了中國古代馬面裙的傳承脈絡、形制結構、服用功能、打褶式樣、裝飾形式和工藝特點等內容,以求教于方家。

一、馬面名稱

馬面,也稱敵臺、墩臺、墻臺,最早見于《墨子》中的《備梯》與《備高臨》,因外觀狹長形如馬面而得名。它是探出城墻的一個T型結構,可與城墻形成角度,以便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從三面攻擊敵人。陜西榆林神木縣的“史前中國第一大城”石峁遺址內有現存最早的馬面實物(圖1)。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至今謂之‘赫連城’緊密如石……其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予使人步之,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以為馬面密,則城不須太厚,人力亦難兼也。予曾親見攻城,若馬面長則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則矢石相及,敵人至城下則四面矢石臨之。須使敵人不能到城下,乃為良法?!盵1]

圖1 陜西榆林神木縣石峁遺址內的馬面

將“馬面”一詞用于服飾,可見于明代宦官劉若愚《酌中志》關于“曳撒”的記載:“其制后襟不斷,而兩旁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褶,兩旁有耳?!盵2]“曳撒”是一種長袍,亦稱“一撒”。其制為裙袍式袍服,本為從戎輕捷之服,以紗、羅、纻、絲為之,大襟右衽、長袖。衣身前后形制不一,后身為整片;前身則分為兩截,腰部以上與后片相同,腰部以下兩邊折有細褶,中間不折,形如馬面,兩腋綴以擺。顯然,明代馬面裙名稱的由來與“曳撒”的“下有馬面褶”的形制特點有關。

二、裙門疊搭

中國古代馬面裙裙門前后交掩、疊搭的式樣或可溯源至宋代“前后開胯”的“旋裙”。據《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傳第五》記載:“旋裙重疊,以多為勝?!盵3]14054又據司馬光記載,“旋裙”因便于乘騎,宋初流行于京都青樓女子之中,后影響至士庶間。宋代旋裙實物如福建福州南宋黃昇墓出土的黃褐色牡丹花羅鑲花邊裙(圖2),裙長83厘米,腰頭寬11.7厘米,裙腰長123厘米,下擺寬133厘米,“用四片料子分縫,每兩片豎直縫接成塊,然后按三片寬度上下相對錯疊,居中的一塊大于兩側,頂端合縫,下擺未縫,裙身兩層可以自由離合。上部另加裙腰,兩端綴系裙帶”[4]。因旋裙裙身前后交掩、自由開合,在日常生活中穿著方便,穿者邁腿步伐稍大時,兩側裙片自然分開,行動非常便捷[5]。這種二片式結構被明代馬面裙和清代馬面裙所繼承。馬面裙前裙門上下搭疊,有兩種開合方式,即左裙門在上則為左開合式,如孔府舊藏明代蔥綠地妝花紗蟒裙、明代寧靖王夫人吳氏墓出土折枝團花緞馬面裙;右邊裙門在上則為右開合式,如孔府舊藏墨綠色暗花紗單裙、貴州思南明代張守宗夫婦墓女室出土明嘉靖麒麟芝草蓮塘鷺鷥紋馬面裙。從現存的馬面裙實物來看,左右開合式都很常見。就中國古代服裝結構特點而言,裙門相交的式樣與中國古代流行的開衩袍結構類似,如黑龍江哈爾濱阿城金墓男墓主外服紫地金錦襕圓領開衩綿袍(圖3),后身里外2層下擺,內層開衩在右側,外層開衩在左側。2片衣擺相互疊搭,既便于下肢活動,同時又能很好地遮蔽身體,不暴露內衣,從而體現了中國傳統服裝兼顧服用性能和禮儀性的制衣智慧。

圖2 福建福州南宋黃昇墓出土的黃褐色牡丹花羅鑲花邊裙

圖3 黑龍江哈爾濱阿城金墓出土的紫地金錦襕圓領開衩綿袍

宋代還流行質地輕薄的一片式褶裥裙,宋蘇軾《夢中賦裙帶》詩云:“百疊漪漪風皺,六銖縱縱云輕?!备V菽纤吸S昇墓出土2件隨葬羅制褶裥裙,一件是有裙門的交疊式煙色羅灑金雙鳳穿牡丹褶裥裙(圖4),另一件是無裙門的合圍式褐色羅印花褶裥裙。其中煙色羅灑金雙鳳穿牡丹褶裥裙,上窄下寬,由4片面料豎直拼接而成,裙長87厘米,腰頭寬14厘米,裙腰長104厘米,下擺寬127厘米,裙褶緊密,裙身打數十道細褶裥。又如江蘇常州天寧區周塘橋南宋紀年墓出土的深褐色紗百褶裙(圖5),由3幅完整方孔紗縫合而成,褶裥為工字褶,兩側裙門較寬。福州南宋黃昇墓出土的合圍式褐色羅印花褶裥裙(圖6)上下折成紋道21條,裙身兩側沒有裙門結構。宋代一片式褶裥裙在穿著時由后往前系束,在腹前正中形成疊搭開合的裙門結構,實際穿著效果與旋裙結構類似。該著裝式樣在宋代晉祠彩塑女像(圖7)中可以看到。

圖5 江蘇常州天寧區周塘橋南宋紀年墓出土的深褐色紗百褶裙

圖6 福建福州南宋黃昇墓出土的褐色羅印花褶裥裙

圖7 宋代晉祠彩塑女像

明代是馬面裙的成型期。在明代佚名畫家創作的絹本設色畫《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有許多身穿馬面裙的后妃們(圖8)。據《嘉靖太康縣志》載:“弘治間,婦女衣衫,僅掩裙腰;富用羅、緞、紗、絹,織金彩通袖,裙用金彩膝襕,髻高寸余。正德間,衣衫漸大,裙褶漸多,衫惟用金彩補子,髻漸高。嘉靖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少……”[6]1415記錄了馬面裙在弘治到嘉靖年間的流行。

圖8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中身穿馬面裙的后妃們

明代馬面裙分前后2片,并用1個裙腰,2片裙身在中間有交疊,交疊的部位無褶,形成1個長方形的“馬面”形狀。明代馬面裙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在裙門的兩側打活褶,這極大地增加了裙身的活動空間,使裙子具有較好的服用性能。其實物如首都博物館藏北京豐臺區長辛店618廠明墓出土的明中期駝色纏枝蓮地鳳襕妝花緞裙(圖9),駝色纏枝蓮緞地,由2大片組成,每片221厘米,用裙料三幅半,幅寬60厘米。裙腰用綢單上,兩側各一襻,腰兩端各1根絲帶,兩胯3個對褶。裙襕寬12厘米,妝花祥鳳圖案。其實物又如寧靖王夫人吳氏墓出土的折枝團花緞馬面裙(圖10),長78厘米,裙由兩片布交疊共腰而成,每片布由三幅半的織物拼縫而成,幅寬60厘米。

圖10 明代寧靖王夫人吳氏墓出土的折枝團花緞馬面裙

馬面裙到了清代盛極一時,成為清代女性日常和標志性服裝款式(圖11)。它由兩片相同的裙片組成,穿著時需要將裙腰上的扣子或繩系好。清代馬面裙裙腰部分多用白色,取“白頭偕老”之意?!皬那迦A大學藝術博物館藏的馬面裙裙頭顏色也可看出,確實白色的裙頭使用比較多,有18件,同時也有其他色系的馬面裙頭,如紅色系4件,藍色9件,灰色1件。馬面裙裙頭部分的材料選用一般為棉布、亞麻布,因對圍系之裙而言,腰頭采用此料摩擦力大,不易滑落且耐磨?!?1)高文靜(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搖曳生輝的馬面裙——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馬面裙擷英》(中國博協服裝與設計博物館專委會第一屆學術研討會主題報告發言內容)。

圖11 清代馬面裙結構圖

三、從合抱褶到魚鱗褶

(一) 合抱褶

明代朱之瑜《朱氏舜水談綺》“明代裳制”(圖12)中提到:“予見明制裳有十二幅者,有六幅者,十二幅裳左右各一聯,每聯兩端用全幅,中間四幅,各用半幅,兩聯通為十二幅,前后有馬面且當兩脅處各做輒子六幅,裳左右各一聯,共用全幅前后有馬面,當兩脅一幅各有六個襞積前后相向?!盵7]可知,明代馬面裙兩側的褶為活褶,將矩形布料疊至成褶,加大裙邊放量來滿足下身活動空間[8]。明代馬面裙中間為“合抱褶”,分別相向以等距折出活褶,與腰頭相接(圖13)。其實物如嘉興王店李湘夫婦墓M4出土的明代四季花蜂蝶綢裙(圖14),裙長71.5厘米,腰頭寬10.0厘米,裙腰長146.0厘米。裙襕為瓔珞紋,裙褶為中間合抱褶,相向各打3個褶。通過對嘉興王店李湘夫婦墓M4出土的明代四季花蜂蝶綢裙進行復原研究(圖15、圖16),了解了其形制與制作過程,圖15中紅色標記的數字1、3、5、7、9為褶面,而藍色斜杠線標記的是褶裥的部分,其中9是合抱褶的褶面,以它為中心相向以等距折出活褶,褶面7在馬面裙正面是看不到的特殊存在。褶面7為褶面5與褶面9“抱合”住的部分,雖然它是褶面,但被“抱合”其中。

圖12 《朱氏舜水談綺》明代裳制圖示

圖13 明代合抱褶馬面裙圖式

圖14 嘉興王店李湘夫婦墓M4出土的明代四季花蜂蝶綢裙

圖15 嘉興王店李湘夫婦墓M4出土的明代四季花蜂蝶綢裙形制圖(單位:cm)

圖16 嘉興王店李湘夫婦墓M4出土的明代四季花蜂蝶綢裙制作過程圖

中國古代女性服飾注重衣裙搭配的長短比例、寬窄尺度。明代不同時期女服衣長的變化直接影響馬面裙的式樣特征:弘治年間(1488—1505年)流行短襦長裙,襦長至腰,裙長垂至足,飾以金彩膝襕。與短上衣搭配的多為上窄下寬的梯形褶馬面裙,裙體體量感強,如孔府舊藏明代蔥綠地妝花紗蟒裙(圖17)。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年)的女性上衣漸長漸大,嘉靖年間(1522—1566 年)的女性衣袖寬博4尺有余,衣擺距地不足5寸,裙身僅露出3寸。當上衣衣長逐漸增加時,下裝體量大的梯形褶讓位于上下等寬的平行褶。至萬歷年間(1573—1620年),女服以紅綠花裙為尚;崇禎時(1628—1644年),流行素色絹紗裁制、略飾壓腳花邊的樸實風貌女服;崇禎末年,細褶長裙日益流行,衣裙隨穿者姿態擺動,極具風韻。

圖17 孔府舊藏明代蔥綠地妝花紗蟒裙

與明代馬面裙相似的是明代朝服的下裳。據《明史·輿服志三》記載:“嘉靖八年更定之制。梁冠如舊式……下裳七幅,前三后四,每幅三襞積,赤羅青緣?!逼鋵嵨锶缟綎|博物館藏孔府舊藏明代朝服下裳(圖18)。裙長91.4厘米,腰圍132.0厘米,裳分為兩大片,每片均由三幅織物拼縫而成,左右相向各打四褶,側緣、底邊緣以青紗。從結構圖(圖18b)可知,以對褶5為中心,相向各打四個褶,褶面1與褶面9比其他褶面寬,近似一個“馬面”,其他對稱形成褶面。

圖18 孔府舊藏明代朝服下裳(山東博物館藏)

(二) 馬面襕干裙

到了清代,明代馬面裙用于增加活動空間的由矩形面料折疊而成的褶裥結構,被三角形或梯形面料拼接且拼縫處裝飾襕干的工藝結構取代,時稱“襕干裙”。襕干裙又分為打褶襕干裙與無褶襕干裙,其實物如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清代醬紫緞地三藍繡側褶裙(圖19),裙長97厘米,下擺寬107厘米,裙門采用三藍平針繡、三藍打籽繡及盤金繡工藝,繡牡丹花、八寶紋和海水江崖紋。又如清代大紅色三藍繡花蝶圖馬面裙(圖20)、綠緞地彩繡四龍八鳳紋馬面裙(圖21)、清代寶藍緞貼布繡平生富貴馬面裙(圖22)。后者裙長97厘米,下擺寬144厘米,裙門裝飾寶瓶與牡丹組合的富貴平安紋飾,鑲嵌黑色襕干,“襕干”中裝飾豎條狀牡丹和寶瓶紋樣。

圖19 清代醬紫緞地三藍繡側褶裙(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圖20 清代大紅色三藍繡花蝶圖馬面裙

圖21 綠緞地彩繡四龍八鳳紋馬面裙

圖22 清代寶藍緞貼布繡平生富貴馬面裙[9]

據清代李斗《揚州畫舫錄》記載,揚州女性日常服裝有“二十四褶”的“玉裙”[9]165。其實物如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清代杏紅暗花綢地繡牡丹蝴蝶紋馬面裙(圖23),裙長99厘米,下擺寬88厘米,前裙門滿繡牡丹、梅花、蝴蝶等紋飾,鑲嵌有玄青地繡花卉花邊,裙兩側打褶,每個褶底分別彩繡穿枝花卉紋,并鑲嵌24條花邊。杏紅色綢地的裙幅黑色“襕干”邊的紗向為斜向,紗向垂直于底邊,馬面上的黑色“襕干”也采取一致的方向,表現出緞面光澤質感。黑色襕干不僅具有遮蓋裙幅拼合線的作用,而且還可通過不同紗向加固拼合裙幅形狀,并有利于形成“膨脹錐形”的造型效果。

圖23 清代杏紅暗花綢地繡牡丹蝴蝶紋馬面裙(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三) 百褶與魚鱗褶

清代還流行百褶馬面裙,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九記載:“近則以整緞褶以細裥道,謂之百折?!盵10]165百褶裙的兩側向中間壓褶,每褶僅寬1厘米左右(圖24)(2)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館藏測量平均褶寬為1厘米。,固定褶裥,時稱“順風褶”。其實物如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清代紅暗花綢地繡地景梅蝶紋百褶魚鱗馬面裙(圖25),裙長97厘米,下擺寬76厘米,兩側各捏50條細褶,合之正滿100之數,是名符其實的“百褶裙”。正面裙門與背面裙背中央繡有“麒麟送子”“五子奪魁”“官帶傳流”等紋樣。裙門鑲邊寬大,由內至外共飾四層邊飾,第四層為白緞地平針繡折枝花邊,于裙門中段作成如意云頭式樣。

圖24 百褶馬面裙結構示意圖

圖25 清代紅暗花綢地繡地景梅蝶紋百褶魚鱗馬面裙(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晚清《清代北京竹枝詞·時樣裙》稱:“鳳尾如何久不聞?皮棉單夾費紛紜,而今無論何時節,都著魚鱗百褶裙?!盵11]為了使這些細褶不易散亂、走形,以一定的方式用細線絎縫交叉串聯固定褶裥,穿著者行走時,裥部形似魚鱗鱗甲,故稱“魚鱗百褶裙”??v向褶隔2厘米左右固定縫合,橫向活褶縫合點上下交錯,如此類推,整個褶面呈有彈力的活褶皺,“魚鱗褶”細膩均勻,頗具美感。其實物如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清代草綠色暗花綢印花魚鱗裙(圖26),裙長103厘米,下擺寬80厘米,裙門采用鏤版漏印精致的小花,加裝黑綢如意云頭邊飾,裙門下擺處飾以兩枚“雕繡”如意云頭,并用黃色絲絹鑲邊,內襯紅絹;又如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清代紅色暗花芝麻紗繡人物地景紋魚鱗裙(圖27),裙長98厘米,下擺寬72厘米,紅色暗花芝麻紗地,呈魚鱗裙樣式,裙門中央繡人物地景紋,以打籽繡繡花果、山石、屋宇、遠山,以齊針繡繡人物面部,以盤金、釘線繡勾勒輪廓;再如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清代藕荷暗花綢地平金繡花卉紋百褶魚鱗裙(圖28),裙長87厘米,下擺寬60厘米,前裙門處飾以平金繡花卉,鑲嵌有機織蝴蝶花邊,兩側打褶,褶痕細密,樣式同銀紅暗花綢彩繡花鳥紋魚鱗百褶裙中的魚鱗褶(圖29)類似,裙褶加飾飄帶,飄帶尾端作如意云頭裝飾,并綴有金屬珠及月白色線穗。魚鱗百褶裙的腰頭與褶裙相接的位置,內里用“大針碼”來固定裙褶,縫線形成十字交叉外形,增加魚鱗褶的褶裥牢度。類似的固定方式并不影響穿著效果。其實物如民族博物館藏粉色提花綢飾粵繡挖云鑲邊魚鱗褶馬面裙(圖30~圖32)。

圖26 清代草綠色暗花綢印花魚鱗裙(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圖27 清代紅色暗花芝麻紗繡人物地景紋魚鱗裙(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圖28 清代藕荷暗花綢地平金繡花卉紋百褶魚鱗裙(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圖29 銀紅暗花綢彩繡花鳥紋魚鱗百褶裙魚鱗褶局部

圖31 民族博物館藏粉色提花綢飾粵繡挖云鑲邊魚鱗褶馬面裙背面

圖32 魚鱗百褶裙的穿著效果

有的魚鱗百褶馬面裙,如中國絲綢博物館藏大紅色暗花綢月華裙(圖33),其裙兩側褶裥由綠色、銀灰、紫色、橙色、白色、藍色、玫紅、黃色、淺粉紅和水紅色共十種顏色的綢料拼接而成,五彩斑斕,風吹動時,色如皎月暈耀光華,因而被稱為月華裙。由于工料過于浪費,清人李漁稱月華裙“人工、物料,十倍常裙,暴殄天物,不待言矣?!盵12]清代流行的間色裙早自唐代已有,如唐代陸龜蒙《記錦裾》記載了他對一條南北朝錦裙的贊嘆:“李君乃出古錦裾一幅示余,長四尺,下廣上狹,下闊六寸,上減三寸半,皆周尺如直。其前則左有鶴二十,勢若飛起……界道四向,五色間雜。道上累細鈿點綴,其中微云瑣結,互以相帶,有若駁霞殘虹,流煙墮霧。春草夾徑,遠山截空。壞墻古苔,石泓秋水,印丹浸漏,粉蝶涂染,綟亙環佩,云隱涯岸,濃淡霏拂,靄抑冥密,始如不可辨別?!盵13]文中所謂“五色間雜”實物如大英博物館藏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彩繪木俑所著間色裙(圖34)。

圖33 大紅色暗花綢月華裙(中國絲綢博物館藏)

圖34 著“間色裙”的木俑(大英博物館藏)

從出土資料看,唐代女裙中以兩色布帛相拼而成的“間色裙”最為常見。裙子穿在身上,有修長的視覺效果,但其制作糜費既廣,費時費工。據《舊唐書·高宗本記》載:“其異色綾錦,并花間裙衣等,糜費既廣,俱害女工。天后,我之匹敵,常著七破間裙?!盵14]107文中“七破”是指裙上被剖成七道,以間他色,拼縫而成。多者可達“十二破”甚至更多,唐朝政府曾規定“凡間色衣不過十二破”,奢侈者還會在拼縫處繡金線界道,再縫綴珠玉花鈿,時稱“花間裙”。唐代間色裙實物如昭陵唐墓壁畫仕女(圖35)、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張雄夫婦墓出土的唐代女木俑所穿的間色裙(圖36)。

圖36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張雄夫婦墓出土的穿間色裙的唐代女木俑

四、裙襕與繡花

(一) 膝襕與底襕

明代中晚期(3)根據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明朝可劃分為三個時期:洪武至天順朝(1368—1464)為明代前期;成化至嘉靖朝(1465—1566)為明代中期,隆慶至崇禎朝(1567—1644)為明代后期。,馬面裙“襕飾”出現不同的裝飾方式。筆者認為,中國古代服裝“襕”的結構可見于戰國至漢代流行的上下分裁的深衣。隋代已有襕袍,證以《舊唐書·輿服志》載:“晉公宇文護始命袍加下襕?!睋端问贰ぽ浄濉酚浭?“襕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襕為裳……”[3]3579可見,宋代襕衫之“襕”是指服裝衣身下擺處的“拼布”縫線。宋代服裝“襕”之結構,在與宋代同時期的金朝服飾上也可見到?!督鹗贰ぽ浄小酚涊d:“十五年制曰:袍不加襕,非古也。遂命文官公服皆加襕?!盵15]其實物如黑龍江哈爾濱阿城金墓男墓主外服紫地金錦襕圓領開衩綿袍(見圖3),袍長140.0厘米,通袖長221.0厘米,胸寬60.0厘米,褶后下擺寬78.0厘米,襟內擺寬74.5厘米。兩袖有通肩織金袖襕,下擺處有一道金膝襕,上下襕寬約7.0厘米。這是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膝襕裝飾實物。元代開始,膝襕被廣泛運用于裝飾貴族服裝,如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元代緙織帝后曼荼羅,就有身穿云龍膝襕蒙古長袍的元代帝后形象。

明代馬面裙“襕飾”因所飾部位不同,可分為膝部位的膝襕和裙底擺部位的底襕。以金線織成襕飾者稱“金襕”[16]。其制寬窄不等。據《嘉靖太康縣志》記載:“(明代)弘治間,婦女衣衫,僅掩裙腰;富用羅、緞、紗、絹,織金彩通袖,裙用金彩膝襕,髻高寸余?!盵6]1415富貴女子也廣泛使用襕飾,如武進王洛家族墓出土的明代如意云花緞織金襕折裥單裙(圖37),裙長92.0厘米、裙腰長116.0厘米、下擺寬120.0厘米、馬面寬31.6厘米。面料為黃綠色花緞。裙兩側各有8個裥,有馬面,無腰。裙中段有用捻金線織的寬11.3厘米的飾帶,飾有六吉、蓮花、寶瓶和幡狀紋等。下擺處有用捻金線織的寬6.5厘米的幡狀紋飾帶。又如,武進王洛家族墓出土的明代舞鳳折枝花緞織金襕殘片(圖38),舞鳳折枝花緞織金襕殘片殘長57厘米、殘寬45厘米。面料為棕色花緞,花緞上織有鳳凰、牡丹和蓮花折枝花、雜寶等圖案??椊鹨[的部分是以片金線花緯織入顯花的,飾有對稱的寶瓶、華蓋等吉祥圖案。

圖37 武進王洛家族墓出土的明代如意云花緞織金襕折裥單裙(武進博物館藏)

圖38 武進王洛家族墓出土的明代舞鳳折枝花緞織金襕殘片(武進博物館藏)

明代中晚期盛行雙襕馬面裙。此時女襖衣長直至膝部,甚至僅離地5寸,證以《升庵外集》:“嘉靖中,四方婦人與男子無異,直垂至膝下,去地僅五寸,袖闊至四尺余?!奔尉浮逗檠趴h志》:“其服飾則舊多樸素,近則婦女好為艷裝,髻尚挺心,兩袖廣長,衫幾曳地?!盵17]嘉靖年間,長身女襖最為流行。由于膝襕被上衣遮蔽,所以底襕逐漸變大。其實物如明代紅色暗花緞繡云蟒馬面裙(圖39)、明代蔥綠地妝花紗蟒裙(見圖17)、明代藍色纏枝四季花織金妝花緞馬面裙(圖40)。后者裙長88厘米,腰圍104厘米,上部鑲紅色紗裙腰,藍色緞織錦膝襕為纏枝四季花,底襕有三道裙襕,從上至下依次為織金云鸞紋、鳳穿牡丹、五彩絲線挖織鳳穿牡丹和蓮花瓔珞紋。又如江蘇鎮江明墓(4)男墓主張守宗為明代嘉靖二十八年舉人,后任戶部山西司員外郎。出土的明代花卉紋綢馬面裙(圖41),面料為花卉紋綢,腰兩側有裙褶,裙為寬膝襕窄底襕的設計。又如貴州張守宗夫婦墓女室出土的明代嘉靖時期回云紋緞馬面裙(圖42)和麒麟芝草蓮塘鷺鷥紋馬面裙(圖43)。前者通長90.0厘米,腰圍長106.0厘米,腰邊寬7.5厘米,裙擺寬368.0厘米,攤開呈扇形,淺駝色素緞,上有回形云紋、菊花紋樣。裙門馬面可打開,為左右打褶的馬面裙。后者為茶色緞馬面裙,裙門開衩,左右打褶,膝襕寬15.0厘米,上飾有麒麟芝草和連續回紋花;底襕寬20.5厘米,包括5.5厘米的一層樹紋和鹿鳥紋及15.0厘米的一層蓮塘鷺鷥紋。

圖39 孔府舊藏明代紅色暗花緞繡云蟒馬面裙

圖40 明代孔府舊藏藍色纏枝四季花織金妝花緞馬面裙[18]

圖41 明代花卉紋綢馬面裙(鎮江博物館藏)

圖42 貴州張守宗夫婦墓女室出土的明代回云紋緞馬面裙(貴州博物館藏)

圖43 貴州張守宗夫婦墓女室出土的明代麒麟芝草蓮塘鷺鷥紋馬面裙(貴州博物館藏)

明代晚期,“服妖”、僭越的服飾風氣流行,由于女性上衣逐漸變長,馬面裙出現了寬底襕、寬底襕寬膝襕、寬底襕窄膝襕并存的式樣。

(二) 馬面裙繡花

馬面裙裙襕裝飾沿襲至清代后發生了很大改觀。清代馬面裙裙門有龍、鳳、海水江崖、亭臺樓閣、云紋和蝴蝶花卉等圖案裝飾。裙門底端圖案多為適合裙門的四方形狀,上端則靈活多變。其實物如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清代青暗花綢地繡花卉紋馬面裙(圖44),裙長100厘米,下擺寬105厘米,前裙門繡牡丹、菊花、佛手、紅蝠、寶瓶等吉祥紋飾,寓意“洪福齊天、吉祥富貴”。裙門兩側繡散點花卉、蝙蝠紋飾,與主紋飾相呼應。又如中國絲綢博物館藏大紅色暗花綢月華裙的兩片重疊圍系形成裙門,馬面和裙下擺有兩道緣飾,外一道為藍素緞地彩繡折枝牡丹花卉紋,白素緞鑲邊;內一道為黑素緞地蝶戀花、壽桃和葡萄紋絳帶,以藍白色機織花邊鑲邊。裙門中心下端有紋樣,是藍緞地盤金繡仙鶴靈芝紋,中間一只仙鶴單腳站在樹枝上,口銜靈芝,面向太陽,樹枝下端為水波紋。

圖44 清代青暗花綢地繡花卉紋馬面裙(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清末民初,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和審美簡化,馬面裙裙門的結構雖仍然存在,但圖案逐漸消失,最后僅剩緣飾。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張愛玲在《更衣記》中談及清末女裙色彩時稱:“通常都是黑色,逢著喜慶年節,太太穿紅的,姨太太穿粉紅。寡婦系黑裙,可是丈夫過世多年之后,如有公婆在堂,她可以穿湖色或雪青?!盵19]

五、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可得出以下結論:第一,明代馬面裙分前后2片,共用1個裙腰,中間交疊部位無褶,裙門外形為長方形的“馬面”,中間合抱褶相向,各作兩個活褶,加大裙身放量,滿足下肢活動空間;第二,明代中后期,馬面裙裙襕進一步發展成為單襕型和雙襕型,隨著上衣衣長逐漸變長,裙襕由寬膝襕向寬底襕窄膝襕或省略膝襕發展;第三,清代馬面裙成為漢族女子的日常和標志性著裝,并進一步細分為襕干裙、魚鱗馬面裙、鳳尾裙等式樣;第四,襕干裙的褶為拼接縫制的固定褶形成的立體效果,魚鱗馬面裙的裙褶活褶與固定褶交替,褶面呈有彈力的活褶,鳳尾裙后期衍生成禮儀婚嫁服飾及戲曲演出中的“舞衣”;第五,根據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馬面裙的實物紋樣可知,馬面裙的紋樣主要集中在裙擺的位置,下部花樣繁復而向上逐步簡化,紋樣題材都是具有美好寓意的紋樣并且紋樣間相互組合。

猜你喜歡
馬面魚鱗博物館
農牧交錯地帶視角下史前馬面研究
帶不走的人
博物館
不懂松手求生的馬面猴
遺失的魚鱗
魚鱗瓦(節選)
怎樣刮魚鱗不亂飛?
讓士兵更勇敢的魚鱗防彈衣
露天博物館
不死的理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