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施甸縣藥用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

2023-07-31 13:14沈紹斌吳相美楊光儒熊賢坤郭紅芳陳綱肖明昆馬俊偉宋記明劉倩楊潤臣張林輝
安徽農業科學 2023年13期
關鍵詞:資源調查藥用植物

沈紹斌 吳相美 楊光儒 熊賢坤 郭紅芳 陳綱 肖明昆 馬俊偉 宋記明 劉倩 楊潤臣 張林輝

摘要 [目的]進一步摸清云南省施甸縣藥用植物資源的分布及種類狀況。[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對云南省施甸縣的13個鄉鎮46塊樣地的野生藥用植物資源、栽培藥用植物資源、傳統醫藥知識及中藥材市場進行調查。[結果]調查采集藥用植物臘葉標本1 137號,通過鑒定和查證有明確藥用功效的植物有158科587屬859種,其中苔蘚類2科2屬2種,蕨類植物12科20屬27種,裸子植物7科9屬11種,被子植物137科556屬819種。調查到重點藥材126種(涉及原植物126種),其中野生藥材基源植物71種,栽培藥材基源植物55種;調查到國家珍稀瀕危藥用植物14種;在樣地內調查到的重點藥材有15種。[結論]該研究為施甸縣藥用植物資源的合理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藥用植物;資源調查;施甸縣

中圖分類號 R28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3)13-0149-08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3.03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Shidian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SHEN Shao-bin1,WU Xiang-mei2, YANG Guang-ru3 et al

(1.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ash Crops,Yunnan Academy of Agricutural Sciences, Baoshan,Yunnan 678000;2.Shidian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Shidian, Yunnan 678200;3.Public Health Bureau of Shidian County,Shidian, Yunnan 6782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lucidate distribution and species of th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Shidian County.[Method]A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April 2019 to December 2020 on the wild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cultivated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traditional medical knowledg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arket in 46 sample plots from 13 townships in Shidian County, Yunnan Province. [Result] The herbariums were numbered to be 1137#. Through iden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there were 859 species of plants with clear medicinal effects in 587 genera of 158 families, including 2 species in 2 families and 2 genera of bryophytes, 27 species in 20 genera and 12 families of ferns, 11 species in 9 genera and 7 families of gymnosperms, and 819 species in 556 genera and 137 families of angiosperms.We identified 126 important medicinal materials(involving 126 original plants),including 71 species of origin plants of wild herbs,55 species of origin plants of cultivation herbs.14 specie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medicinal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country; there were 15 important medicinal materials in the sample plot.[Conclusion]This study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ational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Shidian County.

Key words Medicinal plants;Resource survey;Shidian County

基金項目 第四次全國中藥材資源普查項目(YNZYZYPC2018-008);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0YFD1001200);云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生物醫藥)項目(202002AA100007)。

作者簡介 沈紹斌(1985—),男,云南牟定人,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胡椒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評價研究。

通信作者,研究員,從事熱作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與種質創新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7-08

中藥材資源是中藥產業和中醫藥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中醫藥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中藥資源的支撐[1]。廣義的中藥資源中90%為藥用植物資源,藥用植物資源包括野生植物、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術繁殖的藥用植物[2],是指在自然資源中對人類有直接或間接醫療作用和保健功能的各種植物和蘊藏量總和[3]。目前,全世界開發利用的植物藥用資源數量已超過4 000種,總產值也已突破百億美元[4],全球有花的植物約25萬種,但只有不到2%的植物得到開發,預計到2050年世界上常用的植物藥用資源達到6 000種[5]。

我國中藥資源數量已達到12 807種,其中植物資源11 146種、動物資源1 581種、礦物資源80種[6]。其中,植物資源中栽培成功的僅有200余種,80%的藥用植物仍然要通過采挖途徑來滿足人們的需求。云南省在第三次中藥資源普查中共收集重要中藥資源6 559種,其中藥用植物6 157種、藥用動物30種、藥用礦物372種。重樓、石斛等瀕危野生植物資源在人工種植技術與規模上也有了較大突破[7-8],豐富的天然藥用植物資源為云南中藥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種質資源。

截至2013年5月,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完成樣方套3萬多個、藥材品種9 000多個,其中重點調查品種429種,完成臘葉標本47 665份,藥材標本2 944份,拍攝各類照片約54萬張,收集民間或民族傳統用藥知識資料500多份,另外還發現了許多新的資源和分布區,有的資源已鑒定完畢,有的正處于鑒定過程中[9-14]。云南省施甸縣作為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第四批普查縣之一,根據普查項目的相關要求,于2019—2020 年通過對縣域內藥用植物資源的調查鑒定評價及分析,為施甸縣藥用植物資源的合理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區概況

施甸縣地處滇西南邊陲,怒江東岸,地理位置為98°54′~ 99°21′E、24°16′~ 25°00′N??h境東西最大橫距45 km,南北最大縱距79 km,總面積2 009 km2。境內地勢北高南低,海拔在560.0~2 895.4 m,屬中亞熱帶為主體的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全縣氣候條件優越,年溫差較小,干濕季節分明,氣候的垂直變化遠遠超過水平變化,各種類型氣候條件兼備,具有立體氣候的特點。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給多種植物的生長發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全縣轄13個鄉(鎮),總人口34萬人,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世居民族有漢族、彝族、布朗族、佤族、回族、傣族、白族、傈族等27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0 689人,占總人口的9.03%。當地各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識別多種天然藥用植物。配制多種藥方和治療日常生活的多種疾病。野生和可以種植栽培的藥用植物代表種有黨參、白術、生地、薯蕷、牡丹、吳茱萸、龍膽草、竹節參、滇黃精、滇重樓、草果等。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內容。

(1)藥用植物資源蘊藏量調查。對施甸縣藥用植物資源的自然分布、栽培種類、栽培歷史、栽培狀況用藥情況和市場進行調查,對傳統栽培的藥用植物進行重點實地調查和走訪,對近年來新引進栽培品種的市場價值進行調查[15]。

(2)采集藥用植物資源標本。采集施甸縣藥用植物標本,收集重點中藥資源的樣品和標本。

(3)藥用植物資源消長情況調研。通過調查施甸縣中藥材產量、流通量、價格等信息,了解藥用植物資源利用現狀及市場流通情況,分析施甸縣藥用植物資源的變化趨勢。

1.2.2 調查方法及時間。

采用樣地調查(圖 1)、樣線調查(圖 2)、走訪調查和統計等方法,分析施甸縣區域內的藥用植物資源的分布情況,再根據生態環境來劃分調查區域,合理布置樣方套(圖 3),其中樣地調查主要是野生重點藥材的

種類及數量的調查;樣線調查主要是該區域內普遍藥材及重點藥材的數量調查。每個樣地設5個樣方,樣方之間間隔100 m,每個樣方面積為100 m2,每個樣方內設6個樣方套,其中樣方套1面積為100 m2,在該區域內主要調查喬木重點藥材的蘊藏量,樣方套2面積為25 m2,主要調查灌木重點藥材蘊藏量,樣方套3~6面積均為4 m2,主要調查草本重點藥材的蘊藏量,而該樣方內藥材的蘊藏量主要通過樣地內5個樣方及6個樣方套內重點藥材的數量及重量指標測定。此次中藥資源普查時間為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

2 結果與分析

完成了施甸縣由旺、水長、太平、甸陽、姚關、萬興、木老元、老麥、仁和、擺榔、何元、酒房、舊城13個鄉(鎮)的中藥資

源普查,共涉及樣地46個(其中廢棄6個,有效樣地40個),每塊樣地隨機選取5套樣方,共有樣方套200個,采集標本1 137號,照片8 000余張,樣線1 000 km。

2.1 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調查

通過調研,按植物隸屬科分類,施甸縣轄區內有野生藥用植物 158科587屬859種,其中苔蘚類2科2屬2種,蕨類植物12科20屬27種,裸子植物7科9屬11種,被子植物137科556屬819種。在859種藥用植物中,屬于全國重點調查的品種有126種(涉及原植物126種,表1),占全國野外重點調查藥材的36%,其中野生藥材基源植物71種,栽培藥材基源植物55種(其中5種既有野生,也有栽培);調查到國家珍稀瀕危藥用植物14種(表2);在樣地中調查到的重點藥材有15種,通過測算,15種野生重點藥材的蘊藏量達644 268.92 kg(表3);在調查到的126種重點藥用植物中,發現分布較廣、蘊藏量較大的大宗藥材14種(表4)。

2.2 栽培藥用植物資源調查

通過對施甸縣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走訪調查,同時結合對各鄉鎮栽培藥材的抽樣現地調查,摸清施甸縣栽培藥材的種植品種和規模。調查結果表明,施甸縣目前栽培的藥材有木香、重樓、石斛、續斷、黃精、佛手、當歸、菊花、蜘蛛香(馬蹄香)、石斛、小白及、紅花、龍膽草、大黃等,其中栽培面積較大的中藥材主要有續斷、木香、蜘蛛香(馬蹄香)3種。據統計,2019年施甸縣種植中藥材面積445.20 hm2(產量1 258.0 t),2020年種植432.67 hm2(產量2 104.4 t),其中2019年主要種植品種面積分別為續斷47.14 hm2、木香45.15 hm2、蜘蛛香(馬蹄香)26.67 hm2、佛手12.61 hm2,其他栽培的藥材還有重樓、黃精、石斛、當歸、何首烏、菊花、小白及、紅花、龍膽等。種植鄉鎮以老麥鄉、太平鎮、姚關鎮為主(表5)。依據施甸縣地理環境、氣候特點等,合理分配栽培基地分布格局,優化區域布局,在現有栽培品種、栽培技術及生產經驗基礎上,選擇栽培物種及各品種的最佳生長區域,推進中藥材品牌化、規范化和規?;ㄔO,具體發展品種、發展規模及其主要分布區域見表6。

2.3 傳統醫藥知識調查

此次對施甸縣10位民族民間醫生(9位漢族民間醫生,1位布朗族民間醫生)、民族民間驗方、藥食同源植物利用情況等傳統知識進行了調查,共收集民間祖傳驗方41個(表7)。

2.4 中藥材市場調查

施甸縣沒有專業的中藥材交易市場、收購站等,普查隊對施甸縣海關、藥鋪、集市藥攤等進行了訪問調查;施甸縣近年內未見有中藥材進出口貿易情況;通過集市藥鋪和藥攤調查,幾家藥鋪中藥材銷售均不成規模,一般為當地草醫邊看病邊出售一些常用中草藥,藥材種類在50~100種。在施甸縣甸陽鎮、萬興鄉、姚關鎮等集市上會有一些民間草藥如夏枯草、狗響鈴、重樓、黃精、滇龍膽、石松、何首烏等集中出售,但出售的藥材具有季節性和不穩定性,均不成規模。

3 結論

通過此次對施甸縣中藥資源的普查,調查采集藥用植物臘葉標本1 137號,通過鑒定和查證有明確藥用功效的植物有158科587屬859種,其中苔蘚類2科2屬2種,蕨類植物12科20屬27種,裸子植物7科9屬11種,被子植物137科556屬819種;調查到重點藥材126種(涉及原植物126種),其中野生藥材基源植物71種,栽培藥材基源植物55種;調查到國家珍稀瀕危藥用植物14種;在樣地內調查到的重點藥材有15種。對當地藥用植物資源的分布概況、消長情況及調查、收集到的藥用植物資源種類進行鑒定評價及分析,為施甸縣藥用植物資源的合理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4 討論

隨著生態環境、森林資源和農業種植結構的變化,施甸縣中藥資源在藥材數量、優勢藥材品種和藥材蘊藏量等方面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與第三次中藥資源普查相比,當地中藥資源的種類和蘊藏量有增也有減??傮w而言,常用珍貴和特色藥材資源量持續減少,甚至面臨資源枯竭和滅絕的趨勢,瀕危物種持續增多。如滇黃精、蔓荊子、龍膽、訶子、密花豆等大宗藥材資源與第三次普查相比,分布面積和蘊藏量顯著減少;重樓、石斛、竹節參、買麻藤等珍貴資源已面臨枯竭;以前一些在該縣有分布的珍稀藥材如天麻、野三七、鐵皮石斛、三分三、龍腦香等在此次調查中都未找到;而原來分布較多的一些特色民族藥資源如鉤藤、小白及、四塊瓦等由于生態環境的變化和人為的持續采挖,資源量持續減少,甚至面臨枯竭。

與珍貴藥材相反,一般藥材的野生資源量變化較小或有所增加。對于一些市場價值低的藥材如白茅、伸筋草、千里光等,由于藥材收購商對這些藥材收購量持續減少,加之當地農民種植茶葉、核桃、板栗等經濟作物,收入水平普遍提高,農民很少愿意再上山采這些普通藥材。在此次野外調查中這些野生資源隨處可見,野生資源量較大。栽培藥材方面,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當地種植結構的調整等因素,一些藥材栽培面積不斷縮小,如黨參、當歸等;一些原來曾在該縣有發展種植的南藥如胡椒、益智等,現在已不再栽培;但也有一些大宗藥材由于藥用價值高、市場需求量大,種植面積不斷增大,如續斷、木香、紅大戟。

此次普查團隊結合第四次全國中藥材資源普查要求,對云南施甸縣藥用植物資源的分布、種類和栽培情況進行了調查,并進行了實地走訪、標本采集和標本鑒定等,針對施甸縣未來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向提出以下建議:

①堅持資源保護和利用相結合。在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加強資源尤其是珍稀瀕危資源的保護,同時通過挖掘整理,積極尋找新藥源,拓寬用藥范圍。

②加強產學研結合,充分利用當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支撐,發揮加工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在研發中的作用,加快科技項目推廣和科技成果轉化。

③加強中藥材規范化生產栽培體系的建立,對中藥材栽培加工技術的共同性、關鍵性技術和環節進行研究;對選擇的中藥材品種栽培加工技術體系的各個環節進行研究;建立中藥材品種規范化的栽培加工技術體系。

④推進中藥材加工規?;?。拓寬中藥材產業鏈,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和中成藥等主導產品的同時,積極向食品、保健品、日化及消毒殺菌產品等領域延伸;扶持企業配套發展倉儲設施和運輸隊伍,培育壯大集種植收購、生產加工、物流配送等農工貿一體化的現代化中藥材龍頭企業;開展中藥飲片企業的GMP認證和食品企業的QS認證,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提升企業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黃璐琦,陸建偉,郭蘭萍,等.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方案設計與實施[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5):625-628.

[2] 楊世海.中藥資源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3] 郭巧生.藥用植物資源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董麗麗.國外天然藥物發展概況及其對我國中藥現代化的借鑒意義[D].沈陽:沈陽藥科大學,2005.

[5]? 李紅珠,鄭軍.歐美植物藥市場給中藥走出國門的啟示[J].中國醫藥情報,2002,8(2):48-51.

[6] 郭蘭萍.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的實施準備[J].中國現代中藥,2009,11(2):3-5.

[7]? 張婉瑩.重樓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2015(5):23-24.

[8]? 夏宇,劉泊遠,甘夢陽,等.石斛種植工藝及其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33):11664-11666.

[9] 黃璐琦,陸建偉,郭蘭萍,等.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試點外業調查情況簡報[J].中國現代中藥,2013,15(7):535-537.

[10] 馬衛峰,張小波,郭蘭萍,等.基于空間信息技術的野生廣布種藥用植物資源蘊藏量估算方法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8):1130-1133.

[11] 朱壽東,劉慧平,黃璐琦,等.栽培藥材川續斷地上部分體積估算的最優樣方選擇[J].植物生態學報,2012,36(2):151-158.

[12] 張小波,郭蘭萍,黃璐琦.LUCC相關研究在中藥資源研究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中藥雜志,2012,37(11):1517-1522.

[13] 郭蘭萍,陸建偉,張小波,等.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技術規范制定[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7):937-942.

[14]? 黃璐琦.中藥資源普查百問[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4:2-5.

[15]? 何本鴻,朱英敏.中藥資源學[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資源調查藥用植物
CRISPR/Cas9技術在藥用植物功能基因組研究中的應用和展望
藥用植物保育研究團隊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藥用植物親緣學研究中心
藥用植物資源與育種團隊
尋找家里的藥用植物
臨沂市濕地資源調查與保護管理對策
民族藥用植物矮陀陀的化學成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