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根治性手術治療知多少

2023-08-04 09:32羅華榮
健康之家 2023年11期
關鍵詞:尿流根治性浸潤性

羅華榮

在所有泌尿系統的腫瘤中,膀胱癌是比較常見的。膀胱癌是緣起于膀胱的一種惡性腫瘤,好發于50歲以上的成年男性。長期吸煙、經常處于芳香胺類化學物質環境中的人群更容易罹患。膀胱癌根據發病組織不同,可分為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肉瘤、膀胱鱗癌以及膀胱腺癌四種。根據治療和預后,可分為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兩種。本文對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根治性手術治療展開闡述。

相關知識

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是生長在膀胱黏膜層的惡性腫瘤,隨著病情發展,能夠達到膀胱肌層,或蔓延附近脂肪組織,或生長至膀胱以外的鄰近組織內,表現為無痛性肉眼血尿、排尿困難甚至尿潴留、膀胱刺激征、上尿路梗阻。目前來說,膀胱癌的發病機制還未被徹底明確。根據臨床經驗和現有資料分析,膀胱癌受遺傳因素、外界環境的影響。 根據相關調研顯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為70%左右。隨著我國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對該類疾病的治療方法也更為多樣、精細。尤其是早期發現的肌層浸潤性膀胱癌,采取適當治療方法可取得治愈的效果。

治療方法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治療

開放性膀胱切除術

為防止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發生臨近器官轉移或復發,可進行開放根治性膀胱切除術聯合盆腔淋巴結清掃術。

開放性膀胱切除術是一種傳統的治療方式,在皮膚表面取開放性傷口。但傷口的位置會比較深,需要剝離的組織器官也較多,易導致出血量增多,不易及時止血。術后麻醉藥物藥效過后,患者會有非常明顯的疼痛感,對胃腸功能也有一定影響。如果患者機體免疫力低下或護理不當,易發生術后并發癥。

腹腔鏡根治性膀胱切除術

隨著醫療科學的發展,開放性膀胱切除術已經逐漸減少,現使用腹腔鏡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術聯合輸尿管腹壁造口術比較多,整體效果理想。

腹腔鏡下手術與傳統手術有本質上的區別。腹腔鏡具有無開放性傷口,視野較清晰等特點,可根據患者腫瘤生長部位以及腹腔情況,及時調整腹腔鏡位置。血管走向、組織生理結構都能夠清晰地展示在醫生面前,為手術提供了極大便利。腹腔鏡下切除會使用超聲刀、雙極電凝、Hem-o-olck等先進的醫療器械,術后不會留下傷疤,患者恢復期也相對縮短,預后情況良好。

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膀胱切除術

20世紀初,首例達芬奇機器人輔助根治性膀胱切除術應用于臨床。達芬奇機器人系統進一步將可視度擴大至10倍,操作非常靈活,靈敏度勝過腹腔鏡,提高了胸腔、盆腔等狹窄位置的切除和縫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減少了術中失誤的概率,能夠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加快康復期,是治療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一種最可靠、最有效的手術方式。

尿流改道術

不可控尿流該道術

不可控尿流改道術共有3種類型:回腸膀胱術、輸尿管皮膚造口術、輸尿管結腸吻合術。其中,患者經回腸膀胱術治療,會失去尿液控制和儲存尿液的能力,需長期使用集尿袋,對生活和社會活動造成影響;輸尿管皮膚造口術容易發生感染,尤其是逆行性感染,集尿袋需要終身攜帶,通常情況下用于預后差、不耐受、存活期限較短的患者;輸尿管結腸吻合術手術過程是最簡單方便的,其最大的優點的康復時間快,經濟需求不高,但容易引起感染,臨床使用較少。

原位新膀胱術

用患者胃腸來代替膀胱,以延續膀胱功能。這種手術方式非常容易引起機體水電解質紊亂,增加尿路感染的概率。此外,患者容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營養不良等癥狀。采用乙狀結腸代替膀胱,術后很少會發生腸粘連的情況,但發生憩室和惡變的概率會增加?;啬c比較長,可活動性非常大,發生并發癥的概率小,還能維護腎臟功能。原位新膀胱術后不需要攜帶集尿袋,幾乎能還原患者的膀胱功能,保持排尿習慣。但切除膀胱會順帶切除膀胱的神經與血管,使得大腦神經對膀胱的支配能力降低,控尿能力會有一定程度下降。有研究學者認為,在術后進行膀胱功能鍛煉能夠改善上述癥狀,但是對于膀胱訓練還沒有明確的標準,需要進一步探索。

組織工程膀胱

組織工程膀胱也是一種膀胱代替法,利用種子細胞、機質等物質定向增殖形成組織,是現今最先進的一種技術,在臨床上還未普及。人工膀胱的缺陷是沒有神經支配,植入身體后不能進行正常排尿。如果患者機體不耐受,還會引起腎積水、假體萎縮等,對于術后并發癥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可控尿流改道術

可控尿流改道術有兩種,分別是腹壁造口與經肛門排尿。這種治療手段適用于存活壽命長、機體免疫力強、耐受力好的患者。術后不易引起并發癥,但手術過程復雜,我國還沒有進行大面積應用。經肛門排尿一般都會使用乙狀結腸,容易操作,損傷小,患者控尿、排尿等問題能得到較好解決。

術后并發癥預防

引發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根治性手術的并發癥相對比較多,多與尿流改道有直接關聯,一般來說,手術中如出現大量出血,未得到及時處理,是術后患者恢復緩慢、出現并發癥的重要因素。另外,在手術中沒有發現直腸損傷,也可能是造成術后感染、膿毒癥,甚至誘發死亡的一大因素。因此在手術后應做好全面細致的觀察,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只有做好患者病情的密切監測以及常規隨訪工作,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提高治愈率。

結束語

隨著我國醫療科技不斷進步,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根治性手術的治療方式也在不斷發展。根據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綜合效果最強的是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膀胱切除術,在預后方面也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尿流根治性浸潤性
根治性肝切除與外囊摘除治療肝包蟲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對比
浸潤性乳腺癌超聲及造影表現與P63及Calponin的相關性
基于數字信號處理和齒輪泵的稱重式尿流率計校準裝置設計及臨床應用分析*
乳腺浸潤性微乳頭狀癌的研究進展
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術后腸梗阻的防治策略
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組織β-catenin、cyclinD1、CDK4蛋白表達及臨床意義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鏡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腸膀胱術
后腹腔鏡下與開放式兩種腎根治性切除術療效對比
回腸膀胱術與原位回腸新膀胱尿流改道術術后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研究
延續性護理對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