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存貨計價方法的比較與選擇

2023-08-07 04:21向婧婕
客聯 2023年4期
關鍵詞:影響企業

向婧婕

摘 要:存貨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分布于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種類繁多、用途各異,因此對于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狀況、利潤、所得稅等方面。本文就存貨計價方法進行簡要概述,并且對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進行分析和比較,從而了解各種存貨計價方法的優缺點、適用條件以及對企業的影響,以便于企業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存貨計價方法,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科學化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企業;存貨計價方法;影響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為了適應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也在不斷地更新、完善以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對于企業而言,存貨作為其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存貨管理以及掌握并選擇合理的存貨計價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關于存貨計價等方面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并且很多企業在選擇存貨計價方法時不合理,則會導致企業的會計核算不精準,影響企業的存貨管理以及阻礙企業的發展。我國財政部于2006年發布了新會計準則,其中就存貨計價方法作出了一定的改變,新的會計準則取消了“后進先出法”,對于這一存貨計價方法領域的重大變革,引起了我國學者的廣泛關注和討論??v觀我國學者對存貨計價方法的研究現狀,他們就存貨計價方法存在的問題、如何改進以及企業如何選擇合適的計價方法等方面提出很多的觀點和建議。因此,在這種背景條件下,通過對不同存貨計價方法進行比較和分析從而研究出不同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對企業經營管理和經濟效益的影響是本文將要解決的問題。

一、存貨計價方法的概述

存貨計價方法是一種企業會計賬務處理方法,對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是制訂企業會計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存貨的計價是為了明確存貨每次領用消耗與剩余存貨的價值。而存貨計價方法的不同是由于存貨成本流轉和實物流轉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2006)第14條規定:企業應當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或個別計價法確定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因此,企業可以根據存貨管理以及自身經營發展的需要選擇合適的存貨計價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一旦選定存貨計價方法后,在一個會計期間內不得隨意變更,若有特殊情況需要改變,則應當在下一納稅年度開始前報主管報務機關備案。

二、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的比較與選擇

(一)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指企業在每取得一批存貨后,根據存貨入庫的時間順序逐筆登記每一批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的相關數據,再以先入庫則先發出的原則發貨和計價,同時對存貨的發出金額和結存金額逐一記錄。

例1:某公司2019年7月份甲商品的有關購進、發出和結存情況如下,見表1。

該公司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甲商品本月發出和月末結存成本情況,見表2。

7月10日發出甲商品成本=300×60+100×66=24600(元)

7月28日發出甲商品成本=100×66+100×70=13600(元)

月末結存甲商品成本=200×70+200×75=29000(元)

這種方法的優點:一是對發出的存貨成本可以隨時結轉,從而及時了解存貨的有關信息;二是使得企業期末存貨的價格更接近于市場價,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企業期末資產狀況。缺點:該方法工作量比較大,對于存貨流進流出量較大且存貨單價處于不穩定狀態時,企業的工作量更為繁瑣。并且此方法下,企業發出存貨的成本極易受物價波動的影響,從而影響到企業的當期利潤和存貨的價值。該方法適用于收發業務較少、存貨數量不多的小型工業企業以及存貨保質期較短的企業。

(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企業在日常只記錄入庫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以及發出存貨的數量,到月末,再以月初結存的存貨和本月收入的存貨來確定本月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從而可以計算出企業本月發出和月末結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月初結存存貨金額+本月收入存貨金額)/(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收入存貨數量)

月末結存存貨成本=月末結存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月收入存貨成本-月末結存存貨成本

例2:以例1為基礎,該公司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算甲商品本月發出和月末結存成本如下:

加權平均單位成本=(18000+13200+21000+15000)/(300+200+300+200)=67.2(元/件)

月末結存甲商品成本=67.2×400=26880(元)

本月發出甲商品成本=(18000+13200+21000+15000)-26880=40320(元)

該方法的優點一是簡單,因為在平時只需登記發料數量所以減少了日常會計核算的工作量;二是存貨單位成本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小,對存貨成本的分攤較為折中。缺點:存貨明細賬上無法反映發出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及金額,因此不利于企業對存貨的日常管理工作。該方法適用于存貨收發比較頻繁或者某些產品成本較為穩定的企業,比如食品類企業、化妝品和非耐用消費品行業等。

(三)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企業每購進一批存貨后,根據原有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計算出一個新的平均單位成本,以此來確定其后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移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庫存存貨金額+新入庫存貨金額)/(庫存存貨數量+新入庫存貨數量)

本日結存存貨成本=移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本日結存存貨數量

本日發出存貨成本=移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本日發出存貨數量

例3:以例1為基礎,該公司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來計算甲商品本月發出存貨和月末結存存貨成本情況如下,見表3。

移動加權平均法的優點在于其對存貨收入、發出和結存的數據資料都有著詳細的記錄,利于企業對存貨的日常管理工作。但這種計價方法下,每購進一批存貨則需重新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因此日常核算工作量較大。該方法適用于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后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四)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又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是指企業對驗收入庫的各項存貨進行詳細記錄,在發出存貨時,逐一辨認存貨所屬的購進批次或生產批次,以此來確定存貨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

例4:以例1為基礎,經具體辨認,7月10日發出的400件商品中,有250件屬于期初結存的商品,有150件屬于7月8日購進的商品;7月28日發出的200件商品中,50件屬于期初結存的商品,有150件屬于7月21日購進的商品。該公司采用個別計價法計算的甲商品本月發出和月末結存成本如下:

7月10日發出的甲商品成本=250×60+150×66=24900(元)

7月28日發出的甲商品成本=50×60+150×70=13500(元)

月末結存甲商品成本=50×66+150×70+200×75=28800(元)

個別計價法的特點是存貨的成本流轉和實物流轉完全一致,因此該方法下核算出來的存貨的發出成本和期末結存成本更為準確。但是這種方法要求對每次發出的存貨進行逐一辨認,對于存貨種類、數量較多的企業其實務操作是非常繁瑣復雜的,所以個別計價法通常用于易于辨認、種類和數量不多、價值較高的存貨進行計價。

三、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的影響

(一)對企業利潤的影響

利潤表是根據“收入-費用=利潤”這一會計的基本等式來編制的,而存貨對企業利潤的影響主要是入庫后的銷售環節,即通過主營業務成本來影響企業利潤。采用的存貨計價方法不同,存貨發出企業的成本金額也不同,從而直接影響企業的本年利潤。若企業發出的存貨成本金額偏高,其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也會偏高,從而導致企業銷售利潤的減少;反之,企業發出的存貨成本金額偏低,其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也會偏低,從而導致企業銷售利潤的增加。出于謹慎性原則,企業應在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范圍內盡可能選擇發出存貨成本偏高的計價方法。因此,如果存貨價格漲落幅度較大,宜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如果存貨價格比較平穩,漲落幅度不大,則可以選擇先進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個別計價法。

(二)對企業應交所得稅的影響

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對企業應交所得稅有著直接的影響。因為存貨計價方法的不同會對企業利潤產生直接的影響,而企業利潤的多少又決定著所得稅的金額。選擇先進先出法時,由于存貨成本是按近期購貨成本確定的,所以企業期末存貨成本更接近于市價。但在物價持續上漲期間,先進先出法下雖然期末存貨成本接近于市價,但企業發出的存貨成本卻偏低,從而導致少計銷售成本,增加企業當期利潤,則會加大企業所得稅費用的支出;反之,可以減輕企業所得稅負擔,從而起到遞延納稅的作用。而選擇加權平均法時,無論是物價上漲或下跌其計算出來的單位成本是平均化的,對存貨成本的分攤較為折中,則可以避免因為因為市場價格的波動而導致銷售成本大幅波動,各期利潤忽高忽低的情況,所以使得企業應繳納的所得稅費用也更為均衡。若選擇個別計價法時,由于存貨的成本流轉和實物流轉完全一致,因此本期的銷售成本與銷售利潤的計算也較為準確,所以計算出的企業所得稅也更加精確。

(三)對于企業存貨管理的影響

企業對于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除了綜合考慮存貨的性質、實物流轉方式外還應注重存貨管理的需求。先進先出法不僅可以及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和結存成本,而且該方法是根據存貨入庫的時間先后順序發貨的,則有利于保障庫存存貨在保質期內銷售,從而降低企業的不必要的損失。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在平常只需記錄存貨發出的數量以及月末時計算一次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所以有利于簡化日常的會計核算工作,但在存貨明細賬上無法反映出平時發出存貨和結存存貨的單價和金額,就不利于企業對存貨的日常管理。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對于存貨收入、發出和結存的相關數據都有詳細記錄,因此能夠便于企業管理層及時了解存貨成本的結存情況,為存貨管理及時提供所需信息。若選擇個別計價法,則要求企業在生產流轉過程中對實物存貨逐一辨認,詳細記錄存貨的收入、發出和結存情況,日常核算非常繁瑣。

四、結束語

對于以上四種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分析和比較,可以了解到每種計價方法的優缺點以及其對企業的影響。企業在選擇存貨計價方法時應綜合考慮自身因素、市場物價變動趨勢以及不同稅制的影響等方面,選擇合適的存貨計價方法,從而幫助企業盡可能規避風險,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科學化和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趙丹.不同存貨計價方法的影響及選擇[J].會計師,2018(22):80-81.

[2]于洪恩.論不同存貨計價方法的優缺點及實際運用[J].大眾投資指南,2020(03):202+204.

[3]李倚天,郝雨辰,崔曉翔.淺析實際成本法下發出存貨計價方法的影響及選擇[J].中國產經,2022(05):138-140.

[4]李敏.試析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J].財經界,2018(27):73+124.DOI:10.16266/j.cnki.cn11-4098/f.2018.18.052.

[5]胥悅.試析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的影響[J].全國流通經濟,2019(24):9-10.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19.24.004.

猜你喜歡
影響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是什么影響了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