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管理措施研究

2023-08-12 17:01郭倩
南北橋 2023年14期
關鍵詞:固定資產管理管理措施內部控制

郭倩

[摘 要]隨著政府頒布的一系列法規的實施,基層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變得更加嚴格且有序。固定資產是基層事業單位資產的核心組成部分,通過制定新的規章制度,可以將其正式納入單位的總資產管理和運營中。雖然多數基層單位都遵照了最新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來開展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并且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內控措施,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诖?,本文旨在探討基層事業單位如何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固定資產,并給出一些實際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志碼:A

固定資產在基層事業單位的財務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夠確保該機構的穩定發展,還能為其日常運營提供堅實的支撐。國家不斷出臺有效的規章制度,為基層事業單位提供了一條有效的管理和運用固定資產的正確途徑。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基層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數量龐大、金額巨大、固定性強、種類繁多,但是,內部控制工作制度實施時間較晚,缺乏完善和合理的管理機制,導致固定資產的管理和使用仍然存在諸多挑戰。因此,為了確?;鶎邮聵I單位的固定資產得到安全有效的運用,事業單位應加強內部控制,合理分配和使用固定資產,提高其使用效率,并防止國家資產的不當流失。

1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

為了更好地理解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需要全面掌握這一領域的基本知識概念。內部控制旨在通過有效的組織、限制、評估以及調整等手段,確保企業能夠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內部控制的概念起源于企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不同的組織,包括事業單位、私營企業以及其他致力于促進社會發展的機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是指為了確保日常工作的有效進行,事業單位應當采取多種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組織、管理、控制、評估和調整其固定資產的運作[1]。

2 事業單位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內部控制的必要性

2.1 抑制腐敗現象發生

為了確保事業單位的高效運作,必須投入大量的財力,而固定資產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是推動事業單位反腐倡廉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反腐敗斗爭的強度不斷加大,廉政建設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也是未來幾年發展的核心任務。經過深入研究可以發現,腐敗是導致國家資產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行政機構應該加強對固定資產的內部監督,確保其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并保持良好的運作狀態。由此可以有效地打擊腐敗,保障公眾利益。

2.2 確保國有資產保值與增值,提倡節約

國家資產是不可侵犯的,事業單位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可以防止資產流失,從而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國有資產是事業單位實現高效運營和完成上級指令的關鍵因素,是確保事業單位正常發展的基礎。另外,加強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不僅能夠有效杜絕資產浪費或閑置問題,還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事業單位通過采取科學的內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配置各種國有資產,充分發揮其使用價值,實現財政資金的合理使用,降低運營成本,最終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3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管理的問題

3.1 缺乏完善的制度與責任機制

2022年,為大力推動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我國頒布了一系列具體的法規,包括《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等。經過多次修訂,為事業單位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參考依據,以提升國有資產管理水平。盡管如此,在實際操作中發現許多單位并未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適當的管理制度。一方面,由于沒有一套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固定資產管理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有效的責任分配機制,使得這些職能難以被真正落實到個體?!爸厥褂?、輕登記”問題在日常的固定資產管理中非常突出。經過調查發現,固定資產卡片的登記管理存在嚴重漏洞,未能準確記錄其編號、名稱、購買日期、使用期限、價值及折舊率等信息。此外,由于賬目數據不一致,財務管理混亂,當這些固定資產破壞或丟失時,也暴露出出資方和行業監管部門的職責分工混亂、監督力度不夠。顯然,為了更好地實施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必須建立適當的制度,以便清晰界定各方的責任和義務,并且加強對其的監督和約束[2]。

3.2 固定資產采購環節不規范

在固定資產采購過程中,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人員必須確保所選擇材料的價格合理、質量符合標準,并且能夠滿足使用需求。此外,還必須確保沒有超支或者財務欺詐的情況發生,這對于內部控制和管理而言極其重要。然而,由于事業單位在采購固定資產時面臨著復雜的情況,有時會影響采購流程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造成質量銳減。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購買過程中缺乏規劃指導。未能嚴格遵守采購計劃和預算,造成了大量的重復采購、資源的消耗以及過度開銷,嚴重影響了采購的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采購審批制度不健全。缺乏一套全面、嚴格的授權審查機制,導致了采購計劃的審查過程存在諸多問題,大量的采購費用出現了超出預算的情況。

3.3 資產流程管理不規范

為了更好地管理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除了制定相應的制度,還必須重視資產使用的全過程管理。在全國范圍內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檢查活動中,可以發現該項工作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業單位的規模和人員數量都在不斷擴大,這就對固定資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人員多、資產龐大時,固定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將會降低,甚至可能引發資產的流失[3]。經過調查發現,許多事業單位在處理固定資產損壞時缺乏責任人的賠償,導致損失無法彌補。一些單位在進行固定資產清查時,發現存在個人長期占據企業資金的情況;一些單位甚至把固定資產出租給其他機構,而這類出租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谏鲜鰡栴}的存在,表明部分事業單位的資產使用流程較混亂,因此應當加強對資產使用和審批的監督,以確保其合法性和準確性。

3.4 信息化建設水平亟待提升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IT和大數據等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業單位的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共享越來越普遍。然而,一些單位在實施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和管理時,由于信息共享技術的發展水平較低,缺乏對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使部門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困難。同時,信息化建設的落后導致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和管理水平較低,影響了其運營效率。

3.5 輕視監督內審工作

內部監督對于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和管理至關重要,然而部分事業單位忽視了這一重要環節,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一方面,一些事業單位未建立內部審計機構,因此在處理固定資產方面的審計工作時,通常由財務和審計部門進行監督,但這種監督方式并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另一方面,雖然有些事業單位已經建立了內部審計機構,但是在實施審計和監督過程中,部分機構往往只是形式上的,導致許多審計工作無法得到有效實施。通過內部審計發現,一些單位的固定資產賬面數據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情況的持續存在,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混亂,而審計人員卻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來加以糾正,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內部審計,固定資產的管理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3.6 內部控制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較弱

為了確保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事業單位不僅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機制,還要利用最新的信息化管理技術,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并邀請專業人員參與其中。因此,要確保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擁有良好的專業技術、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高度責任感的內部控制人才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經調查發現,許多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人員缺乏專業技能,他們對風險管理和工作服務的認知水平也相對不足,導致了其在實踐操作中存在諸多的漏洞和失誤。內部控制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導致其無法正確處理事業單位財務問題,而處理不當,則會使該機構的日常運作受到極大的限制,甚至無法實現其長期發展。

4 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管理措施

4.1 建立健全的單位內部控制機制

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是確保公司業務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事業單位必須認真執行國家的固定資產管理政策,并結合實際情況和日常運營需要,制定有效的內部控制措施。為了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和穩定,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購買流程、使用范圍和使用者權利義務制度,并且明確規定固定資產的退出程序。同時,為了有效地改善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管理,必須持續完善管理流程,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以確保各部門、職責崗位之間的有序運行,從而避免出現邊緣性的固定資產管理問題[4]。

4.2 健全固定資產采購環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和管理者必須認真負責地處理固定資產采購,不斷改進采購流程,以確保采購質量達到最佳水平。必須對所有的固定資產進行全面動態管理和監督,包括但不限于價格、規格、數量和質量。同時,在完成政府采購之后,應當認真研究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需求,并且嚴格控制采購和管理流程,使其變得更加清晰、透明。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和管理水平。

4.3 整合資產具體審批流程管理

為了有效地實施固定資產內部控制,事業單位應當建立一套完善的、更加嚴謹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并將其與具體審批流程相結合。如在申請購買固定資產時,應當清楚地闡述其購買原因(包括用途、原有使用情況等)。一旦固定資產被納入單位管理,應當對其相關信息進行全面而準確的登記,此外還必須明確說明使用者及其相關負責人。在進行固定資產的內部流動時,必須得到單位負責人的簽字確認,否則就不能進行處理。如果發生了固定資產的外部流動,需要通過上級主管機構的審核。同時,禁止私人占用固定資產,一旦發現應立即采取措施嚴肅處理。

4.4 完善信息技術平臺

為了更好地管理單位固定資產,事業單位應該選擇使用信息化軟件,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內部控制和管理。同時,財政和事業單位應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建立一個全面、系統、科學的資產管理平臺,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與有效監管。同時,也能夠顯著提升單位的運營效率,從而讓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變得更加有序、精確、高效。

4.5 加強單位內控內審監督

為確保國有資產的可持續發展,事業單位應當積極采取措施,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的管理與監督。事業單位應當在人員配備合理的情況下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并且招募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專業技能的人才來承擔內部審計工作。同時,主要領導應積極推動內部審計的發展,充分發揮自主權。為了增強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實力,部門主管應當與財務主管分離,并且要及時向單位領導匯報工作情況。在實際內審工作中,各部門必須與內部審計監督機構密切協作,并且積極參與固定資產的內部控制和管理。內部審計部門需要綜合考慮預防、處理和糾正各種風險,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以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與增值[5]。

4.6 提高內部控制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

為了更好地實施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管理,事業單位應該加強對內部控制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和素養,讓他們能夠更加準確地發現目前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完成內部控制工作。一方面,內部控制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養,事業單位必須清楚地界定其職責范圍,并且定期組織內部控制人員參加培訓,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固定資產管理需求。另一方面,加強對內部控制人員的風險管理認知。為了更好地管理固定資產,必須培養內部控制人員良好的風險預測能力、創新思維,并使用最前沿的技術和方法。此外,必須特別關注固定資產的損失處置,加強基礎管理,以保障其完整性、精確度和可靠性。

5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增長,事業單位已成為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的重要組織。為了更好地支持事業單位的發展,政府投入大量資金購置了固定資產,以便更有效地支持其開展各種社會活動和提供優質服務。經過全面的資產清查可以發現,某些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水平較低,導致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嚴格控制采購過程,整合所有審批流程,構建信息化平臺,增強內部控制和監督職能,不斷加強內部控制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并加強對其的監督,借此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參考文獻

[1]胡志丹. 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管理現狀及對策[J]. 時代經貿,2020(28):53-54.

[2]王艷君. 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 經濟管理文摘,2021(24):169-170.

[3]劉揚東.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和全面質量管理整合策略[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1(12):10-12.

[4]孫慧.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問題及對策探討[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1(12):108-111.

[5]陳樂健. 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研究[J]. 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10):74-75.

猜你喜歡
固定資產管理管理措施內部控制
關于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優化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