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博物館空間設計的色彩應用研究

2023-08-14 04:03沈海泳張峰
設計 2023年13期

沈海泳 張峰

摘要:隨著國家博物館建設的不斷發展,文化與藝術的觀念不斷進步,歷史博物館空間色彩設計面臨著劃時代的創新。博物館色彩設計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線上觀展的人數急劇增加,促使博物館對線下空間色彩進行改良,同時也對線上展廳色彩的界定和搭配進行跨越式提升。以陜西歷史博物館為研究對象,應用“色彩形象坐標”的設計概念,探討當展廳空間色彩被主題及文物限定時,可通過該坐標快速抓取配色,來實現掌握整體空間色彩基調的作用。研究提出在歷史博物館空間色彩中,應注重展館和文物自身的地域歷史性和整體性,以人文關懷和理性與感性的角度,號召觀展者對展館空間色彩呈現的關注,凸顯色彩對于展館空間的重要性。希望借助文章研究的結論,可以為博物館設計師在博物館空間色彩設計過程中提供參考和改善方向。

關鍵詞:博物館設計 配色方案 色彩形象坐標 色彩優化 材質照明

中圖分類號:J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3)13-0032-04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museums and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e and art,the space color design of history museums is facing epoch-making innovatio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tudy of museum color design,the number of online visitor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encourage museums to improve the color of offline space,at the same time,the definition and collocation of online exhibition hall colors are leapfrogging. Taking Shaanxi History Museum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the design concept of "color image coordinates",explore when the color of exhibition space is limited by theme and cultural relics,the coordinates can be used to quickly grasp the color matching,to realize the role of master overall space color key. The study proposes that in the space color of history museum,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regional history and integrity of the pavilions and cultural relics themselv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concern and rationality and sensibility,calling on visito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lor presentation of the exhibition hall space,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olor for the exhibition space. It is hoped that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improvement direction for museum designers in the process of museum space color design.

Keywords:Museum design Color scheme Color image coordinates Color optimization Material lighting

引言

色彩在歷史博物館中作用,是促進觀展者與展品之間交流的感受,是觀展者對歷史感知的窗口。文章研究的是歷史博物館空間色彩設計,區別于常規單色空間的表達,而是在“展品為主”向“觀者為主”的色彩服務類別中轉型,可更直觀地以色彩層次帶動觀者視覺和引導觀者情緒,同時空間色彩設計也成為了判斷博物館空間設計優勢的重要標準之一。

文章以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空間色彩主題作為色彩分析的實例對象,論證所研究方法及設計概論的可行性,強化設計師通過“色彩形象坐標”概念,快速發掘空間色彩主次、冷暖以及色調統一的處理模式,以切實提升歷史博物館在空間色彩設計上的新里程。并以此能為歷史博物館空間色彩設計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一、歷史博物館空間的概述

(一)歷史博物館空間的背景:

博物館空間色彩的設計理念對觀展者視覺感官和心理體驗的需求正不斷上升,促進“色彩空間”設計的高度提升??v觀,觀展者情感的層出不窮和不確定性,因此研究其對空間色彩的需求,要建立在感性分析上,并通過理性搭配來進行研究。國內著名設計師張武率先設計河南大信華彩博物館,以“正五色和間五色”為構架,全面展示歷史色彩,由此結束了國內長期以來缺乏固定展示與弘揚傳統色彩文化遺產的遺憾,也彌補了色彩主題的空白。

亦隨之,現今歷史博物館“色彩空間”設計的完善,陜西歷史博物館更是以“華夏文明根脈溯源”的主題,凸顯色彩價值的表現,以此對傳統色彩文化的傳承有著重大意義。同時也為觀展者帶來更為豐富的“色彩空間”視覺體驗,切實地讓觀展者在對歷史事件的了解中進行直接記憶,從而感受歷史在“色彩空間”的詮釋中發

揮到極致[1]。

(二)歷史博物館空間的優勢:

提升線下展廳“色彩空間”的設計層次,可極大程度緩解觀者的體驗角度。但現今面臨疫情防控的隨機閉館,也促使博物館進行跨越式轉型。近年,博物館再融入更多科技水平后,線上主題展館尤以重登熱門,觀展者線上觀展,更增大了對博物館色彩氛圍界面的考察,也透析著觀展者對其吸引程度和視覺感知程度的挑戰,因此色彩設計顯得極具特色。

依據色彩心理學家小林重順研究的“色彩形象坐標”理念可知,空間色彩設計具有將環境與人情感聯動的橋接作用,即設計者可通過觀展者對空間色彩的感知,以相應的形象色彩表達出來,促使空間情感的升華[2]。由此可見,隨著大眾審美的提高,設計上應更加注重完整的“色彩空間”設計體系,無論是在幫助博物館打造線上線下的空間色彩方面,還是引發觀展者情感體悟方面,均是最直接有效的人性化設計途徑。

二、歷史博物館空間設計中色彩的作用

(一)歷史博物館空間設計中色彩的功能

色彩要與展示主題和文物屬性的基本定位相配合。在“色彩空間”設計和搭配中,創造視覺體驗和學習氛圍是色彩設計的核心功能。在進行色彩空間的設定時,充分了解歷史色彩和文物色彩是首要條件。例如考慮黨政主題的空間時,會首選紅色作為基調;考慮科技創想的空間時,會首選藍色作為基調。論證主流色彩的定格中,通過觀展者現存的色彩認知,可以更好地發揮其優勢。然而,對于更高的色彩要求,則可通過“原、間、補和鄰近色”的設計方法進行突破。研究提出,色彩搭配強化了主題空間中視覺層面的沖擊,深化了觀展者與空間的體驗交織,因此對于歷史博物館色彩的深度設計有著非凡的意義[3]。

(二)歷史博物館空間設計中色彩的調研分析

國內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王宏鈞在任職期間以《中國博物館學基礎》一書,切實表達了自己對于博物館色彩設計的觀點。其對于“色彩空間”中明暗設定的理解是色彩作為一般藝術規律應用于設展中?;谶m當的藝術心理學分析,良好的色彩搭配與和諧互補,才是調度空間氛圍的關鍵[2]。陸文郁在《美術裝潢紀略》中詳細記錄了壁幕和基臺等配色,明確了在灰調空間色彩設計中,應注重空間環境色、展品色和照明強度的融合考量[4]。

基于陜西歷史博物館不同年齡層面的觀展者和博物館已有的“黛藍、胭脂紅、青綠、褐色、玄青黑和深棕”這七種顏色構成的喜歡度進行調研:總結出18歲以下到25歲的人喜歡胭脂紅、青綠和松花綠系列較為鮮艷有活力的色彩;26歲到40歲的人則更喜歡黛藍、褐色、玄青黑和深棕系列較為穩重典雅的色彩;40歲到60歲以上的人則更喜歡綜合溫馨和歷史緬懷氛圍濃厚的空間,根據下表可以觀測更清晰的數據分析(表1)。

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現有色彩系列中(表2),18歲以下到25歲的人喜歡黛藍5%、胭脂紅25%、青綠25%、褐色5%、玄青黑10%、松花綠25%、深棕5%;26歲到40歲的人喜歡黛藍30%、胭脂紅18%、青綠5%、褐色12%、玄青黑25%、松花綠3%、深棕7%;40歲到60歲以上的人喜歡黛藍17%、胭脂紅15%、青綠11%、褐色13%、玄青黑8%、松花綠16%、深棕20%。分析不同年齡層的觀展者,其對于空間色彩的感知程度存在差異。研究提出,在色彩的選擇上,既要考慮整體空間的色彩基調也要考慮對觀展者個人的體驗。在歷史博物館空間色彩設計中,不同的色彩表現會對觀展者的學習感悟和體驗沉浸產生積極影響。

三、色彩在歷史博物館空間中的區域性差異

依據陜西歷史博物館“色彩空間”的設計分析,文章研究的表現方式為:照明色彩、材質色彩、組合色彩以及各展示空間色彩的設計,深入研究各表現范疇內色彩基調的表現形式,切實分析色彩設計的可行性,進一步提升觀者的積極性和心理需求。

(一)照明設計的色彩應用

研究陜西歷史博物館“色彩空間”中光源的設計,從直感性和間接性切入[5]。其一,直感性光源色彩是展品表面直接表現出光的變化,從而使人的物理性感應轉化為心理體驗,達到光色視覺表現力的充分發揮。其二,間接性光源色彩,是先通過觀展者強烈的視覺感受后再次發掘的“光造”表現,是色彩導致的知覺于觀者的視覺體驗[5]。研究結論,“光造”是可以使物在“光色彩”的作用下,將文物的本質與光發生反應后進行視覺重塑?;诠狻巴干?、反射和折射”的原理,讓空間內的氛圍多樣豐富。

陜西歷史博物館中使用射燈、白熾燈、熒光燈和金屬鹵化物燈等人工采光,達到主題氣氛的同時易會聚焦觀眾。深入研究光源,除光彩、材質、色溫和照度控制外,光的投射方向也尤為重要。從“頂光、底光、側光和逆光”的多方位來塑造空間歷史氛圍。研究結論,該館運用主光和輔光的光組合進行均勻照明,使文物質感、肌理和投影立體化呈現。其館內的唐三彩文物燈光設計是主展廳視覺聚焦的亮點。

(二)博物館序廳的色彩應用

陜西歷史博物館序廳空間的高潮展示,可以讓觀展者直接感知展示內容。其色彩搭配的基調多使用亮眼和魅力的表現方式,以做到引人入勝的作用,彰顯該館特有的歷史氛圍。然而,要做到引導性空間,還需巧妙利用色彩的層序性和延伸性設計,使觀展者更快進入觀展狀態。

基于陜西歷史博物館序廳空間的色彩設計除了有序的概括展覽內容和交代歷史背景,更應該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去把握歷史與當代的共性。并在取得較好參觀效果的同時,文章更希望可以深入對色彩設計的研究,達到高度一致、一脈相承的藝術化詮釋和體現,切實調度空間色彩設計的節奏和韻律。

(三)博物館主展廳的色彩應用

陜西歷史博物館主展廳的色彩作用,是在烘托文物和深化歷史的同時,還要創造一個藝術高度濃厚的色彩環境?;谠擆^三個主展廳的色彩應用,其空間色彩的設計統一而變化、沉靜又靈動,配合人工采光加之頂棚天花設為暗色,以及墻面、地面均為玄青黑以及大型古銅色的浮雕造型,才會讓空間的核心視角“唐三彩及土色、青綠、褐紅和淺紅”等色彩的文物尤為突出。構成此灰色調空間的色彩張力可極大程度上讓觀者沉浸在歷史的暢想中。

該館中人工光色及軟裝色彩的設計都在為文物的展示做鋪墊。館內燈光的組合投射在環境光向弱調試下才發揮特點,通道的材質、光感也是照度的微控,不干擾整體的前提下看清線路即可。所以基于該館的設計理念,可以分析空間色彩設計在歷史博物館中,光色應以灰暗色為基調。例如該館融合七個歷史年代的不同質感屬性的文物,空間色彩的冷暖關系對比(如圖1)、墻面噴漆大面積的吸光黑材質、展柜用深棕色木貼面以及地面和天棚均為黑色,即可在虛化背景環境的同時,更加突出文物展示,主次分明,來調節觀者的視覺層次度。

(四)博物館展品背景的色彩應用

陜西歷史博物館展示背景色即為展品的環境色彩設計。在色彩設計的要求規范內,要最大限度突出文物為空間主體。在色彩層次上,展品的色彩氛圍、燈光照度上要更聚焦亮眼,色彩純度不能出現相互融合的情況。該館展示背景設計的色彩表現層次即是通過特定主題進行設計的(如圖2),暖則亮、冷則暗的搭配理念,使局部色彩設計上更為細致。

該館中玄青黑和黛藍的色彩基調,在控光的作用上發揮卓越,才是其為什么能使文物氛圍親和性高的原因。綜合國內的歷史博物館展示背景色彩定調的發展,也綜合多方面形式的因素下,研究提出,“色彩空間”尤為注重的是環境與展品相輔相成的轉合變化,多純度相近且有色相變化的色彩調和更是引導觀者進入沉浸觀展的首要原因。

(五)博物館展具的色彩應用

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展具的作用既要理性的切實可行,也要有感性的藝術色彩審美的功效,因此不能減少色彩對于展品設計的作用和詮釋。高展柜,通常高度為220cm、長度為180cm、寬度為60cm;矮展柜,通常高度為105-120cm、長度為180cm、寬度為60cm;斜展柜,通常高度為105-120cm、長度為180cm、寬度為60cm;桌式、立式展柜,通常高度為120-140cm、長度為120-140cm、寬度為70-90cm;補充立式展柜通??偢叨葹?80-208cm。另外,展柜的色彩燈光表現與柜體融合的燈位在柜體頂部的燈槽,既可使柜內有足夠的亮度也對柜體的色彩產生調和。布景箱為箱體式展示結構,通??偢邽?80-250cm,深度為90-158cm。最后,對布景箱的光線材質處理也在整體單元空間的色彩基調下,玻璃質感對光線的反射與折射都會產生渙散色彩的效果。

探析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展柜多以清灰臺面為主,更能突出石刻文物的材質及色彩質感。深棕、褐棕的柜體背板色調在呼應文物的同時,更能調動整體空間的層次色彩,故而該館的文物氛圍升華的原因即表現于此。胭脂紅的大空間墻板造型,也是清灰空間中大型石刻的環境輔色,是環境氛圍的象征。其次,展柜的位置在空間合理布局的規劃上,引導色彩的走向和分流,從而帶動空間動線的特點。研究提出,曲折弧度的柜體形態變化,也讓附著于材質上的燈光變化產生波瀾,點線面及光的有機結合,也會使博物館空間色彩更賦予變化[6],使展館和觀展者的體驗度更加生動沉浸,多展柜形式與色彩都和空間氛圍相得益彰。

(六)博物館組合布展的色彩應用

陜西歷史博物館組合布展更多表達的是展廳空間中色彩層次的多元組合搭配產生的創新視覺效果?;谏市睦韺W和色彩搭配的理念,在色環中的提取補色圈層的色塊序列是達到觀者于視覺的更高需求。不同的色彩尺度上和層級上的調整與疊加高度,是可以有更深入的研究和實驗的可能性與可行性(如圖3)。該“色彩空間”的戲劇化和靈活化也是陜西歷史博物館有待提升的空間。研究提出,設計中的色彩形式、形態和表面都可進行組合發展成為新的空間色彩設計語言及邏輯,帶動觀者對空間色彩氛圍和文物文化輸出與吸納的情感連接。

(七)博物館材質的色彩應用

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廳內部空間材質的色彩設計,是照明材質和硬裝材質的表達。其是空間色彩設計的另一個階段,是一個創新思維和提升色彩想法的階段?!叭蚧彼季S模式是博物館材質分析的首要觀念[5],全球內的新型材料研發與普及是設計行業內的新推動力,通過對該館及國內外歷史博物館的展館色彩及材料托色的研究尋找共性材質,改變風格定位和加入文物歷史是新的突破與跨學科發展。材質的選擇、風格的定位和質感的色彩共同打造歷史博物館大空間的新色彩。研究提出,材質適配主空間的色彩基調,不論是突出和融合、改革和沉穩都是空間材質對于色彩設計和觀者體驗的可行性研究與應用方向。

四、歷史博物館空間色彩的應用與解析

(一)色彩形象坐標概念空間應用分析

陜西歷史博物館更應考慮色彩搭配的創新點則是“色彩形象坐標”概念。其概念是小林重順先生及團隊將130個代表色的色相和色調體系為中心拓展新的配色范圍,并以WC(暖冷)/ SH(軟硬)的二維坐標進行配置分析[7]。其坐標概念中最為核心的是“單色形象坐標”概念,以多種色彩相互聯系的比較方式最為適用于歷史博物館空間色彩設計的“線性”表達(如圖4)。

概念中單色形象坐標將色彩定位在暖(W)冷(C)軟(S)硬(H)清(K)和濁(G)組成的坐標色彩軸中表示。分三點解析坐標,其一,坐標核心是以清色和濁色劃分色調(表3),清色色調分銳(V)明(B)淡(P)最淡(VP),濁色色調分強(S)淡弱(Lgr)弱(L)澀(Gr)鈍(DI),其次在心理濁色和無彩色分析中也做了劃分,心理濁色色調為濃(Dp)暗(Dk)最暗(Dgr),無彩色色調為白(N9.5)黑(N1.5)灰(N9-N2),以此便可直觀地研究如上圖(如圖5)的單色形象坐標表[8]。其二,距離遠的色彩形象間差異明顯如黑、白、紅,相反居中相近的色彩差異相似。其三,以圖表中心作為基準參考點,左右上下的不同方向分析色彩,可發現色彩的強弱趨勢。

研究總結,由此坐標概念中的“色彩分隔技術”的應用分析適配于陜西歷史博物館色彩設計搭配層次上的優勢,可切實體現在當色彩被主題及文物限定時,可快速把握和抓取配色,來實現掌握整體空間的色彩基調。例如,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選用濃墨重彩的深色系,其幽靜深沉的色彩基調表達出強烈的歷史氛圍;香港歷史博物館:選用經典的棕灰色彩,融合自然歷史、考古文物和本土民俗的藏品本質,真實表達香港6000年的發展歷程。由此可見,人對色彩產生的敏銳感知心理可使得建筑室內色彩給辦公者的身心造成一定影響[9]。

(二)陜西歷史博物館色彩搭配技巧

基于陜西歷史博物館選用“色彩形象坐標”概念中“單色形象坐標”分析的色彩分隔技術,更是適配于該館“色彩空間”的發展。該館主展廳現有七色的色調分別對應為黑(N1.5)清色(B)強濁色(S)和澀(Gr)故而其線性的分析為間色和色相相異化適中,給人黯淡的穩重感覺和大唐遺寶風格的滄桑與智慧,所以色彩要在同一基調的前提下,在色相、純度和明度的變化下進行調整光色與材質色,最后讓整體空間更有起伏和有規律的變化[10]。

深入分析陜西歷史博物館空間色彩的表現基礎。其一“黛藍色(B/V)”是文化綿長主題,展品均為唐三彩,為完整呼應文物展示臺運用了黛藍色臺面以作襯托;其二“胭脂紅(R/V)”是盛唐氣象主題,展品是石刻材質,清灰色的石材搭配戰火煙紅的背景色顯得氛圍尤為震撼;其三“青綠色(GY/V)”是沖突融合主題,展品是青銅器,深青暗雅的質感色彩搭配明亮白底對比強烈且突出主體文物的細節展示;其四“褐色(P/S)”是大唐雄風主題,展品是沙漠黃灰色的文物搭配褐色的氛圍實景組合,使空間繁榮鼎盛;其五“玄青黑(N1.5)”是東方帝國主題,展品是秦始皇兵馬俑代表的土色陶俑,黑色為底色搭配主燈及輔燈的氛圍使展品細節和色彩尤為突出;其六“松花綠(GY/V)”是赫赫宗周主題,展品多為暗色系和深綠青,故而用明亮的送花綠進行調和;其七“深棕色(P/S)”是文明搖籃主題,以深棕的展柜、展臺和暖燈來表現文化的延續悠長。

研究通過單色形象坐標表中的抓取差異化小的色彩作為輔色,則更能深入體現主空間色彩的線性化進程。針對此概念研究提出,將人五感考慮其中,基于色彩心理學研究人對色彩的識別度:20秒的色彩感覺占80%,形體感覺占20%,兩分鐘后的色彩感知占50%-60%,5分鐘后色彩和形體的感覺各占一半,并且以此狀態持續保持可見色彩給人的印象是迅速深刻和持久的[11],也因此詮釋了色彩坐標概念在歷史博物館色彩設計中的可行性,也為觀者品讀歲月滄桑與智慧、探究古代歷史濃墨與重彩的心理以震撼收尾。

結論

歷史博物館色彩設計定位,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穩步發展,以“色彩形象坐標”的色彩概念進行“色彩空間”的提升和優化,是未來設計師應著重考慮的方向。陜西博物館空間色彩設計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在“引導主題展示定位”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從傳統的單色到現代的彩色高級灰系統,也是設計師在設計水準和概念上的改變。在美化“色彩空間”氛圍的同時,更顯示出對觀展者視覺色彩識別上的調節作用。故而,在此基礎上對空間色彩環境進行搭配時更應該重視展示文物的自身色彩和歷史背景色彩,再與藝術、舒適和觀感等原則相結合,最后提高空間中色彩變化的豐富性和完整性,讓觀展者的體驗與感知達到空間與人融合層面上的升華。

參考文獻

[1]吳迪珂.博物館展陳設計中色彩的運用研究[J].大眾文藝,2021(11):19-20.

[2]鄧師瑤. 博物館空間陳列設計色彩研究[D].廈門大學,2018.

[3]司聰,晉潔芳.情感體驗設計在主題展館中的應用分析[J].設計,2022,35(11):76-78.

[4]唐可星,蔣凡.色彩設計在展覽環境中對觀眾認知的影響[J].藝術設計研究,2022(01):63-68.

[5]李佳. 博物館展示設計中的色彩情感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

[6]蔡璐,周越.色彩設計在博物館展陳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教育,2022(01):209-212.

[7]陳夢,朱煒婧,魯佳亮,張紅霞.基于DigiEye測色系統和色彩形象坐標的自然色彩提取與優化[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2(Z1):33-35.

[8]小林重順.南開大學色彩與公共藝術研究中心,譯.色彩形象坐標[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 社,2006.

[9]黃兵橋,林蛟.建筑室內設計的色彩元素應用原理和創新策略[J].居業,2021(08):9-10.

[10]王生元.色彩在建筑設計中的表現探析[J].大眾標準化,2022(09):83-85.

[11]翁春萌,吳雅歆.基于五感體驗的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設計,2022,35(11):8-10.

圖片來源:圖1-5均來源于網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