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若干思考

2023-08-19 01:02朱小曼
關鍵詞:思政課中國共產黨

摘 要:黨的二十大是在邁進新征程、進軍新目標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戰略、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課教育教學全過程,一要聚焦“講清楚”,結合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輝煌歷程,全面闡釋黨的二十大的豐富內容;二要聚焦“入頭腦”,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演進,全面闡釋黨的二十大的理論創新;三要聚焦“促轉化”,結合青年學子的具體實際,全面闡釋黨的二十大的行動部署。

關鍵詞:二十大精神;中國共產黨;思政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7-0076-05

黨的二十大聚焦新時代重大主題,謀劃新征程奮斗航向,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絢麗華章。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不僅是全黨全國的首要政治任務,更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中之重。高校思政課教師作為宣傳、貫徹和落實二十大精神的扛大旗者,需要在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的前提下,及時、準確地將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這是推進新時代思政課提質增效、守正創新的實踐要求,更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

一、聚焦“講清楚”:結合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輝煌歷程,全面闡釋黨的二十大的豐富內容

(一)講清楚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和重大意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盵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黨領導全國人民百年奮斗歷程的嶄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克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跨越一個又一個急流險灘,創造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經受住了來自方方面面的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新時代我們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奪得的勝利是彪炳史冊的,進行的斗爭是義無反顧的,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歷史華章中鐫刻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思政課教師應立足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通過列數據、做對比、展圖片等形式,充分展示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面向一個個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展現新時代的宏大視野,講出彪炳史冊的偉大成就;面向一段段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著眼英勇斗爭的中國故事,講出氣吞山河的圓夢征程;面向一幕幕刻骨銘心的拼搏記憶,聚焦浴血奮戰的英雄楷模,講出九死不悔的忠誠選擇。通過講好新時代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鞏固學生的政治認同。在此基礎上,從歷史、理論、現實、世界等維度充分闡釋取得偉大成就和變革的根本保證、制度因素、歷史經驗和重大意義等,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重大歷史關頭,務必使大學生了解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培養“兩個大局”的使命擔當,凝聚起奮斗強國的磅礴力量。

(二)講清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理論上的最大成果就是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我們黨成功應對當今世情、國情、黨情深刻變化的理論產物。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重大理論創造,也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其中,“六個堅持”是一個相互貫通的有機整體,集中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和精神實質,是繼續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點[2]。思政課教師要把握好、運用好“六個堅持”,用其觀察世界、分析問題、推進工作,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彰顯真理力量。在教學中,教師要把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場、自信自立的精神特質、守正創新的理論品格、問題導向的實踐要求、系統觀念的科學方法、胸懷天下的擔當境界講清、講透,闡明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幫助學生全面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魅力與實踐價值,并深入理解這一思想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性貢獻,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是歷史和時代的必然選擇,引導當代中國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從“聽故事的人”變為“講故事的人”,成長為“書寫故事的人”,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三)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探索歷程和本質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盵3]百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成功探索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加速了我國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為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奉獻了新智慧、提供了新答案、注入了新力量、書寫了新華章?!案爬ㄌ岢霾⑸钊腙U述中國式現代化理論,是黨的二十大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盵4]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一項重要教學內容,以歷史視角向學生闡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探索歷程是引導學生深刻領悟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和科學內涵的前提。鴉片戰爭后,中國人開始了探索現代化的進程。從晚清王朝危機下的被動現代化到資本主義制度文化的現代化嘗試,證明西方資本主義方案在中國行不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改變當時生產力水平低、經濟落后的狀況,中國共產黨人將實現現代化作為奮斗目標。我們黨依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社會現實、人民意愿,堅持正確的發展觀,從“四個現代化”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再到“中國式現代化”,從走自己的路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再到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整體認識日益深入、戰略步驟日益明確、實施路徑日益清晰。此外,在講授“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各門課程的側重點、切入點和重難點是不一樣的,要根據課程的性質、目標和教學體系來科學設計,例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要講清楚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必然,將中國式現代化放置于中國歷史的長時段和世界歷史的寬視野中來審視,使學生更好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演進、價值超越和本質要求,在歷史比較中展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必要性、必然性。

二、聚焦“入頭腦”: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演進,全面闡釋黨的二十大的理論創新

(一)通過鮮活的課堂講授,讓理論有滋有味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興黨興國的根本指導思想。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盵5]在原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的基礎上,明確強調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這體現了我們黨堅持理論指導和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進程和歷史貢獻,表明了我們黨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將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重點要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演進,全面闡釋它在總結經驗、揭示規律方面的系列重要論斷之于馬克思主義豐富和發展的重大作用。一方面要綜合課程理論知識背景,落實教學目標,扎扎實實地學懂弄通悟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將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論斷新理念新思想講準,以大歷史觀將二十大精神講深,結合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將黨的創新理論講透,用好黨代表的榜樣力量將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講活,引領大學生不斷增強思想認同、政治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另一方面,在厚實學理的基礎上,靈活地嵌入硬核知識,插入精彩快閃、數說中國、特別閱讀等內容,綜合運用有內涵的精美圖片、有代表性的國際國內案例、有說服力的精彩評論和有價值的時政材料等,不斷創新理論傳播方式,讓理論更加鮮活,讓理論更易于為學生所接受。

(二)通過積極的課堂互動,讓理論有血有肉

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思政課教師講好思政課提供了理論、歷史和戰略支撐。如何把理論講鮮活、把現實講深邃?這需要以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為支撐,聯系現實問題、熱點問題、焦點問題,貫通歷史敘事和現實關照,進行透徹學理闡發,讓學生在歷史的回望中,總結前人的經驗與教訓,從而理解我們每個人身處的當下。當前,我們置身于一個多元且變動不居的開放時代,社會環境在變,多種價值觀念混合,多種社會思潮交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學生提及的一些尖銳敏感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涉及深層次理論和實踐問題,講清楚講透徹并不容易。教師要站在黨和國家的立場上,站在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高度,站在中國社會進步的前列,以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寬廣的眼界和戰略思維,分析各種爭論,引導學生思考或者重新看待這個問題,堅持學理與事理相統一,將破與立、理論與實例有機結合,把道理真正講到學生心坎上,引導學生旗幟鮮明地同各種錯誤思潮亮劍。通過積極的課堂互動,激烈的思想交鋒,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讓理論變得立體、生動、有血有肉,讓觀點鮮明的正面聲音占領輿論陣地。思政課要加強理論辨析,引導學生抵御歷史虛無主義、堅持正確黨史觀、樹立大歷史觀,引導學生用唯物史觀的思維來認知歷史,堅定“四個自信”,傳承偉大精神,自覺提升境界、涵養氣概、激勵擔當。

(三)通過豐富的課外實踐,讓理論有聲有色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6]。實踐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立體呈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的教學效果需要通過實踐來確保政治認同和家國情懷的入腦入心。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盵7]教師要充分利用思政課實踐課堂,從沉浸式的現場教學入手、從體驗式的紅色遺跡切入,把課堂搬到歷史發生地,在紅色實地觸摸黨的歷史。圍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把黨百年奮斗中涌現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進模范的感人事跡作為最直接、最生動、最豐富的教育資源,全面深度融入思政課教學過程之中,向學生講好中國故事、講清中國道路、講透中國理論、講深中國精神,彰顯制度優勢、體現人民主體、弘揚核心價值觀,讓中國共產黨人在中華大地上創造的偉大奇跡,匯聚成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信心決心,引導廣大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前進力量。通過實踐,把理論問題故事化、人物化、場景化,融合大量視覺、聽覺元素,讓理論變得有聲有色。在實踐中,學生可以從歷史長河、全球風云中感悟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課程的思想性和針對性,實現了思政課程與社會實踐的有機融合,實現了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之間的同頻共振,切實引領學生將個人“小我”融入國家發展“大我”之中,厚植愛國情懷,勇擔責任使命,在磨難中歷練,在奮斗中成長。

三、聚焦“促轉化”:結合青年學子的具體實際,全面闡釋黨的二十大的行動部署

(一)由學習報告內容向領悟會議精神轉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舉旗定向、高屋建瓴、氣勢磅礴、深邃精辟,是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絢麗華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黨要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堅定不移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盵8]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對全面做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宣傳做出部署、提出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十分豐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遠矚和深邃思考,也有目標上的科學設定和戰略部署。高校思政課教師,第一要務就是帶頭深研二十大報告精神,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一方面要原原本本學、系統全面學、逐字逐句學,深刻領會新論斷、新思想、新目標的精神實質,要本著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態度,學懂弄通黨的二十大報告,讓理論學習和理論武裝更加入腦入心;另一方面,在系統梳理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同時,要將黨的十八大報告、十九大報告、黨的十九屆歷次會議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廣泛閱讀主流媒體關于解讀二十大精神的理論文章,深入體悟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通過系統學習形成完整的理論認知體系,由學習內容逐漸向領會精神轉化,不斷提升理論水平,提高思想認識,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此基礎上,結合相關課程引導學生全面認識二十大召開的深遠影響,根據課程的具體特點和教學實際,有針對性地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等方面展開研究,以研究反哺教學,將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原創性思想、突破性進展、變革性實踐和標志性成果向學生講深、講透,實現“知識傳授”“思想交流”“價值塑造”的有機統一,凸顯二十大精神的政治底色。

(二)由領悟會議精神向豐富教學資源轉化

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深廣的理論精粹和思想富源。思政課教師要“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9],認真學習領會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觀點、重大制度安排、重大工作部署,把這些內容放到社會歷史的演進以及現實、國情的剖析和發展趨勢的展望中來認識。結合課程要求和專業特色,以豐富的史實、鮮活的事例、翔實的數據,把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最鮮活的教學資源,不斷提升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為思政課注入強大思想能量。例如,二十大報告中涉及的“三件大事”“兩個結合”“六個堅持”“三個務必”“第二個答案”“歸根到底是兩個‘行”“五條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等等,這些內容都為高校思政課教學內容的豐富和拓新提供了思想富源。思政課教師要帶頭把學習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和育人成效,推動二十大精神精準有機融入各門思政課,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樹立立志報國的成長坐標,將自身發展與家國情懷融為一體,讓奮斗青春與國家時代同頻共振,用青春活力激蕩民族復興的澎湃熱潮,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坦坦大道上,將國家的千秋偉業與個人的使命擔當結合起來,用我們的行動詮釋新的百年和新的馬克思主義。

(三)由豐富教學資源向增強學生使命感轉化

將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課教學,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應聚焦和圍繞學生關心的現實問題,把學生人生奮斗黃金期與強國目標實現期契合起來講。面對新時代新征程,要引導同學們從歷史中找尋榮光、從屈辱中吸取教訓、從差距中痛徹警醒、從奮斗中看到希望,從而激發青年學生積極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的強烈使命感。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聚焦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找準切入點、連接點,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二十大精神。在講授過程中,要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可以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比較來講述中國共產黨用偉大奮斗創造的百年偉業,找出貫穿其中的主旋律,讓學生全面客觀地認識黨的百年奮斗,引導學生以史為鑒,將個人命運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緊密相連,培養學生從容的大國自信,增強學生肩負歷史使命的責任感;還可以通過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的方法給學生講清講透黨的二十大在傳承精神、明確使命方面之于大學生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指引作用,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我們正在經歷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這個偉大的歷史命題中,青年人凝聚起的力量就是國家的力量,青年人的擔當決定了國家的風骨和擔當,從而激勵學生堅定主心骨,涵養精氣神,增強責任心,多學真本領,承擔起歷史賦予的重托,以勇往直前的奮斗姿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四、結語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引導大學生提升政治覺悟的重要渠道。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偉大事業的生力軍,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蘊含的道理講深、學理講透、哲理講活,不僅有助于青年學生的理論學習,而且能在思政課的高度、溫度、深度、廣度上著力,讓廣大青年更加準確地把握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引導青年學生在銘記歷史中永葆家國情懷,勇擔青年使命,把自己的命運與時代、民族、國家融合在一起,厚植愛國情,砥礪強國志,實踐報國行,為社會進步、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

參考文獻:

〔1〕〔3〕〔4〕〔5〕〔7〕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

〔2〕楊增崠,修政.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01):1-7.

〔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1.

〔8〕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面學習把握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N].人民日報,2022-10-27.

〔9〕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510.

(責任編輯 徐陽)

Some Thoughts on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ZHU Xiao-m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aoning, Anshan 114051, China)

Abstract: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a very important conference held at the critical moment of moving forward new goals. The conferenc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ideas, new judgments, new strategies and new requirement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universities is the main channel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o integrate the spiri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first, focus on "clarifying" by combining with the glorious history of the CPC's centennial struggle,comprehensively explain the rich conten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Second, focus on "entering the mind" by combining with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comprehensively explain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hird, focus on "promoting transformation"by combining with the specific reality of you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ly explain the action plan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Keywords: Spirit of the 20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收稿日期:2023-02-18

作者簡介:朱小曼(1982-),女,遼寧營口人,遼寧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思政專項)“遼寧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新時代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研究”(L21BSZ012)

猜你喜歡
思政課中國共產黨
醫學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實施路徑研究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三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課的啟示——以四川工商學院教改為例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