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翻譯理論視角下中國紀錄片的文化負載詞英譯研究

2023-08-22 03:15陳艷花楊舒惠
今古文創 2023年30期
關鍵詞:文化傳播

陳艷花 楊舒惠

【摘要】為探究中國文化紀錄片中文化負載詞的英譯與其中華文化傳播效果,本文以《話說中國節》中的文化負載詞為例,按照尤金·奈達對文化的分類,將其分為生態文化負載詞、物質文化負載詞、社會文化負載詞、語言文化負載詞和宗教文化負載詞,并結合蘇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分別對其采取的主要英譯策略進行探析,以期為中國紀錄片中文化負載詞的英譯研究提供參考,助推中國文化的對外交流與傳播。

【關鍵詞】《話說中國節》;文化負載詞英譯策略;文化翻譯理論;文化傳播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3)30-010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0.031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提升國際傳播能力與效能。在信息時代,紀錄片是我們傳播中華文化的一條重要途徑。紀錄片具有“真實再現”的表達特征,是“我國對外話語權建構過程中的重要一環”。[1]中國優秀的紀錄片不在少數,例如《河西走廊》《我在故宮修文物》和《航拍中國》等;但是目前,這些紀錄片對外傳播效果一般,如何推進中國紀錄片的譯制與傳播是一項重要課題。在文本翻譯基礎上,紀錄片字幕翻譯還具有即時性、畫面性等特點,增加了其譯制難度,阻礙了文化紀錄片的向外傳播?!对捳f中國節》(Festive China)是一部由China Daily出版的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習俗與故事的短視頻紀錄片,其中的文化負載詞數量眾多且類型豐富。所以,本文以《話說中國節》為例,從文化翻譯理論的視角探析不同類型文化負載詞的英譯策略,為其他中國紀錄片的字幕翻譯提供啟發借鑒,以期達到最佳傳播效果。

一、中國紀錄片字幕中的文化負載詞翻譯

(一)字幕中的文化負載詞翻譯

字幕翻譯具有瞬時性和空間局限性的特點[2],必須通俗易懂,讓讀者能快速了解源語中的文化因素[3]。紀錄片的字幕翻譯亦如此,譯者在翻譯時,不僅要克服字幕翻譯瞬時性和空間局限性帶來的挑戰,還需考慮到兩種語言背后的文化差異,采取合適的翻譯策略將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因素譯出。

廖七一指出:“文化負載詞匯(culture-loaded words)是指標志某種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詞、詞組和習語。這些詞匯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活動方式?!盵4]由此可見,文化負載詞蘊藏著豐富、深刻的民族文化內涵,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對于傳播本民族文化至關重要。就本文而言,《話說中國節》中的文化負載詞帶有鮮明的中華民族特色,是我們寶貴的民族文化財富。所以,要有效地向英語國家觀眾傳播中華民族文化,譯者在《話說中國節》的字幕翻譯中尤其要注重中英文化差異、準確傳達文化負載詞所承載的文化內涵。

為便于研究,本文按照尤金·奈達(Eugene Nida)對文化的分類[5],將《話說中國節》中的文化負載詞分為五類:生態文化負載詞、物質文化負載詞、社會文化負載詞、語言文化負載詞和宗教文化負載詞。

(二)巴斯奈特文化翻譯理論

文化翻譯學派代表人物蘇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曾提出“文化轉向”(cultural turn)[6]這一概念,主張譯者在翻譯時要注重不同語言背后的文化差異以及實現譯文的文化交流功能。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具有多重內涵:第一,翻譯應以實現文化交流為首要目的;第二,翻譯應在理解源語與譯入語不同文化因素的基礎上盡量保留這些因素;第三,譯者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找合適的譯文以滿足不同文化語境讀者的需求。[7]在巴斯奈特文化翻譯理論的指導下,譯者可采取的翻譯策略有:釋義法、意譯法、增譯法、減譯法、直譯法、音譯法、音譯加注法。

簡言之,巴斯奈特文化翻譯理論的核心觀點是:譯者在進行翻譯活動時要以文化為翻譯單位,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譯文文化交流的目的。這對文化負載詞的英譯及促進民族文化交流與傳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適用于本文對《話說中國節》中文化負載詞的英譯研究。

二、《話說中國節》文化負載詞英譯探析

為易于譯入語觀眾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話說中國節》的字幕[8]為英漢對照,看似是將英語字幕譯成漢語,實則是將中文解說詞譯成英文再呈現的結果。

(一)生態文化負載詞與直譯法

生態文化負載詞體現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獨特的生態環境,包括地質地貌、氣候特征、區域劃分等?!对捳f中國節》中的生態文化負載詞有36個(例:大寒、江南一帶、三潭印月),其中66.7%采取直譯法進行英譯。

例1 原文:白露

譯文:White Dew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反映了我國的氣溫變化?!对铝钇呤蚣狻分袑Α鞍茁丁钡年U釋為“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鞍住奔仁恰奥丁钡念伾?,也指“秋天”,所以“白露”也是“秋露”,進入這個節氣,天氣便漸漸轉涼。這是古人在長期的實踐觀察中總結出來的氣溫變化規律,是生態與文化緊密結合的產物。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提倡翻譯應盡可能保留源語的文化因素,譯者將其直譯為“White Dew”,中文與譯文一一對應,更好地保留了其中文特色,也并不影響譯入語觀眾對這個詞背后生態文化內涵的理解?!对捳f中國節》在第七集Autumn中就對“白露”做了介紹:“Starting with White Dew,the cool autumn days officially begins.”當譯入語觀眾看到這里時,便很快能對“白露”的生態文化蘊意有所理解,滿足了他們通過紀錄片了解中國文化的需求,而這也是巴斯奈特文化翻譯理論所主張的。所以,鑒于《話說中國節》文化紀錄片這一特殊性質,大部分的生態文化負載詞,如雨水(Rain Water)、清明(Clear and Bright)、谷雨(Grain Rain)等,都可采用直譯法進行翻譯,在保留漢語文化特色的同時也不會削弱其深層生態文化意味的傳達。

例2 原文:長江流域

譯文:the Yangtze River basin

從巴斯奈特文化翻譯理論來看,譯者將“流域”直譯成“basin”,體現了譯者的綜合考量?!伴L江流域”作為世界第三大流域,在世界上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譯入語觀眾對此已并不陌生,所以直譯這一生態文化負載詞并不影響譯入語觀眾對其大致地理位置范圍的理解,更是避免了將其具體內涵譯出,造成譯文字幕過長而影響譯入語觀眾觀影體驗的問題。

(二)物質文化負載詞與釋義法

物質文化負載詞體現了一個民族獨特的物質文化,譯者在英譯這類文化負載詞時要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為指導,充分理解其物質文化內涵,并思考如何既盡量保留文化因素,又易于譯入語觀眾理解,從而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对捳f中國節》中的物質文化負載詞有21個(例:月餅、滕王閣、粽子),其中28.6%采取釋義法進行英譯,而采取直譯法、音譯法和音譯加注法進行英譯的也比較多,分別占23.8%,19.1%,19.1%。這說明物質文化負載詞的翻譯比較靈活,譯者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無論采取什么翻譯策略,都不能脫離“文化交流”這一首要目的。下面筆者主要就物質文化負載詞與釋義法進行簡要探析。

例3 原文:天氣酷寒,溫補食材成為餐桌上的必備佳肴,如羊肉等。

譯文:The weather turns bitterly cold and foods that will warm your body become a must eat,for example,lamb.

在這句解說詞中,“溫補食材”為一個物質文化負載詞,承載著我們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指用辛熱性的藥食材溫補人體,以恢復陽氣的一種中醫療法,如寒用等。譯者主要采取釋義法,將其譯為“foods that will warm your body”,用一個定語從句對“食材”的御寒功用進行解釋說明。當譯入語觀眾看到這里的時候,雖然不知道“溫補食材”是一個中醫概念,但也能對這一中醫文化的具體內涵有所了解,即中國人會在冬天吃一些特定的食物以抵御寒冷。另外,解說詞中還以“羊肉”為例,讓譯入語觀眾對“溫補食材”有更具象化的理解,使得簡短的釋義便能傳達豐富的文化內涵,讓譯入語觀眾對“溫補食材”所承載的文化內涵有所理解,進而實現翻譯活動“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社會文化負載詞與意譯法

廣大人民群眾在生產與實踐活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會文化,標志這些社會文化的詞語就是社會文化負載詞。據統計,《話說中國節》中的社會文化負載詞有44個(例:掃墓、春運、查干湖冬捕),主要采取意譯法進行翻譯,釋義法和直譯法僅次其位,分別占 22.8%,18.2%,18.2%。巴斯奈特認為,翻譯應以文化為翻譯單位。對于一些內涵豐富的社會文化負載詞,直譯可能會讓譯入語觀眾不知所云,釋義又欠簡潔,導致譯入語觀眾受字幕特點限制而沒有足夠的時間理解時,譯者便可跳脫源語形式的限制,在理解詞語背后的中英文化內涵差異后,以文化為單位進行英譯,讓譯入語觀眾明白這一詞語所體現的社會文化內涵。

例4 原文:貼秋膘

譯文:gaining weight to keep warm

“貼秋膘”是立秋的習俗之一,指人們在立秋時吃美味佳肴以補充營養,為冬天御寒儲備能量。巴斯奈特文化翻譯理論強調翻譯要以實現文化交流為首要目的,而該社會文化負載詞文化內涵豐富,直譯難以讓譯入語觀眾明白其文化蘊意。所以,譯者宜采用意譯法翻譯“貼秋膘”,擺脫原文的束縛,將其內涵譯出。通過整一部《話說中國節》的介紹,譯入語觀眾也能感受到飲食文化對于中國人的重要性。

例5 原文:元宵節

譯文: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要譯好這一社會文化負載詞,譯者首先要理解其名稱的由來:古人稱農歷的首月為元月,“霄”即“夜”,但又不是普通的夜晚,而是指農歷正月十五這一晚,是指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這一傳統節日以熱鬧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各式各樣的花燈成了節日的主角,各地也會舉辦燈會以歡度佳節。巴斯奈特文化翻譯理論強調譯者的主體性,譯者在理解這一詞語的社會文化內涵后,應積極思考如何英譯才能將這一節日的文化內涵傳達給譯入語觀眾。將其意譯為“the Lantern Festival”,是譯者在理解文化基礎上的再創造。一提起元宵節,中國人最先想到的便是花燈,花燈是元宵節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最能烘托節日氛圍。而燈在國外也是重要的節日元素,比如圣誕節的圣誕彩燈,狂歡節的南瓜燈等,所以這一意譯不僅很好地保留了元宵節的節日特色,也能讓譯入語觀眾在觀看時有所共鳴,從而實現巴斯奈特文化翻譯理論所主張的“文化交流”。

(四)語言文化負載詞與意譯法

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語言形式、使用習慣等,這些富有民族語言特色的詞語就是語言文化負載詞。本文的語言文化負載詞主要是指成語、漢語稱謂和諺語?!对捳f中國節》中的語言文化負載詞有36個(例:風調雨順、一年之計在于春、餡兒),其中大部分是成語,主要采取意譯法英譯,占比50%。許多漢語成語意思復雜,非直譯所能解釋清楚的,這時便需要譯者以文化為翻譯單位進行意譯,讓英語文化觀眾能理解這些語言文化負載詞的意思,進而感受漢語的語言文化特色。

例6 原文:酣暢淋漓的龍舟大賽之后

譯文:After breaking some sweat from a dragon boat race.

“酣暢淋漓”是“非常暢快”的意思。若逐字翻譯,雖然能保留漢語成語的語言特色,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譯入語觀眾的理解,進而阻礙文化交流,與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相悖。于是,譯者結合龍舟大賽的暢快場面,選取“暴汗”這一最能體現人們暢快心情的細節,將其靈活處理為“breaking some sweat”,以具象譯抽象,讓譯入語觀眾更直觀地感受龍舟大賽是一個怎樣的熱鬧場面,也讓譯入語觀眾通過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感受漢語成語的博大精深。

(五)宗教文化負載詞與意譯法

宗教文化負載詞蘊含著一個民族獨特的宗教文化,也是各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話說中國節》中,宗教文化負載詞極少,只有2個,分別是“羽化成仙”(became immortal)和“灶神”(the Kitchen God),均采取意譯法進行英譯。

例7 原文:羽化成仙

譯文:became immortal

羽化成仙雖是一個漢語成語,指飛天成仙,但本文將其歸為宗教文化負載詞,而不是語言文化負載詞,是因為該詞更多的是體現了我們的道教文化。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強調自我修養、道法自然,追求長生不老?!坝鸹上伞痹诩o錄片中指后羿的妻子嫦娥因誤食神丹而變成神仙,實指“長生不老”。譯者從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譯理論出發,以文化為翻譯單位,將其英譯為“became immortal”,能讓譯入語觀眾了解“長生不老”這一道教文化概念。

三、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體現民族生存區域獨特地理特征的生態文化負載詞,一般使用直譯法英譯;民族本土獨有的物質文化負載詞的譯法靈活,可使用釋義法、直譯法、音譯法或音譯加注法;從民族的生產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社會文化負載詞、由成語、稱謂和諺語構成的語言文化負載詞以及民族本土化的宗教文化負載詞注重表意,較多使用意譯法。

譯者在翻譯文化類紀錄片時應首先關注文化負載詞,充分理解文化負載詞的內涵,選用合適的翻譯方法將其譯出并放入句中;然后根據文化翻譯理論的翻譯原則對各類文化負載詞進行檢驗,如若不達意,則靈活采取其他翻譯方法;最后還要注意,在字幕翻譯中不要拆分一個完整的文化負載詞,盡量在一句話內傳達明晰語義。

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讓更多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世界所了解,需要更多翻譯工作者共同努力,譯好文化負載詞,譯好文化類紀錄片,助推中國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任一文.國際傳播語境下非遺微紀錄片的敘事策略探析——以《茉莉花開》為例[J].視聽,2023,(01):91-94.

[2]任彥卿.電影字幕中文化負載詞的英譯——電影《歸來》個案研究[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38(06):82-87.

[3]黃兆升.歸化異化視角下國產動漫電影語際字幕英譯探究[J].名作欣賞,2021,(24):156-157.

[4]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5]Eugene Nida(1945)Linguistics and Ethnology in Translation-Problems,WORD,1:2,194-208.

[6]Bassnett S,Lefevere A.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New York:Printer Publisher,1990:8.

[7]黃燕嬌.淺談巴斯奈特文化翻譯理論[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1):356-357.

[8]YouTube英語頻道.《話說中國節 | Festive China》全系列雙語12集[EB/OL].(2022-05-09)[2023-01-11].https://b23.tv/g7TzxkW.

猜你喜歡
文化傳播
票房拯救了電影拯救不了文化
互聯網時代中醫藥文化傳播新思路
論動態平衡型文化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帶一路”戰略下如何構建中國文化傳播體系
中國烏龍茶“一路一帶”文化構建與傳播研究
英語新聞中文化傳播的特色與現狀
從眼動實驗看中原服飾文化傳播與社會服務
中國文化傳播與藝術人才外語能力培養創新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淺析《黃河晨報》對河東文化的傳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