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非遺保護傳承和群眾文化有機融合的有效策略

2023-08-22 07:44閆慧
百花 2023年6期
關鍵詞:群眾文化有效策略

閆慧

摘 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群眾文化工作相融合,既能夠把優良的非物質文化元素融入群眾文化之中,進而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底蘊,又能夠通過非遺融合,讓群文工作的形式更加多元,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的內涵,進而促進群眾文化在新時代健康發展。

關鍵詞:群眾文化;非遺保護傳承;有效策略

在中國文化強國發展戰略背景下,群眾文化事業發展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將群眾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相融合,不僅能夠利用群眾文化活動促進非遺保護傳承,而且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群眾文化和非遺保護傳承有機融合的意義

(一)豐富群文建設的內涵

群眾文化建設在新時期的歷史進程中,必須持續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只有不斷豐富自身的文化內容,才能確保群眾文化良性、持久地發展。特別是在當前中國多元文化發展的重大背景下,群眾文化工作存在諸多不利因素,制約著它良性發展。

(二)實現群文工作和非遺保護傳承過程的創新性發展

群眾文化事業和非遺保護傳承有效結合,對群眾文化事業和非遺保護傳承的創新性發展,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一方面,將群眾文化工作和非遺相融合可以豐富非遺保護傳承的形式和內容。例如,各地文化部門緊緊圍繞非遺保護傳承這一主線,組織進行相應的群眾文化工作。在活動的過程中,依據不同非遺項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活動,讓群眾能夠近距離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特有的魅力,提高群眾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群眾文化的有效結合下,可以進行創新性開發。比如,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融入群眾文化事業中,用嶄新的觀念向群眾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內容,讓群眾能夠以新的生活視野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舉例來說,榆林市綏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室在以往的基礎上,增加了傳承人展示互動區,有石雕、泥塑、剪紙、綏德平安書、陜北民歌等非遺項目,借助傳承人的表演、制作過程,向公眾全面展現綏德非遺的特殊魅力和保護成就。此外,綏德縣還建設了沉浸式非遺體驗中心,并結合非遺保護與傳承舉辦了特色活動,促進了名州傳統文化旅游街道及旅游線路的建立。

二、非遺保護傳承和群眾文化相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堅持地方人民政府的主導地位

群眾文化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社會生產活動中形成,是在人民群眾積極廣泛參與下產生的文化活動。群眾文化以豐富群眾的精神世界、滿足民眾的精神文化需要為根本目標。要推進群眾文化和非遺保護傳承相融合,重點是要堅持各地區政府部門的主導地位,開展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的品牌性群眾文化活動,這對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養、形成良性社會環境都有幫助。為此,各地文化館要充分發揮龍頭引領功能,積極整合優秀資源,完善相關機制體系,促進群眾文化和非遺保護傳承深入融合。例如,2023年綏德縣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十八條措施》,其中特別提出“健全非遺傳承人考核獎勵機制”,相關部門設立了100萬元非遺保護傳承利用專項基金,主要用于非遺的藝術創作和保護傳承利用,其中每年安排50萬元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用于非遺資源的調查、搜集、整理、研究以及非遺傳承人考核獎勵等;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免費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的傳習所或工作室;每年為考核合格的各級非遺項目傳承人發放2000元補助,鼓勵和支持傳承人積極開展傳承、傳習活動;所有代表綏德縣調演到省內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民間藝術人員,每人每天補助150元,調演到省外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民間藝術人員,每人每天補助200元,調演到北京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民間藝術人員,每人每天補助不低于300元,以此激發非遺傳承人參演的積極性。

這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加大了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的扶持力度。但是,群眾文化和非遺保護傳承結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必須持續深入貫徹落實,必須與各單位做好互動和交流,在實踐項目上推進優秀思想和文化產業的結合發展,并將非遺保護傳承擺在首要位置,通過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非遺的傳播工作,從而有效增強群眾文化宣傳的效果。

(二)不斷創新方法,提高公眾參加的積極性

選擇的融合方法是不是合理、正確,直接關系著群眾文化和非遺保護傳承的融合效果。這就要求必須充分根據現實情況,選用切實可行的方法,為融合項目的實施提供保障,實現二者共同成長的目標。有關行政部門要在整合非遺資源的基礎上,舉辦更易于被民眾認同和接受的民俗活動,在有效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發揮民俗活動的人文功能,增強群眾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針對地方傳統文化特點,還可充分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特色舉辦藝術表演、展覽等活動。例如,利用每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公益傳播,讓非遺傳承人在公益活動中向大家展現自己的作品和技術,通過面對面交流、現場制作、營銷等方式,讓更多的民眾沉浸式體驗非遺項目的特殊魅力。這既能調動民眾參與的積極性,也能使民眾在參加公益活動的過程中切身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自2021年以來,綏德縣積極搭建各類傳承橋梁,建成55個傳習所(基地),開設了嗩吶、秧歌、綏德石雕、綏德剪紙等培訓班,組織開辦各類專題培訓班19期,將優秀的民間文化愛好者培養成為基層文化工作骨干,組織非遺傳承人進校園、進鄉村等,累計開展800余次活動,參與人數超32萬人次。

(三)群眾文化是非遺保護傳承的主要載體

群眾文化并非單純的字面含義,它是由各種文化實踐活動、群眾自發舉辦的文化活動、文化館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等組成的,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有著普遍性和群眾性的鮮明特點。群眾文化宣傳主要依靠的是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因此,要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和群眾文化的深度融合,必須充分利用群眾文化活動這個主要載體,推廣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導更多的人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當中,從而達到更為理想的效果。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需要民眾力量的支持,光靠政府部門和專家學者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加大社會傳播力度,增強民眾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

我們必須意識到,群眾文化活動的參與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力度,群眾文化也以其自身的優越性作用,成為非遺保護傳承的最佳載體,具有宣傳引導、和諧溝通和繼承培育等多方面的鮮明優點。在參加群眾文化活動的人群中,有不少喜歡民間文化藝術的手藝人,他們在實踐中有著豐富的經歷與體會。合理的宣傳引導,可以讓廣大人民群眾意識到非遺保護傳承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揮群眾文化的陣地作用,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融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充分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此同時,文化部門要舉辦人才培訓活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培育更多優秀人才,打下扎實的人才基礎。例如,綏德縣社區工作人員聯合非遺傳承人,在社區宣傳適合中老年人的陜北秧歌、綏德剪紙、陜北民歌、綏德泥塑等非遺項目,在充實群眾業余生活的同時,把陜北優秀的非遺項目傳承下去。

三、結 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我國市場經濟和社會文化建設的帶動下,基層民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意識日益增強,將群眾文化與非遺保護傳承有機結合對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有著重大作用。目前,群眾文化與非遺保護傳承的結合工作仍面臨若干困難,這就要求有關單位采取針對性措施,促進兩者良性發展。

(榆林市綏德縣文化館)

參考文獻

[1] 楊璇卿.非遺保護傳承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J].藝術家,2021(1):131.

[2] 張卓瑪.非遺傳承保護與群眾文化工作相結合遇到的問題及對策[J].收藏與投資,2020,11(11):101-103.

[3] 張續武,劉云容.探索群眾文化與非遺保護有機整合的有效策略[J].人文天下,2020(18):64-66.

[4] 趙燕燕.非遺文化保護傳承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作用[J].文化產業,2020(24):155-156.

[5] 張婷.淺談群眾文化與非遺保護的有機整合[J].參花(上),2020(3):129.

猜你喜歡
群眾文化有效策略
芻議墨江縣農村業余文藝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談群眾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淺析控壓鉆井技術探討與展望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開展幼兒游戲課程教學的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