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研究法干預結合個體化健康教育對老年冠心病PCI術后患者的應用價值

2023-08-22 01:24宋興燕王娜楊少華
上海醫藥 2023年15期
關鍵詞:個體化維度冠心病

宋興燕 王娜 楊少華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內科 鄭州 450016)

冠心病是老年群體常見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發生多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腔堵塞或狹窄所致,可誘發心力衰竭、心絞痛等并發癥,危及老年患者生命安全[1-2]。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療是臨床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其通過拓寬冠脈內徑,恢復心肌血流供應,可控制病情發展,降低死亡風險[3]。然而多數老年患者對冠心病、PCI 手術認知不足,健康意識低下,常伴有焦慮、抑郁等情緒,導致其術后難以遵醫囑健康飲食、用藥、規律運動等,可能出現支架再狹窄情況,影響預后[4]。常規護理術后健康教育措施及隨訪機制較為單一,難以提高患者健康意識及遵醫行為,護理效果不夠顯著[5]。行動研究法干預通過將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與研究緊密結合,從計劃、行動、觀察、反思4 個方面進行循環研究,結合個體化健康教育,可增強宣教效果,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問題。鑒于此,本研究通過對76 例老年冠心病PCI 術后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對照,分析行動研究法干預結合個體化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0 年5 月—2022 年5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PCI 術后患者76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8)和觀察組(n=38)。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1,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一般資料對比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心血管病診療手冊》[6]中冠心病診斷標準;②均行PCI 治療,術后生命體征穩定;③年齡≥60 歲;④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⑤患者或家屬會使用微信,且精神良好,可正常溝通。

排除標準:①術后行二次PCI 治療者;②預計生存期不足6 個月者;③重要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④凝血功能嚴重障礙者;⑤出院后無法取得聯系者;⑥急性冠脈綜合征者;⑦心梗急診PCI 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術后采用集中宣教的方式告知患者冠心病發病原因、術后注意事項,叮囑其飲食以低鹽低脂、高膳食纖維為主;術后指導患者進行床上被動活動、床下行走等訓練,并告知患者術后堅持運動和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制定健康生活作息表,打印并發放至患者手中,囑患者嚴格按照作息表健康生活;出院后,每月電話隨訪1 次,詢問患者疾病恢復、用藥和運動等情況,并耐心解答患者問題,叮囑其定期復查,共干預12 周。

1.3.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行動研究法干預結合個體化健康教育。行動研究法包括計劃、行動、觀察、反思4 個方面,并融入個體化健康教育,共進行3 輪循環,每輪干預時間為4 周,共持續干預12 周。

1)第1 輪循環 ①計劃:護理人員考慮老年患者接受知識能力和受教育程度,評估其對冠心病、PCI 術后飲食、用藥、運動等知識的掌握情況,制定個體化健康教育方案;制作老年冠心病PCI 術后健康教育手冊和健康知識小卡片,以文字和漫畫形式向患者傳遞冠心病術后護理相關內容。②行動:老年冠心病患者術后返回病房后,護理人員發放老年冠心病PCI 術后健康教育手冊,針對冠心病術后知識掌握良好者,借助手冊詳細講解發病機制和藥物作用機制、術后健康飲食、早期活動的重要性等,鞏固知識,時間為30 min;針對掌握較差者,發放健康知識小卡片并配合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冠心病知識和術后健康生活方式等,時間為45 min;術后護理人員建立護患溝通本,患者可記錄自己心中疑惑和焦慮原因,護理人員可以此為據進行一對一心理疏導,幫助患者解決問題,維護其心理健康。③觀察及反思:部分老年患者對冠心病及術后護理等相關知識仍掌握不全,還有部分老年患者覺得溝通本記錄難度較大,護士長帶領護理人員商討解決方案和反思護理方案的不足,制定后續護理方案以解決第1 輪循環中發現的問題,在下一輪循環中實施。

2)第2 輪循環 ①計劃:第1 輪循環結束后,護理人員再次評估患者對冠心病術后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以此為據繼續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建立微信群及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將護患溝通本換為每周1 次微信視頻,老年患者可以不用寫字交流,與護理人員面對面表達內心疑惑。②行動:添加患者及其家屬微信,邀請其加入微信群,每周不定時發送7~8 篇老年冠心病患者術后居家自我護理相關文章、視頻等資料,患者與家屬每日根據自己時間自行學習,每日學習時間不少于20 min;每月組織1 次健康知識講座,時間為30 min,采用有獎競答的方式,護理人員提問冠心病PCI 術后有關知識,老年患者舉手搶答,答對即可獲取獎品,答錯后護理人員給予糾正;每周進行1 次微信視頻,老年患者可與護理人員面對面交流,表達內心焦慮與疑問,護理人員給予針對性疏導,并耐心解答患者疑問,每次時間在30 min 左右。③觀察與反思:部分患者居家自我護理能力仍較弱,用藥依從性欠佳;臨床需采取相關措施解決問題,繼續調整方案,開始下一輪循環的實施。

3)第3 輪循環 ①計劃:護理人員再次評估患者認知情況,繼續通過微信群和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微信視頻的方式宣教,并加入監督隨訪管理和微信用藥提醒。②行動:每周不定時在微信群內發送老年冠心病PCI 術后運動視頻和遵醫囑用藥的文章,針對性強化患者認知;在老年患者服用藥物的瓶身標注服藥頻次,并通過微信設置用藥提醒,到服藥時間后會自動向患者手機發送信息,并叮囑患者用藥后在微信群內打卡;每周采用微信電話的方式隨訪1 次,隨訪時間30~40 min,隨訪中了解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行為,對于自我管理良好者,給予肯定和表揚;對于較差者,分析原因,加強監督管理,叮囑其每日將飲食方案拍照發于微信群,并在微信群進行運動打卡。③觀察與反思:老年患者可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知識掌握較全面,用藥依從性、居家自我護理等均得到了提高,表明能夠取得理想效果;護理人員依據結果反思本次干預中發現的問題,不斷提高自身護理水平。

1.4 觀察指標

1)健商水平 于干預前、干預12 周后采用健商指數簡易測評表[7]進行評估,共20 個項目,每個項目0~5分,共5 個維度,分別為自我保健意識(5 個項目,評分0~25 分)、健康知識(2 個項目,評分0~10 分)、生活方式(7 個項目,評分0~35 分)、生活技能(2 個項目,評分0~10 分)、精神健康(4 個項目,評分0~20 分),共0~100 分,評分高,健商水平高。

2)心功能 于干預前、干預12 周后采用超聲心動圖測定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3)負性情緒 于干預前、干預12 周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進行評估,二者均為100 分,其中SAS 評分以<50 分為未焦慮,SDS 評分以<53 分為未抑郁,評分低,焦慮、抑郁輕。

4)生活質量 于干預前、干預12 周后使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9]進行評定,該問卷內含74 個條目,共4個維度,將各維度評分轉換為百分制,每個維度均為100 分,評分高,生活質量高。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 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健商水平

干預前,兩組健商指數簡易測評表中各維度評分及總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健商指數簡易測評表中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表2,P<0.05)。

表2 健商水平對比 (±s)

表2 健商水平對比 (±s)

組別自我保健意識健康知識生活方式生活技能精神健康總分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n =38)66.64±7.10觀察組(n =38)10.53±1.46 15.79±2.03 4.01±0.65 6.23±0.52 16.89±1.97 23.95±2.68 3.48±0.31 5.98±0.42 10.31±1.06 14.69±1.45 45.22±5.45 81.14±7.94 t 值0.9927.4140.19216.1620.2058.0490.6097.5300.2178.0410.3988.392 P 值0.324<0.001 0.848<0.001 0.838<0.001 0.544<0.001 0.829<0.001 0.692<0.001 10.21±1.35 19.71±2.55 3.98±0.71 7.95±0.40 16.80±1.85 29.41±3.21 3.52±0.26 7.03±0.75 10.25±1.34 17.01±1.03 44.76±5.51

2.2 心功能及負性情緒

干預前,兩組LVEF 及SAS、SDS 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LVEF 高于對照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表3,P<0.05)。

表3 心功能及負性情緒對比 (±s)

表3 心功能及負性情緒對比 (±s)

組別LVEF/%SAS 評分SDS 評分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n =38)42.31±4.8951.48±6.2057.69±3.4847.23±2.3060.59±5.3149.14±2.05觀察組(n =38)42.15±4.4658.97±6.8857.78±3.6543.15±2.6260.68±5.2044.79±2.21 t 值0.1494.9850.1107.2140.0758.896 P 值0.882<0.0010.913<0.0010.941<0.001

2.3 生活質量

干預前,兩組GQOLI-74 中各維度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GQOLI-74 中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4,P<0.05)。

表4 生活質量對比 (±s)

表4 生活質量對比 (±s)

組別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物質生活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n =38)60.53±2.36 69.48±3.05 60.53±2.15 71.45±2.89 59.26±3.05 69.43±3.62 61.54±2.37 73.35±3.69觀察組(n =38)60.29±2.21 76.95±3.84 60.40±2.39 79.57±3.77 59.38±3.17 75.38±3.52 61.26±2.58 81.46±4.22 t 值0.4589.3900.24910.5370.1687.2640.4938.918 P 值0.649<0.0010.804<0.0010.867<0.0010.624<0.001

3 討論

冠心病的發生與高血壓、肥胖、高血脂等疾病密切相關,近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高血壓、肥胖、高血脂等患病群體增加,冠心病患者數隨之升高[10]。PCI 是臨床挽救冠心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但患者術后仍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遵醫囑用藥,方能夠避免血管事件的再發生,故術后配合科學有效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11-12]。

常規護理宣教方式以集中宣教和口頭叮囑為主,患者所掌握的健康知識不夠全面,加之老年患者記憶力減退,出院后會遺忘部分健康知識,難以遵醫囑自我管理,在提升生活質量方面存有局限性[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健商指數簡易測評表中各維度評分及總分、LVEF、GQOLI-74 中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行動研究法干預結合個體化健康教育在改善老年冠心病PCI 術后患者心功能、維持其心理健康、提高健商水平及生活質量方面有一定意義。原因在于行動研究法干預充分考慮老年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接受能力、認知水平,從計劃、行動、觀察、反思方面進行干預,并結合個體化健康教育協同干預,干預過程中發現實際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再及時修正,形成螺旋式循環,旨在提高護理質量。行動研究法干預結合個體化健康教育在第1 輪循環中通過評估老年患者對冠心病PCI 術后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個體化宣教,可鞏固患者知識,促使其掌握冠心病知識,明晰術后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為患者術后遵醫囑飲食、用藥、運動等奠定良好基礎。護理人員反思第1 輪循環中存在的不足,并修整護理措施實施第2 輪循環,此階段借助創建微信群和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的方式進行宣教,可增加健康宣教趣味性,利于患者積極主動接受相關知識,且該方式宣教內容以視頻、動畫等形式展示,方便老年患者理解和掌握,進而提高患者健商水平[15]。同時,第2 輪循環通過微信視頻,老年患者可與護理人員面對面交流,表達內心真實情感,護理人員予以針對性疏導,可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促使其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對于患者術后長期自我管理至關重要[16-17]。護理人員針對第2 輪循環中存在的不足,實施第3 輪循環,此階段增加監督隨訪管理和微信用藥提醒,有助于患者遵醫囑用藥、健康飲食、規律性運動等,其中規律性運動能夠增加老年患者心肺儲備功能,改善其心臟功能,提高LVEF,降低心血管事件再發生風險。另外,本研究所采用的干預措施被不斷反思和完善,可持續強化老年患者認知,提高其健康意識,促使患者養成健康生活方式,進而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行動研究法干預結合個體化健康教育應用于老年冠心病PCI 術后患者中效果良好,能夠改善其心功能,減少不良情緒,提高健商水平,促進生活質量提升。

猜你喜歡
個體化維度冠心病
《風平浪靜》黑色影像的個體化表述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義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茶、汁、飲治療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光的維度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醫治療探析
個體化治療實現理想應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