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視域下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探索

2023-08-25 15:42劉志遠
高教學刊 2023年23期
關鍵詞:價值引領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摘? 要:該文針對心理學專業基礎課程實驗心理學展開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課程目標,創造性地從理論知識和實驗實踐兩個環節入手,較為全面地對實驗心理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和提煉;并結合課堂講授、案例分享、小組辨析及在線討論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開展課程思政工作,以達到立德樹人的教學效果。該文可以為高校心理學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借鑒,進而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高水平心理學人才提供助力。

關鍵詞: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立德樹人;知識傳授;價值引領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23-0181-04

Abstract: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 basic course of psycholog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ity education. We excavate and refin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course from the two link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practice. Moreover, we combine classroom teaching, case sharing, group discrimination, online discussion and other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ough the way of "moistening things silently",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moral integrity in cultivation. The current study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n provide help for cultivating high-level psychological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cal, aesthetic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establishing moral integrity in cultivation;? knowledge transfer; value leadership

近年來,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顯。早在2016年12月,中宣部等多個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到,我國2030年心理健康服務的基本目標為“符合國情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健全”[1]。2021年7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針對性和有效性,切實加強專業支撐和科學管理,著力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等提出了要求[2]。這一系列關于心理健康方面政策和文件的發布,無一不表明了國家層面對于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梢哉f,心理健康是影響人民生活幸福、安居樂業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國在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方面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心理學專業人才相對欠缺,因此加快培養新時代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心理學專業人才刻不容緩。課程思政是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3],將課程思政融入心理學專業本科生的培養過程中,提升心理學專業本科生服務社會的熱情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本文以心理學專業基礎課程實驗心理學為例,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課程目標,探討如何挖掘心理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落實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

作為高校心理學專業最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實驗心理學通過科學的實驗方法探究人類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是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不可缺少的課程。它涉及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歷史、方法、器材、數據處理和寫作等問題,是心理學基礎研究領域里的重要分支,也是現代心理學各分支學科的發展基礎。通過實驗心理學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認識實驗心理學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內容和邏輯,了解心理學史上的重大研究及當代研究的方法,能看懂和評價科研論文,掌握實驗報告的寫作程序和規范,可以開展實驗設計及實驗研究。因此,實驗心理學課程對心理學專業本科生心理學研究思想的形成及后繼課程的學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的開展可以使學生在心理學研究思想形成的初期就融入思政內容,讓學生在后繼課程中強化和鞏固思政內容,進而最大程度發揮課程思政的作用,有利于“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目標的實現。

一? 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的研究現狀

實驗心理學課程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長期以來,一線教師們基于實驗心理學課程展開了大量教學研究,這些教學研究偏重于專業知識的講授和教學方法的創新,推動了心理學專業本科生對專業知識的高效掌握[4-9]。然而,先前研究對實驗心理學課程中思政內容的挖掘不夠,心理學專業課程協同育人的格局未能有效形成。這主要是由于在教育理念上,有些一線教師不能正確認識實驗心理學課程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之間的關系,通過專業課程進行育人的理念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趯嶒炐睦韺W課程加強心理學專業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最大化發揮課程功能,進而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高水平心理學人才提供助力。目前,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的研究較少,在這些僅有的研究中,一線教師們主要挖掘了實驗心理學的科學屬性、實驗設計、反應時、心理物理法等理論知識部分的思政內容[10]。然而,實驗心理學課程除了基本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實踐訓練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11]。也就是說,實驗心理學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因此,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應該同步融入課程的理論部分與實踐訓練環節,從理論知識和實踐訓練兩個方面入手對思政元素進行挖掘,以多種方式、多種途徑、多種角度相結合,使學生在理論學習中意識到思政內容,在實踐訓練中鞏固思政內容,以達到“入腦入心”“潤物細無聲”的思政育人效果。

二? 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建構方案

(一)? 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本文根據實驗心理學課程理論知識和實踐訓練并重的特點,從理論知識和實踐訓練兩個方面對思政元素進行挖掘,通過較為全面且相互配合的方式對心理學專業本科生開展思政教育和價值引領,以促進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心理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接下來,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實驗心理學》(郭秀艷著,第二版)教材為例[12],闡述教材中每章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思政元素的切入點,以對高校心理學專業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方案建設提供借鑒和啟發。

在理論部分,通過對實驗心理學的基本思想、心理學科學實驗研究邏輯和實驗設計思路的學習、討論,使學生樹立求真務實、踏實嚴謹的治學作風,提高實事求是、循證明理的科學素養;通過對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學術規范和倫理原則的學習、探討,使學生深入思考科學技術的道德邊界,養成尊重人性、關心每個個體訴求和權益的人文情懷;通過對中國科學家原創研究,尤其是關于中國文化下心理特點的前沿研究的探討,增進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的工匠精神,具體見表1中的理論部分思政元素切入點。

在實踐部分,根據課程具體內容制定豐富多樣的學生實踐活動,在實踐過程中強化思政內容。例如,讓學生開展實驗心理學的具體研究,即實驗法在注意、感知覺、記憶與學習、思維及情緒等專門領域中的應用,結合各領域中的研究問題,特別是結合“中國科學家的創新研究”“對中國文化下心理現象的研究”“回應現實社會關切的研究”等準則進行實踐任務揀選,組織學生經歷完整的實驗設計、數據采集和結果報告流程,在實驗實踐中激發學生服務社會的熱情,強化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升文化自信等。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展“查閱實驗心理學先驅們的人物事跡”等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先驅們在艱苦條件下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進行科學研究的事跡,思考領會先驅們所展現出的科學素養、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具體見表1中的實踐部分思政元素切入點。

(二)? 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的實現途徑

在結合章節內容挖掘出相應的思政元素之后,更重要的是通過怎樣的途徑來達到“入腦入心”“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因此,對課程思政教學中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總結是很有必要的。接下來,作者對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中所使用的課堂講授、案例分享、小組辨析、實驗實踐及在線討論等教學方法進行總結,旨在通過課堂講授和案例分享使學生初步感受思政內容,通過小組辨析和實驗實踐鞏固強化思政內容,最后通過課后的在線討論反思升華思政內容,具體的課程思政實現途徑如圖1所示。

課堂講授:教師在專業知識傳授中穿插、融合思政教育的理念,使學生初步感受專業知識中所蘊含的思政內容。例如,在講授心理物理學的發展歷程時,結合心理物理學函數的校正以及信號檢測論對傳統理論的顛覆和發展,引導學生不盲目迷信權威,強化正確的判斷事物標準和價值追求,進而形成質疑探索和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

案例分享:教師提供引導性的主題,由學生分小組自行發現符合要求的案例,在小組查找資料后進行分享,在案例準備和討論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專業知識中所蘊含的“大道理”。例如,在針對科學研究倫理內容講授時,可以讓學生收集歷史中沒有考慮倫理道德的心理學研究案例,學生容易從真實的歷史中,體驗未受倫理規則約束的科學研究可能給被試造成的真實傷害,從而更自發地以人文精神和情懷,思考如何使科學研究造福于人類而非相反。

小組辨析:教師提供與課堂知識相關、同時也適合思政教育的話題,由學生分組針對話題的不同側面或不同觀點進行準備,隨后進行討論和辨析,增進思政教育在專業學習中的滲透性,鞏固強化課程思政內容。例如,在情緒章節部分,可以向學生提供“情緒對行為的影響”的辯題,讓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辨析情緒對行為的有利和不利影響,使學生一方面認識到沉著冷靜處事方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意識到從宏觀、全面角度看待問題的必要性,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判斷事物的標準和價值追求。

實驗實踐:在實驗實踐部分,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利用課程中涉及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術,設計實驗并通過收集和分析數據,揭示這些問題背后的內在機制,總結和凝練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撰寫實驗報告。通過實驗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實際問題是心理學研究的最終目的之一,意識到應努力學習、運用心理學研究技術及知識更好地服務社會,讓學生在實驗實踐中進一步強化鞏固課程思政內容。特別是,可以有意識地結合“中國文化心理現象”“中國研究者重要原創研究”等內容設置實驗實踐主題,使學生在實驗實踐中感悟中國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在線討論:每個小組根據對課堂講授、案例分享、小組辨析和實驗實踐中所涉及的思政話題的感悟,制作成視頻或文字材料,分享在課程的慕課線上平臺中;教師和學生在線上平臺對每個小組課程思政的感悟展開討論和投票,選擇優秀的感悟案例進行集中宣傳、展示和獎勵。通過線上討論,與線下課程活動相輔相成、優勢互補,有利于學生反思課程思政內容,進而升華思政育人效果。

三? 結束語

課程思政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高水平心理學人才至關重要。本文圍繞“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結合”的課程目標,分別從理論知識和實踐訓練兩個環節入手,對實驗心理學課程教材中每一章節的思政元素進行挖掘,并且對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建設中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總結,以期對全國高校實驗心理學及其他心理學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提供借鑒和啟示,有助于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進而為我國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健全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EB/OL].(2016-12-30)[2022-06-24].http://www.nhc.gov.cn/jkj/s5888/201701/6a5193c6a8c544e59735389f31c971d5.shtml.

[2]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 (2021-7-7)[2022-06-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2107/t20210720_545789.html.

[3]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5-28)[2022-06-2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 張學民,舒華,張亞旭.實驗心理學理論與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01(6):33-38.

[5] 周甦,劉娜,張秀琴.實驗心理學教學改革的實踐思考[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4):190-192.

[6] 周廣東,楊海波,白學軍.心理學專業“實驗心理學”本科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7,15(3):424-432.

[7] 羅紅格,楊美榮,侯靜樸.實驗心理學的教學新模式——對分課堂[J].教育現代化,2018,5(10):294-295,301.

[8] 魏玲,魏璊,陳凌杰.研究性教學模式在實驗心理學課程中的應用[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4):39-42.

[9] 肖艷麗.實驗心理學創新教學方法探索[J].科教導刊,2021(6):129-131.

[10] 張冉冉,錢淼,黃列玉.《實驗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踐[J].科教導刊,2021(9):190-191.

[11] 傅亞強.實驗心理學研究性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12(2):151-155.

[12] 郭秀艷.實驗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7.

基金項目:陜西師范大學“課程思政”示范課培育項目“實驗心理學”(無編號);陜西師范大學研究生課程思政示范項目“心理學實驗實踐指導”(無編號);陜西師范大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研究項目“實驗心理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探索與實踐”(21KT-JG16);陜西省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項目“生理心理學”(無編號)

作者簡介:劉志遠(1990-),男,漢族,河南平頂山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實驗心理學。

猜你喜歡
價值引領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多元價值觀背景下的價值引導與美德塑造
淺談思想政治課中負面案例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