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滲透STEAM與MAKER教育理念發掘綜合性學習資源

2023-08-27 15:38成艷萍
小學科學 2023年20期
關鍵詞:學習資源開發利用小學科學

成艷萍

〔摘? ? 要〕? 近年來,國內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全階段不同學科課程教育工作質量都得到了比較大的提升,其中之一就是小學階段。但伴隨著小學教育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包含小學生學習主體在內的諸多對象對小學階段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趨勢和背景下,在小學階段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注重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創新教學資源支持小學階段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從而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促進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升。這也是素質教育理念背景下小學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本文針對融合STEAM及MAKER教育理念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系統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 小學科學;STEAM;MAKER;理念滲透;學習資源;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20-0064-03

教育工作是建立在教學資源這一重要基礎之上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伴隨著小學生學習需求的增加和素質教育理念的出現,傳統的小學學習資源已經表現出一定的滯后性,難以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從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提升角度出發,在新時期的小學教育工作過程中,需要重視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促使小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得到相應提升。這既是促進小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先導,同時也是促進小學生適應學習、提升能力的重要教育手段。因此,本文首先介紹STEAM及MAKER教育理念,其次分析融合STEAM與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希望對相關工作的開展、推進起到一定的借鑒和指導作用。

一、關于滲透STEAM與MAKER教育理念的概述

(一)STEAM教育理念

STEAM教育理念強調在教學中融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等領域的知識,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所需的綜合能力。通過跨學科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思考和實踐,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從中不難看出,STEAM教育理念充分契合當下的素質教育理念,有助于每一個學生成長為更加全面和健全的人,也有助于促進小學生自身的創新創造能力得到提升,對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

(二)MAKER教育理念

所謂MAKER教育理念,即創客教育理念,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探究發現的方式,深入了解科技知識和科學原理。在創客教育中,學生主動參與設計、制造、編程等活動,通過自主解決問題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創新意識,鼓勵學生勇于嘗試、不斷探索,實現全面發展的目的。從中不難看出,MAKER教育理念比較契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小學生處于自我認識、興趣愛好培養和知識能力提高的關鍵階段,他們具有好奇心、探究欲和創造力,也需要更加開放的教育環境和實踐機會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MAKER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通過學生動手實踐、合作探究,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這種教育方式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相契合,可以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二、滲透STEAM與MAKER教育理念,開發綜合性學習資源的意義

在當代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當中,需要每一個小學生實現綜合性成長,尤其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傳統的課程學習資源限制了以上教學目標的實現,而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可以滿足這種需求。綜合來看,其重要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促進學生的跨學科學習和成長

在傳統的小學階段教育工作中,各個學科課程教育工作之間其實是相對獨立的。這雖然使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學科分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不同學科課程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利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不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的要求。而與傳統的獨立學科課程教育理念、方式相較,STEAM教育強調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學習,而MAKER教育則鼓勵學生通過手工制作、實踐探索和創新設計來提高他們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這兩種教育方式結合起來,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擺脫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桎梏,從單一學科中解脫出來,通過實踐和所學課程知識的具象化運用,學習和涉及更多的學科領域,例如化學、物理、計算機科學、藝術等,從而實現跨學科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各個崗位、不同企業所需要的都是綜合型、復合型的人才資源,通過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和運用,可以幫助小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成長也是極為重要的。

(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眾所周知,國內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是在應試教育制度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的,考試成績在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這導致傳統小學教學方式、學習資源比較單一,本質上都是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服務的。簡單來說,傳統小學教育注重的是學生理論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掌握,但在實踐能力培養方面存在不足。這可能包括缺乏機會進行實際操作、缺少對實際問題的引導和解決方法的討論、缺少鼓勵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F代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以便更好地適應當今復雜多變的社會和工作環境。

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有效補足當下小學教育工作中實踐性的欠缺。因為STEAM教育和MAKER教育都注重實踐,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實驗操作和項目制作來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STEAM教育注重科學實驗和編程,MAKER教育則注重手工制作和設計,將這兩種方式有機融合,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加全面的鍛煉,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對小學生來說,實踐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方式。在實踐的過程中,小學生對不同課程資源的理解也會變得更加深刻。因此,無論是對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還是出于提升小學階段課程教育效果的目的,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當代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其實就是創新精神的推動,并且在小學生的綜合素養中,創新精神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再從現代社會的角度來說,學生的這種創新精神、能力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比較注重小學生學習主體的學習感受,再加上教師的有效引導,從而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例如,學校和教師可以在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過程中,運用團隊合作,提高學生的溝通技巧和領導力,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環境。這對小學生自身的學習和成長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小學教育工作的一條必經之路。

三、滲透STEAM與MAKER教育理念,開發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途徑

傳統的小學學習資源具有明顯的獨立性特征,不利于小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則可以有效滿足這種需求。因此為了促進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學校和教師對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需要高度重視。具體的開發、利用路徑如下。

(一)注重跨學科課程知識資源的開發

STEAM教育理念強調系統化教育,MAKER教育理念則重視以實踐為基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因此,在對應的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過程中,需要注重通過STEAM和MAKER教育理念的融合,促進不同學科課程知識的高效整合,從而開發出多元化的學習資源。

但是在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學校和教師自身需要對學生的跨學科狀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避免在綜合性學習資源開發過程中,設計出不適合小學生學習現狀的問題。例如,在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可以依據預想設計目標,加強學校內多學科課程知識的溝通和交流,保證學習資源開發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注重實踐學習資源的開發

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國內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中,學習資源的使用往往集中在理論課程知識的開發上,也就是讓學生長期進行書面課程知識的學習。所謂的實踐學習,也是“題海戰術”。這導致小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形成比較大的負擔和壓力,甚至喪失學習興趣。而之所以出現這一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小學生最為重要的“實踐”學習方式,導致小學教育最終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這顯然不符合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小學階段教育工作目標。

針對此,在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需要注重實踐課程資源的開發,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通過制作實際產品或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并激發創新思維。例如,針對小學二年級自然科學學科,可以開發一個“綠色植物的生長”主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通過該資源,學生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需要的條件和對環境的影響等知識,還可以通過長期觀察,學習到相應的生物、生態方面的知識。同時這一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小學生主要是以自身的“實踐”進行學習,這使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更加靈活。同時也避免了傳統學習資源的抽象性,使小學生能夠以直接、直觀的方式進行學習,從而提升教學效率。教師還需要意識到,這一學習資源與傳統的課程資源不同,需要后期采用適當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和反思,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參考。

(三)注重團隊合作學習資源的開發

傳統的小學學習資源中,獨立性還直接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多數小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都以獨立的姿態進行學習。然而這并不利于小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團隊意識、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這實際上是小學階段素質教育的一種缺失。因此,在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過程中,可以STEAM及MAKER教育理念為基礎,設計、開發和利用團隊合作學習資源。在學習資源的設計中,可以設置多人協作任務,讓學生相互交流、協作,學習如何與他人合作、分工協作和解決沖突。

綜上所述,在小學教育工作創新發展的背景之下,小學階段的學習資源出現了一定的滯后性,使小學階段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融合STEAM及MAKER的小學綜合性學習資源的開發利用,并且注重實踐,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最終開發出高質量的綜合性學習資源,支持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這對小學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孟紅娟,黃勃,王夢珂,等.STEAM與創客教育的問題及其整合路徑探究[J].現代教育技術,2020(3):114-119.

[2]張紅瑞.淺談農村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J].考試周刊,2020(78):69-70.

[3]徐亞紅.農村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8.

[4]楊大亮,趙徐林,孫嘉翌.融合STEAM理念的創客教育教學模式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0(9):118-121.

[5]沈延.基于STEAM的創客教育活動設計與應用研究:以江陰市要塞中學基于STEAM的創客教育活動為例[J].數字教育,2020(1):76-79

猜你喜歡
學習資源開發利用小學科學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O2O學習資源設計與應用研究
基于新技術環境下的自主學習
中等職業教育中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審計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審計成果利用探析
天臺縣忍冬科野生觀賞植物資源及開發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開發利用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