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好游戲分享環節,助力幼兒語言能力發展

2023-08-28 23:22劉寧
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 2023年8期
關鍵詞:分組支架環節

劉寧

游戲分享環節以談話、講述、討論等語言形式為主,需要幼兒講述游戲的經歷、感受以及游戲發生、發展的過程。幼兒既要說清楚游戲的主題、時間、地點,又要說清楚游戲發生、發展、變化的順序,甚至還需要與同伴、教師進行對話,將大家感興趣或想進一步了解的細節表達清晰。因此,組織良好的游戲分享環節能使幼兒習得如何“傾聽”與“講述”的雙重經驗,獲得語言能力的發展。但當前幼兒園游戲分享環節尚存在“教師語言主導化——幼兒想說但不敢說”“組織形式單一化——幼兒想說卻沒機會說”“講述場景靜態化——幼兒能說卻沒邏輯”“表達內容形式化——講述經驗缺乏深度”等問題,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支持幼兒的語言發展?,F就上述存在問題提出解決之策,以使游戲分享環節能真正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一、以幼兒為本,讓游戲分享成為幼兒的舞臺

幼兒是游戲的主人,也是游戲分享的主角。在游戲分享環節,教師應營造一種支持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的心理氛圍,不設置格式、不限定內容,給幼兒松綁,“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

1.信任幼兒,創造敘事表達的“說者”氛圍

瑞吉歐教育談到幼兒的一百種語言,認為幼兒有出人意料的異想天開以及成人想象不到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在游戲分享前,教師首先要放下“計劃→期待→實現”的預設,將“傾聽”“理解”“回應”作為分享環節的主調,耐心發現、理解幼兒表達的內容,及時予以適宜的支持和回應。比如:優優在美工區制作了一棵紫色的小青菜,教師并沒有立刻糾正小青菜是綠色的,而是請優優分享自己的想法:“媽媽給我做的菜是紫色的,而且紫色的菜很好吃,我要給媽媽做紫色的菜?!苯處熌托膬A聽幼兒,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就會發現每名幼兒都有獨一無二的想法。

2.觀察幼兒,捕捉敘事表達的話題和活動

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每一位教師要將自己的眼睛練得如同鷹眼一般敏銳,能觀察到兒童最細微的動作,方能探知兒童最殷切的需要?!苯處熞茸屑氂^察幼兒“說”的意愿,然后再走近個體觀察幼兒“說”的內容,進而捕捉幼兒愿意講述的話題和活動。比如:鵬鵬在建構區遇到了長積木不夠的問題,在嘗試了各種方法后通過自制一條紙板解決了問題,成功搭建出高架橋。教師觀察到這寶貴的一幕,邀請鵬鵬分享自己的游戲,并展示了鵬鵬的作品,使他獲得了成就感和自信。

二、組織形式多元,讓游戲分享提供多個發展契機

幼兒的分享需要經驗、現場的支持,也需要表達的機會與場合?!凹w說”給幼兒提供敘事表達的完整環境,“現場說”為幼兒提供經驗提煉的視覺依據,“小組說”為幼兒提供了均等表達的機會。教師應善于利用游戲開展中的各種機會,讓幼兒進行形式多元的分享活動。

1.“集體說”,敘事表達有儀式感

“集體說”為幼兒提供了在集體面前正式講述的語境,幼兒的敘事表達少了隨意性,更加正式。他們在自己表達和觀察同伴表達的過程中知道游戲分享時要面對聽眾、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說明要點等。

2.“現場說”,敘事表達有了結構

“現場說”是游戲結束后保留游戲現場,讓幼兒在游戲現場進行分享交流。幼兒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直觀的現場能夠幫助其回憶游戲過程,描述游戲細節,連貫、完整地表達游戲過程以及重點內容。比如:中班的豆豆在公共游戲區扮演了甜品店里的廚師,她給娃娃家的寶寶做了蛋糕,隨后又和表演區里的小朋友表演了故事《小熊請客》,其間還和同伴發生了沖突。連續講清楚三件事對中班幼兒來說具有挑戰性,豆豆在分享時講不清相關事件,她便帶領教師和小伙伴到現場進行講述,現場的道具、場景幫助她輕松地講清楚了三件事。

3.“分組說”,敘事結構在“說”中完善

語言能力需要在應用中發展,“分組說”能擴大分享交流的受眾面,為更多幼兒提供聽、說的機會。分組的基礎是教師對幼兒游戲過程的觀察與權衡,一般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分組:一是按區域進行分組,分享的幼兒對游戲內容熟悉有助于更好地交流;二是根據幼兒對分享話題的興趣進行分組,教師可以提前告知幼兒分享交流的幾個話題,讓幼兒自主選擇話題進行分組。

三、提供適宜支架,提升幼兒敘事表達技巧

支架理論認為,幼兒的學習既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成人適時介入、提供支持和幫助的過程。游戲分享過程中,教師為幼兒提供適宜支架,有助于發展幼兒的敘事表達能力。

1.語言支架,豐富敘事表達的主題

游戲分享環節,教師的語言回應需更具有目的性、層次性、標準性。通過有目的的提問、開放性的引導、豐富的標準語言,教師能夠促進幼兒的敘事表達,幫助幼兒獲得更加規范的語言表達方式。比如:當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一只小鳥時,教師可以追問“除了用紙外,你還用了什么材料”“小鳥的頭用了圓形的卡片,它的尾巴是用什么形狀的磁力片拼搭的”等,從而引導幼兒圍繞小鳥的制作過程進行材料、方法等的介紹。

2.材料支架,增加敘事表達的細節描述

幼兒在分享游戲細節如建構的動物園大門形狀、作品的使用材料時,經常不知道怎么去描述,聽的幼兒也會因為聽不清、聽不懂而失去耐心。此時,教師提供照片、視頻、實物等材料作為支架,幫助幼兒更好地講述。比如:小班的浩浩在建構區搭了一個動物園,教師在他講述時播放了作品的視頻。浩浩一邊看視頻一邊清楚連貫地講述自己使用的材料以及搭建的過程,聽的幼兒也身臨其境,一邊觀看、一邊輕聲討論,共同獲得語言能力的發展。

四、提供情感潤澤,升華敘事表達的樂趣

1.互動性講述,讓情更“濃”

第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庇螒蚍窒碜陨砭腕w現了教師對幼兒游戲活動的關注、支持,也是對幼兒語言的喚醒和幼兒語言表達的激勵與鼓舞。幼兒在分享中會經常拋出游戲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或問題,教師要及時予以回應,提供材料、情感、方法上的支持,或可引發新的游戲主題,或可推進游戲向更高水平發展。游戲分享結束后,教師投以欣賞的目光、掌聲或是鼓勵的擁抱,都將點燃幼兒濃濃的講述熱情。

2.賞識性評價,讓情更“正”

賞識性教育能給幼兒正向激勵,鼓勵性的評論或認可幼兒的敘事表達評論都將使幼兒的敘事表達行為持續。在幼兒分享結束后,教師可用贊美和表揚來對幼兒的敘事行為進行評論,如“你的聲音很響亮”“你講述時很有禮貌”以表達對幼兒的認可。教師也可對幼兒的敘事內容進行鼓勵性的評論,如:你搭了兩層的高架橋真了不起,你能不能搭建三層的高架橋呢?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讓幼兒清晰地知道自己已經做了什么,還會自然地引導幼兒思考接下來還能做什么,并使幼兒的敘事表達能力在教師的鼓勵下獲得不斷提升。

猜你喜歡
分組支架環節
支架≠治愈,隨意停藥危害大
給支架念個懸浮咒
必要的環節要寫清
在農民需求迫切的環節上『深耕』
前門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設計與制造
分組搭配
怎么分組
分組
現代學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頂崗實習環節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進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