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三維審視

2023-08-29 01:30韓記康郭樹華
理論觀察 2023年5期
關鍵詞:生成邏輯價值意蘊共同富裕

韓記康 郭樹華

摘 要: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邁向共同富裕的科學指南。從其生成邏輯來看,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繼承性與發展性、傳統性與時代性、問題性與創新性融合的結果。從其本質內涵來看,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以高度的科學性回答了共同富裕的本質內涵和實現方式。從其價值意蘊來看,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既承接歷史又回應現實,既立足民族又放眼世界,深刻彰顯了新時代推進共同富裕的理論、實踐與世界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共同富裕;生成邏輯;本質內涵;價值意蘊

中圖分類號:F320.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3)05 — 0005 — 05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新的征程上要“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1]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合規律性前提下的合目的性和合目的性基礎上合規律性的統一,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必須始終如一地推行。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大論述蘊含著推進共同富裕的科學思考,研究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需要厘清其形成條件、闡釋其基本內涵、明確其重大意義。

一、生成審視:厘清習近平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形成條件

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有其特殊的的生成條件。一是對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的繼承,誕生于深厚的指導思想;二是對歷代中國共產黨人共同富裕實踐的發展,建基于深刻的實踐經驗;三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吸收和轉化,植根于豐富的思想精華;四是對破解時代難題的科學回應,形成于復雜的客觀實際。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繼承性與發展性、傳統性與時代性、問題性與創新性融合的結果。

(一)理論淵源:繼承馬克思主義有關共同富裕的思想理論

我們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馬克思關于共同富裕的相關理論思想,是深入推進新時代實踐的根本指南,也是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大論述最根本的理論立足點,為新時代黨帶領人民推進共同富裕的偉大實踐勾勒了理論骨架。

縱覽馬恩著作,其中并未出現“共同富?!边@一詞匯,但是通過他們的諸多表述,可以窺見其思想中閃耀的共同富裕光芒。首先,在生產資料的歸屬方面,馬克思明確指明了未來社會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社會。做出這一重大判斷,源于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深刻剖析,揭露了造成貧富差距和兩極分化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從而產生了廢除私有制的革命主張,將摒棄私有制、實現生產資料公有作為克服資本主義弊端、達到共同富裕的首要條件。其次,在行動的主體方面,馬克思十分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馬克思摧毀了唯心主義在歷史領域最后的避難所,創立了唯物史觀,在不否認歷史人物作用的同時,肯定社會歷史首先就是物質資料生產者的歷史,強調人民群眾的歷史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同歷史唯心主義英雄史觀相對立,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提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保?]最后,在社會發展的目標方面,共同富裕以人的解放為目標。習近平指出:“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3]但人類解放并不同于資產階級的政治解放。馬克思在《論猶太人問題》中對此進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單純的政治解放并沒有擺脫私人利益和宗教的束縛,因而不能視為普遍的人的解放。應當通過克服資本主義的內在局限,最終達到“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4]的理想狀態。馬克思關于共同富裕的前提要素、依靠主體、價值旨歸的理論,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潛心研究共同富裕的理論本源。

(二)歷史傳承:接續歷代共產黨人對共同富裕的實踐探索

實踐出真知。即使客觀條件發生轉變,以往的實踐經驗及教訓依然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歷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實踐,凝結為宏大的經驗寶庫,為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形成提供了深刻借鑒。這與我們黨百年奮斗歷史主題具有深刻的一致性,是對歷史的一脈相承和伴隨時代的與時俱進。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始終與人民并肩作戰。近代以來,黨帶領人民百年奮斗的歷史征程,創造了前無古人的恢宏史詩,而黨帶領人民朝著共同富裕邁進的實踐,無疑是其中濃墨重彩的重要篇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對內憂外患的現實國情,爭取和平發展環境成為首要任務。毛澤東深入實際,廣泛調研,對中國現存階級狀況予以科學透視,形成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源于正確的道路導向,最終實現了民族解放和新中國成立。謀獨立才能謀富強,新中國的成立,為共同富裕的實現創造了最基本的前提條件。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帶領人民適時完成了向社會主義的轉化,奠定了共同富實現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這一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探索,為共同富裕積累了豐富經驗、奠定了深厚基礎。1978年以來,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關于“姓資姓社”的爭論以及蘇聯模式帶來的思想困惑,鄧小平實事求是,對社會主義的本質進行了回答,糾正了以往的認識偏差,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世紀之交,面對國內外的各種風險挑戰,江澤民同志提出了“收入分配差距和地區差距擴大的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5]。黨的十六大以來,胡錦濤瞄定問題靶向,提出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構想,強調要“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6]可以說,歷代中國共產黨人推進共同富裕的實踐探索,是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思想來源,為新時代推進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文化滋養:吸收優秀傳統文化中共同富裕的思想精髓

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中,處處體現著人們對理想生活的追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圣先賢們即提出了具有開創性的富民思想,例如,管仲提出“治國之道,必先富民”;老子提出無為而治以實現“民自富”;而孔子提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直接表達了對“共同”的期盼。此外,儒家經典《禮記·禮運》描繪的大同社會可被追溯為共同富裕的雛形。秦漢之后,“富民”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統治的理想追求。例如,董仲舒提出“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司馬遷提出“上則富國,下則富家”;唐代詩人杜甫提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宋代理學家朱熹提出“以共趨于富庶人壽之域”;清代儒者黃宗羲提出“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v觀歷史,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已成為一種千年傳承,集中反映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以“仁”為核心的思想精華和堅定不移追求美好生活的民族品格,生動傳遞了民為邦本、安民保國的治國智慧和價值取向,深刻蘊含著對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期待與憧憬。

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精神寶庫。習近平總書記向來十分注重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其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是傳統文化對共同富裕追求的當代表征,是對來源于傳統又超越傳統的新時代表達。既植根于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又在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中實現了傳統理念與當代實踐的完美交融。

(四)現實訴求: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客觀需要

對理論源頭的探索,不應在漂浮于天國的思想中尋找答案,而應在現實的背景中找尋根源。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變的時代課題,成為習近平共同富裕重要論述形成的根本動力,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又憑借其高度的科學性指引著共同富裕的推進歷程。

得益于脫貧攻堅的勝利,全面小康的實現宣告絕對貧困已成為歷史,我國邁上了嶄新的發展臺階。新階段醞釀著新成果,也意味著新挑戰。新的歷史條件下,各種矛盾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入發展而逐漸顯現。黨的十九大對社會主要矛盾作出了重大判斷,指出“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7]。社會主要矛盾的本質在于人民群眾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而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實質是人民群眾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對這一矛盾的剖析,必須明確以下三方面的規定性:第一,明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即從單一的物質需求向精神文化等領域的多元需求發生了轉變;第二,明確“不平衡的發展”既表現為東部地區綜合實力遠超中西部的區域性差異,又表現為經濟領域的“一家獨大”的領域性差異,還表現為城市居民和農村村民人口收入拉大的城鄉差異;第三,明確“不充分的發展”即在看到社會主要矛盾“變”的同時,看到基本國情和國際地位的“不變”,認識到經濟發展的不充分性,承認與發達國家存在的客觀差距。如何在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大背景下兼顧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持續、高效地推進共同富裕,成為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重大論述的根本考量。

二、本質審視:闡釋習近平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基本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己任,將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戰略任務,對共同富裕的實現作出了嚴密部署,闡釋了“什么是共同富?!薄叭绾螌崿F共同富?!钡纫幌盗兄卮髥栴}。

(一)制度性: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作為社會主義的奮斗目標,共同富裕以實現全體人民的全面富裕為根本追求,與資本主義兩極分化的必然結果形成顯著對比,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正義事業。這一事業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其最終實現需要滿足以下兩個層面的具體要求:第一是大力發展生產力,為共同富裕積累堅實的物質基礎;第二是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保證社會公平正義。

百年黨史,就是一部黨帶領人民不斷朝著共同富裕目標邁進的歷史。毛澤東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最初探索中,就突出了“富強”的全民性,即“這個富,是共同的富;這個強,是共同的強,人人都有份”[8]。鄧小平在對社會主義進行深入思考后,指明社會主義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社會形態,以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為基本特征,并將共同富裕提高到社會主義本質的高度,提出通過生產力的發展來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路徑。改革開放促進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不容忽視的貧富差異。江澤民審時度勢,對癥下藥,強調積貧積弱和兩極分化都偏離了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在將共同富裕視為“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9]的基礎上對共同富裕的實踐作出了科學規劃。由此可見,這一目標貫穿我們黨執政始終,是我們黨對實現人民幸福的莊嚴承諾,亦是堅持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的基本原則。

(二)前提性:立足于全面小康社會的物質基礎

正如人類科學文化知識的演進規律一樣,在物質生產領域,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前進的過程。馬克思曾指出,任何時代都是在繼承前人全部生產力基礎上前進的。我國于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這一重大成就不僅在于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還在于積累了豐富的脫貧經驗,將我國推向了一個更高的發展基點之上,這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必須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做出更加積極有為的努力。

立足全面小康社會物質基礎接續發展,還存在一個如何看待全面小康階段成就與共同富裕遠期目標關系的問題。不可否認,全面小康的階段成果,在物質供給、經驗積累、體制保障等方面為共同富裕進行了多方位的“保駕護航”。但生產力的前進永不止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而不可能坐享全面小康的階段成果而一勞永逸,而是需要持續推進。因此,既要將共同富裕的推進建立在全面小康的階段成果之上,又不能止步于此,在新臺階的基礎上更上新臺階。

(三)廣泛性:堅持實現全體人民的全方面富裕

馬克思批判了費爾巴哈的感性直觀,充分肯定了人在勞動實踐中的能動性,指出最蹩腳的建筑師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這源于他在用蜂蠟建造蜂房前,頭腦中已經具備了成品模型。在推進共同富裕之前,最重要的在于明確受益人群與涵蓋范圍,即對實踐行動做出科學規劃。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保?0]

一方面,共同富裕是涵蓋全體人民的“共富?!?。西方國家雖然率先實現了現代化,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但由于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兩極分化、貧富差距問題非但沒能得到解決,反而日益嚴峻,并引發了激烈的社會矛盾。與“西方之亂”相對,“中國之治”創造了“風景這邊獨好”,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的發展考慮到全體人民的利益,始終秉持“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11]的價值追求。另一方面,共同富裕是囊括物質與精神的“同富?!?。這個“同”,并非強調“精神”與“物質”的亦步亦趨,而是對二者重要性的同等看待,缺一不可。這表明實現共同富裕需要根除唯財富論的錯誤認知,實現“物質”與“精神”的協同發展,在不斷滿足人民物質需求,達到“物質富?!钡耐瑫r,始終重視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實現人民的“精神富?!?。

(四)漸進性:在動態推進中正視非均衡性問題

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美好愿景。然而必須意識到“藍圖不可能一蹴而就,夢想不可能一夜成真”,[12]必須充分考慮共同富裕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同時,共同富裕承認差異性,在時間上不同時,在發展上不同步,在水平上不同等。對差異存在的正確認知,是摒棄平均主義做派的預設前提。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實現共同富裕的長期性、非均衡性。

首先,在認識論層面,要明確平均主義不是共同富裕,非同等富裕并非否認公平。在計劃經濟年代,由于缺乏相關經驗,人們錯誤地將共同富裕等同于平均主義,推動了吃“大鍋飯”、大建人民公社等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實踐,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災難。鑒于這一歷史教訓,新時代推動共同富裕,既要追求公平,使其“合目的性”;更要允許差距存在,使其“合規律性”。其次,在實踐論方面,實現共同富裕不能齊頭并進。馬克思曾“默認勞動者不同等的個人天賦,默認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權”,先天的差異注定了在后天的收益賺取上也必然不可能整齊劃一。區域同理,東中西部由于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歷史積淀、國家政策等方面的差異,發展水平也不可能并駕齊驅。最后,在辯證法方面,要處理好“允許差距存在”與“防止差距拉大”的關系。經過分析可知,適度差距的存在是符合規律的必然,但如果放任差距拉大,向反面發生轉化,將會重復資本主義兩極分化的錯誤。因此要在“允許差距”和“控制差距”的辯證運動中推進共同富裕前進步伐。

三、價值審視:明確習近平共同富裕重要論述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步伐,結合人民群眾的美好向往和我國的現實國情,對共同富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從理論方面說,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中國化新境界;從歷史方面說,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從實踐方面說,為新時代共同富裕的推進提供了指引;從世界方面說,為全人類共同富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方案。

(一)實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富裕理論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富裕的理論集中表現在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對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構想中。習近平在繼承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的同時,對中國發展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原創性的理論觀點,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的中國化。

一是對共同富裕進行了科學定位。將其置于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戰略位置,明晰了共同富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關系。二是糾正了思想界關于共同富?;緝群恼J識偏差,指出共同富裕的全民性、全面性、共建性和漸進性,持續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的中國化。三是對共同富裕實現的階段目標進行了規劃,制定了清晰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使新時代推進共同富裕的發展歷程更加清晰。四是對共同富裕的旨歸進行了強調,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利益,不斷滿足人民多領域的實際需要,不斷推進實現人民幸福的實踐步伐。

(二)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共同富裕作為一種理想社會追求,在中國歷史上早已存在幾千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在封建制度下,共同富裕至多只能成為貧苦群眾自我安慰的美好幻想。即便共同富裕在漫長的封建時期不具備實現條件,但人們從未放棄對理想生活的追求。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共同富裕的實現提供了最根本的制度保障、物質基礎、精神共識,共同富裕迎來了從傳統文化的理想狀態向現實的轉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巨輪披荊斬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如日中天,解決了許多過去想解決卻沒能解決的難題,取得了全方位多領域的矚目成績,為實現共同富裕鋪就了堅實大道。立足于現有成就的基礎上,黨的理論與時俱進,對共同富裕的本質內涵、目標層次、路線規劃提檔升級,使傳統文化中對共同富裕的追求在新時代愈益變為現實,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三)為新時代共同富裕的偉大實踐指引了前進方向

理論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習近平關于“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保?3]的重要論述,對于錨定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際,就肩負著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重任,成為黨行穩致遠的初心使命。在不同歷史時期,圍繞踐行初心使命的主題,做出了不同的具體貢獻。在當下,實現共同富裕成為初心使命的當代表達與未來趨向?!笆奈濉睍r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一方面在脫貧攻堅領域已經取得輝煌成就,另一方面距離共同富裕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成就與困難、經驗與挑戰并存的十字路口,共同富裕水平更高,風險也更高;成就越大,挑戰也越大。習近平總書記對共同富裕問題作出了科學判斷,認為不僅應從表面上看到其經濟性,更應該看到其事關黨執政基礎的政治性。因此要統籌人民主觀需求與客觀執行實際,在遵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不斷縮小“三大差距”,努力增強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提升百姓幸福度。共同富裕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并進是未來發展的基本趨勢。

(四)為實現全人類共同富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方案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地雖然是歐洲,但憑借其真理性和科學性,早已超越了國界,成為具有世界性影響的理論。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同樣因其科學的內涵,超越了國度和制度限制,為世界擘畫了發展藍圖。

面對資本主義只顧自身發展而侵害他國利益,只重自身富足而不管他國死活的做法,習近平指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一定不是以國與國之間貧富差距的長期存在和持續拉大為基礎。無論是從傳統至當代的縱向觀察,還是從民族到世界的橫向審視,反貧困是始終如一的共同主題。中國對共同富裕的追求,不僅只謀求本國的發展利益,更是將視野拓展到全世界。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世界人民的交流不僅只局限于經濟,而是擴展到政治、文化等多領域,世界越來越成為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以鄰為壑、爾虞我詐是對全球化的逆向發展,在侵害他國利益的同時也阻塞了自己的前路,最終損害的是全人類共同的未來。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與西方以空洞概念和抽象范疇為對象的“學院式”研究根本不同,以宏大的全球視野為減貧事業指明了方向,真真正正為解決中國乃至世界難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方案。

〔參 考 文 獻〕

[1]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2]習近平.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J].求是,2020(01).

[3]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0.

[5]江澤民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3.

[6]胡錦濤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91.

[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9.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文集:第六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3.

[10]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1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66.

[1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8.

[1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

〔責任編輯:秋 水〕

猜你喜歡
生成邏輯價值意蘊共同富裕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邏輯理路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價值意蘊與模式建構
當前我國民歌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價值意蘊析論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內涵、生成邏輯及其現代境遇
讀懂名師
論職業教育的生成邏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