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視角下社會保障法完善的建議

2023-08-29 08:30周春紅周春燕
經濟師 2023年8期
關鍵詞:完善建議

周春紅 周春燕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改革和發展,社會保障領域的法律法規已比較滯后,文章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完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必要性進行探討,分析了社會保障法領域存在的問題,并對未來社會保障法的完善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經濟學視角 社會保障法 存在的問題 完善建議

中圖分類號:F01;DF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8-048-02

社會保障是以政府為責任主體,依據法律規定,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暫時或永久失去勞動能力以及由于各種原因而生活發生困難的國民給予物質幫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由此可見,社會保障的實施必須依法進行,而我國社會保障領域的法律目前主要是《社會保險法》,其他的是層次較低的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等。

一、社會保障領域立法現狀

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保障法律制度不斷制定、修訂和完善,1951年政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1952年政務院頒布了《關于各級人民政府工作人員退休處理暫行規定》;1955年12月,國務院發布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處理暫行辦法》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職處理暫行辦法》。這些規范性文件為以后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后,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保障立法工作也得到了重視,1985年9月,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社會保障”的概念,將我國的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優撫等制度統一歸并于社會保障制度中。2010年10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社會保險法》,標志著以政策法律化、規范化的形式宣告了我國以政策為支柱的社會保險時期結束,以法律為支柱的社會保險時代的到來。

二、社會保障法的經濟學分析

(一)公平的角度

社會保障制度是追求平等的制度安排,維護社會公平是其核心理念。社會保障被稱為“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因為它具有保障國民基本生活的作用,當勞動者在年老、疾病、生育、工傷、失業的情況下可以獲得一定的社會保險待遇;當國民在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的情況下可以獲得社會救助;另外,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國民還可以從國家獲得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的社會福利??梢哉f,社會保障應該面對的是全體的國民,其中社會保障領域最重要的社會保險面對的是有工資收入的勞動者,我國《社會保險法》第三條規定: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這說明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并不是面對全體國民,社會救助制度也面對的是困難群體,社會優撫制度主要是針對軍人群體,而社會福利面向的是全體國民,因為社會福利是國家通過建立文化、教育、衛生等設施,免費或優惠提供服務,向全體社會成員或特定人群給予幫助,以保證和改善其物質文化生活的制度。在我國社會保障的四大領域,目前只有社會保險領域有一部層次較高的法律,而這部法律制定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廣大勞動者都能參加并享受社會保險,這也體現了法律的平等、公平原則。社會保障的其他三個領域目前只有相關的規章、條例、政策等,這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法律的空白,但是立法層次過低,影響了社會保障的可靠性和權威性。

(二)效率的角度

從效率方面來看,社會保障制度是經濟制度安排,不可避免會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社會保障的實施確實需要國家和社會支出一定的成本,我國近幾年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額逐年增漲,從2010年的9130.62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27084.07億元,9年時間增長了近3倍。

但是,據有關數據,在城鄉社會保障支出方面,國家在城鎮的社會保障支出遠遠高于農村,其結果將進一步拉大城鄉收入差距,不利于城鄉經濟的統籌發展。另外,我國社會保障區域差異嚴重,東部地區的社會保障水平遠遠高于中西部地區,區域內不同城市之間也存在著不平衡發展的態勢。而且,我國大部分地區存在著社會保障財政投入不足和投入利用率較低的問題。數據顯示,在財政收入方面,我國的財政收入從2010年的83101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83352億元,9年時間增長了2.2倍。再看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財政收入的比例,從2010年到2018年我國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呈緩慢增長的態勢,從2010年的10.99%增長到2018年的14.77%。

(三)公平與效率的辯證分析

綜合來看,社會保障制度的設計確實是希望符合條件的公民都可以享受社會保障,體現它的公平性,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確實存在種種的不公平現象,這需要完善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讓國家強制力來保證社會保障的繳費、管理、運行、給付等環節的公平,實現過程公平和結果的公平,但是僅僅追求公平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沒有效率的。公平有了保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效率的提高,因為社會保障可以說是社會的“穩定劑”,社會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只有社會穩定,經濟才能快速增長,進而社會保障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但是,僅僅追求效率的社會保障,是一個不公平的制度。效率為公平的實現創造了物質基礎,公平為效率的實現提供了保證,二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所以,社會保障立法過程中應注重效率和公平的原則。

三、目前我國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立法層次較低

目前,在我國的社會保障領域主要的是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頒布的法律,除了《社會保險法》外,《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殘疾人保護法》這三部法律只是部分章節涉及到社會保障,其規定還不是主要的社會保障子系統,其他的都是國務院及相關部委頒布的各種行政法規,大多以“規定”“試行”“決定”“通知”的形式出現,有100多件,這些法律和法規是解決社會保障工作所面臨問題的主要法律依據,這種現狀顯然與社會保障法的地位是不相符合的,它帶來的結果將是社會保障立法嚴重缺乏權威性和穩定性,在執法過程中容易出現不嚴格依法辦事和執法不嚴的情況,導致了社會保障領域的低效率,影響了社會保障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二)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不健全

與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相比較,我國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不夠健全。英國、德國和美國都有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英國在1601年就頒了《濟貧法》,在隨后的幾個世紀里相繼建立了一系列社會保障相關的法律,如《養老金保險法》《殘病保險法》《國民保險法》《就業保障法》等等,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和積累后,英國于1985年頒布了《社會保障法》法典;德國的社會保障立法并未像英國那樣形成一部社會保障法典,而是不斷對單行法修訂與完善;美國于1935年頒布了《社會保障法》;而我國社會保障領域的法律比較少,也沒有形成體系。

(三)社會保障法部分內容比較滯后

在醫療保險領域,2016年1月,國務院頒布《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各地整合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項制度,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而在2010年《社會保險法》頒布的時候城鄉醫療保險還是處于分割狀態;養老保險領域,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重,我國養老保險也在進行探索和改革,2014年2月,國務院引發了《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進行了合并,而在2010年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是各自實行的;生育保險領域,2019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的意見》明確提出按照“保留險種、保障待遇、統一管理、降低成本”的總體思路,全面推進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合并,而在2010年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也是分割的狀態。

四、完善我國社會保障法的設想

(一)提高立法層次

鑒于我國目前社會保障領域立法層次較低的情況,我國必須要提高社會保障立法層次,整合地方法規和自治條例,使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方面有全國統一的法律,提高法律效力,執法才能嚴格,才能實現社會保障領域的公平和效率。

(二)完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

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我們的法律體系也要和經濟發展相適應,通過前文的論述,我國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尚未形成體系,現行《社會保險法》也比較滯后,亟須進行修訂和完善,社會救助領域只有行政法規,社會福利領域目前只是用政策進行規范。所以我們有必要把《社會救助法》和《社會福利實施法》提上日程,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立法工作。

(三)社會保障經辦過程中嚴格執法

完善相關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后,社會保障的經辦機構、管理機構和監督機構應該做到嚴格執法,以保證法律的權威性。不嚴格執法就有可能出現失職、瀆職和不作為。為了防止在社會保障領域出現挪用社會保險基金、侵占社會救助金、貪污社會福利的現象,必須要做到嚴格執法。這樣才能發揮社會保障應有的“安全網”的功能,社會保障事業才能夠正常運轉。

參考文獻:

[1] 趙俊福.公平與效率:政府在社會保障中的角色定位[J].勞動保障世界,2009.

[2] 畢亞斐.國外社會保障立法制度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中國市場,2016.

[3] 王欣.論社會保障立法的社會法完善[J].晉中學院學報,2016.

[4] 海燕.完善我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體系建設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

[5] 雷堂,雷小菲.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前后的社會保障立法追述及未來展望[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8.

[6] 王希娟,凌文豪.我國社會保障立法嬗變及當代啟示[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7.

[7] 孫光德,董克用.社會保障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重慶大學 重慶 404100)

[作者簡介:周春紅(1986—),女,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新疆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經濟法;周春燕(1992—),女,河南南陽人,重慶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民商法。]

(責編:趙毅)

猜你喜歡
完善建議
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分析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淺析民事保全和先于執行程序中協助執行人異議
我國消費者冷靜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