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2023-08-31 02:07單晴晴李靜
職業 2023年13期
關鍵詞:共同體教學資源中職

單晴晴?李靜

摘 要:隨著教育2.0時代的到來,在新技術、新理念的引領下,教育教學要素出現了新變化,并形成教育教學環節新樣態,進而需要中職教師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以滿足更高的要求?;诖?,本文主要探究了提高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意義,然后分析了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最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旨在使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

關鍵詞:教育2.0 中職教師 信息化教學能力

進入21世紀后,計算機網絡實現了快速的發展,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運用,使得我們從工業時代進入信息時代。近年來,“互聯網+職業教育”得到人們的重視,國務院于2018年印發了《教育信息化 2.0 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至此我國正式進入教育2.0時代?!队媱潯分兄贫恕叭珒筛咭淮蟆钡陌l展目標,其中涉及的“兩高”為信息化運用能力以及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

一、提高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意義

(一)中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要

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中職學校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為社會各領域提供所需人才。教育2.0背景下,為了能夠促進人才培養效果的提高,首先需要中職教師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不斷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確保教育教學活動能夠與時俱進。近年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實現了廣泛運用,進而對中職教師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點在于加強信息化教學能力,并重視教學核心素養的提高,這樣才可以滿足專業化教學需求。中職學校應引起重視,定期組織教師開展以信息技術教學為主題的培訓活動。同時,中職學校還需建立一支信息化專業教學隊伍,以此推動信息技術與實際教學的融合。

(二)新時代學生學習的需要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所有變化均有可能實現。對于在信息化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中職學生而言,他們屬于信息時代的“土著一族”,從小就接觸與信息化存在聯系的事物,進而導致其學習方式、思維方式以及生活習慣等,均被信息化影響。

同時,在信息技術應用領域逐漸拓寬的形勢下,學生生活與學習方式出現了巨大改變,他們更愿意通過信息技術進行各類學習活動。比如,部分學生會在互聯網中搜集學習資源,此種學習方式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加便利。因此,中職教師應積極適應時代的變化,做到與時俱進,重視信息化教學方式與專業知識的有效結合,構建良好的現代化教學環境,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并讓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得到滿足。

(三)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現階段,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教學事業的持續改革,中職學校要想適應國家教育事業改革出現的變化,就需要重視教學改革,積極融入教學新理念,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改革教學課程。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中心,學生只需要聽講、被動地接受,此種教學模式的局限性表現為課堂的中心是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依然運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為學生預留的自主學習空間不足,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與質量的提高。

通過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加強了專業知識與信息化教育的聯系,可以讓學生收獲不同的學習體驗,同時憑借網絡多樣性以及開放性特點,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更豐富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學習視野的拓寬。

二、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分析

(一) 信息化教學意識與責任意識有待提高

據有關調查顯示,教育主管部門與學校更加關注教育教學方式的改革,作為實施教育的主體,教師對改革的重視程度并不高?,F階段,大多數中職學校通常會選派青年教師參與新技術培訓和技能進修學習活動,部分年長教師由于缺乏對信息化教學的正確認識,未意識到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時,還有部分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屬于計算機類教師負責的事,和自己聯系不大。

(二)信息化教學資源準備基礎與技能不強

在“互聯網+教育”思維的作用下,教育教學得以創新,基于此種新型教育生態,中職教師應將互聯網作為創新要素,將其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F階段諸多學校均在開展信息化教學,基本完成課程資源建設工作,但通過對已有資源的分析能夠發現,大部分為基礎資源,形式較為單一,且主要為課件、文檔以及視頻類資源。部分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偏弱,難以制作圖形、圖像、動畫等相關形式的教學資源,導致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多種感官的參與。若可以加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可讓課程變得更加多元,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

(三) 信息化教學實踐能力不足

在教育2.0背景下,教師應滿足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重視自身角色轉變,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F階段,依然有部分教師只具備傳統教學能力,信息處理、教學監控和評價、教學分析與設計等相關信息化教學能力不強。其中,教學設計屬于重點,需要學生的配合,進而對教師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提高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對策

(一)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在教育2.0背景下,中職教師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需要隨著社會進步而更新與深化。中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存在時代性的特點,其和時代變遷、技術更新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F階段,中職教師不只是教育工作者,還屬于終身學習者。中職教師應形成終身學習意識,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終身學習者,這樣才可以承擔時代所賦予的教育使命。

受教育2.0時代的影響,信息技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并將持續深化地滲透到中職教學過程中,對此,教師需要重視結合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同時,信息化知識與教學能力在教師個人知識、能力結構中占據的比例逐漸升高,中職教師應積極分析信息技術在自身發展方面的作用,憑借主動學習,對知識與能力結構進行重新建構,適當提高自身知識結構中信息化知識、教學能力的占比,進而更好地迎接信息化教學環境改變帶來的挑戰。

(二)深入挖掘信息化教學資源,創建信息化教學環境

良好的信息化教學資源是促進信息化教學能力提高的重點,積極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需要學校與教師共同努力。

首先,中職學校應重視引進各類信息化教育軟硬件,健全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基礎設施,創設教學資源庫,并將信息化教學平臺作為教學的主要載體。

其次,中職教師應深入挖掘與開發各類信息化教學資源,在深化現存資源的基礎上,根據學校與專業特點,開發適合本校學生的相關信息化教學資源,推動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的全面結合,進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展現出信息化教學資源所具備的輔助作用。在將學科教學和信息技術進行結合時,需重視對信息化教學環境的構建,夯實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基礎?;谛畔⒒虒W環境,教師可以對學生獨立思考意識進行培養,加強學生獲取、分析以及整合信息資源的相關能力。

另外,信息化教學環境可以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中職教師注重對教學環境的創設,主要涉及畫面、聲音以及交互環境等,可憑借仿真系統構建信息化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掌握教學內容的關鍵點,促進信息化教學效率與質量的提高。

(三)構建學習共同體,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實踐能力

構建教師信息化學習共同體,有利于轉變傳統碎片化的學習方式,協助教師形成系統化學習信息化教學知識的觀念。對于信息化學習共同體而言,主要涉及以學校為單位組建的共同體和以網絡平臺為載體構建的虛擬學習共同體。對于以上兩種信息化學習共同體而言,在組織形式方面有利有弊,可結合學校實際狀況組建最為適宜的學習共同體。

在校內信息化學習共同體的作用下,能夠協助教師解決提高自身在開展信息化教學時遇到的問題,然后將學習成果轉化成信息技術培訓資源,實現共享。

將互聯網平臺作為基礎的信息化學習共同體,屬于涉及開放性與自主性特點的學習群體,主要由教師結合自身條件,抑或是興趣構成團隊,然后進行共同備課、集體研修、群體討論等。另外,此種虛擬化學習共同體還能夠為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空間。教師可以獲取許多學習資源,進而促進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同時,與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相比,學習共同體優勢更加顯著,可有效調動教師學習的自主性,并確保教師信息化教學穩定、長期的發展,還能夠向教師在信息化教學實踐中提供跟蹤服務,以便于更好地解決教師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最終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實踐能力。

四、小結

綜上所述,教師是教育信息化2.0的創造者、實踐者以及推動者。在教育2.0背景下,信息技術與教育理念得到全面的更新,中職教師需做到與時俱進,將教學改革作為重點,對自身觀念進行更新,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掌握最新的信息、知識,進而積極應對教育教學環境的變化。同時,通過信息化教學培養出高技能創新型人才,確保職業教育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李高英.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教師的角色定位與轉型發展研究[J].天津教育,2021(35).

[2]劉一丁.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評價指標構建研究[J].時代汽車,2021(13).

[3]華愛國.“互聯網+教育”背景下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J].才智,2020(9).

[4]薛茹.2.0時代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對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9).

[5]吳婷婷.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中職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20(1).

(作者單位:亳州工業學校)

猜你喜歡
共同體教學資源中職
愛的共同體
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共同體的戰斗
初中語文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探索
初探教學資源開發的系統思維
臨床實驗教學中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與應用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土木工程科研資源轉化為實踐教學資源的探索
關于中職與高職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