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水土流失動態監測項目成果分析

2023-09-01 11:06徐少華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3年1期
關鍵詞: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山西省

徐少華

(山西省水利發展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將水土保持率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標中的一項約束性指標,提出了明確要求。2020 年12 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聽取了黃委關于貫徹落實《綱要》水土保持工作實施方案的工作匯報,研究部署了2021 年黃河流域水土保持重點工作,提出開展黃河流域九省區水土保持率研究工作。2021 年2 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印發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關于開展水土保持率遠期目標值復核工作的通知》,3 月印發《水利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1 年水土保持工作要點的通知》,明確要求2021年各省完成各級行政區水土保持率遠期目標值及分階段目標分解落實工作。

1 水土保持率及相關概念

(1)水土流失面積,指區域內土壤侵蝕強度為輕度及以上的國土面積。土壤侵蝕強度分級統一參照《土壤侵蝕強度分類分級標準》SL 190-2007 及相關技術規定。

(2)水土保持率,指區域內水土保持狀況良好的面積(非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

(3)水土保持率遠期目標,指通過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區域內水土保持狀況良好的面積(非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的上限。

2 山西省水文與土地植被

2.1 植被

山西省北部地區屬溫帶半干旱氣候區,氣候寒冷,山麓植被以草原為主,植被的垂直更替為草原帶(或灌叢帶)、針葉闊葉混交林帶、高中山針葉林帶、亞高山灌叢或亞高山草甸帶;南部大部分地區屬暖溫帶半干旱氣候區,局部屬暖溫帶濕潤氣候區,較溫暖濕潤,山麓植被以疏林或灌叢為主,植被的垂直更替為灌叢帶(或草原帶)、低中山針葉闊葉混交林帶、落葉闊葉林帶、亞高山草甸帶(或亞高山草原帶)。坡向不同,立地條件也不相同,陰坡較為濕冷,陽坡較為干暖,天然植被的分布有明顯差異。土石山區植被覆蓋率較高,黃土丘陵溝壑區、殘塬溝壑區、黃土丘陵緩坡、風沙區和階地區植被覆蓋率較低。境內原始植被破壞嚴重,部分山地森林多為重新恢復的天然次生林。天然林主要分布于五臺山、關帝山、呂梁山、中條山、太行山等區域,樹種以油松、云杉、落葉松、樺樹、楊樹、遼東櫟為主。人工林分布較為零散,在山地,樹種以油松、落葉松、云杉為主,丘陵區則以楊樹、槐樹、油松以及落葉灌叢居多,平原區多為楊樹、柳樹。經濟林以果木為主。境內野生草類較多,分布廣泛,目前已查明飼草有400多種,其中優質牧草有100 多種。山地以耐寒耐濕的披堿草、青草、大油芒草種為主,丘陵區以鵝冠草、胡枝子、羊草、狗尾草為主。

2.2 水文

受季風環流控制,全省降水分布基本呈東南向西北遞減、平原向高山逐漸增加的趨勢,年降水量300~600 mm 之間。中條山、太岳山、五臺山及關帝山等局部地區,年降水量可達700 mm 左右,晉東南、晉中東山迎風坡年降水量可達600 mm 左右,忻州、太原、呂梁、臨汾、運城及黃河沿岸年降水量在450~500 mm 之間,大同盆地年降水量在400 mm 左右。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大部分地區冬、春雨(雪)少,約有70%的降水集中在7~9 月,多年平均陸面蒸發量為443 mm,水面蒸發量為1 050 mm。

2.3 水資源

山西省流域面積大于3 000 km2的河流有汾河、沁河、涑水河、昕水河、三川河、丹河、朱家川、滹沱河、桑干河、漳河,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73%,均為外流水系,多發源于東西山地,分屬于黃河、海河兩大流域,流向向西、向南的河流屬黃河流域,流向向東的河流屬海河流域。境內屬黃河流域的面積為9.7 萬km2,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62%,屬海河流域的面積為5.9 萬km2,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38%。

水資源主要補給來源是大氣降水,河川徑流與降水量直接相關。據多年水文氣象資料分析,全省水資源具有以下明顯特點:一是河川徑流豐枯變化大。年際變化大,年內分配極不均勻,汛期山洪暴發,徑流集中,枯水季節徑流銳減,大部分河道斷流。二是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相對來說,東部比較豐富,如漳河、沁河等流域徑流深達100~155 mm;西部貧乏,部分黃河一級支流的徑流深僅為30~40 mm。三是水土流失嚴重,汛期河水含沙量大,全省多年平均輸出境外泥沙高達4.56 億t。

3 水土保持率研究方法

3.1 資料收集與分析

3.1.1 基礎資料收集分析

1)自然概況

包括山西?。ǖ湫蛥^域)典型縣級行政區的氣象氣候、水文水資源、地形地貌、植被覆蓋、土壤地質等自然概況。

2)資源與開發情況

根據山西省實際情況,收集礦產資源稟賦、資源開發(如煤炭、燃氣)等基本情況。

3)土地利用與社會經濟情況

收集最新的土地利用情況,包括耕地、園地、林地、建設用地、其他用地等12 個一級類以及25 個二級類的土地利用現狀及其結構與分布情況。收集2019 年人口、國民經濟、城鎮與開發建設等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4)水土流失現狀與水土保持情況

收集最新發布的水土流失動態監測成果及其動態變化情況,包括水土流失強度、面積及其分布情況。收集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態建設、造林等水土保持情況,以及水土保持工作情況等。山西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區域水土保持率目標值確定項目成果報告

5)生態空間管理與生態建設宏觀規劃情況

收集國家和省級發展改革委關于生態空間宏觀管理相關資料與生態定位資料,收集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等相關的上位規劃及其建設目標。

3.1.2 專題或專項資料收集

1)專題圖件

包括土地利用、土壤侵蝕、主體功能區劃等專題圖件(矢量或柵格)的收集,比例精度最好一致,利于疊加分析。

2)專題數據資料。包括DEM、數字線化地圖等。

3)專題或專項規劃。如主體功能區規劃等。

4)專題或專項研究成果等。

3.2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

運用GIS,實現空間定位、遙感監測與空間疊加分析,對收集到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與土地利用、植被覆蓋、地形地貌、主體功能區劃等專題圖,運用地理信息系統進行疊加分析,形成相應的專題圖件成果,并進行相應的數據匯總統計與分析,為定量研究與空間分布規律等提供依據。

3.3 遠期水土保持率目標值研判標準

在綜合考慮土地利用、植被和坡度對土壤侵蝕影響的基礎上,通過對山西省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海拔地形、植被覆蓋等地理空間數據疊加分析,考慮山西省特點、下墊面狀況、地質地貌類型、水土保持措施、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確定各土地利用類型現存水土流失中不需治理面積、不可完全治理面積、應當治理面積和可以完全治理面積。

4 研判成果

根據上述研判規則,山西省遠期水土流失面積33 125.98 km2,包括遠期不需要治理水土流失面積和遠期不可完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積。

遠期不需要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為7 312.28 km2,其中水澆地面積3.92 km2,旱地面積782.28 km2,果園面積58 km2,有林地面積3 301.94 km2,灌木林地1 699.21 km2,其他林地171.34 km2,其他草地1 139.12 km2,農村建設用地18.58 km2,人為擾動用地112.09 km2,其它建設用地19.55 km2,農村道路5.21 km2,裸土地1.04 km2。

遠期不可完全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為25 813.7 km2,其中旱地面積2711.21km2,有林地面積12679.94km2,灌木林地5 703.7 km2,其他林地331.16 km2,其他草地3 852.05 km2,農村建設用地90.45 km2,人為擾動用地373.61 km2,其它建設用地52.99 km2,農村道路13.88 km2,裸土地4.86 km2。

復核后提出的水土保持率遠期目標值為78.86%。山西省水土保持率遠期目標值詳見表1。

5 建議

(1)加強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適當增加梯田面積;通過采取適當的管護措施,進一步提高林草地的覆蓋率和水土保持效益,進而提高水土保持率。

(2)繼續加大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投資,對已經實施的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加強管護,不斷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的質量,保證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及水土保持功能持續穩定發揮。

(3)繼續加強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減少人為水土流失;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多措并舉開展水土流失治理。

猜你喜歡
水土保持土地利用山西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寫春秋
山西省右玉縣的生態建設及其啟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水土保持通報》征稿簡則
山西省打開農產品供深通道
水土保持
土地利用生態系統服務研究進展及啟示
水土保持
山西省大水網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濱??h土地利用挖潛方向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