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外少兒舞蹈教學活動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實踐

2023-09-03 07:53羅睿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立德舞蹈紅色

羅睿

摘? 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紅色資源育人功能,用紅色文化鑄魂育人,將紅色文化融入少兒舞蹈教學活動全過程。筆者從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紅色素材、紅色基因融入育人全過程和紅色文化融入師德師風建設三方面探索了將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少兒舞蹈教學活動中的路徑。

關鍵詞:少兒舞蹈教育? 地域紅色文化? 立德樹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笨倳浀闹匾v話精神為做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校外少兒舞蹈教學活動不僅要使得少年兒童掌握舞蹈知識、學會舞蹈技能,更要激勵他們鑄造優良品德,引導他們從小培育民族精神,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感。地方校外少兒舞蹈教學活動要充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拓展少年兒童綜合素質為出發點,強化少兒舞蹈教學特色,將深入挖掘地域紅色文化與傳承紅色基因有機結合起來,提升少年兒童思想品德素養,構建立德樹人有效路徑。

一、深入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紅色素材,激發少年兒童的家國情懷

地域文化是以空間地域為基礎,以歷史文化為脈絡,特定區域的人民在特定歷史階段創造的具有鮮明特征,且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紅色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革命戰爭時期與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紅色文化,承載著不同地域中不同時期的紅色記憶。中國共產黨在江蘇百年的浴血斗爭史、艱苦創業史、改革創新史,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舞劇《烽煙桃花飛》《我的劉老莊》作為地域文化極其鮮明的舞劇,就是舞蹈藝術和江蘇紅色文化的完美結合。

無錫市少年宮深入挖掘江蘇地域紅色素材,創編了舞蹈《紅色乳娘》。在舞蹈創編過程中,如何更好地達到紅色傳統教育和藝術審美教育的目的、情感如何在穿越時空中得到共鳴,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經過反復研討,我們采用了江蘇民間舞元素,以蘇南地區和徐淮地區原生態民間舞蹈為基礎舞蹈語匯,將發生在江蘇抗日根據地,“乳娘”哺育劉興元將軍幼女劉萍的感人事跡娓娓道來?!稗D身劈刀”“盾下藏神”“跨腿月”等動作既讓觀眾感受到了先烈們不屈不撓的革命意志,又渲染了將軍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欲動先出胯,邁步微微顫”的肢體語言伴隨著時快時慢的音樂節奏,體現了母親急赴抗日前線和對幼女的依依不舍;乳娘手持蒲扇,懷抱小凳(喻意乳兒),上身前傾,頭部微側,面帶慈愛的眼神,碎步走來,表達乳娘對乳兒的摯愛。道具蒲扇的運用,豐富了作品編創的手段,增強了作品的視覺感染力,烘托了作品的主題,讓欣賞者產生了豐富的聯想。一把蒲扇,烘托著乳娘的溫柔與堅韌,時而用來為乳兒遮擋炎炎烈日,時而用來為乳兒引微風送清涼,時而用來為乳兒驅趕蚊蠅擋兇險;一把蒲扇變化多端,它可以是一柄油紙傘,為乳兒遮擋風雨,可以是一面鏡子,乳娘對鏡理云鬢,還可以是一把團扇,半遮乳娘嬌羞面……乳娘手持蒲扇,舉手投足間帶著溫婉細膩、清秀雅致的蘇派韻味,講述著撫養乳兒的點點滴滴,表達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烘托著血濃于水的養育之情。具有江蘇地方民間舞蹈中的動作形態和道具形態的應用,在充分彰顯紅色精神的基礎上,同時展現了地域文化的個性和魅力;具有濃郁江蘇風情的舞蹈作品,以江蘇民間舞蹈元素展現江蘇精神,更能貼近當下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孩子們的心理,讓他們有更多的親近感和自豪感。

從實地采風、文獻查閱到編創均由師生共同承擔,通過參與創作,極大觸動了孩子們的心靈,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此為起點,我們以“百靈鳥”舞蹈藝術展演、新市民學校(子女)舞蹈才藝展示活動為平臺,在少年宮的精心組織和全市中小學校的積極參與下,一系列“接地氣”的紅色題材舞蹈作品創作而出。例:《我,是淮海戰役中的一輛小推車》中的蘇魯豫皖冀人民用小車推出了淮海戰役的勝利;《搖櫓姑娘》中的渡江、小船、勝利……歷史把“江山”與“人民”緊緊合抱在一起;《春到上塘》《“蛟龍”探?!贰稕霾璋⒁獭分星趧?、智慧、善良的勞動人民,用剛柔相濟、傾情奉獻、勇于擔當詮釋了江蘇文化的精髓。這些作品作為學校舞蹈課外活動的保留劇目,通過學生們的復排演出,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素材,并以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等形式在全市范圍內巡演,充分體現紅色地域文化的歷史感召力和現實滲透力。

二、紅色基因要融入育人全過程,厚植少年兒童的愛國主義情懷

蘊含在紅色文化中的紅色基因是紅色文化能夠傳承發展的內核,也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弊鎳胶用恳淮珲r血浸染的紅色熱土,每一段感人至深的紅色往事,都凝結著艱苦卓絕的犧牲奉獻,銘刻著氣吞山河的壯麗輝煌。作為校外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充分發揮校外少兒舞蹈活動的廣泛性、靈活性和專業舞蹈教師的優勢,把紅色基因融入育人全過程。引領學生從課堂學習走向課外學習、從傳統教學拓展為多種方式參與的學習。要讓學生自覺將紅色文化融入舞蹈藝術學習和社會實踐中,帶領學生深入基層采風,追尋紅色記憶。以藝載道,以美育德。

近年來,少年宮舞蹈教研組以舞鑄魂、以藝潤德,結合教學實際情況,組織開展了“紅色地標尋初心”“紅色藏品映初心”“紅色榜樣汲力量”“編創紅舞,向國旗敬禮”等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并通過研讀當地紅色文獻、挖掘整理本土紅色資源等方式創建地方紅色文化檔案,為紅色舞蹈的創作提供素材、源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感悟到革命先輩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堅定的革命意志,并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以紅色素材為主題,編排出了能夠弘揚當地紅色文化、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舞蹈作品,并在此基礎上組建“紅色舞蹈講解式演出團”。舞蹈表演過程中巧妙地穿插的講述環節,用少年兒童的視角,講述紅色文化中蘊含的紅色精神,講述所學、所思、所感、所悟。 講解式演出將紅色敘事轉化為生活化話語和舞蹈化表達,同學們在紅色故事的講述與演繹中,把紅色故事蘊含的強大精神力量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紅色故事的講述者、紅色精神的詮釋者、紅色文化的傳播者。

新時代新征程,更需要我們積極探索和實踐教育教學新方法,推動師生從課堂教學、追尋紅色記憶、紅舞創排、舞臺呈現、多樣傳播等方面,讓紅色基因融入少年兒童血脈中,凝結在記憶里,躍動于實踐中。在實踐中踐行紅色精神,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和傳播者。

三、紅色文化要融入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要責無旁貸地成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師德師風建設是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證,是確保教師‘為誰培養人的前提和基礎,更是保證教師自覺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盵1]作為校外少兒舞蹈教師,我們要充分運用地方紅色文化資源,把握紅色文化育人的規律,積極探索基于地方紅色文化浸潤中的師德師風建設,用紅色文化強師德、鑄師魂。教師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要“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由于少兒舞蹈教學自身的特點,其基本知識體現在教師的形體上,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進行反復的動作示范,并要耐心、細致地逐一正確示范與示錯糾正動作,這就決定了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遠多于其他學科,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更加突出和顯著。但是,目前部分舞蹈教師德育工作仍存在薄弱環節:一是對學生舞蹈專業方面的學習足夠重視,卻缺乏思想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與立德樹人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二是知識結構不夠全面,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水平有待提升;三是對教育理論的理解不夠透徹、對政治理論的學習不夠深入。對此,我們要大力加強“德藝雙馨”和“青藍工程”建設,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將紅色地域文化教育與師德師風建設和少兒舞蹈教學真正融為一體,實現師德修養、教學藝術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教師不僅要教,而且要學;不僅要學,而且要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鑄入靈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少兒舞蹈教育義不容辭的責任。校外少兒舞蹈教學活動要結合自身教學特色和教學優勢,充分挖掘和用活紅色資源、從實際出發,創新在教學活動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讓紅色成為立德樹人的鮮亮底色。

【參考文獻】

[1]常青,李力.師德師風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N].光明日報,2018-11-26(11).

猜你喜歡
立德舞蹈紅色
紅色是什么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探索
學舞蹈的男孩子
紅色在哪里?
冰上舞蹈搭檔
舞蹈課
追憶紅色浪漫
華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遠
立德樹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碩人才培養路徑
我和舞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