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美育課程的構建與實施

2023-09-03 07:53陳燕君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酒文化課程構建

陳燕君

摘? 要:為響應中小學美術課堂新課標和國家美育政策,本文探析和挖掘嶺南酒文化中的美育內容,將具有500多年歷史的佛山本土酒文化融入美育課程,探索相應的課程構建與實施策略,以多元角度和五感體驗,多學科融合下提升學生的藝術能力、人文素養,開發其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

關鍵詞:酒文化? 美育課堂? 課程構建? ?項目制學習策略

一、嶺南酒文化概述

酒文化指圍繞“酒”這個中心產生的一系列物質的、技藝的、精神的、習俗的、心理的、行為的現象總和[1]。其核心在于表達與分享,反映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精神追求。 嶺南是中國酒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其中佛山有500多年酒文化歷史,本土名酒玉冰燒、九江雙蒸擁有百年技藝傳承,促使了豉香型白酒的開創,其每年白酒產量在嶺南地區占首位,省內三大酒廠均在本地,并建成粵酒相關文化博物館,佛山的釀酒歷史及酒文化便成為嶺南酒文化特色的代表。

二、嶺南酒文化美育課程探索

(一)課程分析

酒作為生活中常見的飲品,學生平日是禁止觸碰的,但嶺南酒文化離學生生活并不遙遠,如生日祝壽、應時節、餞行送別的酒禮,或是用酒入饌的菜肴等,學生經常接觸。酒究竟是什么樣的神奇飲品?它都是不好的嗎?與其刻板地告誡,不如讓學生有機會直面了解酒及其文化,在常見的酒相關物品及酒文化事件中挖掘美育素材,不僅能提高學生文化素養,還能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審美觀與道德觀,正確看待酒及酒文化。當然,酒文化中也有許多陋習,我們的教學要注重選材的合理性,選擇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的文化精華,去其糟粕。

(二)“酒韻美”美育課程理念

依托酒相關文物及歷史、生活中各種酒文化事件以美育人,以多元角度體驗和多學科融合,讓學生從認知傳統嶺南酒到探知與體驗釀酒技藝之美,再延伸到感悟酒文化中的“藝術之美”“人文之美”“創新之美”,從四個維度進行美育教育。讓學生像酒文化之美那樣追求“真”的初心、“善”的內涵、“美”的氣韻。課程設計思路從五感中的“形、聞、味、觸”不同維度引導學生探知嶺南酒文化之“美”, 并以嶺南酒文化博物館為教學活動據點,以單元項目制教學模式設置課程主線,即聞香-看色-品味。

(三)課程構建的設計思路

項目一:聞香——《源遠流長的嶺南酒文化》(3課時,每課時90分鐘)

年齡:9~12歲? ? 主要學科:美術? ? ?相關學科:歷史、生物

項目任務:博物館內聞“香”識別,調查搜集各種氣味背后蘊含的嶺南酒釀造技藝知識,并利用素材手繪設計圖文海報。

項目目標:1.了解酒的起源、玉冰燒的百年釀造技藝。2.甜酒釀的釀造方法。3.培養自主探究、歸納、收集信息的能力,并設計圖文海報。4.感悟釀酒文化中先輩的智慧和堅守的精神。

項目活動及教學策略:

1.入項活動:參觀嶺南酒文化博物館,以嗅覺為切入點在館內進行“聞香識別”活動,未見其身,先聞其味,步步深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2.探索知識與能力構建:(1)任務卡設置問題,讓學生尋找不同的氣味并調查香味背后蘊含的知識,如釀酒原材料的氣味、陳釀酒的酒香、蒸煮的米香、發酵的香味等,由此了解酒的起源,制曲、煮飯、攤涼拌曲、發酵、蒸餾等傳統釀酒工藝環節,并結合工藝現場寫生記錄。(2)視聽故事了解石灣玉冰燒傳統釀造特色。(3)觸覺實操,強化認知:學習甜酒釀技藝(零酒精,3天內品嘗),若放的時間越長則自然發酵慢慢變成酒。同時給學生科普糯米轉化為葡萄糖的生物知識。3.創作與形成成果:學習版面設計的基礎知識,選取嶺南酒的某個釀酒知識點提煉其圖案和文字、顏色進行圖文海報設計。4.展示與評價:學生展示海報作品,并交流設計過程中的問題與解決辦法。自我總結本次參觀學習的心得,小組探討何為“天人合一,人神共釀”的內涵及古人“匠人匠心”、敢于創新的精神。教師總結并為下一主題作鋪墊。

項目二:看色——《酒器之美》 《酒的包裝設計》 (3課時,美術主科)

項目任務:創作自己喜愛的酒器,并對其或項目一自釀的酒進行平面包裝裝潢設計。

項目目標:1.欣賞古代酒器之美,感知本土嶺南傳統酒具造型,色彩、紋樣和用途,了解石灣陶與酒的聯系。2.探索黏土造型酒器酒具的技法。3.掌握包裝中的裝潢平面設計方法。 4.生活中設計的應用及培養創新意識。

項目活動及教學策略:

1.尋寶活動:學生分為多個“專家組”,根據任務卡上顯示的酒器圖片,在博物館內快速尋找出實物。小組觀察、感知器物的特點和美感,商討后填寫在記錄表上。2.探究知識與能力搭建:(1)各組反饋任務單上的研究結果,每組可就對方發布的內容結論相互質疑與提問,由對方解答,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及時表揚和進行補充,總結本土的傳統酒器有質樸、雅致、實用性強的特點。(2)借古代酒器啟發,結合現代審美發揮想象,通過教師演示及示范,學生掌握輕黏土揉、搓、捏、黏合等手法,結合其他材料探索酒器造型的技法。(3)欣賞優秀包裝設計案例,設置“你來當編導”游戲,提高對包裝裝潢的外形、圖形、標志、色彩的搭配能力,掌握設計技巧。3.創作與成果:(1)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分類作思維導圖,尋找元素激發創作靈感,發揮想象制作特色酒器。(2)為自釀酒或酒具設計標志、酒器禮盒的平面裝潢。4.展示與評價:(1)模擬競拍會情境,會上分別展示作品和介紹創作理念,全班進行投票競拍,“價格”最高者獲最受歡迎設計獎。(2)注重過程性評價和成果評價,設計不同的量表對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及實踐性作業進行評價,如是否積極參與探究和討論活動、作品的創新度、設計的美感等。

本主題最后呈現的作品風格各異,更有同學將本土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別具特色。學習中激發學生對文物的愛護,增強對家鄉的自豪感,啟發學生學會運用美術知識美化生活。

項目三:品味——《酒文化的美學品格》 (4課時)

主要學科:美術? ? 相關學科:歷史、語文、戲劇表演

項目任務:合作創編故事并制作成定格動畫,宣傳健康酒文化。

項目目標:1.從酒歌、酒相關的文學詩詞、書畫中感悟文人借酒表達的情感與精神追求。 2.借酒文化中的典故及相關知識分組創編故事及設計臺詞,培養溝通、想象能力。3.能用輕黏土、布、紙材塑造故事中的角色及背景,合作演繹故事及制作成定格動畫,培養表現力和協作力。

項目活動及教學策略:

1.學生分為文學組、書畫組及故事組。教師以酒歌引入,帶動學生參與互動:每組組員朗讀分享與酒相關的作品或故事,賞析、討論和感悟作品表達的內容和精神內涵。最后互相分享成果:如蘇軾把酒問青天,以飲酒表達對親人的思念,王羲之醉寫千古一書《蘭亭集序》……學生通過文學作品領悟酒文化中渴望自由、憂患等情感;感受美酒與書畫都是承載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二者相輔相成。2.游戲“你畫我猜”。學生需提前收集生活中與酒相關的風俗見聞,提煉成關鍵詞交給老師挑選,由詞語提供者比畫動作,其他人猜,并討論關鍵詞背后的風俗禮儀與文化(如賽龍舟的“龍船飯”習俗、順德美食的紅米酒入饌、功夫與泡藥酒的關系等),結合生活體驗,擴充和加深學生對酒文化的認知。3.取材探索,創作與實踐:(1)教師拋出議題“你如何看待酒和嶺南酒文化”,小組進行頭腦風暴,可借前面環節的素材,確定創作方向及元素,利用思維導圖探討、創設故事大綱和臺詞,教師輔助、點撥激發學生創新意識。(2)組內分工協作,教師重點引導和教授黏土造型人物和綜合材料搭建場景的技法。(3)輔導小組成員合作演繹作品,學習臺詞表演技巧。引導學生運用智能手機對應故事內容進行構圖及拍攝多張作品定格照片,并配上聲音剪輯成定格動畫。 4.展示與評價。視頻作品完成后均在線展示,向市民推廣健康的酒文化。作品中有以講述“一塊豬肉的命運”引出以肉釀酒的嶺南酒文化特色,也有幽默稚趣的古代名人齊聚的現代版“新曲水流觴記”。學生分享創作和學習心得,各組互相評價作品且邀請家長點評。

三、結語

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構建“酒韻美”美育課程,從酒本身挖掘它背后各種美的事物和正向的文化內涵,是一個發現美、享受美、理解美的過程。

總之,具有地方特色的美育教學必定是富有生命力的,開發課程就地取材,需結合時代特點表達與傳承,讓傳統文化和內涵精神的教育融入生活的時時處處,引導學生重視實踐和探索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為人處事及品格的養成,才能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知行合一的育人效果。(本文得到中國兒童中心師資培訓部于曉菲老師的指導,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1]蕭家成.中華民族酒文化及其涵義性質.豆丁網, 2012-07-21.

猜你喜歡
酒文化課程構建
基于國際語言測試理念的藝體類大學英語課程改革初探
ESP課程體系下的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探討
關注校本,有效教學
淺析酒文化的人文意識因素
機械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機械工程標準體系》課程的構建
論中國養生文化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構建探析
以酒道引領中國酒文化的發展
淺談中國古代詩詞中的“酒文化”
官場“酒文化”變形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