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德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淺析

2023-09-03 16:07馬澤棚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問題

馬澤棚.廣德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淺析[J].南方農業,2023,17(11):232-234,239.

摘 要 目前,安徽省廣德市主要農作物耕、收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種植環節上,水稻主要為撒播、機插秧,其中撒播又分無人機撒播和背負式噴桿噴霧撒播,小麥、油菜以撒播為主。2021年廣德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2.5%,被認定為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2022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預計將達83.5%以上。分析廣德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存在農機化發展水平不平衡、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規模較小、管理人才不足、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不足、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提出促進廣德市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建議:加強領導,制定農機化發展相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壯大農機服務體系;加大“補短板、強弱項”的工作力度;強化培訓工作,扎實開展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強化縣鄉兩級農機隊伍建設。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問題;對策;安徽省廣德市

中圖分類號:S233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1.059

廣德市位于安徽省東南端,皖、蘇、浙三省結合部,下轄3個街道、6個鎮、3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豐沛,四季分明。南部以山地為主,北部以丘陵為主,中部是丘崗、河谷、平原占主導地位。全市土地總面積2 165 km2,其中水田面積2.67萬hm2。

1? 發展現狀

1.1? 主要農作物

廣德市種植的農作物以水稻、小麥和油菜為主,其中水稻種植面積2.67萬hm2左右,以一季中稻為主;午季作物以小麥、油菜為主,種植面積年均在1.33萬hm2左右。

1.2? 農機裝備能力

近年來,廣德市農機部門以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宗旨,以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為目標,積極開展薄弱環節的技術推廣應用、關鍵技術試驗示范,加速了主要糧油作物全程機械化進程。目前在冊大中型拖拉機954臺、聯合收獲機546臺、高速插秧機93臺套、植保無人機60臺、糧食烘干機210組。其中,2022年新增大中型拖拉機183臺、聯合收割機130臺、高速插秧機28臺、無人植保飛機16臺、烘干機16臺;同時全面機械化取得新進展,新增茶樹修剪機85臺、茶葉初加工機械174臺、田園管理機25臺、微型耕耘機78臺。小型農田作業機械數量逐年遞減,農機裝備結構有了顯著改善,逐漸向高效、節能升級。

1.3? 機械化作業水平

2021年廣德市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2.5%,被認定為全國第六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2022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預計將達83.5%以上。目前廣德市主要農作物耕、收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種植環節上,水稻主要為撒播、機插秧,其中撒播又分無人機撒播和背負式噴桿噴霧撒播,小麥、油菜以撒播為主。2022年在誓節鎮創建稻油全程機械化作業高標準示范基地1個,中心首期示范面積380 hm2,力爭3年達2萬畝高標準全程機械化示范面積。高標準示范基地采取農機社會化服務公司+村集體+農戶的方式,實行耕種管收烘干全程機械化作業;同時在大田種植與機械化、智能化技術融合上積極探索創新,初步實現生產智能化、作業精準化、管理數字化和服務網絡化,為精準、智慧農業打造創新樣板。

1.4? 農機社會化服務

全市目前擁有專業的農機作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41家,其中水稻耕種收全程機械化服務組織28家,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參與領辦合作社2家,開展農機作業服務的農機專業戶600余家,2022年新建和改造提升育秧工場3個、糧食烘干中心3個、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個;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經濟實力及專業化、規范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服務模式方面以部分環節托管為主,全程托管為輔;規模種植戶一般都自備有部分機械,少量環節以訂單作業的方式托管給社會化服務組織;小戶因面積較小,再加上在種植環節以人工撒播為主,服務方式隨意性較強,與服務組織簽訂訂單服務合同的較少。服務環節方面因耕、收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服務組織的服務能力都比較強,再加上每年重要農時來廣德跨區作業的收割機、拖拉機500臺左右,正常年份機械都比較充裕;種植環節機械化作業基本以機插秧為主,近幾年,廣德市農機部門依托中央財政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等項目,結合實際,以補短板、強弱項為重點,大力開展水稻機械化育插秧試驗示范和推廣,機插秧得到快速發展,近幾年年均增長近1 066 hm2,全市機插秧社會化服務能力逐步增強,因機插秧前期育秧環節比較繁瑣,技術要求也相對較高,目前機插秧社會化服務主要為訂單作業。全市社會化服務基本形成以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專業戶為基礎,以糧油種植、加工服務組織和外來跨區作業為補充,全鏈條式服務、全程化服務、流轉服務、訂單作業服務、跨區作業服務并存的多元化服務結構。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農機化發展水平不平衡

2.1.1? 糧油作物耕、種、收等機械化作業環節發展不平衡

目前,耕、收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水稻種植環節機械化水平較低,還是以撒播為主,受環境影響,無人機撒播應用水平不高,人工背負式機械撒播占大多數,水稻育插秧雖然具備增產、除草、防倒伏等優勢,但由于前期育秧環節比較繁瑣,整體應用水平不高,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些種糧大戶,而小戶的水稻種植面積小,僅考慮到撒播比較方便,一般不關注機插秧后期的一些優勢,因此絕大多數小戶還是采用人工撒播。

2.1.2? 機械分布不平衡

廣德市中北部桃州鎮、誓節鎮、邱村鎮、新杭鎮4個鄉鎮的農田面積占全市80%以上,田塊集中,適合大型機械作業,目前大中型機械、農機服務組織集中在這幾個鄉鎮;南部山區鄉鎮田塊較小,不利于大型農業機械作業,農戶購買大型機械的積極性不高,如南部山區5個鄉鎮的水稻種植面積近4 000 hm2,大中型機械登記保有量為收割機63臺、大中型拖拉機184臺,幾乎沒有上規模的農機合作社。

2.1.3? 主要農作物與其他經濟作物發展不平衡

廣德市是“中國十大竹鄉”之一,擁有豐富的毛竹資源,但因毛竹經濟價值不高,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相關產業,其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小、地塊分散及相關經濟作物對機械化作業的適應性不強的制約,全市經濟作物的機械化作業水平較低。

2.2? 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不足

2.2.1? 組織整體發展規模偏小,管理人才匱乏

農機專業合作社及其他服務組織大多是一個農機大戶牽頭,部分農戶參與組成,自身經濟實力有限,合作社的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積極性不高,規模性不大。同時由于外出務工的青壯年農民較多,造成了農村懂技術會管理、市場開拓能力強的高素質經營管理人才匱乏。合作組織成員年齡結構老化,規范化意識不強,各成員之間的聯系不緊密、合作意識不強,有利則合,無利則散,沒有真正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

社會化服務形式簡單。大多數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自己都有流轉土地,農機作業以自己流轉的土地為主,開展社會化服務為輔;同時,因目前主要農作物種植都以撒播為主,大多為人工撒播或背負式機器撒播,農機社會化服務基本都是單個環節的托管服務,而且比較分散,很多都是隨機請機手作業,無法實現統一種植茬口安排、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農機作業,機械沒能得到合理利用。

2.2.2? 發展資金短缺,農戶及合作組織發展意愿不強

限于地方財力,政府扶持力度小,經費多由合作組織成員墊資自籌,而且由于資金收益比不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還無法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到合作社的建設中來,合作社自有的經費只能維持基本生產活動的需要,而在引進新機具、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上資金嚴重不足,大大制約了合作組織的發展和壯大。同時,由于政府補貼有限,農戶及合作組織在購買大型農機具時一次性投入較大,雖然有“勸耕貸”等農業貸款,但受貸款數額、貸款時限等的限制,農戶在貸款時存在顧慮,自身發展意愿不夠強烈。

2.2.3? 農機設施用地審批困難

因農業設施用地審批困難,部分合作組織在建設機具停放大棚、育秧大棚時無法獲得設施用地,造成機具露天停放,影響了機具的使用壽命,也制約了農機服務組織的發展。

2.3? 農機化公共服務能力不足

2.3.1? 基層農機推廣人員隊伍薄弱,發展后勁不足

目前縣鄉兩級從事農機工作人員年齡結構老化,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專業素質普遍較低,知識更新不足,對新機具懂原理、會操作、能維修的人不多,大多停留在一般業務管理服務層面。

2.3.2? 對先進高端的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引進試驗示范經費不足

農機推廣需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目前廣德市農業從業人員短缺,重要農時季節農機具缺少操作人員的情況逐漸增多,為滿足農業機械化不斷發展的需要,基層農機部門需加大對農機無人化、智能化等重點農機技術推廣項目的試驗示范推廣力度,但目前象征性的經費無法滿足必要的推廣服務工具、設施、設備的需要,產生不了實際性成效。

2.3.3? 信息化管理不足

當前,農業新型主體發展越來越快,農機具越來越多,服務面積越來越大,傳統農機管理方法無法滿足現實的需要。近年來,廣德市農機部門依托中央財政支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建立了農機精準作業平臺,但因相關費用需農戶自己承擔,無法將全市所有大中型農業機械納入信息終端管理。

3? 對策建議

3.1? 加強領導,制定農機化發展相關政策

農機化發展的社會效益高,但其自身的經濟效益低,投入也較大,很多農戶辛苦得來的收入都用來購買機械,主要資產都在機械上,而機械常在幾年后就變成廢鐵。以大中型拖拉機為例,雖然國家規定的報廢年限是15年,實際上農戶的機械使用年限一般在5~6年,一臺10萬元左右的大中型拖拉機平均每年的機械成本都在2萬元左右,因此很少有社會資本進入農機行業。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農機化發展工作的領導,制定相應的政策和發展規劃,爭取多方支持,形成合力,為農機化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3.2? 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壯大農機服務體系

1)要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資為導向,農民和農村集體投資為主體,社會資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堅持農機服務組織數量與質量的雙提升。強化引導和扶持,突出發展以農機大戶、專業合作社為重點的農機服務組織,提高農機服務專業化、組織化程度。2)開展合作社幫扶活動,提供技術服務、信息指導和政策傾斜。指導農機服務組織開展訂單作業、農田托管服務,進一步建立完善“市場引導、社會化服務、共同利用、提高效率”的農機服務組織發展機制,實現統一生產資料采購、統一機械生產調度、統一農產品銷售,統一社員培訓、統一機械維保,統一資源配置,擴大規模,增強實力,降低成本,提升運行效益。3)逐步提高對農機推廣的項目支持和資金投入,加快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力度;從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支持農機服務組織的發展,培育一批實力強、輻射面廣、科技含量高的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形成品牌效應。支持服務組織突破地域和行業限制,擴大規模。

3.3? 加大“補短板、強弱項”的工作力度

目前廣德市主要農作物機械化薄弱環節都集中在種植環節,特別是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是目前技術上比較成熟的,而且相對于撒播來說,具有抗倒伏、除草和增產等各種優勢,但由于前期育秧對秧苗要確保苗體質量、增強栽后抗逆性、促進早生快發[1],環節比較繁瑣,因此整體應用水平不高,集中在一些種糧大戶,小戶大多數還是采用人工撒播。對水稻機插秧的推廣實施還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壯大服務組織的機插秧服務能力,同時在作業環節給予補助,讓大部分農戶切實感受到機插秧的好處,逐步形成服務主體有能力提供機插秧服務、農戶愿意實施機插秧的良好局面。

3.4? 強化培訓工作,扎實開展農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1)積極組織開展新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鼓勵合作組織成員走出去,開闊視野、豐富內涵,把更多的合作社成員培養成為具有較強市場意識、較高生產技能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2)圍繞農機新技術、新機具,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采取現場演示、送教進村、科技入戶、技能競賽等多種形式,吸引更多的農民機手參加培訓,培育出組織管理能力強、作業服務水平高、技術支撐有保障的農業機械化人才隊伍。3)對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內部管理人員進行政策法規、管理知識、服務意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機專業服務組織的社會化服務水平。4)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對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社帶頭人和返鄉農機從業人員的扶持力度,打造農機社會化服務提檔升級發展的生力軍[2]。

3.5? 進一步強化縣鄉兩級農機隊伍建設

1)根據單位實際編制情況,及時補充新生力量,逐步滿足基礎農機部門人員的工作需要,確保農機公共服務的可持續發展。2)加大對縣鄉兩級基礎農機人員的素質教育,及時更新人員的知識結構,以滿足新型農機化工作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何超波,曹發海,武小燕,等.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2]? 江洪銀,郭穎林,何超波,等.安徽省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讀本[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

(責任編輯:易? 婧)

猜你喜歡
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問題
梨樹縣發展農業機械化凸顯成效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