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在急性腦梗死病人中的應用①

2023-09-05 11:19秦立玲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達拉黏度神經功能

秦立玲

(河南省南陽鄧州市中心醫院內科,河南 南陽 474150)

急性腦梗死(ACI)是神經內科十分普遍的疾病,是因為腦血管閉塞狹窄,腦血液循環受阻,使局部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壞死,從而引發神經功能障礙,對人們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威脅[1]。臨床治療主要以改善腦血液供應、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為原則。既往主要采取溶栓治療,可促進患者大腦血供恢復,改善神經功能損傷,但溶栓有“時間窗”限制,多數患者錯過溶栓治療時機,且溶栓治療出血風險大[2]。隨著中醫科學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中西醫結合治療已成為臨床熱點話題。依達拉奉屬于一種神經保護劑,可改善神經功能[3]。血栓通是一種純中藥制劑,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4]。但目前臨床關于依達拉奉聯合血栓通治療ACI的臨床報道較少。本研究納入100例ACI患者,將依達拉奉與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的臨床療效對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共計100例ACI患者,在本院接受治療,依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60~85歲,平均(72.45±3.58)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11h,平均(5.92±1.27)h;腦梗死部位:16例基底核區,22例丘腦,9例側腦室體旁,3例其他;觀察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61~86歲,平均(72.67±4.03)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12h,平均(6.24±1.52)h;腦梗死部位:15例基底核區,20例丘腦,10例側腦室體旁,5例其他。研究已征得本人及(或)家屬同意。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進行,基線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有對比價值。

(1)納入標準:①經顱腦CT檢查確診,且滿足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制定的ACI診斷標準[5];②首次發病;③發病時間≤12h;(3)無腦出血癥狀;④精神意識正常,可配合治療。(2)排除標準:①有腦外科疾病、顱內出血、腦血管疾病史者;②合并蛛網膜下隙出血、嚴重感染、出血性疾病、腦出血以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者;③對本次研究藥物過敏者;④有嚴重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首先實施常規治療,包括穩定血壓、降血糖、抗凝、抗自由基、糾正電解質紊亂以及補液等治療。同時,對患者實施相應的護理,包括:(1)心理護理:向病人及家屬詳細介紹疾病特征、相關治療的療效與優勢、疾病預后等,并列舉成功康復的病例,提升其對預后康復的信心,提醒家屬多陪伴、鼓勵以及安慰病人,讓其感受關愛和溫暖,緩解病人的不良心理。(2)并發癥護理:護士每日為病人沖洗膀胱,確保尿管周邊皮膚清潔、干燥,預防尿路感染;每日進行床單被褥更換,協助病人更換體位、翻身等,預防壓力性損傷的發生;教會病人咳嗽、排痰的正確方法,確保其呼吸道順暢,若病人自主排痰困難,則采用機械通氣促進其排痰,排痰后,將棉球用生理鹽水沾濕,為病人擦拭口腔。(3)康復護理。為病人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確保其健康飲食、營養均衡,促進胃腸道蠕動,提升機體免疫力。病情穩定后,告知病人及家屬肢體運動的重要性,獲得其配合,依據病人情況制定康復訓練計劃,若病人無法下床,則于床上指導開展關節、健肢伸展等運動;可以自主活動者,則指導其進行站立、手指屈伸、行走以及穿衣等訓練。將醫院自制的健康知識手冊、康復運動光盤發放給病人,讓其隨時學習。(4)病情監測。治療后,嚴密監測病人的病情變化,并為病人構建專屬的健康檔案,詢問其感受,如有無頭痛,以防發生顱內出血。

在此前提下,對照組:施予依達拉奉(來源于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即國藥準字H20050280),單次30mg,進行靜脈滴注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案上聯合血栓通(來源于哈爾濱圣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即國藥準字Z23020824),單次6mL,靜脈滴注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4d的時間。

1.3 觀察指標

(1)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參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腦卒中量表(NIHSS),對面肌、水平凝視功能、意識、肌力以及語言等各個癥狀進行評分,每個癥狀分值在0~45分,分值與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之間呈正比[6]。(2)中醫癥候積分:于治療前、治療后5d、7d及14d對比兩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變化情況,根據主癥、次癥程度進行評分。評分標準為:輕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7]。(3)血液流變學:應用全自動血液流變儀對兩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小板聚集率(PAG)和紅細胞沉降率(ESR)進行測定[8]。(4)臨床療效:以NIHSS評分下降情況為評定依據,分為痊愈(91%≤NIHSS評分下降≤100%)、顯效(46%≤NIHSS評分下降≤90%)、有效(18%≤NIHSS評分下降≤45%)、無效(NIHSS評分下降或升高幅度<18%),總有效率即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三者間相加所得到的和[9]。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NIHSS評分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NIHSS評分均更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NIHSS評分對比分)

2.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對比

觀察組治療5d、7d及14d后中醫證候積分均較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證候積分對比分)

2.3 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

患者治療前,HSV、LSV、PAG及ESR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經治療兩組HSV、LSV、PAG及ESR下降,其中,觀察組更低,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

2.4 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00%,與對照組的82.00%進行比較,差異明顯(P<0.05),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治療療效[n=50,n(%)]

3 討論

ACI是一種腦血管疾病,目前已成為危害全球居民健康的常見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以及復發率[10]。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在急性腦血管疾病中,ACI發病率達到75.8%[11]。其發病機制比較復雜,主要有以下兩點:(1)供血動脈有動脈粥樣硬化或血栓形成,導致管腔狹窄和閉塞;(2)血栓脫落后進入到頸動脈或大腦動脈中,出現阻斷腦部供血或血流量突然減少的現象,從而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并使相對應支配區域中的腦組織軟化壞死[12]。該疾病具有發病隱匿、進展迅速、伴有多種危險因素的特點,對中樞神經系統的運動和感覺功能均帶來嚴重的影響,這不但無法保障患者平時的生活質量,還會為患者、社會產生嚴重的經濟負擔。在發生腦梗死后,梗死區的腦細胞會出現部分壞死,而另外的一部分會出現可逆性的缺血損傷,這個區域的細胞結構是存在的,但它的功能受到損壞,故臨床治療ACL主要以保護和營養該區域的神經元為目的[12]。依達拉奉為西醫治療ACS的一線藥物,是一種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劑,亦是羥自由基清除劑與神經保護劑,具有較好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且還可以透過血腦屏障發揮作用;另外,其還可以阻止白三烯類炎性介質生成,使腦部梗死面積縮小,從而發揮出抗缺血作用,防止腦部組織受到損傷;此外,還可防止頭部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面積繼續增加,將體內氧自由基徹底清除,最大程度減少對細胞磷脂膜帶來的氧化損傷,減輕腦水腫,提高患者預后[13,14]。

血液黏稠度增加是引發ACI十分關鍵的因素,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血栓、紅細胞比容升高,這些都會促使血液黏度增加,高黏度血液對ACI十分不利。發生ACI后,血流在微循環中停滯不前,造成嚴重缺氧,并對纖溶系統與纖溶抑制系統的動態平衡造成破壞;此外,蛋白水解酶、氧自由基、炎癥細胞因子等成分黏附在血管內皮細胞上,造成損傷和阻塞微血管,并形成大量微血栓,嚴重損害神經功能。故為增強ACI療效,需要降低血液黏度。本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HSV、LSV、PAG及ES等指標下降幅度更大,與李帥等學者文獻研究結果高度相似。多研究證明聯合用藥對于降低血液黏度來說十分關鍵。其相關的原因是因為依達拉奉能夠清除機體生成的過量的自由基,并降低脂質過氧化帶來的作用,從而起到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動性以及改善血液流變學的作用。血栓通則可擴大患者血管,避免血液阻塞,降低血小板活性的基礎上,發揮改善血液循環的效果。此外,治療5d、7d以及14d后,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更低,提示聯合用藥可改善臨床癥狀,進一步證明血栓通可以顯著改善該疾病的臨床癥狀,更好的保護腦組織。

綜上所述,治療ACI患者采用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對于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改善臨床癥狀、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及增強療效具有積極意義,可將其作為臨床ACI的首選方案進一步在臨床中大力推廣。

猜你喜歡
達拉黏度神經功能
間歇性低氧干預對腦缺血大鼠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
超高黏度改性瀝青的研發與性能評價
十天記錄達拉維佳能EOS 5DS印度行攝
PCI 術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給予依達拉奉的效果評價
水的黏度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不同程度神經功能缺損的腦梗死患者血尿酸與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辛伐他汀對腦出血大鼠神經功能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探討
SAE J300新規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兩種黏度級別
達沙替尼聯合氟達拉濱對慢粒K562細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高黏度齒輪泵徑向力的消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