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規CT與ECT腦血流灌注顯像技術對難治性癲癇的診斷比較

2023-09-05 11:20牛青坡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血流量腦組織癲癇

牛青坡

(濮陽市油田總醫院放射科,河南 濮陽 457000)

癲癇在我國發病率達7%左右,主要特征為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反復發作,其中藥物不敏感者占20%左右,可進展為難治性癲癇(intractable epilepsy,IE)。目前治療IE的主要方法為外科手術,術前明確診斷并對致癇灶進行定位至關重要。常規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對IE的診斷假陽性較高,尤其是對密度變化不明顯的組織;而ECT腦血流灌注顯像技術(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可通過觀察致癇灶血流量灌注進行診斷,不受組織密度的影響[1,2]。本研究就常規CT與ECT腦血流灌注顯像技術對IE的診斷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1例經臨床診療及手術病理確診為IE患者的臨床資料?;颊咧心?7例,女24例;年齡52~74歲,平均(61.83±5.79)歲。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經手術病理確診為癲癇;②癥狀表現為癲癇重復性發作超過4次/月,經規范治療2年后仍不能控制;③臨床、影像學資料完善。(2)排除標準:①癲癇癥狀對日常生活、工作不造成嚴重影響;②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③合并智力發育遲緩、精神異常。

1.3 方法

使用64排螺旋CT(美國GE,Optima)行常規CT檢查,設置參數為管電壓200kV,管電流120mA,重建厚度5mm,矩陣512×512,球管速度8層/轉、0.5s/周。使用雙探頭CT(E.Cam,西門子)行SPECT檢查,檢查前停藥3d,禁食4h,在癲癇發作間歇期行腦血流灌注顯像,將锝[99mTc]比西酯注射液(technetium[99mTc]Bicisate Injection,99mTc-ECD)(上海原子科興)經靜脈注入,囑患者休息40min后平躺于掃描床上,戴好眼罩,對整個頭部進行SPECT掃查,參數設置:管電流180mA,管電壓120kV,軸向視野25cm,矩陣128×128,層厚3.75mm,探頭180°旋轉,橫斷面圖共采集60幀,1幀/6°進行采集,35s/幀。

1.4 評價指標

由兩位經驗豐富的影像科醫生閱片,并判斷陽性結果,常規CT陽性判斷:額葉與枕葉形成軟化灶;SPECT陽性判斷:連續超過1個軸向切面和3個斷層顯示灌注過度降低或升高,且計數對比>10%。使用軟件自動計算SPECT檢查中的相對局部腦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測量3次取平均值。

1.5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手術病理結果

經手術病理確診, 61例IE患者中強制性發作23例(37.70%),失神發作6例(9.84%),單純部分性發作21例(34.43%),復雜部分性發作11例(18.03%)。

2.2 診斷效能

SPECT檢查診斷不同類型IE的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常規CT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檢查方法診斷IE的結果[n(%)]

2.3 rCBF對IE致癇灶的診斷價值

SPECT檢查中,61例IE患者患側平均rCBF值為(45.93±5.24)mL·(100g·min-1),健側平均rCBF值為(53.28±6.17)mL·(100g·min-1),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092,P<0.001)。將rCBF作為檢驗變量,將IE致癇灶作為狀態變量,經繪制ROC曲線,見圖1,得到rCBF診斷IE致癇灶的AUC為0.802,AUC的95%CI為0.708~0.896,最佳閾值48.745mL·(100g·min-1),敏感度0.778,特異度0.361,約登指數0.139,當rCBF達到時,可達到最佳診斷價值。

圖1 rCBF對IE致癇灶的診斷價值的ROC曲線

3 討論

目前臨床治療IE以外科手術為主,可以將癇性放電的傳導途徑進行阻斷,或通過切除致癇灶直接將癲癇產生的來源消除,因此,在術前對致癇灶進行定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癲癇發作主要病理特征為神經元突發異常放電,可出現腦皮質變薄、蛛網膜增厚、隱匿性腦血管畸形或腦白質膠質細胞增生等改變,而這些改變對腦組織密度并無明顯影響,因此,常規CT易將不具備IE特征的患者確診為IE,在對IE的診斷中具有一定局限性[4]。本研究結果顯示,SPECT檢查對不同類型IE的陽性檢出率均高于常規CT檢查,說明與常規CT檢查相比,SPECT檢查對IE的診斷價值更高。SPECT技術是通過將放射性示蹤劑注入機體,進入特定器官、組織,并采用顯像設備對示蹤劑在器官、組織內的分布進行顯示,以反映不同器官、組織的功能、代謝及血流情況;且與常規CT相比,其不受組織密度影響,能盡早的發現疾病并進行定量分析[5]。本研究中,患者患側rCBF值低于健側,且SPECT檢查rCBF診斷IE致癇灶的AUC>0.7,rCBF在診斷IE致癇灶中具有較高價值,當達到最佳閾值時,可達到最佳診斷價值,說明SEPCT能通過測量rCBF更好的對IE致癇灶進行定位診斷。99mTc-ECD為脂溶性藥物,是常用的示蹤劑,可通過血腦屏障,與腦組織結合,并恒定分布于腦組織中,清晰顯示腦血流量;而SPECT則是通過將99mTc-ECD注入患者靜脈內,根據99mTc-ECD攝入量,判斷腦血流量[6]。IE發作可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氧自由基大量生成,對神經元、腦細胞造成破壞,在IE發作時,致癇灶代謝增強,可表現為放射性濃集,而在IE發作間歇期,腦血流量降低,代謝功能減弱,此時通過SPECT可顯示致癇灶血流灌注降低,即rCBF值低于正常組織,從而更好的對致癇灶進行定位[7,8]。但SPECT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在診斷IE病因方面,無法對細微結構進行顯示,且對于多種非癲癇性疾病,影像學表現相似,故在診斷IE時,應根據不同檢查的特征進行選擇,或多種方法結合,以提高診斷準確性。綜上所述,與常規CT檢查相比,SPECT檢查診斷IE的價值更高,并能通過測量rCBF能更好對IE致癇灶進行診斷,為臨床診療提供客觀依據。

猜你喜歡
血流量腦組織癲癇
癲癇中醫辨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阻力遞增踏車對年輕健康男性相關呼吸、運動肌肉血流量的影響
小腦組織壓片快速制作在組織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芒果苷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腦組織炎癥損傷的保護作用
玩電腦游戲易引發癲癇嗎?
DNA雙加氧酶TET2在老年癡呆動物模型腦組織中的表達及其對氧化應激中神經元的保護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對子代大鼠發育及腦組織的氧化損傷作用
左氧氟沙星致癲癇持續狀態1例
中醫針藥治療腦卒中后癲癇臨床觀察
奇異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腦血流量估計的仿真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