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大單元作業設計理念與實現路徑

2023-09-06 08:27陳志平
黑龍江教育·小學 2023年9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設計理念實現路徑

陳志平

摘要: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活動的一部分,不僅具備復習與鞏固之功,更應是鏈接課堂語文教學的重要橋梁,成為語文教學自學、反思、深化與反饋的核心環節。傳統的單一、零散、孤立與隨意的語文作業早已不適應“雙減”背景下的新形勢發展。立足語文素養要素,應著眼語文單元整體,賦予學習情境,設計語文學習支架,系統設計語文作業,引導學生知行統一,實現語文學習情景化、趣味化、探究化、深度化。文章以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為例,從設計基本理念、基本思路等方面深入全面地解剖“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大單元作業整體設計路徑。

關鍵詞:“雙減”;小學語文;大單元作業;設計理念;實現路徑

《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與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和《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要求進一步規范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優化教師作業設計與布置、評判與反饋,更有針對性提高作業的實效性。

一、“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大單元作業整體設計理念

實施作業變革,首先從學校層面變革。學校實施科學的頂層設計,優化學校校本作業制度化,爭取教師的理解、家長的支持,全員從“心”出發,端正觀念,重構作業設計與應用的基本理念。

立足核心素養。素養,是知識、能力與人文精神的綜合表現。作業設計的重要功能是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與學會學習素養同步發展。首先滿足學生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掌握與形成的需要,其次,必須滿足學生多元智能發展。作業,先要凸顯應用功能,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再要創新功能,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批判思維。

基于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教師做教育教學的導航,是明燈。它確保教學思想不偏頗,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學形式更規范。作業設計,基于課程標準,確保作業設計內容更具系統性,確保作業設計目標更有層次。為此,作業設計的目標與內容必須貫徹落實學科課程標準,關注學生能力和認知水平,既要一致性,又要個性化。

增強單元意識。作業設計,先整體考量,再局部斟酌,具備整體觀。即以單元為基本單位,整體研制單元作業目標,整體精選作業內容,整體安排作業時間,整體考究作業難度,整體分析作業類型。然后,有針對性地使用作業批改方法、分析方法、講評方法與輔導方法,讓作業的整體性強、結構性強、遞進性強、關聯性強。

注重學科融合。作業設計,要充分體現學科融合,開展實踐性活動,強化家校社協調,積極探索學科作業與信息技術、家務勞動、社會實踐等多領域的深度整合,倡導系統性長周期的活動式探究型作業,讓學生運用所學解決現實問題,讓評價有量化、有過程、有維度,讓作業充分體現創新性與時代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大單元作業整體設計實現路徑

語文作業設計應摒棄傳統隨意性行為、低層次的思考、片面化的內容,盡可能引入新思維、新結構、新方式,實現減量不減質,減時更高效的語文作業新格局。初步總結“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整體設計“5步”法。

(一)研讀“課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是語文教師做語文教育的標尺,是語文教學的導航。為此,語文教師的一切語文教育行為,包括作業設計必須嚴格遵循新課標。

對于統編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以下簡稱六下第一單元)教學內容而言,新課標中“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分三層面設計任務群,其中第一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1個基礎型任務群,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型任務群,第三層設“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2個拓展型學習任務群[1]。

(二)分析教材

語文教材的編輯內容、編輯方式、編輯結構、編輯目標等都帶有強烈的目的性與科學性,是貫徹落實新課標的有效載體。揣摩編者的編輯意圖,對于語文教師有效實踐語文教學非常必要。

例如六下第一單元,教師應該首先了解單元的主題: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再分析單元教學重點:1.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并能在習作時注意抓住重點,寫出特點[2]。2.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3.體會作者用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點,關注人物語言描寫的不同形式,利用關鍵詞句,揣摩心理的策略,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感知。

(三)摸清學情

統編版語文教材是基于國情,基于全國學生的普遍學情而編輯的。鄉村學生、城市學生等不同地區學生知識面、學習能力、學習環境等各方面均存在差異。為此,深入把握學生的學情設計作業,將更有針對性,實現“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基本定律。

(四)設定作業目標

單元作業設計目標,是大單元作業設計的前提與基礎,也是評判單元作業設計品質的主要依據?!疤惶?,摘桃子”是教師擬定目標的永恒定律。如果教師能基于“課標”、基于教材、基于學情去設定語文作業目標,目標將更科學,更準確,為下一步設計作業方案奠定基礎。

譬如,六下第一單元為閱讀策略單元,閱讀要素是“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如何寫詳細”。習作要素是“能注意抓住重點,寫出特點”。立足語文素養,基于語文要素,結合學生實際與文本特點,筆者設計了《單元教學目標與單元作業目標的確定》表格式工具,指引如何根據單元教學目標制定單元作業目標。一是目標類型,二是單元教學目標,三是單元作業目標。其中,目標類型主要從“基礎性目標”“發展性目標”與“拓展性目標”三類闡述。結合六下第一單元內容,基礎性目標主要有5個:1.讀準4篇文本中認讀字字音;2.學會書寫3篇文本中會寫生字;3.理解“初旬”“正月”“獨出心裁”“嘟囔”等詞語;4.積累“萬象更新”“兩面三刀”等自己覺得優美的詞語;5.了解“菱角”“榛子”“黃燜雞鍋”等帶有傳統文化特色的詞語。根據這5點可以制定有效的單元作業目標:1.能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辨別生字字音;2.能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規范書寫生字;3.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如查字典、網絡、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體驗等,理解在文本中遇到的字詞;4.嘗試用不同方法記憶積累遇到喜歡的詞語。結合本單元“詞句段運用”教學板塊,交流感受。發展性目標與拓展性目標同理,這里就不一一贅述。

(五)設計作業方案

從“方案”一詞,就可以看出,作業設計需遵循整體性與系統化,從大單元出發,每一個作業都是緊密相連,向實現目標邁進的。實踐中,我們開發“大單元語文作業整體設計方案”,“方案”中大致有“‘課標研讀”“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作業目標”“作業方案”5類內容。其中,“作業方案”設置有“作業形式”“時間預估”“課前作業”“課堂作業”“課后作業”與“分層自選說明”。該“方案”的研發,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語文教師作業設計的基本思路與基本模式,增強了語文教師作業設計的整體意識、設計意識與效果意識。比如,六下第一單元作業設計方案,我們這樣操作。

“課標”研讀環節,重點關注新課標中“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部分內容;教材分析環節,根據單元的主題: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主要由《北京的春節》《臘八粥》《古詩三首》《藏戲》四篇課文組成。(1)分清內容的主次。(2)反復朗讀理解課文內容。(3)體會作者用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點;學情分析環節,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各方習俗都有學生了解,方便交流分享。*根據以上分析,形成本單元作業方案:一是基礎性作業。1.讀準4篇文本中認讀字字音。學會書寫3篇文本中會寫生字。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如查字典、網絡、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體驗等,理解在文本中遇到的字詞。3.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記憶積累遇到喜歡的詞語。結合本單元“詞句段運用”教學板塊,交流感受。二是發展性作業。1.利用本單元4篇文本,結合本單元的“交流平臺”教學板塊,有梯度性地指導學生學會“分清內容主次”,感悟“詳寫”方法。2.嘗試自己實踐課外閱讀,選擇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談談“內容主次”問題。3.通過第2課,課后“小練筆”教學板塊,遷移段落寫法,嘗試寫一種自己喜愛的食物,寫出特點。4.利用本單元“習作:家鄉的風俗”,嘗試進一步練習“抓重點,寫出特點”。5.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背誦第3課和日積月累《長歌行》,談談記誦方法。三是拓展性作業。1.結合第3課,課后“選做”板塊,積累有習俗特色的詩詞。2.走進名家:老舍與沈從文。

“大單元語文整體作業設計方案”體現以下幾大特點:一是立足新課標,從研究新課標開始,接著到教材,再到作業設計,有依有據,避免教師“想當然”的行為發生。二是目標意識增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每一個作業都是從目標而來的,針對性非常強,減少“無謂”作業的發生,為精簡作業量,精簡學生作業時間奠定可能。三是形式多樣。設計引導性作業、支架性作業、主題式作業與探究性作業等。四是分層設計。非基礎性作業,如果出現難度較大的情況,可以考慮供學生自由選擇。

整體語文作業設計“5步”法,各步驟先后有序,緊密關聯,互為承接。當然,這只是語文作業整體設計的一般思路,教師在實際應用中仍需靈活變通。

參考文獻:

[1] 莫先武 劉茂 晏小榮.《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理解與落實:南京曉莊學院莫先武教授訪談錄[J]. 小學教學研究,2022(3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20.

編輯/趙卓然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設計理念實現路徑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創新嘗試
茶葉包裝設計研究
國際私法法典化的挑戰與實現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